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名将王孝杰:一败当贵宾二败变农民三败成英模

名将王孝杰:一败当贵宾二败变农民三败成英模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382 更新时间:2023/12/24 8:33:59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在唐朝(含武周)众多名将中,孝杰的名气是非常大的。他数次大破敌军,最终英勇殉国,新旧《唐书》均有其传记。

王孝杰生于贞观年间,陕西潼关人,相貌奇特,武艺高强,身上带有典型的关中大汉气息。高宗时,大唐与吐蕃关系逐渐恶化,两国战事不断,王孝杰丢下农具,带上大饼,慷慨从戎,开始了他刀光剑影的武士生涯。在多年的保家卫国战斗中,王孝杰作战勇猛,屡立战功,官职不断攀升,成为一名优秀的高级将领。

王孝杰一生征战无数,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大捷有两次,一次是长寿元年(692年)十月,王孝杰率大军击败吐蕃,收复龟兹、于阗、疏勒、碎叶四镇,以军功拜左卫大将军;另一次是延载元年(694年)二月,王孝杰在青海湖一带大败吐蕃和西突厥联军,因功官拜夏官尚书、同凤阁鸾台三品,封清源县男。

战争,有胜就有败,王孝杰也遭遇过三次比较窝囊的败绩,前两次是跟吐蕃对决,后一次是跟契丹玩命。新旧《唐书》、《资治通鉴》对这三次战事记载颇详。

高宗即位以来,吐蕃一直是大唐(含武周)的大患。面对吐蕃频繁入寇,攻地掠民,高宗坐不住了,在解决朝鲜半岛问题后,决定调兵遣将给吐蕃以沉重打击。仪凤三年(678年)九月,赵国公敬玄、工部尚书刘审礼西征吐蕃,王孝杰以副总管的身份随征,结果在青海大非川一带遭遇惨败,李敬玄溃逃,刘审礼(不久因伤重而死)与王孝杰被俘,后被押往逻些(今西藏拉萨)。

吐蕃的小赞普看到“貌类吾父”的王孝杰时,眼圈一红,流下了热泪,不但没杀他,还“厚加敬礼”,把他视为吐蕃的座上宾。几年后,王孝杰回到长安。对于这位被俘虏过的败军之将,高宗、武后并没有难为他,毕竟人家没投降,没变节,还给吐蕃赞普当了爹,关键是“孝杰久在吐蕃中,悉其虚实”,将来必能派上大用场。武则天执政时,王孝杰被封为右鹰扬卫将军,因祸得福。

王孝杰第二次打败仗,时间在万岁登封元年(696年)三月。当时,吐蕃入侵临洮,武则天以王孝杰为朔方道总管,率十余万大军迎战。由于唐军(实为周军)战斗力太差,吐蕃“谋驱唐人如驱宰牦牛”,王孝杰遭遇惨败,军队阵亡大半,吐蕃将唐军尸骸筑了一道“京观”,“尸骸高与天齐”。兵败后,王孝杰带领残兵灰溜溜地回京复命,武则天一怒之下,将王孝杰免为庶人。

辛辛苦苦几十年,一战回到解放前。王孝杰这次没被武则天斩首,完全是靠之前的功劳底子,以功抵过。丢了官职,成了白身,王孝杰不得不放下兵器,再次拿起农具,默默耕耘着荒废多年的土地。然而,他毕竟是征战多年的沙场宿将,一旦天下有变,仍有翻身的机会。果然,时隔不久,北方的契丹又出乱子了。

同年五月,早先归顺大唐的契丹首领李尽忠与其大舅子孙万荣叛唐,攻陷营州(今辽宁朝阳),李尽忠自称无上可汗,没几天便打到了檀州(今北京密云)。武则天大惊,派出征剿大军,结果遭遇惨败。在没办法的情况下,武则天于九月诏令“天下系囚及士庶家奴骁勇者,官偿其直,发以击契丹”,同时派出正规军,结果又被契丹打了个七零八落。死后,他的妻兄孙万荣继续领导叛军。

神功元年(697年)三月,武则天起复王孝杰为清边道行军总管,命苏宏晖为副总管,统兵十七万讨击契丹。王孝杰一马当先,率少数精锐部队冲进东硖石谷(今河北唐山),遭到敌军包围,此处路狭谷深,很难用兵。出谷后,王孝杰正要排兵布阵,苏宏晖却临阵畏敌,弃甲而遁。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王孝杰寡不敌众,所部“为贼所乘,营中溃乱,孝杰堕谷而死”,一代名将悲壮殉国。

更多文章

  • BC684年齐鲁长勺之战简介:鲁军以弱胜强战胜强大的齐军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长勺之战

    周庄王十三年(公元前684),鲁军迎战齐军于长勺(今山东曲阜北,一说今莱芜东北),后发制人而获胜的著名作战。春秋初期,齐、鲁两个相邻军事大国争衡,时有冲突。周庄王十二年,齐国因襄公之死发生内乱,鲁庄公以武力干预齐国立君之事,导致齐、鲁战于乾时(今山东桓台南),鲁军惨败,军力大损。齐桓公君位方定,不听

