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国军俘虏国军 胡宗南演好戏糊弄蒋介石

国军俘虏国军 胡宗南演好戏糊弄蒋介石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胖次 访问量:439 更新时间:2024/2/22 22:52:36

胡宗南(1896年5月12日-1962年2月14日) ,字寿山,原名胡琴斋,汉族,浙江镇海人,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黄埔军校一期毕业生,号称“天子门生第一人”。

蒋介石最宠爱、最重要的军事将领,其一生历经黄埔建军、东征、北伐、内战、“剿共”、抗日战争,直到1947年指挥进攻占领中国共产党的首府延安。

转战西北,官至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西安绥靖公署主任,成为手握几十万重兵、指挥几个兵团的二级上将与名震一时的“西北”。大革命时期。

湖南发生了“郭亮带兵抓郭亮”的故事,共产党员郭亮带着敌人抓郭亮,把一帮蠢宝忽悠了;解放战争中,延安出了“国军俘虏国军”的特大新闻,把蒋委员长忽悠了。

1947年春,胡宗南闪击延安,占领了一座空城(中共获悉情报已提前转移)。借此机会,胡搞了个“面子工程”,大吹特吹“攻克延安”的伟大胜利。

3月20日,《中央日报》头版头条报道:“国军收复延安,生俘共军一万人。”本是自欺欺人,蒋介石却信以为真,发电祝贺并安排中外记者到延安参观。

胡宗南一下子慌了手脚,去哪儿弄“一万共军俘虏”和缴获的武器弹药呢?胡急中生智,在延安周围设10座战俘营,抓来500个村民,再从国军中挑出1500多人。战绩陈列室空空如也,就把国军一个团的武器“缴械”运来。为显示众多共军被击毙,还造了假坟,立了碑。

不久,中外媒体记者来延安采访。一伙国军在市郊往旧坟堆上扬新土,记者用脚一踢就露出了旧坟。记者去战俘营,看到“俘虏”们相互捅捅戳戳在说笑话。

一转身工夫,记者采访过的“俘虏”又在别处出现了。记者问:“方才见过面,怎么又到这里来了?”“俘虏”说:“我们是坐大卡车过来的……”“你到底是什么人?”

“我是国军。”“你不是共军俘虏么?”“那不怪我,长官叫我当什么兵我就当什么兵。”在陈列室里,记者看到缴获的武器是美式新机枪、冲锋枪、中正式步枪。

便问:“这是共军使用的枪械吗?”讲解员被问住了,半晌才说:“原是国军的枪,被共军缴了,这次又被国军缴了械。”(《名家讲坛》2011年第6期)

更多文章

  • 中美航母60年交锋 毛泽东智退美国航母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美,航母,60年,交锋,毛泽东,智退,美国,毛泽东,智退

    毛泽东智退美国航母“我们的航母在哪里?”这是历任美国总统在决定对“地区危机”进行军事干预时,通常向军事顾问们咨询的首要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美国为了达到分裂和遏制新中国的目的,曾多次将航母编队摆在台湾海峡附近耀武扬威。然而,在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的

  • 二战:反犹的苏联为何支持以色列建国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二战,反犹,苏联,为何,支持,以色列,建国,1947年,11

    1947年11月29日,联合国大会就巴勒斯坦分治方案进行表决,表决结果33票赞成,13票反对和10票弃权。大会最终以超过三分之二多数通过了“关于巴勒斯坦将来治理(分治计划)问题的决议”(即联合国181号决议)。于是,以色列得以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一个新的国家。就联合国此次大会的

  • 鲁国如何不用一兵一卒使越国灭掉吴的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鲁国,如何,不用,一兵,一卒,使越,灭掉,子贡,春秋,时卫

