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五代十国第一神射手安仁义:困守孤城逾年

五代十国第一神射手安仁义:困守孤城逾年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114 更新时间:2024/2/2 3:13:19

五代十国,烽火连天,豪杰辈出,神射手也有不少。在北方,有以挽强弓著称的后晋名将景延广;在淮南,有百步穿杨之妙的吴国大将刘信。比力气,刘信干不过景延广;比精准,景延广未必是刘信的对手。

其实,在吴国,刘信还不算厉害的,米志诚比他强得多,“吴之军中,推朱瑾善槊,志诚善射,皆为第一”(《新五代史·吴世家》)。若不是米志诚因朱瑾发动政变受牵连而死,哪有刘信出头露面的机会?那么,米志诚是吴国第一射手吗?也不是,因为还有一个更更厉害的人物,此人名叫安仁义。

从现存史料中,很难得知安仁义的早年活动情况,只知道他是沙陀人,曾在李克用麾下效力,后来跟着秦宗衡攻打过淮南,再后来就归顺了吴国创始人杨行密。安仁义虽然个头不大,但有一项绝技,即射箭。在吴国阵营比箭法,刘信如果是一等高手,米志诚就是特等高手,那么安仁义就是无敌高高手。

用安仁义自己的话,“(米)志诚之弓十,不当(朱)瑾槊一;(朱)瑾槊之十,不当(安)仁义弓之一”(《新五代史·吴世家》)。意思是说,他的箭法,能抵得上一百个米志诚。此话虽是自夸,也反映了安仁义在射箭领域的鹤立鸡群。与同时代的众多射手相比,安仁义堪称五代十国第一神射手。

作为武将,安仁义在吴国最佩服的当属田頵。田頵有勇有谋,马上功夫也十分了得,安仁义经常与田頵一同指挥作战,攻城略地,二人名冠军中,有江淮双璧之称。因为战功赫赫,杨行密对他们很器重,以安仁义为润州刺史,以田頵为宁国军节度使,后来又提升田頵为检校太保、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官越做越大,地位越来越高,田頵渐渐有了不安分的想法。杨行密一代奸雄,也察觉到了田頵的贪得无厌。然而,战乱时期,用人之际,杨行密忍了。等江淮平定,杨行密站稳脚跟后,就开始对田頵动手了。与此同时,田頵也开始与北方的朱温秘密交往。作为田頵的亲密战友,安仁义也对田頵表现出了盲从。

唐昭宗天复三年(903年)八月,田頵与杨行密矛盾激化,于是起兵造反,安仁义也随之反了,作为呼应,并放火烧毁了扬州的战舰。随即,安仁义率兵攻打常州,遭到伏击后,被迫返回老巢,退守润州。随后,杨行密派大将王茂章、李德诚、米志诚将润州团团围住,一场著名的旷日持久的攻守战打响。

润州,即今江苏镇江,历史悠久,城池坚固,濒临长江,易守难攻。再者,安仁义身为团练使,手下将士众多,也深得军心。虽然润州是孤城一座,但想一下子攻下来并不容易。在与王茂章的对决中,安仁义毫不怯懦,甚至“不毁濠梁”(《九国志》),隔三岔五地开门出战,近则兵刃,远则弓箭,王茂章不敌。

由于久攻不下,杨行密又派大将徐温前来支援。徐温很狡猾,让麾下军士装扮王茂章的军士,安仁义看不出对方增兵,结果上了当,贸然出击,被徐温打得大败。从此,安仁义困守故城,“每与茂章战,必命中而后发,以此吴军畏之,不敢进”(《新五代史·吴世家》)。安仁义的箭法不是吹的,实在是太厉害了。

润州的情况如此,田頵所在的宣州更被动,当年十二月,在几路大军的合功下,田頵舍城出击,结果兵败身亡。田頵的死,更加坚定了安仁义誓死守城的决心。有一张弓在手,箭无虚发,来一个射一个,来两个射一双,弓弦一响,吴军应声而倒。吴军别说攻城了,连靠近城墙都不敢,只能远远地望城兴叹。

更多文章

  • 他献了啥奇计?让韩信不费一兵一卒收复燕国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他献,啥奇,韩信,不费,一兵,一卒,收复,燕国,井陉,之战

    在井陉之战中,赵相陈余被杀,赵王赵歇被枭首,赵国群龙无首,很快平定。刚刚取得北伐的重大胜利,韩信内心自是高兴异常,但高兴之余,他却惦记起了一个人来,谁?他就是赵国谋士李左车。李左车为何让韩信那么放不下呢?因为韩信虽然“国士无双”,但他并非孤傲之徒,他懂得惺惺相惜,善于博采众长,最重要的是,他有一个问

  • 司马错的挖心战术究竟是什么?司马错的不朽战功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司马错的,司马,错的,挖心,战术,究竟,是什么,不朽,战功

