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宋灭后蜀之战时间及历史背景介绍 宋灭后蜀之战示意图

宋灭后蜀之战时间及历史背景介绍 宋灭后蜀之战示意图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979 更新时间:2024/1/23 14:53:56

宋灭后蜀之战是北宋统一战争中,西川行营前军兵马都部署王全斌与副都部署刘廷让等分率军两路合击,攻灭后蜀的作战,发生在乾德二年至三年(公元964-965年)。

战役背景

乾德元年(公元963年),北宋平定荆湖一带,基本切断了蜀朝与中原地区其他各国的联系。而此时的蜀朝君主孟昶,在一心想要立功来给自己树立威信的知枢密院事王昭远的怂恿下,派兴州义军裨校赵彦韬、兴国军讨击使孙遇和杨蠲等人前往北汉,准备联兵伐宋,过度的自大轻敌,使得蜀朝完全忽视了北宋随时可能攻伐而来的危险。

同时因蜀朝的地理位置使得蜀朝长期远离战火,四川地区局势较为太平。虽然蜀朝君王孟昶自登基以来立志吸取(前)蜀朝败亡的教训,并使蜀朝很快走向繁荣富裕。所以在长时期和平,统治者也开始了骄奢淫逸的生活,朝廷也日渐奢靡。

战役准备

北宋

乾德二年十一月,太祖赵匡胤派忠武军节度使王全斌、侍卫亲军步军司都指挥使,武信军节度使崔彦进、枢密副使,左卫大将军王仁瞻率步骑兵三万自凤州翻越秦岭入蜀;同时派遣侍卫亲军马军司都指挥使,江宁军节度使刘光义、左神武将军,枢密院承旨曹彬率军自归州沿长江西进,两部步兵骑兵合计六万人。同时以给事中沈义伦、均州刺史曹翰负责战时物资转运。

蜀朝

相比起北宋方面,蜀朝方面的准备略显仓促,蜀主孟昶在得知宋军来袭之后,派知枢密院事王昭远、武定军节度使赵崇韬、山南西道节度使韩保正、李进四人率军抵抗,王昭远和赵崇韬率军三万自成都北上,扼守广远、剑门关,韩保正和李进率军数万驻守兴元府。

战役过程

两路出师

宋军两路分进合击,直指成都。孟昶为抵御宋军,命王昭远为北面行营都统,赵崇韬为都监,率兵3万自成都北上,扼守利州(今四川广元)、剑门(今剑阁东北)等要地;另以韩保正、李进为正副招讨使,率兵数万趋兴元(今陕西汉中),加强北面防御;东面仍由昭武节度使高彦俦等扼守夔州(今四川奉节)。乾德二年(964年)十二月中旬,宋北路军进入蜀境,攻克兴州(今陕西略阳),败蜀军7000,继克石圌、鱼关(约在今略阳与勉县间)等20余城寨。蜀将韩保正闻兴州失守,弃兴元,移师西县(今勉县西),以数万人依山背城,结阵自固。

北路取胜

宋马军都指挥使史延德率军乘胜进攻西县,击溃蜀军,擒韩保正、李进等,继越三泉(今宁强西北阳平关),直趋嘉川(今四川旺苍嘉川镇),俘杀甚众。韩、李余部为阻宋军南进,烧断栈道,退保葭萌(今剑阁东北)。时王昭远、赵崇韬率军据守利州城及其以北的大、小漫天寨诸要点,阻击宋军。利州在嘉陵江东岸,群山环绕,地形险峻,是入蜀的咽喉要地。王全斌鉴于栈道断绝,难以直进。命崔彦进率兵一部抢修栈道,进克小漫天寨;自率主力由嘉川东南的罗川狭径迂回南进。两路军于深度(小漫天寨南嘉陵江渡口)会师,并夺占桥梁。旋又分兵三路夹攻大漫天寨,大败蜀军精锐,俘义州刺史王审超等。王昭远、赵崇韬率兵出战,三战皆败,遂于桔柏津(今广元西南嘉陵江渡口)渡江,焚浮桥,退保剑门。宋军占利州。

