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以步兵收拾努尔哈赤的 只有这秦良玉了

以步兵收拾努尔哈赤的 只有这秦良玉了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03 更新时间:2024/1/23 14:48:37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大明在位最久的皇帝朱翊钧病死,太子朱常洛即位,这个极度悲剧的皇帝只做了仅仅一个月的皇帝就随着先帝走了。他儿子朱由校于九月即位,是为天帝。

明朝这一年基本上都是在给皇家办丧事,原本政治已经腐败到了极点的大明,加上皇位更迭频繁,统治集团内部的党争异常激烈。

而远在辽东的熊廷弼性情刚直,因不徇私受贿,不曲意逢迎,得罪了阉党魏忠贤,天启皇帝听信谗言,下旨将熊廷弼解职,以袁应泰为辽东经略。

就在大明内部混乱,边疆不稳之时,后金的努尔哈赤正虎视眈眈,龇牙咧嘴,等了多年的机会终于来了。

辽东经略袁应泰为官倒还精明强毅,有志于辽事,但他不懂军事,到任以后,一改熊廷弼的作风,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企图伺机和后金决战,收复抚顺。很显然,袁应泰的这种想法不切实际,以当时的辽东区域来看,明朝和后金对弈,主动权早已属于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自起兵攻明以来,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特别是萨尔浒之战大败明军,八旗劲旅士气正盛。天启元年(1621年),后金数万大军分八路直逼沈阳。不日即挥师猛攻沈阳城池,形势已经很危急了。

就在沈阳战况垂危的紧要关头,城外浑河之畔一支由明末著名女将秦良玉派来的数千土司兵跃跃欲试。《明史》中记载秦良玉部历经沙场,战无不胜,所部号称白杆兵,“素为远近所惮”。

当时秦良玉派遣了自己哥哥秦邦屏统领这支劲旅赶赴辽东,于明军总兵童仲癸、陈策两部共计约万人屯兵于沈阳城南30里处。后金大军集中兵力攻击沈阳,袁应泰惊慌失措,竟然忘记调动这支劲旅援救。

沈阳城坚守了不到一天就被攻破,战败传来激起了明军血性,诸将皆愤然请战,偏将周敦吉请战最急,总兵童仲癸命令他和秦邦屏的土司兵渡过浑河,这支四川土司兵皆强悍能战,装备了川东少数民族特有的利剑大刀和锋利的长柄竹矛,身披铁甲外又再套一层厚棉,刀、箭不入。

努尔哈赤突然看见这支奇特的部队出现在自己眼前,急忙命令右翼四旗兵出击,准备趁刚上岸的明军还没扎好营,一鼓作气歼灭,没料到才交战一回合,便被迎头痛击。

骁勇的八旗兵集结兵力几次冲锋,都没有冲破土司兵的阵营,这些土司兵虽然人数不多,却都不畏死,组织严明,所使用的又是上带长刃,下配铁环的奇怪兵器,不同于平时的明军,使得八旗军很不习惯,后金军打头的精锐红巴甲喇军数经恶战被击败,八旗军上下震惊万分。

努尔哈赤那吃过这样的亏,调遣后军前来相助,土司兵根本不畏生死寸土不让,连续击退八旗强劲的猛烈攻击,挟着攻占沈阳胜利之余威的八旗劲旅,竟然在四川土司步兵的抗击下,“死于枪弩者数千人”,后继骑兵也被打的纷纷坠马。

但是经过严酷训练的八旗军亦非常顽强,不停的组织兵力冲锋,双方激战多时,尽管土司兵已非常饥饿疲惫,而八旗虽以众击寡,却依旧胜负难分。

连后来清人史料中也记载道:“明之步兵,皆系精锐兵,骁勇善战,战只不退,我参将一人,游击二人被擒。”

就在双方势均力敌之际,已投降后金的原明朝抚顺降将李永芳,以千金急招明军败兵当炮手,用沈阳城中的大炮居高临下猛轰骁勇血战的四川土司兵,努尔哈赤再调重兵重新攻击,可怜的土司兵在5倍于己的八旗兵又配有火炮的明降兵的射杀下失败,土司兵统帅秦邦屏以下数千人战死,其残部过河于总兵童仲癸处汇合。

标签: 步兵收拾努尔哈有这秦良玉万历四十八年1620

更多文章

  • 明朝灭亡后他黄袍加身 改元洪武二百七十八年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明朝,灭亡,黄袍加身,改元,洪武,二百,七十,八年,崇祯,七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进京,崇祯皇帝自缢,清军入关,明朝覆亡。从洪武元年(1368年)建国至此,大明帝国存活了二百七十七年。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在清廷赶跑李自成,控制北方不久,明神宗之孙福王朱由崧于崇祯十七(1644年)年五月十五日在南京称帝,建立弘光政权。作为南明第一位皇帝,朱由崧胸无大

  • 马桶战再现八旗雄威 堪称史上经典战役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马桶,再现,八旗,雄威,堪称,史上,经典,战役,道光,二十年

