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明朝灭亡后他黄袍加身 改元洪武二百七十八年

明朝灭亡后他黄袍加身 改元洪武二百七十八年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766 更新时间:2023/12/27 22:23:32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进京,崇祯皇帝自缢,清军入关,明朝覆亡。从洪武元年(1368年)建国至此,大明帝国存活了二百七十七年。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在清廷赶跑李自成,控制北方不久,明神宗之孙福王朱由崧于崇祯十七(1644年)年五月十五日在南京称帝,建立弘光政权。作为南明第一位皇帝,朱由崧胸无大志,荒淫无度,朝廷党争不断,政局飘摇,在清军进攻和群臣内讧中,弘光政权于弘光元年(1645年)五月二十二日终结。

前仆后继。当年闰六月二十七日,明太祖九世孙唐王朱聿键在福州称帝,改元隆武,建立隆武政权。朱聿键虽有光复大明之志,但军政大权被地方实力派郑芝龙所掌控,朱聿键名为皇帝,实为傀儡,处处受到挟制;政权内部,文官、武官矛盾激化,内讧不断,郑芝龙选择了投降清廷。隆武二年(1646年)八月二十八日,在清军的进攻下,朱聿键在逃亡途中被擒,隆武政权灭亡。

其实,隆武政权的混乱远没有这么简单,朱聿键曾多次面临同宗的挑衅和威胁,首先跳出来的是鲁王朱以海。朱以海是明太祖十世孙,坐拥浙江绍兴、宁波、温州、台州等地,颇有实力。朱聿键称帝的第二天,也就是隆武元年(1645年)闰六月二十八日,朱以海在当地抗清义军和故明官吏的扶持下,在绍兴宣布“监国”,跟福州的朱聿键争夺皇统,两家政权各自为是,势同水火。

就在唐、鲁二藩狗撕猫咬之时,靖江王朱亨嘉也不甘寂寞,也想过一把皇帝的瘾。论起来,朱亨嘉远不能跟朱聿键、朱以海比,因为他不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后裔。朱亨嘉的先祖是朱元璋的胞兄朱兴隆,朱兴隆早死,被朱元璋追谥为南昌王。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封朱兴隆的儿子朱守谦为靖江王,封地为广西桂林。历经二百多年后,朱亨嘉于崇祯十一年(1638年)承袭靖江王。

在宗室诸王仲,朱亨嘉谱系最远,别人是一字王,他是二字王,地位也不高。虽然身份不占优势,不具备继统的资格,但朱亨嘉却有一颗骚动的心,妄图谋取大位。弘光政权灭亡后,时局大乱,远在广西的朱亨嘉“即借勤王为名,有妄窥神器之心”。当然,朱亨嘉有野心膨胀的理由,当年朱守谦分封广西时,“马皇后……以东宫仪卫赐之。目今东宫无人,予不俨然东宫乎!”确实够雷人的。

朱亨嘉为靖江王多年,在广西很有人望,也很有影响力。他觊觎皇位的想法,得到了广西总兵杨国威、桂林府推官顾奕等人的支持,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如此好事,一拍即合。为了演好这出戏,杨国威等人三次上章劝进,朱亨嘉半推半就,于隆武元年(1645年)八月初三日身穿黄袍,南面而坐,自称“监国”,成为继鲁王朱以海之后,又一个与隆武帝朱聿键分庭抗礼的政权首脑。

朱聿键称帝在前,朱亨嘉监国在后,很明显后者是不法政权。为了表明自家政权的合法性,朱亨嘉想起了明太祖、建文帝和明成祖。明太祖于洪武三十一年驾崩,皇太孙朱允炆即位,以明年为建文元年,洪武年号终结。而后,建文元年七月,燕王朱棣造反,不承认建文政权,称当年为“洪武三十二年”,并于“洪武三十五年”抢得帝位。前人之辙,后人之鉴,朱亨嘉索性改元“洪武二百七十八年”,改桂林为西京,旨在效仿当年的明成祖,与隆武帝朱聿键抗争到底。

朱亨嘉自立后,朱聿键大怒,但力不从心,只好通过加封大学士等手段,笼络两广总督丁魁楚,想借助丁魁楚干掉朱亨嘉。丁魁楚是个明白人,经过衡量后,他认为朱聿键

比朱亨嘉更靠谱,也会更长久。当年八月二十二日,丁魁楚派出数千精兵偷袭广西东大门梧州,朱亨嘉仓惶迎战,一败涂地后灰溜溜逃回桂林。九月初五日,丁魁楚亲临梧州,命部将向桂林发起总攻。九月二十五日,靖江王邸被攻陷,朱亨嘉被活捉,“伪洪武政权”灭亡,前后共存活了五十二天。

标签: 明朝灭亡黄袍加身改元洪武二百七十八年崇祯

更多文章

  • 马桶战再现八旗雄威 堪称史上经典战役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马桶,再现,八旗,雄威,堪称,史上,经典,战役,道光,二十年

    道光二十年(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一向以勇猛善战著称的八旗,面对摸不清底细的英国人,清军打一仗败一仗,无论怎样准备充分,怎么拼命都白费。这样的敌人,远远超出了大清天朝的思维框架,他们对此百思不得解。面对不利的战局,道光皇帝派出了一个老行伍,在剿灭五省白莲教起义中立下赫赫战功的杨芳。杨芳是

