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六场战争改变历史,为后世留下六个成语

六场战争改变历史,为后世留下六个成语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952 更新时间:2023/12/25 21:13:55

中国历史上堪称经典的战争有很多。其中有这样六场战争,不仅精彩绝伦、名垂青史,而且以成语典故的方式流传下来,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下面,就让我们一一回顾下:

纸上谈兵

一、“纸上谈兵”-长平之战

商鞅变法后,秦国国力逐步提升,到长平之战前,东方六国里,只有赵国能与之一战。

前262年,秦赵在长平爆发大战。战争初期,廉颇坚守不出,秦军无计可施。秦国使用反间计,让赵王以赵括取代廉颇。同时,秦军将主帅换成白起。白起故意诈败,引诱赵括全军出击。然后出奇兵截断赵军退路和粮道。被围四十多天后,赵括在突围中战死,剩余赵军投降。白起将降卒全部坑杀。

长平之战后,赵国主力尽失,秦国统一天下之势不可逆转。

破釜沉舟

二、“破釜沉舟”-巨鹿之战

陈胜吴广起事于大泽乡,揭开了秦末农民起义的序幕。

秦军反扑,围困赵国义军于巨鹿。楚军主帅宋义按兵不动、坐观成败。于是,项羽杀之、夺兵权,随后烧毁营地、沉船砸锅,只携带三日口粮渡河援赵。后路断绝,楚军人人效死,败章邯、斩苏角、俘王离、迫涉间,项羽威震天下,成为诸侯盟主。

巨鹿之战是项羽人生的巅峰之战,也使得秦朝名存实亡。

四面楚歌

三、“四面楚歌”-垓下之战

秦亡之后,楚汉争霸天下。

经过四年大战,刘邦与韩信占据大半天下。前202年,刘邦与项羽在垓下决战。汉军五十万,楚军十万。在韩信的指挥下,楚军大败,困守垓下城。刘邦用张良计策,传唱楚地歌曲,使楚军士气崩溃、项羽被迫出逃,最终在乌江自刎。

项羽败亡后,天下尽归刘邦,四百年大汉正式开国。

封狼居胥

四、“封狼居胥”-漠北决战

汉武帝即位后,反击匈奴。经过几十年鏖战,使得漠南无王庭。

前119年,汉武帝以卫青、霍去病为帅,出定襄、代郡,深入漠北与匈奴决战。卫青遭遇单于,以武钢车结阵、防守反击,斩首两万、迫使单于弃众逃跑。霍去病则碰上左右贤王,通过猛攻、不给喘息机会,彻底打垮他们,歼敌七万。

此役过后,匈奴在几十年时间里都无力威胁汉境。

投鞭断流

五、“投鞭断流”-淝水之战

晋朝八王之乱后,内迁胡人纷纷起兵叛乱。中国北方成为诸胡争雄的战场,晋朝偏安东南。

383年,前秦苻坚倾国南下,想要统一天下。东晋与前秦战于淝水。

东晋军队渡河时,苻坚不听劝告,下令后撤让出岸边,想要用骑兵冲垮晋军。谁曾想,前秦军队一后撤就阵势大乱。借此机会,晋军全军突击,一举冲垮前秦军阵,迫使苻坚逃跑。

看似强大的前秦,瞬时崩溃,中国北方重新陷入混乱中。

直捣黄龙

六、“直捣黄龙”-岳飞北伐

南宋建立之初,内外交困。既遭受外敌入侵,又有农民起义。

岳飞被重用后,先是剿灭钟相杨幺起义,解除内患,然后收复襄阳六郡,稳定长江防线。1140年,岳飞第四次北伐,在颍昌、郾城、朱仙镇连续大破金军,离故都开封仅仅二十里,胜利在望。

以宋高宗、秦桧为首的投降派,不敢得罪金人,强令岳飞班师,十年之功毁于一旦。

标签: 项羽天下刘邦长平中国战争匈奴秦国

更多文章

  • 秦朝百万雄狮和罗马军团谁更厉害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谋略,其实,当时,罗马,中国,军队,就是,还是

    关于秦的战斗力之前有过很多讨论,我想说的是中国人治学的不严谨夸大了秦的实力:一。首先演义太多让国人产生了老祖宗谋略天下第一的概念,西方人在谋略方面只能望其象背,一个孙子好象就是世界谋略的笔祖。我想说的是在冷兵器时代太强调谋略的作用显然是片面的,其实所有的谋略归结到最后就是天时地利人和。霍去病没学过孙

  • 楚汉争霸的决战地在哪里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项羽,刘邦,记载,汉军,一个,这个,列传,这里