    道光二十年(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一向以勇猛善战著称的八旗,面对摸不清底细的英国人,清军打一仗败一仗,无论怎样准备充分,怎么拼命都白费。这样的敌人,远远超出了大清天朝的思维框架,他们对此百思不得解。面对不利的战局,道光皇帝派出了一个老行伍,在剿灭五省白莲教起义中立下赫赫战功的杨芳。杨芳是

  • 成吉思汗的十大战役经典 蒙古人势不可挡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成吉思汗,十大,战役,经典,蒙古人,势不可挡,野狐,之战,集

    一、野狐岭之战——集中优势兵力,单点突破1211年,成吉思汗进攻金国野狐岭。主持军事的完颜承裕将兵力遍布野狐岭长城各个地方,他则坐镇中央,凭借山势和长城之险要,阻挡蒙古人。山势和长城固然能加强军队的防御能力,但同时也分散了兵力。成吉思汗大军一抵达野狐岭就发动了进攻。蒙古骑兵全部下马,木华黎亲自率领敢

  • 解析三国著名战役官渡之战的战争过程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解析,三国,著名,战役,官渡,之战,战争,过程,前期,公元

    前期公元199年(建安四年)六月,袁绍挑选精兵十万,战马万匹,企图南下进攻许都,官渡之战的序幕由此拉开。官渡之战曹军的战略部署袁绍举兵南下的消息传到许都,曹操部将多认为袁军强大不可敌。但曹操却根据他对袁绍的了解,认为袁绍志大才疏,胆略不足,刻薄寡恩,刚愎自用,兵多而指挥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于是决定

  • 宋辽谁更厉害?因为一次和亲引发的大战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宋辽谁,厉害,因为,一次,和亲,引发,大战,古代,时候,少数

    古代的时候,少数民族一直都是中原国家的心腹大患,像汉朝时候的匈奴,汉朝军队和他们断断续续打了几十年,可一直都没能把匈奴消灭,最终还是议和。到了宋朝的时候,辽国和西夏也同时崛起,形成了三股势力。撇开宋朝不说,不管是在政治上,还是在军事上,辽国都比西夏要强出不少。辽国和西夏的第一次联姻,也是西夏主动提出

  • 他杀敌从来都是一招毙命 岳飞都自愧不如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杀敌,从来,都是,一招,毙命,岳飞,自愧不如,自古以来,我国

    自古以来,我国有不少的传奇英雄,其中有很多一直被传唱到了今日,这些人皆是勇武过人的好汉,但是几乎毫无例外的,他们的下场都非常的凄惨。比如自诩霸王的项羽,虽然力能扛鼎,但是最后也就落得个自刎乌江的下场,再比如说那吕布,虽然能够以一人之力,力战包括关羽在内的三位武将,但是最后不也还是死在了曹操的手里。就

  • 因得罪一人国家被惨灭 7天之内120万人被杀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得罪,一人,国家,惨灭,7天,之内,120万人,被杀,大多数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9个世纪以前的蒙古作为一个游牧民族定然是愚昧的、弱小的,也许他们的骑术高超,作战能力强,但他们并没有先进的战术思想。但是事实是无法否定的,被人们看低的蒙古族曾凭着这些简单的力量征服了40多个国家,创下了难以复制的记录。就这样看来,蒙古族在亚洲已经稳居王位,那为什么成吉思汗还要进行

  • 卢象升是明末第一猛将 连李自成都怕他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卢象升,明末,第一,猛将,连李,成都,怕他,风雨飘摇,明王朝

    风雨飘摇的大明王朝晚年已经是病入膏肓,各地反贼四起,关外还有后金的铁骑不怀好意的虎视眈眈,日子过得极为艰难。历来乱世就会涌现名将,和平年代也没有他们这些人的用武之地。但是明末的这位名将可是中国历史上难得的一位儒将,他就是手持一百三十六斤大刀的卢象升。卢象升是南方人,出生在江苏的宜兴,在战乱四起的晚明

  • 蒙古大军为何惯于屠城?为什么热衷于这种屠杀?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蒙古,大军,为何,惯于,屠城,为什么,热衷于,这种,屠杀,虽

    虽然现在的蒙古族只是偏安一隅,仿佛憨厚的黄牛一般,但是在历史上,这一民族拥有极其耀眼的时刻,甚至就连统治中原时间最长的汉族,都从来没有达到过的境界。而且他们的交战风格极其剽悍,一旦攻城成功,就是惨无人道的屠杀,甚至一整座城池,都会被他们屠戮一空。当时的蒙古人,虽然没有现在花样繁多的热武器,但是他们的

  • 解析三国著名战役官渡之战的历史背景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解析,三国,著名,战役,官渡,之战,历史背景,东汉,末年,轰

    东汉末年,轰轰烈烈的黄巾起义虽然被镇压下去了,但它却沉重地打击了汉朝地主阶级的统治,使早已腐朽不堪的东汉政权分崩离析,名存实亡。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各地州郡大吏独揽军政大权,地主豪强也纷纷组织“部曲”(私人武装),占据地盘, 形成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转入争权夺利、互相兼并的长期战争,造成中原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