东路入蜀

乾德二年(964年)十二月下旬,刘光义率东路军,入三峡,连破三会(今四川巫山东北)、巫山等寨,杀蜀将南光海等,擒战棹都指挥使袁德弘,歼水、步军1.2万余人,夺战舰200余艘,乘胜向夔州急进。夔州为巴东之咽吭,蜀军于城东设锁江浮桥,上置木栅三重,夹江列炮,防御甚严。刘光义军进至浮桥东30里处,为避实击虚,舍舟登陆,夺取浮桥,水陆配合,一举攻破蜀军防线。夔州节度使高彦俦认为宋军涉险远来,利在速战,当坚壁固守。监军武守谦不从,率所部千余人贸然出战,大败而归。宋马军都指挥使张廷翰率军追击,突入城内。高彦俦力战失败自焚。宋军占领夔州后,沿江西上,收降万、开、忠、遂(今四川万县市、开县、忠县、遂宁)等州,直逼成都。

后蜀降宋

乾德三年(965年)正月初,孟昶闻王昭远等败,惊惧之余,遂命素不习武的太子孟玄喆为元帅,率甲兵万余,增援后蜀的重要屏障剑门。时宋北路军已占剑州(今剑阁)以北的益光(今广元西南昭化镇)。王全斌知剑门天险,不易强攻,命史延德率兵一部,经城东南来苏小径迂回至剑门南,自率主力从正面进攻。王昭远闻宋军将至,仅以偏将守剑门,自率主力退保汉源坡(今剑门东南)。宋军前后夹击,速克剑门,并趋汉源坡。王昭远惊惧,战守无方。赵崇韬布阵迎战,战败被俘,损兵万余。王昭远亦被宋追兵俘获。正月十九日,后主孟昶见大势已去,举城降,后蜀亡。

战役结果

君王城上树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宁无一个是男儿。花蕊夫人《述国亡诗》)

蜀朝此役过后灭亡,北宋共取得四十六个州、二百四十个县、五十三万四千零二十九户。整个战役历时仅六十六天。此役过后,王全斌原准备顺势攻取云南,被宋太祖制止。

战役影响

此次战役使得北宋得到了当时颇为富庶的巴蜀地区,经济实力得到了增强,为后来的灭南汉和灭南唐战争打下了基础。

同时,留守蜀地的王全斌骄奢淫逸,欺压当地百姓,并且克扣后蜀降军装备及钱财,导致后蜀降军哗变,公推全师雄为首领。王全斌在招抚时犯下重大失误,导致哗变愈演愈烈,使得当地仍然持续了相当长时间的动乱。

标签: 后蜀

更多文章

  • 宋灭南汉之战时间及历史背景介绍 宋灭南汉之战示意图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南汉

    宋灭南汉之战,北宋开宝三年(970年)九月至四年二月,在北宋统一战争北宋统一战争中,贺州道行营兵马都部署潘美等率军入岭南(即五岭以南,今广东、广西)境,攻灭南汉的作战。战争背景北宋乾德元年(公元963年),宋太祖赵匡胤调任时任泰州团练使的潘美前往潭州担任防御使。南汉屡次派兵袭扰桂阳及江华等地,潘美成

  • 采石之战时间及历史背景介绍 采石之战示意图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采石之战

    采石之战,发生于北宋太祖开宝七年(公元974年),对阵双方为北宋和南唐,爆发于开宝七年闰十月,结束于当年十一月。最后以宋军的胜利而宣告结束。金完颜亮伐宋的主攻目标,是经淮南,渡长江,直取浙江临安,灭亡南宋,一统天下。为此,宋军主将刘锜自江南渡江抵达扬州以后,即采取守淮防江之部署:自驻扬州,兼守淮东,

  • 小田原之战为什么会失败 小田原之战兵力部署介绍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小田原之战

