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楚汉之争的过程结果

楚汉之争的过程结果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638 更新时间:2023/12/6 10:46:14

楚汉之争,又名楚汉战争、楚汉争霸、楚汉相争、楚汉之战等,即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至汉五年(公元前203年)十二月,西楚霸王项羽、汉王刘邦两大集团为争夺政权而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战争。楚汉之争以项羽败亡,刘邦建立西汉王朝而告终。

楚汉之争

还定三秦

汉元年(前206年)四月,诸侯在戏下罢兵,各自回到自己的封国。刘邦只好忍气吞声接受封号,于四月领兵入汉中、并烧毁栈道(用木板架在悬崖上铺成的道路),以示再也无意东出,以麻痹项羽。同年五、六月份,齐国贵族后裔田荣不满分封,赶走齐王,杀胶东王,自立为齐王。11月,刘邦乘机挥军东出,拜韩信为大将,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今陕西宝鸡东),重返关中,很快击败章邯,迫降司马欣董翳,并用计欺骗项羽,使其相信自己取得关中后已心满意足,再也不会东进了。项羽放心去攻打田荣,对西边没有加强防范。最终则陷入齐地泥潭无法抽身。这样给了刘邦绝佳的机会。

汉军东出

汉二年(前205年),刘邦在基本平定三秦后,准备东出与项羽争天下。他出关到陕,慰问那里的父老。三月,刘邦率军从临晋渡河,魏王豹领兵跟随。很快攻下河内,俘虏殷王司马卬,置河内郡。南渡平阴津到雒阳,降河南王申阳。这时有新城三老董公等挡在刘邦马前诉说义帝的死亡经过。汉王闻后,大哭一场,遂为义帝发丧,举哀三日。然后向各诸侯王发布项羽大逆无道的罪状,并以此为借口号召各诸侯王率兵与自己一起讨伐项羽为义帝报仇。从而正式拉开了四年楚汉战争的序幕。

彭城之战

汉二年(前205年)5月,刘邦乘项羽深陷于齐国,无力抽身的机会,率领诸侯联军五十六万一举攻占西楚都彭城。短暂的胜利使刘邦失去理智,整日与诸侯喝酒庆祝。项羽闻之,急率轻骑兵三万回袭彭城,联军无备,一时被杀十万,溺水淹死十万,刘邦仅率数十骑逃脱,以汉为首的反楚联盟瓦解。

荥成对峙

汉二年(前205年)6月,刘邦率部退到荥阳,一路收集败兵,并派韩信、灌婴等在京索之战中击败了楚追兵,得以喘息,稳住了阵脚,遂重整军队,依托关中基地和有利地势与项羽长期抗争。7月,章邯终于兵败自杀,刘邦完全解除了后顾之忧;且在逃往荥阳前便派人说服英布反楚,联络彭越扰楚后方;派韩信开辟北方战场,攻魏,破代,灭赵。同年冬,项羽发动反攻,围困荥阳,形势十分危急。刘邦用陈平反间计,使项羽怀疑范增,不用其谋,迫使范增怒而归乡。刘邦又派纪信装扮成自己去楚军诈降,乘机逃出荥阳。项羽加紧围攻荥阳,并夺取成皋。

为了减轻楚军对荥阳的压力,刘邦率军经武关、宛(今南阳)、叶(今叶县南),想引诱项羽南下。为配合汉军行动,此时韩信也率军到达黄河北岸,声援荥阳。彭越正在进攻下邳(今江苏邳州南)。项羽被迫率军回救,刘邦乘机收复成皋。汉三年(前204年)7月,项羽以凌厉攻势拔荥阳,再夺成皋。

鸿沟为界

刘邦一面命汉军在巩县一带坚守,阻击楚军前进,一面命韩信组建新军击齐,派人入楚腹地协助彭越进攻睢阳县、外黄县等地,再次迫使项羽回救。汉三年(前204年)11月,刘邦用计收复成皋,斩杀了项羽大将曹咎

项羽在击败彭越后,寻汉军主力决战不成,屯兵广武(今河南荥阳北)与刘邦形成对峙。不久,韩信在潍水之战中歼灭齐楚联军,完成对楚侧翼的战略迂回,又派灌婴率军一部直奔彭城。项羽腹背受敌,兵疲粮尽,遂与汉订盟,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东归楚,西归汉。汉四年(前203年)10月,项羽引兵东归。

垓下之战

楚、汉订盟后,刘邦本想退兵,在张良、陈平提醒下,下令全力追击楚军。汉四年(前203年)11月,两军战于固陵(今淮阳西北),项羽小胜。

汉五年(前202年)正月,刘邦、韩信、刘贾、彭越、英布等各路汉军约计70万人与10万久战疲劳的楚军于垓下(今安徽灵璧南)展开决战。汉军以韩信率军居中,将军孔藂为左翼、陈贺为右翼,刘邦率部跟进,将军周勃断后。

韩信挥军进攻,采用诱敌深入战术,前军先诈败,信引兵后退,命左、右翼军包抄攻击楚军后部步军。楚军久战疲劳后军迎战不利,汉军将楚后军与项羽前军骑士分割两半,韩信再指挥全军反击,楚军大败,阵亡四万余,被俘两万,被打散两万,仅剩不到两万伤兵随项羽退回阵中。

后楚军退入壁垒坚守,被汉军重重包围。楚军兵疲食尽。韩信命汉军士卒夜唱楚歌,歌云:“人心都向楚,天下已属刘;韩信屯垓下,要斩霸王头!”。

致使楚军士卒思乡厌战,军心瓦解,项羽只有率800人突围至乌江(今安徽省和县境),这时项羽身边只剩下二十八骑,一亭长愿带项羽逃至江东重振霸业,遭项羽拒绝。项羽带着二十八骑大战汉军,最后全军覆没,项羽不愿被俘受辱,于是在乌江自刭而死。

