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麻隧之战发生于什么时候?麻隧之战历史背景

麻隧之战发生于什么时候?麻隧之战历史背景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051 更新时间:2024/2/23 22:59:43

麻隧之战是公元前578年(周简王八年)晋秦争霸战争中,以晋国为首的诸侯联军在秦地麻隧(今陕西省泾阳县北)击败秦国的作战。

战争背景

晋国自公元前627年的肴之战之后,霸业受到秦、楚联盟的影响,陷入两线作战的被动地位。因此在晋灵公、晋成公时,霸业中衰,被楚国夺得中原霸主的地位。晋景公继位后,采取了新的战略:第一,消灭赤狄;第二,在公元前589年的鞍之战中战胜齐国,拆散齐楚联盟;第三,派屈巫通吴,联吴制楚;第四,拆散秦、楚联盟。

公元前582年冬,晋景公主动释放楚国战俘钟仪,楚共王则派公子辰出使晋国,"请修好,结成"。公元前581年春,晋派大夫籴茷至楚回报公子辰之聘。同年五月,晋景公病故,晋厉公继位后仍奉行和楚政策。公元前579年,在宋国大夫华元的安排下,晋国的士燮与楚国的公子罢、许偃在宋国的西门外举行第一次弭兵会盟,两国同意暂息兵戈,停止战争。同年,晋大夫郤至至楚,楚大夫公子罢至晋,互相聘问,晋楚两国出现了难得的和平局面。

秦、晋两国自肴之战之后,冲突不断,两国共经历大小十余战,比较大的战争有公元前620年的"令狐之战"、公元前615年的"河曲之战"和公元前594年的"辅氏之战"。晋国胜多败少。晋厉公继位后,向秦桓公作出和平试探,两君约定在令狐(今山西省临猗县西)相会。公元前581年冬,晋厉公先至会所,而秦桓公却不肯渡河,仅派大夫史颗到河东与晋侯结盟,晋厉公亦派大夫郤犨到河西同秦结盟。归国后秦桓公即背叛令狐之盟,联络楚国和狄人共谋伐晋。楚共王拒绝了秦国的要求,并向晋国通报情况。

公元前579年秋,秦人约白狄攻击晋国,晋在交刚击败白狄。公元前578年春,晋厉公与晋将栾书、荀庚、士燮,韩厥等率上,中,下及新四军前往周都王城(今河南省洛阳市王城公园附近),与齐、宋、卫、鲁、郑、曹、邾、滕八国国君所率军队会师,筹划攻秦事宜,周简王亦派大夫刘康公、成肃公率军助战。同年夏,晋大夫吕相(魏相)奉命赴秦,以绝秦书历数秦国罪状。随后,晋厉公率诸侯联军西进攻秦,秦国出兵迎击,据部分史料估计晋国联军兵力约十二万人,秦国兵力约五六万人,双方实力悬殊,且晋国以有道伐无道,秦国战败实属咎由自取,该战役双方出动兵马达十八万人左右是春秋史上规模较大的战役。

标签: 麻隧之战

更多文章

  • 宿北大捷是谁指挥的?宿北战役的意义及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宿北大捷

    一九四六年十月五日,国民党军向鲁南解放区发起进攻。山东野战军节节阻击,先后放弃了枣庄、峄县等地。国民党军距离山东解放区首府临沂只有百公里了,危机令陈毅不得不将山东野战军第八师调至战场。何以祥的八师负责阻击国民党整编七十七师,八师包围了这个师分散在几个村庄里的两个团。可是,即使一个团负责包围一个村子,

  • 宁都起义的环境 宁都起义过程及意义介绍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宁都起义

    宁都起义,又名26路军起义,1931年(民国二十年)12月,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国民革命军第26路军在中国共产党苏区中央局的指导和在该路军秘密开展工作的中共特别支部组织发动下,于江西省宁都城举行的武装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国民党军第26路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于江西省宁都举行的武装起义。起义环

  • 二战轴心国为什么会输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轴心国

    在二战的时候,轴心国之间的“任务”和“目标”都是划分的极其明确的,甚至于连彼此之间的动作也要协调一致,否则就极易出现牵一发而动全身,导致全盘皆输。而日本就是这个“一发”,偏要去招惹美军“塔下送人头”,连累

  • 二战轴心国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二战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正义的力量和非正义的力量形成了两大联盟,这就是闻名于世的同盟国和轴心国。同盟国大家很熟悉,中英美苏法都属于这一阵营,他们并肩作战,为世界反法西斯的胜利作出了伟大的贡献。而轴心国的情况又是如何呢?众所周知,大家所知道的轴心国,有德国、日本、意大利三个国家。他们三个国家各自选择自己的

  • 列日战役的过程 列日战役的结果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列日战役

    战役过程1914年7月28日大战爆发后,德军为从右翼迂回进攻法国,按照施利芬小毛奇计划于8月2日占领中立国卢森堡,4日越过德比边界,攻占维塞,逼近列日,西线的战争行动正式展开。列日位于默兹河与乌尔特河汇合处,北邻荷兰边界,南靠阿登森林,是德军取道比利时进攻法国的咽喉。要塞周围筑有12座炮台,环形炮台

  • 列日战役爆发的历史背景介绍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列日战役

    列日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比利时军队为抗击德军入侵于1914年8月在比利时的列日地区进行的要塞防御战,又被称为“列日要塞战役”。此次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第一次战役。此战比利时为协约国军队争取了时间,被视为协约国的精神胜利。战役背景施里芬计划由于德意志帝国害怕将因面对法

  • 乍得内战爆发的主要原因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乍得内战

    乍得内战起因乍得内战起因是什么?造成这场内战的原因有很多,早在很久以前就已经埋下了伏笔。早在法国进入乍得之前,这个国家的南北冲突就非常尖锐。北方的穆斯林王国一直都想要到南方抢夺奴隶,频繁地发动了袭击活动。这样的掠夺让南部地区的人们对北方充满了仇恨。法国的统治让南北矛盾不断加剧。南方黑人当时约有占得一

  • 北伐战争发生的历史背景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北伐战争

    北伐战争,是由中国国民党领导下的国民政府以国民革命军为主力,蒋介石为总司令于1926年至1928年间发动的统一战争。1926年7月9日,国民政府成立国民革命军从广东起兵,在连克长沙、武汉、南京、上海等地以后,国民政府内部因对中国共产党的不同态度而一度分裂,汪精卫和蒋介石决裂,北伐陷于停顿。宁汉合流后

  • 北伐战争的结果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北伐战争

    北伐过程北伐准备1926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会议提出“对内当打倒一切帝国主义之工具,首为军阀”的口号。2月的北京,中国共产党召开特别会议,提出进行北伐推翻军阀的政治主张。同年春,因英国人在长沙公开殴打雪耻会纠察队员,引发了长沙各界反英驱赵讨吴运动。

  • 北伐战争胜利的因素有几点 北伐战争的意义和评价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北伐战争

    胜利因素指导思想北伐一直是孙中山的革命理想。概揽孙中山的北伐战争观,它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高举护法大旗。孙中山历来视《临时约法》和国会为中华民国的主要象征和共和制度的可靠保证。他曾指出,“约法与国会,共和国之命脉也,命脉不存在,国体将安托?须知国内纷争,皆由大法不立;”&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