    公元1590年,丰臣秀吉把矛头转向关东地方的强大势力北条氏,双方发生的战争被称为小田原之战。氏康至氏政时代战国时代新兴大名北条氏康进军武藏国,在河越夜战中驱逐上杉宪政与足利晴氏,随后与甲斐国武田信玄、骏河国今川义元完成甲相骏三国同盟出兵全面占领关东地区并与当时继承关东管领一职的上杉谦信对峙。这时武田

  • 日本战国时期关原之战爆发的背景及原因介绍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关原之战

    关原之战(日语:関ヶ原の戦い、大日本帝国陆军参谋部出版书籍使用關原之役)是日本广义的战国时代末期或安土桃山时代发生于美浓国关原地区的一场战役,交战双方为德川家康领下的东军以及石田三成等组成的西军。关原之战爆发于1600年,是发生在日本战国时代末期的一场战役,交战双方分别是以德川家康为首的&ldquo

  • 契丹灭后晋之战时间及历史背景介绍 契丹灭后晋之战示意图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契丹

    契丹灭后晋之战,五代后晋天福八年至开运三年(契丹会同六年至九年,943947年),契丹军数次南下,攻灭后晋的战争。起因后梁灭亡之后,沙陀人李存勗建立后唐。到末帝李从珂继位时,大将石敬瑭成为河东节度使。后来李从珂对石敬瑭起疑心,石敬瑭也暗谋自保。李从珂后来改授石敬瑭为天平军节度使,并降旨催促赴任,石敬

  • 高平之战爆发的背景及原因介绍 高平之战的过程及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高平之战

    高平之战,指的是后周显德元年(954年),北汉、契丹联军与后周在泽州高平城(今晋城高平市)一带进行的一次关键性战役,此战中,后周初战不利,柴荣冒着矢石亲临战场,终于扭转战局,此战以后周的大获全胜告终,中原王朝从此由弱转强。北汉入侵后周显德元年(954年)正月,周太祖郭威去世,养子柴荣继位称帝,史称周

  • 后周攻后蜀之战爆发的背景及原因介绍 后周攻后蜀之战的过程及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后周,后蜀

    后周攻后蜀之战,是后周世宗柴荣于955年5月发动的一场针对后蜀的战役,该战役的目的是攻取后蜀所占据的陕西领土。战役持续数月,在开始阶段后周方面几乎没有进展,直到956年1月才最终攻陷凤州,后周获得胜利。战役背景高平之战过后,后周世宗开始有了统一中国的想法。955年3月,秦州部分民众赶到大梁,上书周世

  • 后周攻南唐之战爆发的背景及原因介绍 后周攻南唐之战的过程及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后周,南唐

    后周攻南唐之战,又称周世宗三征南唐、三征南唐之战、周世宗攻南唐之战。是后周显德二年(南唐保大十三年,955年)至显德五年(南唐中兴元年,958年),周世宗柴荣三次率军进攻南唐的战争。战役背景公元955年,在高平之战获胜后,后周世宗柴荣决定征伐四方,统一中原。当年3月,有秦州百姓前来请求后周攻取后蜀所

  • 西班牙“特鲁尔战役”爆发的背景及经过介绍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特鲁尔战役

    特鲁尔战役,西班牙的一次内战,外文名BatalladeTeruel,发生时间是在1937年12月15日至1938年2月22日,该战役成了整场西班牙内战的转捩(liè)点。背景共和军对特鲁尔市的兴趣是出于几处战略重点,共和军事领导人也认为该处没有强力的把守,并积极提倡占领该地。到了193

  • 西班牙“阿拉贡攻势”爆发的背景及经过介绍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阿拉贡攻势

    阿拉贡攻势,西班牙内战中,西班牙国民军对共和军发起的一系列进攻,外文名西班牙语叫做:OfensivadeAragón,战争时间1938年3月7日1938年4月19日。背景1937年12月国民军所发起的特鲁尔战役消耗了共和军许多资源,但国民军于此时开始将大量士兵东移,准备前往阿拉贡,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