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穿鼻海战的爆发的背景 穿鼻海战的过程介绍

穿鼻海战的爆发的背景 穿鼻海战的过程介绍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496 更新时间:2024/2/3 10:06:11

穿鼻海战,是1839年11月3日(道光十九年九月二十八日)中英双方海军在广东珠江口外沙角炮台南面的穿鼻洋所发生的一场海战。有学者认为这场战斗连同之前发生的九龙海战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开端,也有学者认为这场海战只是局部性的战斗,并不意味是双方战争的开始。无论怎样,我认为这场战斗,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前哨战。它同九龙之战不同的是,这次战斗英国方面是完全地战舰参与战斗,而前者,只是武装商船参与。

这场战斗,距离林则徐虎门销烟(1839年6月3日-6月21日,即道光十九年四月二十二日-五月十一日)之后五个月,中间经历了英国商人撤出广州至澳门又至香港,贸易维持在澳门、九龙村民林维喜被英国水手殴打致死及中英双方因具结事宜而产生的摩擦(包括九龙海战及林则徐火烧英国商船)。时间走到此刻,英国一味要朝着武装解决贸易争端的路上去,而林则徐则誓要将鸦片在中国绝迹,双方各不退让。

所谓具结,即是外国商人“出具夷字、汉字合同甘结声明,嗣后来船永远不敢夹带鸦片;如有带来,一经查出,货尽没官,人即正法字样。”英国商人因为义律的坚持,迟迟不能如愿签署具结。不能具结,就意味着无法满足林则徐重开贸易的前提条件,故而英国商人此时已经按耐不住。10月14日(九月初八)英国商船“但麻士葛”号(ThomasCoutts)船长弯喇(Warner)第一个与林则徐签署了具结,中称:“若查验出有一小点鸦片在远商船上,远商即甘愿交出夹带之犯,必依天朝正法治死。连远商之船货物亦皆充公。”次日,即进入黄埔进行贸易。针对这个状况,义律致书林则徐,要求在澳门谈判。于是10月17日(九月十一日),林则徐派出广州知府纯保同义律在澳门谈判。但这次余纯保竟然没有坚持底线,擅自答应了义律英商船可以不用具结,只需接受检查就可以开舱贸易。义律就发布告示,将这一消息告知英商,并严厉地谴责了弯喇船长的行为。但是,10月23日(九月十七日)当林则徐得知谈判结果和义律的所做所为以后,重申必须出具具结并发布告通知在澳门的英商,又命令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驻守沙角炮台,加强穿鼻洋面巡查,看看有无船只犯禁。而此时,其他国家的商人却纷纷具结,转而恢复正常贸易。义律面对的是一片倒戈的情形,他就只能用胁迫来阻止英国商人的反水了。10月28日(九月二十二日),他命令两艘军舰“窝拉疑”(Volage)号和“海阿新”(Hyacinth)号自澳门起航,赴穿鼻洋面阻拦欲签署具结的英国船只进黄埔。这就是双方海军为什么会在穿鼻相遇的背景。

由于逆风,两艘战舰迟至11月2日(九月二十七日)上午才抵达穿鼻洋面,或许他们还想继续前进,但是此时他们发现了中国军队,一支由兵船和纵火船组成的军队。于是,当时的驻华通事马礼逊协助“窝拉疑”号舰长士密(H.Smith)以英国最高海军指挥的名义关天培发了一封信,并附带着一份义律致林则徐的要求收回上月23日呈命的函,一起由该舰的一名官佐转交关天培。关将军很客气,答应明天回复。傍晚,来了一个中国通事和一个领航员,说关将军有回信在将军船上,但要马礼逊自己去取。马礼逊拒绝了。两人说去去就来,但是直到第二天早上才坐了艘大船回来,大船又换小船,说回信在大船里,还是要自己去取。又被拒绝。两人最后从大船里取了信回来,交给英国的诸位,却是原封不动的他们自己的函件。无论中国人是因为什么原因如此颇费周章,信件自取还是原件发还,总之,战争一触即发。

中英双方各自起锚,但彼此都不知道对方下一步会怎么样。而中国军队保持了相当的警惕,十三艘沙船和十六艘火船严阵以待。我想,之所以保持警惕而不发动攻击,恐惧怕是多少有的,英国的军舰要大中国船只好多,“窝拉疑”号配了28门火炮,而“海阿新”号也有20门。这个时候,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11月3日午时,10月29日(九月二十三日)已在澳门具结的英国商船“皇家撒克逊”(RoyalSaxon)号正在向他们驶来,他的目的地是黄埔。“窝拉疑”号向它开了一炮,炮弹越过船帆落到海里,企图阻止其前进。而关天培此时尚不知英军是用意,为进一步了解情况,关提督的船加速向“窝拉疑”号驶来。“窝拉疑”将此举视作为是敌对举动,率先向他的座船开了炮。自此战斗打响。

此时,战场上的情况是29:2,中国军队有绝对数量上的优势。但是中国能战斗的沙船只有十三艘,火船是由米艇改装,战斗力极为有限。中国船只发个几炮就变换攻击位置。而英国方面,两艘军舰由南向北发动攻击,“窝拉疑”在前,离关天培的船稍近。但之后“海阿新”号越过前舰,去面对关提督的船。提督没有退却,奋力御敌。“海阿新”号主横帆中弹,船桅中弹。

战斗历时四十五分钟至一个小时。战果各执一词,基本可以确定的是,中国军队损失四艘船,死十五人,其中六人为米艇被火炮击中着火所致,伤十多人;英国军队除上述“海阿新”号局部损坏外,“窝拉疑”号船帆也中弹,似有二十一人落水或者伤亡,但英国方面称没有伤亡。