    司马错是秦国的大将和白起王翦一起并成为秦国三大干将,在当时是颇有名气的大将,但是到了现在知道他的人已经不多了。历史就是这样,像个沙漏,能够留下痕迹的就很少,而能真正被后来人记住的更是少之又少。司马错主张灭蜀的正确战略,使得秦国占据了巴蜀之地,大大的扩大了秦国的领地,提升了秦国的国力,为秦国后来的强盛

  • 不到百年此国就杀敌140万 仅他一人就贡献90万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不到,百年,此国,杀敌,140万,仅他,一人,贡献,90万

    在日常充满柴米油盐的平淡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忘记生命的脆弱。每个人都会告诉自己或者身边的朋友和亲人,要好好的健康的活着,平安是福。但人生总是充满了无奈,个人在世界的大势面前,在国家机器面前,要多渺小就有多渺小,说是大千世界里的一粒微尘并不为过。最触目惊心的肯定是战争,不管是什么朝代不管是什么时空,战争

  • 明军的最强军团 将领全军覆没士兵只活了几个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明军,最强,军团,将领,全军覆没,士兵,活了,几个,中国,封

    中国的封建历史长达千年,期间的王朝更替多达数次,而每一个新王朝都是由敌军的血肉和自家将士的枯骨筑成的,就比较近的朝代来说,清朝在取代明朝时就有几场极为惨烈的战争,至今不为人们遗忘的就有浑河之战。天启元年(1621年)明军在萨尔浒地区被后金打败后气势萎靡,一直想等后援部队到来重整士气打个胜仗,但是当后

  • 解放军淮海战役的影响都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解放军,淮海,战役,影响,都有,哪些,三大,战役,可谓,中国

    三大战役可谓是中国社会在解放战争中最为高潮的部分,而淮海战役作为第二个战役又是其中最为关键的一场战役,直接影响了整场战局的胜负变化,关乎着整个国家社会的走向和命运,然而中国解放军在这场战役中打败强大的国军,取得全面的胜利,对全社会、全人民的的解放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淮海战役 国军撤退一方面,淮海战役

  • 三国著名战役官渡之战历史评析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三国,著名,战役,官渡,之战,历史,评析,胜败,原因,官渡

    胜败原因 官渡之战是袁曹双方力量转变,使当时中国北部由分裂走向统一的一次关键性战役,对于三国历史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此战曹军的胜利不是偶然的,袁曹间的兼并战争,虽属于封建割据势力之间的争斗,但它实现了地区统一,客观上符合人民的愿望。[18] 官渡之战是汉末乃至中国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 三国二十四名将;文丑人物生平 袁绍帐下的大将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三国,二十四,名将,amp,mdash,文丑,人物,生平,袁

    颜良是东汉末期袁绍部下的武将。有威名。颜良与文丑一起作为袁绍军队的勇将而闻名,孔融以颜良、文丑作为袁绍军队的武将代表劝谏曹操小心他们。建安五年(200年),袁绍出兵攻打曹操。曹、袁两军初战白马,曹操使计分散了聚集在黎阳渡河攻白马的袁绍主力,解了白马之围,杀了袁绍负责进攻的将领颜良。曹操认为白马并不适

  • 三国二十四名将;颜良人物生平 袁绍部下名将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三国,二十四,名将,amp,mdash,颜良,人物,生平,袁

    颜良是东汉末期袁绍部下的武将。有威名。颜良与文丑一起作为袁绍军队的勇将而闻名,孔融以颜良、文丑作为袁绍军队的武将代表劝谏曹操小心他们。建安五年(200年),袁绍、曹操于官渡交战。开战时,沮授劝谏袁绍:“颜良性急不可单独任用。”但是袁绍仍以颜良进攻单独守护白马的曹将刘延。(《后

  • 三国二十四名将;邓艾人物生平 灭蜀头号功臣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三国,二十四,名将,amp,mdash,邓艾,人物,生平,灭

    北迁汝南邓氏曾经是南阳新野一带的大族,但邓艾的家世已经不能详考。邓艾自幼丧父,邓艾生活在战争频发、社会动荡的年代,生活在土地高度集中、豪强兼并剧烈的中原,日子的艰难是可以想见的。不过,邓艾从小受过良好的教育,这对他的一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建安十三年(208 年),曹操攻下荆州后,曾强行将当地人民北迁

  • 三国二十四名将;姜维人物生平 连结羌胡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三国,二十四,名将,amp,mdash,姜维,人物,生平,连

    早期经历姜维幼年丧父,与寡母一起生活,喜好郑玄的经学。他出仕任本郡上计掾,州里征召他为州从事。姜维的父亲姜囧曾是天水郡功曹,时逢羌、戎叛乱,姜囧挺身护卫郡守,死在战场,故此姜维受赐官为中郎,天水郡参军。建兴六年(228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军出祁山,当时姜维和功曹梁绪、主簿尹赏、主记梁虔等从天水太守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