  • 长勺之战的过程简介:齐鲁长勺之战的结果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长勺之战

    周庄王十四年(公元前684)初,齐国军队进攻鲁国。鲁人曹刿往见鲁庄公,询问其作战的理由。鲁庄公以平时用度与臣下分享及祭祀时不滥设祭品为理由,均未被曹刿接纳。鲁庄公随后称自己在司法方面尽量做到合情、公平,曹刿便认为鲁“可以一战”,并获鲁庄公批准随行督战。同年齐军仗着兵强马壮,侵

  • 长勺之战的影响是什么?如何客观评价长勺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长勺之战

    长勺之战是齐桓公争霸斗争史上一次少有的挫折,也是鲁齐长期斗争中鲁国的一次罕见的胜利。它对齐桓公调整完善自己的争霸战略方针具有一定的影响。此次战役是继前685年干时之战后齐、鲁另一次重要战役。鲁国在此次战役取得胜利,间接促成数年后齐鲁息兵言和。胜败原因策略方面战争结束后,鲁庄公向曹刿询问是役取胜的原委

  • 夷陵之战甘宁被谁所杀 夷陵之战死了多少武将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夷陵之战,甘宁

    夷陵之战夷陵之战的惨被对整个蜀汉而言是不可估量的,大多数认为此战失败,蜀汉也由此失去了一统三国的机会。那么在这场战役中牺牲了多少著名武将?甘宁又是被谁所杀?夷陵之战甘宁被谁所杀甘宁夷陵之战时身患重病,但仍坚持前往前线,与五溪番王沙摩柯 的队伍遭遇,被蜀国蛮将沙摩柯一箭射中额头,此后逃到一棵大树下坐着

  • 马陵之战的交战双方是谁 马陵之战背景故事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马陵之战

    马陵之战马陵之战是中国战争史上设伏歼敌的著名战例。孙膑利用庞涓的弱点,制造假象,诱其就范,使战局始终居于主动地位。那么马陵之战交战方都有哪些国家?马陵之战的交战方是:齐国、魏国和韩国韩国得到齐国答应救援的允诺,人心振奋,竭尽全力抵抗魏军进攻,但结果仍然是五战皆败,只好再次向齐告急。齐威王抓住魏、韩皆

  • 文人不会打仗?北宋能征善战的文官多的是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文人,不会,打仗,北宋,能征,善战,文官,多的,唐末,五代

    唐末五代武人专政、叛乱频仍,殷鉴不远,北宋历代皇帝和文臣都或多或少猜忌防范武将,部分文官甚至奉“重文轻武”为祖宗家法。名将狄青的遭遇是北宋文武关系的一个缩影。狄青战功赫赫,官拜枢密使(相当于国防部长),位极人臣,却被文官蔑称为“赤枢”。为官期间,狄青小心谨慎,还是因为捕风捉影的谣言遭到文官集团攻击,

  • 他勇武可比吕布 刘备为什么不用?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勇武,可比,吕布,刘备,为什么,不用,马超,三国,名将,三国

    马超是三国名将,《三国演义》和《三国志》都说他勇武不在吕布之下。曹操曾与马超的凉州军鏖战数年、颇受挫折,以致他说出“马超不死,我死无葬身之地”。这样一个将才投奔求贤若渴的刘备,却被闲置弃用,为什么?这与马超的凉州羌胡背景有很大关系。凉州羌人、武将与董卓之乱凉州,又称西凉,以今甘肃为主体,包括陕西、宁

  • 玉璧围城:后三国鼎立格局形成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玉璧,围城,三国,鼎立,格局,形成,南北朝,时代,北魏,末年

    南北朝时代北魏末年,戍边北方六镇的鲜卑将士和族人,不满北魏汉化后自身日益没落边缘,遂联合发动起义,北魏境内各族军民纷纷起兵响应。东西魏北方争霸在这场大叛乱之中,六镇之怀朔镇出身的高欢趁势崛起,将起义的二十多万兵民收为己用。534年,高欢拥立元善见为帝,东魏正式建立。次年,出身六镇之武川镇的宇文泰,拥

  • 袁绍输给曹操 并不是因为官渡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袁绍,输给,曹操,并不,是因为,官渡,之战,公元,200,年

    公元200年的官渡大战,袁绍大败于曹操。此后,袁绍一蹶不振,其子袁谭和袁尚的势力最终也为曹操荡平。为什么实力首屈一指的袁绍集团会彻底覆灭?官渡战败无疑是一个重要因素,但袁绍麾下不同地域士人间的长期斗争倾轧才是深层原因。袁氏的河南与河北谋臣袁绍手下谋臣武将主要来自两大地域。一派是与袁绍同属河南的士人,

  • 开创隋唐盛世的八柱国十二大将军 那么牛吗?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开创,隋唐,盛世,八柱,十二,大将军,那么,牛吗,魏晋,南北

    魏晋南北朝四百年的分裂动荡后,隋朝重建大一统的中原王朝。唐朝在此基础上,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最灿烂的繁华盛世。打下隋唐天下的核心成员多是西魏、北周延续下来的关陇贵族,其中隋文帝杨坚和唐高祖李渊都是西魏确立的八柱国十二大将军之后代。八柱国体制十六国后燕时就有柱国大将军 ,到北魏末年,这个官职已位在丞相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