  • 成吉思汗的十大战役经典 蒙古人势不可挡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成吉思汗,十大,战役,经典,蒙古人,势不可挡,野狐,之战,集

    一、野狐岭之战——集中优势兵力,单点突破1211年,成吉思汗进攻金国野狐岭。主持军事的完颜承裕将兵力遍布野狐岭长城各个地方,他则坐镇中央,凭借山势和长城之险要,阻挡蒙古人。山势和长城固然能加强军队的防御能力,但同时也分散了兵力。成吉思汗大军一抵达野狐岭就发动了进攻。蒙古骑兵全部下马,木华黎亲自率领敢

  • 解析三国著名战役官渡之战的战争过程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解析,三国,著名,战役,官渡,之战,战争,过程,前期,公元

    前期公元199年(建安四年)六月,袁绍挑选精兵十万,战马万匹,企图南下进攻许都,官渡之战的序幕由此拉开。官渡之战曹军的战略部署袁绍举兵南下的消息传到许都,曹操部将多认为袁军强大不可敌。但曹操却根据他对袁绍的了解,认为袁绍志大才疏,胆略不足,刻薄寡恩,刚愎自用,兵多而指挥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于是决定

  • 宋辽谁更厉害?因为一次和亲引发的大战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宋辽谁,厉害,因为,一次,和亲,引发,大战,古代,时候,少数

    古代的时候,少数民族一直都是中原国家的心腹大患,像汉朝时候的匈奴,汉朝军队和他们断断续续打了几十年,可一直都没能把匈奴消灭,最终还是议和。到了宋朝的时候,辽国和西夏也同时崛起,形成了三股势力。撇开宋朝不说,不管是在政治上,还是在军事上,辽国都比西夏要强出不少。辽国和西夏的第一次联姻,也是西夏主动提出

  • 他杀敌从来都是一招毙命 岳飞都自愧不如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杀敌,从来,都是,一招,毙命,岳飞,自愧不如,自古以来,我国

    自古以来,我国有不少的传奇英雄,其中有很多一直被传唱到了今日,这些人皆是勇武过人的好汉,但是几乎毫无例外的,他们的下场都非常的凄惨。比如自诩霸王的项羽,虽然力能扛鼎,但是最后也就落得个自刎乌江的下场,再比如说那吕布,虽然能够以一人之力,力战包括关羽在内的三位武将,但是最后不也还是死在了曹操的手里。就

  • 因得罪一人国家被惨灭 7天之内120万人被杀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得罪,一人,国家,惨灭,7天,之内,120万人,被杀,大多数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9个世纪以前的蒙古作为一个游牧民族定然是愚昧的、弱小的,也许他们的骑术高超,作战能力强,但他们并没有先进的战术思想。但是事实是无法否定的,被人们看低的蒙古族曾凭着这些简单的力量征服了40多个国家,创下了难以复制的记录。就这样看来,蒙古族在亚洲已经稳居王位,那为什么成吉思汗还要进行

  • 卢象升是明末第一猛将 连李自成都怕他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卢象升,明末,第一,猛将,连李,成都,怕他,风雨飘摇,明王朝

    风雨飘摇的大明王朝晚年已经是病入膏肓,各地反贼四起,关外还有后金的铁骑不怀好意的虎视眈眈,日子过得极为艰难。历来乱世就会涌现名将,和平年代也没有他们这些人的用武之地。但是明末的这位名将可是中国历史上难得的一位儒将,他就是手持一百三十六斤大刀的卢象升。卢象升是南方人,出生在江苏的宜兴,在战乱四起的晚明

  • 蒙古大军为何惯于屠城?为什么热衷于这种屠杀?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蒙古,大军,为何,惯于,屠城,为什么,热衷于,这种,屠杀,虽

    虽然现在的蒙古族只是偏安一隅,仿佛憨厚的黄牛一般,但是在历史上,这一民族拥有极其耀眼的时刻,甚至就连统治中原时间最长的汉族,都从来没有达到过的境界。而且他们的交战风格极其剽悍,一旦攻城成功,就是惨无人道的屠杀,甚至一整座城池,都会被他们屠戮一空。当时的蒙古人,虽然没有现在花样繁多的热武器,但是他们的

  • 解析三国著名战役官渡之战的历史背景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解析,三国,著名,战役,官渡,之战,历史背景,东汉,末年,轰

    东汉末年,轰轰烈烈的黄巾起义虽然被镇压下去了,但它却沉重地打击了汉朝地主阶级的统治,使早已腐朽不堪的东汉政权分崩离析,名存实亡。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各地州郡大吏独揽军政大权,地主豪强也纷纷组织“部曲”(私人武装),占据地盘, 形成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转入争权夺利、互相兼并的长期战争,造成中原地区

  • 五代十国第一神射手安仁义:困守孤城逾年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五代十国,一神,射手,仁义,困守,孤城,逾年,五代十国,烽火

    五代十国,烽火连天,豪杰辈出,神射手也有不少。在北方,有以挽强弓著称的后晋名将景延广;在淮南,有百步穿杨之妙的吴国大将刘信。比力气,刘信干不过景延广;比精准,景延广未必是刘信的对手。其实,在吴国,刘信还不算厉害的,米志诚比他强得多,“吴之军中,推朱瑾善槊,志诚善射,皆为第一”(《新五代史·吴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