    子贡,春秋时卫国人,是孔子的学生,有谋略,善辞令。曾在鲁国做官,当齐国即将兵临鲁国之际,他游说四国,不发一兵一卒,成功地使鲁国转危为 安?熏充分显示了他卓越的外交才能和以弱胜强的谋略。齐国的执政官田常,企图夺取国家权力,所害怕的是高、国、鲍、晕晏四大家族。为了提高自己的威望。 他打算兴兵讨伐鲁国(

  • 79年邓小平访美 讨论如何应对苏联部署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79年,邓小平,访美,讨论,如何,应对,苏联,部署,1978

    1978年12月16日,中美两国发表了《中美建交公报》。中美两国宣布自1979年1月1日起互相承认并建立外交关系。公报重申上海公报中双方一致同意的各项原则,并决定1979年3月1日互派大使并建立大使馆。为了进一步增进中美双方的了解、推动中美关系的发展,1979年1月29日至2月5日,邓小平副总理应卡

  • 蒙古大军为何三次都未征服小小的越南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蒙古,大军,为何,三次,征服,小小的,越南,蒙古,帝国,十三

    蒙古帝国在十三世纪的兴起可以说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异数,几乎没有人会想到一个上一个世纪还默默无名的游牧民族,竟能快速征服大半个欧亚大陆。蒙古彪悍的骑兵像狼群般狂飙过漠北草原与中原大地,终于来到了遥远的南方,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小小的安南,蒙古大军却接连三次沉沙折戟……三度败

  • 中国兵器传奇 与苏军坦克拼刺刀的老40火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兵器,传奇,苏军,坦克,刺刀,上世纪,六十年代,火箭筒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56式火箭筒曾是中国步兵最信赖的攻坚利器,由此成为多次边境战争中的明星。中国人民解放军非常重视对官兵战斗意志的培养,在特定时期以此弥补硬件的不足。当然,“精神原子弹”并非长久之计,朝鲜战争之后,大批国产单兵武器的服役,逐步改变了中国军队“气多钢少

  • 抗战时黄埔生无人投敌? 实情其实不然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战时,黄埔,无人,投敌,实情,其实不然,黄埔,军校,毕业生

    黄埔军校的毕业生,是国民政府“中央军”的根基,因校长是蒋介石,又有“天子门生”之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作为军队中坚骨干的黄埔生们纷纷开赴前线保家卫国,不少人因此壮烈牺牲,谱写出一幕幕悲壮英勇的事迹,黄埔生在抗战中的地位也因此不断提升。不知从何时开始,

  • 一战后德国经济困境 纳粹煽动民情夺权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战后,德国,经济,困境,纳粹,煽动,民情,夺权,如果说

    如果说第二次世界大战与德国纳粹党的崛起紧密相连,那么探寻德国纳粹党崛起的国内政治经济根源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战争赔款与鲁尔危机纳粹的崛起有深刻的经济背景。一战结束后的十余年间,德国经济呈现倒“U”型起伏,德国纳粹党的命运也随此起伏波动。一战后,德国的政

  • 盘点:成吉思汗一生中最经典十大战役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盘点,成吉思汗,一生,中最,经典,十大,战役,野狐,之战,集

    一、野狐岭之战集中优势兵力,单点突破1211年,成吉思汗进攻金国野狐岭。主持军事的完颜承裕将兵力遍布野狐岭长城各个地方,他则坐镇中央,凭借山势和长城之险要,阻挡蒙古人。山势和长城固然能加强军队的防御能力,但同时也分散了兵力。成吉思汗大军一抵达野狐岭就发动了进攻。蒙古骑兵全部下马,木华黎亲自率领敢死队

  • 抗日战争:左权巧用一战术就拖垮日军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抗日战争,左权,巧用,战术,拖垮,日军,抗日战争,时期,八路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在华北敌后曾进行过一次震惊中外的百团大战。自战役打响一个半月来,在八路军连续大规模破袭和攻击下,华北日军损失惨重。而 心气正旺、一直想“有一番作为”的日军司令多田骏接连“出丑”,不禁恼羞成怒,叫嚷着要给八路军“加倍回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