之后如何结束的战斗,也是意见相左。但是,中国以优势的数量对英国的庞然大物,没有取胜,也是暴露了中国海军的实力。我相信是中国军队是先行退却的,不到一个小时,损失四艘船,英国军舰的威力已经得到了展现。再战无异于以卵击石。于是,中国首先退出战场,而英国军舰也回澳门,至于“皇家撒克逊”号,因为穿鼻海战的影响,到12月29日才到黄埔。

以上就是穿鼻海战的基本经过。林则徐在之后给皇帝的奏折中,叙述了水师如何奋力御敌,刻意强调了关天培的英勇,他的叙述犹如古代的演义小说一般,但却并非亲历。道光赐他“法福灵阿巴图鲁”的名号。但就其孤身面对英舰而不退却,就足可以表彰。有评价说林则徐在此事上夸大了战果,导致了清政府的盲目自信。我的意见是,我们看待历史,总不能站在我们这个时代,这个位置,去苛责前人如何如何。林钦差无论如何都是那个朝廷的一份子,若他不知进退,就不可能官运亨通。诚然他在广州,政策与手腕都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但他不是那专制政权的护航者么?正如哈维尔所说:“我们所有的人当然是在不同程度上得为这个极权主义机器的运行承担责任;我们当中没有人仅仅是牺牲品,我们也都是它的共谋者。”林则徐不仅仅是牺牲品,同样也是朝廷的共谋者。

标签: 穿鼻海战

更多文章

  • 麻隧之战发生于什么时候?麻隧之战历史背景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麻隧之战

    麻隧之战是公元前578年(周简王八年)晋秦争霸战争中,以晋国为首的诸侯联军在秦地麻隧(今陕西省泾阳县北)击败秦国的作战。战争背景晋国自公元前627年的肴之战之后,霸业受到秦、楚联盟的影响,陷入两线作战的被动地位。因此在晋灵公、晋成公时,霸业中衰,被楚国夺得中原霸主的地位。晋景公继位后,采取了新的战略

  • 宿北大捷是谁指挥的?宿北战役的意义及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宿北大捷

    一九四六年十月五日,国民党军向鲁南解放区发起进攻。山东野战军节节阻击,先后放弃了枣庄、峄县等地。国民党军距离山东解放区首府临沂只有百公里了,危机令陈毅不得不将山东野战军第八师调至战场。何以祥的八师负责阻击国民党整编七十七师,八师包围了这个师分散在几个村庄里的两个团。可是,即使一个团负责包围一个村子,

  • 宁都起义的环境 宁都起义过程及意义介绍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宁都起义

    宁都起义,又名26路军起义,1931年(民国二十年)12月,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国民革命军第26路军在中国共产党苏区中央局的指导和在该路军秘密开展工作的中共特别支部组织发动下,于江西省宁都城举行的武装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国民党军第26路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于江西省宁都举行的武装起义。起义环

  • 二战轴心国为什么会输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轴心国

    在二战的时候,轴心国之间的“任务”和“目标”都是划分的极其明确的,甚至于连彼此之间的动作也要协调一致,否则就极易出现牵一发而动全身,导致全盘皆输。而日本就是这个“一发”,偏要去招惹美军“塔下送人头”,连累

  • 二战轴心国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二战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正义的力量和非正义的力量形成了两大联盟,这就是闻名于世的同盟国和轴心国。同盟国大家很熟悉,中英美苏法都属于这一阵营,他们并肩作战,为世界反法西斯的胜利作出了伟大的贡献。而轴心国的情况又是如何呢?众所周知,大家所知道的轴心国,有德国、日本、意大利三个国家。他们三个国家各自选择自己的

  • 列日战役的过程 列日战役的结果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列日战役

    战役过程1914年7月28日大战爆发后,德军为从右翼迂回进攻法国,按照施利芬小毛奇计划于8月2日占领中立国卢森堡,4日越过德比边界,攻占维塞,逼近列日,西线的战争行动正式展开。列日位于默兹河与乌尔特河汇合处,北邻荷兰边界,南靠阿登森林,是德军取道比利时进攻法国的咽喉。要塞周围筑有12座炮台,环形炮台

  • 列日战役爆发的历史背景介绍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列日战役

    列日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比利时军队为抗击德军入侵于1914年8月在比利时的列日地区进行的要塞防御战,又被称为“列日要塞战役”。此次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第一次战役。此战比利时为协约国军队争取了时间,被视为协约国的精神胜利。战役背景施里芬计划由于德意志帝国害怕将因面对法

  • 乍得内战爆发的主要原因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乍得内战

    乍得内战起因乍得内战起因是什么?造成这场内战的原因有很多,早在很久以前就已经埋下了伏笔。早在法国进入乍得之前,这个国家的南北冲突就非常尖锐。北方的穆斯林王国一直都想要到南方抢夺奴隶,频繁地发动了袭击活动。这样的掠夺让南部地区的人们对北方充满了仇恨。法国的统治让南北矛盾不断加剧。南方黑人当时约有占得一

  • 北伐战争发生的历史背景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北伐战争

    北伐战争,是由中国国民党领导下的国民政府以国民革命军为主力,蒋介石为总司令于1926年至1928年间发动的统一战争。1926年7月9日,国民政府成立国民革命军从广东起兵,在连克长沙、武汉、南京、上海等地以后,国民政府内部因对中国共产党的不同态度而一度分裂,汪精卫和蒋介石决裂,北伐陷于停顿。宁汉合流后

  • 北伐战争的结果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北伐战争

    北伐过程北伐准备1926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会议提出“对内当打倒一切帝国主义之工具,首为军阀”的口号。2月的北京,中国共产党召开特别会议,提出进行北伐推翻军阀的政治主张。同年春,因英国人在长沙公开殴打雪耻会纠察队员,引发了长沙各界反英驱赵讨吴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