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曹操在宛城之战中为什么会败得如此狼狈

曹操在宛城之战中为什么会败得如此狼狈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638 更新时间:2023/12/6 13:15:23

公元197年(建安二年),曹操南征宛城,被张绣打败,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死于乱军之中,爱将典韦力战身亡。

宛城之战为何曹操败得如此狼狈,历史上的张绣又真的是传说中的“北地枪王”吗?

这要从张绣之叔张济说起。张济原是董卓部将,董卓作乱被诛后,张济与同为西凉军旧将的李傕郭汜等人一同率军攻破长安,献帝无奈,只得授予众将高官。

李傕、郭汜和樊稠实力比较强,驻屯长安,张济因为实力不足,出屯弘农。

后李、郭等人争权夺势,纵兵大战,张济出面和解,于是献帝东迁,被曹操迎至许都。

建安元年,张济因军队缺粮而进攻南阳郡的穰城,中流矢而死。他死后,部队由族兄之子张绣接管。

张绣最初为武威(凉州)祖厉县的官吏,汉末时天下大乱,边章、韩遂在凉州纵兵掳掠,金城麴胜袭杀了祖厉县长刘隽。张绣明面顺从,暗地里寻找机会杀了麴胜,为刘隽报仇。郡中之人都认为张绣很有道义,当地的少年、游侠等都归附张绣,张绣由此成为祖厉一带的豪杰。

董卓兵败被杀,张绣依附族叔张济,屡立战功,被提升为建忠将军,封宣威侯。

建安元年,关中旱灾,士卒没有军粮,驻屯弘农的张济为了获取粮草,只好率军攻打刘表下辖的南阳郡穰县,两军交战中,张济很倒霉,被流箭射中身亡。

张济阵亡后,张绣收编了他的部队,与刘表讲和,驻扎在宛县,成为了荆州的藩属。

曹操率军南征时,军队驻扎在淯水,张绣畏惧曹操势大,遂率众投降。

孙子兵法》有云:“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本来大好的一件事,不想却被曹老板搞成了一出败仗。

原因是曹操将张济的遗孀纳为妾室,《三国演义》中为了丑化曹操,还添油加醋的杜撰了什么曹操问城中有无妓女、为张济之妻美貌才接纳张绣的投降等不少内容。其实正史中并没有这些记录,纯属小说杜撰。

张绣一直对此事耿耿于怀,曹操知道张绣对自己心怀怨恨后,为防后患便暗中策划杀掉张绣。

张绣有一名亲信侍卫,名叫胡车儿,勇猛过人。曹操很喜欢胡车儿的骁勇,亲手赐给了胡车儿一些金子,结果被张绣得知。张绣因此怀疑曹操要买通自己的身边人刺杀自己,于是决定先发制人。

贾诩当时在张绣账下任谋士,给张绣出的主意类似于“假道灭虢”,就是假意向曹操申请要移军驻屯高地,需经过曹操的军营,待进入曹操中军后,再表示因为装载辎重的车子太少,是否可以让士兵把盔甲穿在身上。

张绣采纳了此计,而曹操没有怀疑,张绣率军直入中军,突袭曹操。慌乱之中,多亏典韦率十余卫士奋力死战,为曹操争取了撤退的时间。即便如此,曹操也右臂中箭,险些丧命。

《傅子》曰:绣有所亲胡车儿,勇冠其军。太祖爱其骁健,手以金与之。绣闻而疑太祖欲因左右刺之,遂反。吴书曰:绣降,(凌统)用贾诩计,乞徙军就高道,道由太祖屯中。绣又曰:''车少而重,乞得使兵各被甲。''太祖信绣,皆听之。绣乃严兵入屯,掩太祖。太祖不备,故败。