刘邦于是还至定陶,驰入韩信军中,收夺其兵权。

标签: 楚汉之争

更多文章

  • 刘邦逃出白登之围的过程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刘邦,白登之围

    刘邦平定天下,建立大汉王朝,刘邦正春风得意时,匈奴趁大汉初定天下,局势未稳,在边境趁火打却,刘邦闻报勃然大怒,决定调集大军御驾亲征,在匈奴面前威风一把,打残匈奴,让他知道大汉天威,这就是让刘邦被困七天七夜的白登之围了,那么白登之围刘邦被困这么久,是如何逃出来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刘邦起兵三十万

  • 刘邦白登之围时韩信的动向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韩信,刘邦,白登之围

    白登之围刘邦被困白登山七天,彼时北方天寒地冻,刘邦与将士们手脚都冻僵了。如果没有陈平别出心裁的脱困计策,恐怕不等汉军主力到达白登山,刘邦就先被匈奴的冒顿单于击杀了。刘邦当时为何不用西汉最能打的韩信攻击匈奴呢?刘邦白登之围时韩信又在干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当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朝之后,派大将

  • 《戏猿图》简介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戏猿图,猿戏图

    《戏猿图》是明代明宣宗朱瞻基创作的纸本设色画,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此图画水石间,大小三猿嬉戏。石上一黑猿怀抱幼子,子猿伸臂似在争要什么,情态娇憨可爱。树上另一只黑猿拿着一枝花果,欲投又止,似在戏逗。石周围长着细竹秀草,石下边溪水潺潺。图中洋溢著温馨亲子之情,寓有崇尚人伦之意。画猿得宋易元吉神韵,背

  • 武丁闭口不言的原因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武丁

    商朝的律法有这么条规定:君王死后,继承者需要守孝三年才能正式继承君王位。而代替君王管理百官的就是太宰。在新网守孝的三年里,太宰就是朝堂是实际的统治者。而新王在这三年里,只能居住在守丧的”凶庐“里,不仅要披麻戴孝,脸上也不得有笑容,更不能唱歌跳舞、寻欢作乐,要尽一个孝子的义务,否则就是不孝。而一个不孝

  • 冷陉之战唐朝军队为什么全军覆没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冷陉之战

    冷陉之战,唐朝与奚和契丹联军之间的战役。唐睿宗延和元年(712年),左羽林大将军、检校幽州都督孙佺率军进攻奚与契丹,在冷陉地区(今内蒙古巴林右旗西北坝后)遭遇败绩的战役。此战,奚族酋长李大酺指挥灵活果断,善择战机。乘唐军初战失利、孤立无援、惧歼欲退和退却混乱之机,以快速机动之骑兵,适时反击、追击,是

  • 马嵬驿兵变为什么会爆发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唐玄宗,马嵬驿兵变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次年7月15日,唐玄宗逃至马嵬驿(今陕西兴平市西北二十三里)。随行将士处死宰相杨国忠,并强迫杨玉环自尽,史称“马嵬驿兵变”。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初九,安禄山借口讨伐杨国忠发动叛乱,是为安史之乱。叛军一路势如破竹,直捣京师长安,天宝十五年(756年),叛军攻破长安门

  • 河阳之战中李光弼做出了什么贡献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河阳之战,李光弼

    河阳是史思明称帝以来,唐军的第一场胜仗,而这场胜仗不仅是守住了洛阳,更是将反击的开始。而之后便是我们知道的父慈子孝。此时时间为761年,安史之乱已进入尾声,唐军一路胜仗,而再过两年,安史之乱将结束,唐军被打压太久太久,需要一场胜仗打气势,可以说河阳之战功不可没。史思明使其子朝清守范阳,命诸郡太守各将

  • 明成祖朱棣北伐蒙古的第一战为什么会失败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蒙古,北伐,朱棣,明成祖

    明成祖朱棣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是一位以骁勇善战而著名的皇帝,他先后五次北伐蒙古,最终得以削弱蒙古的势力,巩固了北方领土,巩固了国土版图。而在这五次北伐蒙古的作战之间,有一次作战朱棣痛失十万精锐军队,得意门将也惨死沙场,这就是朱棣北伐蒙古的第一战。明成祖在位期间年号为永乐。在永乐三年春(1409年),朱棣

  • 朱棣北伐的过程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北伐,朱棣,明成祖

    朱棣于永乐八年至二十二年间,5次率军北征。其中4次以鞑靶与兀良哈为作战对象,1次以瓦剌为作战对象。5 次亲征又以前3次的规模为大,其作战地区分别在斡难河、忽兰忽失温、阔滦海和屈裂儿河。后两次亲征,均因阿鲁台闻讯远遁,未战而还。(一)第一次亲征漠北与斡难河之战朱棣决定亲征后,便于永乐七年九月开始,先后

  • 靖难之役中朱棣为什么差点被活捉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靖难之役,朱棣,明成祖

    明初,朱元璋扫清六合,一统天下,他分析历朝历代灭亡的原因,认为权臣擅权是导致朝代灭亡的重要原因。为防止同样的情况出现在大明,朱元璋决定效法分封制,让朱家人去守朱家的疆土。众所周知,分封制有着落后的历史因素。西周因为诸侯坐大,周王室失去了约束的力量,导致天下战乱,朱元璋的想法也无疑为大明埋下了隐患。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