    汉四年(公元前200年)八月,项羽已经发现自己孤立无援,军粮极度匮乏,韩信占领了齐国,伙同彭越经常进兵攻打项羽的粮道,彭城也被灌婴拿下。项羽自觉不支,对局势很恐惧。根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这时,刘邦先派陆贾去求和,项羽不听,又派一个叫侯公的人去,项羽才答应了。双方约定以鸿沟为界,以西归刘邦,以东

  • 旺代战争的起源是什么 旺代战争的结果怎么样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政府,法国,战争,叛乱,革命,他们,中央,叛军

    旺代战争是发生在法国的大革命期间,在当时的保王党进行的一场反革命叛乱,在历史上也被称作“旺代叛乱”。接下来就是旺代战争简介。之后叛军企图攻占瓦尔河和旺代地区,但是被政府军击退。在同一年的秋天,政府军调动主力攻击叛军但是由于兵力不足几次退回,重新作出了调整之后,政府军击退叛军主力。同年11月叛军得到了

  • 春秋战国时期的神秘军队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可以,当然,军功,秦国,全家,一下,于是,爵位

    所谓“敢死队”,指由不惜命的军人组成的突击先锋队,至于词义出处,大抵可以追溯到《三国志》:“(董)袭与凌统俱为前部,各将敢死百人”。可遗憾的是,这支敢死精锐之队,早已湮没在吕布、关羽、马超等名将巨星光环下,连一向八卦的罗贯中,似乎也懒得多提。不过,古时敢死之师,绝非在三国才有,早在之前,其实就大有存

  • 万历朝鲜战争对东亚地区算是重新洗牌吗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明朝,朝鲜,日本,战争,万历,朝鲜战争,对于,兵力

    万历朝鲜战争中朝日军力对比悬殊,在这场持续了七年的战争中,双方的兵力、人数和作战能力和策略都很重要。作为朝鲜的强力后援的明朝在这场战争中表现的相当强势,实质上这更像是明朝和日本的对抗。万历朝鲜战争发生在十六世纪末,当时的日本想攻下朝鲜继而进攻明朝。按照万历朝鲜战争中朝日军力对比来看,当时的朝鲜的兵力

  • 隋炀帝远征高句丽 是一个不得不消灭的崛起大国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隋朝,王朝,中原,一个,实力,军队,最终,唐太宗

    隋炀帝三征高句丽,导致民怨沸腾,最后隋朝被李唐取而代之。隋炀帝不恤民力,举国远征高句丽,难道仅仅是为了炫耀武力吗?要知道隋炀帝是一个暴君而不是一个昏君,他不知道频繁的战争劳民伤财容易动摇帝国根基这个道理吗?我想他是懂的。但是隋炀帝却依然坚持。因为这个时候强大的不仅仅是隋朝,而且还有高句丽。这里说的崛

  • 古人都是怎样守城的 守城战术和器具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城池,城墙,守城,自己,自然,战争,民族,这种

    几千年来,“攻城拔寨”是历来战争的直接目标和关键动机。随着战事迭起,攻防相生,城池也因此成为最大最重要的战争舞台。特别是在春秋战国时代,诸侯纷争,群雄并起,战争极其频繁,也因此形成了各诸侯国割据自立的多中心城池筑城体系,仅《春秋》、《左传》、《国语》提及的城邑地名就达千余座据不完全统计,仅战国时期较

  • 夷陵之战双方兵力 刘备为何大败而归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备,进攻,直接,主力,数千,分兵,分析,江南

    正月,刘备命令吴班、陈式四万大军,数千骑兵出秭归,进攻夷陵,二月,刘备从秭归亲自率主力“缘山截岭”而进,进攻“夷道猇亭”。同时命令黄权率军驻扎在江北,与吴军在夷陵对峙。留赵云镇守江州,作为后卫。针对蜀汉的进攻,“权命逊为大都督、假节,督朱然、潘璋、宋谦、韩当、徐盛、鲜于丹、孙桓等五万人拒之。”夷陵之

  • 诸葛亮手下的王牌部队 勇猛无前的无当飞军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少数民族,当地,军队,这些,诸葛亮,蜀汉,王平,一个

    诸葛亮手中的王牌劲... 富有特色,从部队性质上说,给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类似于法国的外籍军团,是一支职利用当地少数民族兵源,建立的蜀汉劲旅--无当飞军。这支部队和刘备传统的王牌军--白耳兵(注解1),以及西凉马氏军团鼎足而三,一时瑜亮。这支军队富有特色,从部队性质上说,给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类似于

  • 唐朝藩镇割据为什么能够持续一个半世纪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分裂,历史,中国,中央,统一,政权,关系,制度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统一与分裂的现象是极其引人注目的政治过程。连说书人的口头语也是“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是如果我们认真地将“分裂”的意义作一剖析,则会发现,中国历史上由一个统一的政权分裂为两个或更多政权的例子,其实只有汉末与唐末。换句话说,统一政权的分裂只出现过两度,一而再,并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