张绣率军斩杀典韦后,又追击曹操,幸得于禁临危不乱,带领数百人且战且退,曹操得以退至舞阴。

后张绣一直在穰县固守,曹操连年攻打,但都未能攻克。

时间转眼来到公元200年,官渡之战爆发,曹操和袁绍两军在官渡对峙,张绣采纳贾诩的建议,又率众向曹操投降。

诩曰:“不如从曹公。”绣曰:“袁强曹弱,又与曹为雠,从之如何?”诩曰:“此乃所以宜从也。夫曹公奉天子以令天下,其宜从一也。绍强盛,我以少众从之,必不以我为重。曹公众弱,其得我必喜,其宜从二也。夫有霸王之志者,固将释私怨,以明德於四海,其宜从三也。愿将军无疑!”绣从之,率众归太祖。

张绣怀着忐忑的心情归降曹操,却果如贾诩所料,曹操非但没有提往日的杀子之仇,反而拉着张绣的手,和他欢谈畅饮,又结为儿女亲家,并封张绣为扬武将军。

张绣感激万分,在官渡之战中,作战十分勇猛,立下战功,被封为破羌将军。

袁绍败亡后,张绣又马不停蹄随曹操征南皮,配合虎豹骑击败袁绍之子袁谭,数功并赏,增加食邑共两千户。

汉末三国时,天下大乱,百姓涂炭,人口锐减,曹操在《蒿里行》中也写道:“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这个时候,曹操手下的将领,即使曹仁、夏侯惇等宗室重臣的食邑也没有超过一千户的,而张绣食邑为两千户,可见曹操还是很重视张绣的。

后张绣又跟随曹操在柳城讨伐乌丸,未至柳城而故,谥号为定侯。

裴松之在给《三国志》作注的时候,关于张绣之死,引用了《魏略》的说法,说是曹丕始终对哥哥曹昂之死介怀,张绣心里不安,故而自杀。

《魏略》曰:五官(中郎将曹丕)将数因请会,发怒曰:''君杀吾兄,何忍持面视人邪!''绣心不自安,乃自杀。

但曹丕被封为五官中郎将是建安十六年的事,此时距离张绣已经去世多年,所以,我对《魏略》的记载持有怀疑态度。

上边就是正史上的张绣,至于张绣那个广为流传的绰号—北地枪王,则只见于民间评书《评话三国》,《三国演义》与《三国志》中均没有记载。

在《评话三国》中,张绣官拜“宛城侯”,兵器是虎头金枪,号称“北地枪王”,其师傅为汉末武术名家童渊,枪法名曰“百鸟朝凤”。

而童渊共有三个徒弟,大徒弟是张绣,二徒弟是西川大都督张任,晚年的关门弟子则是蜀汉五虎上将之一的赵云。

宛城之战,张绣派亲信胡车儿偷走典韦的双戟,然后枪挑典韦。后来与赵云大战三百回合,被赵云自创的“七探蛇盘枪”杀死。从此之后,赵云成了真正的枪王。

虽然《评话三国》里张绣的生平经历听起来更加传奇,但终究是杜撰,史书中并没有关于张绣武艺、枪法的任何记载,他只是汉末割据的诸侯之一。

陈寿在公孙瓒、陶谦、张绣等人的合传最后评价张绣说:“张绣、张鲁等人改变强盗行为,位列功臣,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保全了族人宗庙,对他们来说就是很好的了”。

标签: 曹操

更多文章

  • 楚汉之争的过程结果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楚汉之争

    楚汉之争,又名楚汉战争、楚汉争霸、楚汉相争、楚汉之战等,即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至汉五年(公元前203年)十二月,西楚霸王项羽、汉王刘邦两大集团为争夺政权而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战争。楚汉之争以项羽败亡,刘邦建立西汉王朝而告终。还定三秦汉元年(前206年)四月,诸侯在戏下罢兵,各自回到自己的封国。刘

  • 刘邦逃出白登之围的过程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刘邦,白登之围

    刘邦平定天下,建立大汉王朝,刘邦正春风得意时,匈奴趁大汉初定天下,局势未稳,在边境趁火打却,刘邦闻报勃然大怒,决定调集大军御驾亲征,在匈奴面前威风一把,打残匈奴,让他知道大汉天威,这就是让刘邦被困七天七夜的白登之围了,那么白登之围刘邦被困这么久,是如何逃出来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刘邦起兵三十万

  • 刘邦白登之围时韩信的动向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韩信,刘邦,白登之围

    白登之围刘邦被困白登山七天,彼时北方天寒地冻,刘邦与将士们手脚都冻僵了。如果没有陈平别出心裁的脱困计策,恐怕不等汉军主力到达白登山,刘邦就先被匈奴的冒顿单于击杀了。刘邦当时为何不用西汉最能打的韩信攻击匈奴呢?刘邦白登之围时韩信又在干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当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朝之后,派大将

  • 《戏猿图》简介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戏猿图,猿戏图

    《戏猿图》是明代明宣宗朱瞻基创作的纸本设色画,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此图画水石间,大小三猿嬉戏。石上一黑猿怀抱幼子,子猿伸臂似在争要什么,情态娇憨可爱。树上另一只黑猿拿着一枝花果,欲投又止,似在戏逗。石周围长着细竹秀草,石下边溪水潺潺。图中洋溢著温馨亲子之情,寓有崇尚人伦之意。画猿得宋易元吉神韵,背

  • 武丁闭口不言的原因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武丁

    商朝的律法有这么条规定:君王死后,继承者需要守孝三年才能正式继承君王位。而代替君王管理百官的就是太宰。在新网守孝的三年里,太宰就是朝堂是实际的统治者。而新王在这三年里,只能居住在守丧的”凶庐“里,不仅要披麻戴孝,脸上也不得有笑容,更不能唱歌跳舞、寻欢作乐,要尽一个孝子的义务,否则就是不孝。而一个不孝

  • 冷陉之战唐朝军队为什么全军覆没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冷陉之战

    冷陉之战,唐朝与奚和契丹联军之间的战役。唐睿宗延和元年(712年),左羽林大将军、检校幽州都督孙佺率军进攻奚与契丹,在冷陉地区(今内蒙古巴林右旗西北坝后)遭遇败绩的战役。此战,奚族酋长李大酺指挥灵活果断,善择战机。乘唐军初战失利、孤立无援、惧歼欲退和退却混乱之机,以快速机动之骑兵,适时反击、追击,是

  • 马嵬驿兵变为什么会爆发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唐玄宗,马嵬驿兵变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次年7月15日,唐玄宗逃至马嵬驿(今陕西兴平市西北二十三里)。随行将士处死宰相杨国忠,并强迫杨玉环自尽,史称“马嵬驿兵变”。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初九,安禄山借口讨伐杨国忠发动叛乱,是为安史之乱。叛军一路势如破竹,直捣京师长安,天宝十五年(756年),叛军攻破长安门

  • 河阳之战中李光弼做出了什么贡献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河阳之战,李光弼

    河阳是史思明称帝以来,唐军的第一场胜仗,而这场胜仗不仅是守住了洛阳,更是将反击的开始。而之后便是我们知道的父慈子孝。此时时间为761年,安史之乱已进入尾声,唐军一路胜仗,而再过两年,安史之乱将结束,唐军被打压太久太久,需要一场胜仗打气势,可以说河阳之战功不可没。史思明使其子朝清守范阳,命诸郡太守各将

  • 明成祖朱棣北伐蒙古的第一战为什么会失败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蒙古,北伐,朱棣,明成祖

    明成祖朱棣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是一位以骁勇善战而著名的皇帝,他先后五次北伐蒙古,最终得以削弱蒙古的势力,巩固了北方领土,巩固了国土版图。而在这五次北伐蒙古的作战之间,有一次作战朱棣痛失十万精锐军队,得意门将也惨死沙场,这就是朱棣北伐蒙古的第一战。明成祖在位期间年号为永乐。在永乐三年春(1409年),朱棣

  • 朱棣北伐的过程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北伐,朱棣,明成祖

    朱棣于永乐八年至二十二年间,5次率军北征。其中4次以鞑靶与兀良哈为作战对象,1次以瓦剌为作战对象。5 次亲征又以前3次的规模为大,其作战地区分别在斡难河、忽兰忽失温、阔滦海和屈裂儿河。后两次亲征,均因阿鲁台闻讯远遁,未战而还。(一)第一次亲征漠北与斡难河之战朱棣决定亲征后,便于永乐七年九月开始,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