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历史上著名的两位让国皇帝,结局分别如何?

历史上著名的两位让国皇帝,结局分别如何?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918 更新时间:2024/1/24 11:41:08

历史上著名的两位让国皇帝,结局分别如何?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在中国古代王朝历史当中,为争夺皇位骨肉相残的事情,可以说是多不胜数,亲情在这些皇室成员之间是可以不存在的。人人都在为皇位的争夺打破头,但偏偏有人却愿意将应该属于自己的皇位给让出去,死后还被追封了一个让皇帝的谥号,这样的人还不止一个,他们就是唐朝时期的李宪和辽代的耶律倍。

李宪是何许人也呢?他是唐睿宗李旦的嫡长子,也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哥哥。因为他所生活的时代名人实在是太多,而他又没有做出太出名的事情,所以这是个很容易被忽略的皇子。

唐玄宗李隆基并不是唐睿宗李旦的长子,但是却成功被李旦封为太子,而当时身为嫡长子的李宪明明还活着,按照宗法制嫡长子的继承制度,怎么也轮不着李隆基继位呀。其实李隆基的皇位就是李宪让给他的,也是不得不让给他的。

李宪虽然是嫡长子,但是却没有李隆基的胆识与智慧。唐中宗李显被老婆韦皇后与女儿安乐公主毒死,这两个女人一心想要效仿武则天,企图恢复女主专政。但是这对于李唐皇室来说绝对又是一场浩劫。李唐皇室成员们是绝对不允许的。

于是李隆基与自己的姑姑太平公主发动政变,诛杀了韦皇后与安乐公主,还将其党羽全部诛灭,辅佐自己的父亲李旦继位。

在这之后,太平公主权倾朝野,成为李隆基最大的威胁,而李隆基最后毫不手软的除掉了自己的姑姑。如此铁血手腕,就连李旦都对这个儿子忌惮三分,更何况是李宪呢。李宪虽然是嫡长子,但唯一的优势也就是这个嫡长子的头衔了,但是在手握兵权的李隆基眼中,这个头衔根本无足轻重。

李隆基先是唐隆政变铲除了韦皇后以及安乐公主,然后又将太平公主铲除,对于大唐来说,他立下了大功劳,挡在他通往皇位之路上的绊脚石们都是毫不手软的,如果自己成为那块绊脚石,那下场可想而知。

所以在唐睿宗想要册封李宪为太子的时候,李宪赶紧拒绝了。他拒绝的理由也十分充分,如果是太平时期嫡长子继承皇位没什么问题,但朝堂刚刚经过了震荡,这样的混乱时刻,还是让平定叛乱有功的弟弟李隆基来继承皇位比较合适。

唐睿宗估计也就是意思意思,见李宪推脱便也不再强求。而唐睿宗也知道李隆基儿子野心太大,于是只做了两年皇帝便退位让贤做太上皇去了。

说实话,无论是唐睿宗李旦还是李宪,都是吸取了当年玄武门的教训,当年唐太宗李世民为大唐的开创,立下了汗马功劳,可李渊死活非让嫡长子李建成做太子,而太子李建成呢?一点都没想过退让,李世民心里能平衡吗?老爹不把皇位给自己,哥哥不主动退位,那就只能抢了,于是便发动了玄武门之变。

李宪让出皇位后,弟弟李隆基对他还不错,他的后半生富贵悠闲,死后李隆基还追封他为让皇帝。算是感谢他当年将皇位让给了自己。

辽代的耶律倍,是开国之君耶律阿保机的嫡长子,他的母亲述律氏是一位非常强悍的皇后。按理说耶律倍是耶律阿保机与述律后的嫡长子,耶律倍也不是昏庸之辈,深受耶律阿保机的喜欢,所以早早便立为了太子。

但述律后对于这个儿子就是不待见,可能是因为耶律倍倾心汉化,对于汉族文化十分感兴趣。明明是草原上长大的契丹少年,耶律倍却俨然一副汉家少年的模样。

如果由他继位的话,那么契丹民族可能会在他的统治下进行汉化,而这却是与辽国刚建立时的政策相违背的。述律后对于小儿子耶律李胡宠爱有加,所以一心想要废掉耶律倍让耶律李胡继位。

述律后十分的霸道,她要废长立幼使得契丹宗室内外站出来一致反对,因为耶律李胡是个野蛮、粗暴的人,而且废长立幼不合规矩。述律后与宗室朝臣们协商之后各退一步,让耶律阿保机的二儿子耶律德光继位。

耶律倍明明已经是太子,述律后为了让耶律德光继位便自导自演的一场好戏,他让臣子们自己选择效忠的君主,臣子们自然都选择了耶律德光。看着母亲导演的这出好戏,耶律倍很是无奈,只好主动让出了皇位。

放弃皇位的耶律倍回到了辽东,本想安稳度日,但是耶律德光却不放心这位前任皇太子,一直派人监视着他。耶律倍得知弟弟不会轻易放过自己,只好前往中原,投奔了当时的后唐政权,后来因为后唐的内乱而被杀。耶律德光驾崩之后,耶律倍的儿子耶律阮得以继位。他感念父亲悲惨的遭遇,追封他为让皇帝。

无论是李宪还是耶律倍都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做了让皇帝,他们的目的很简单,那就是远离斗争,保住自己的性命。李宪运气还不错,平安度过了余生,而耶律倍却落得个客死异乡的下场,也真真是令人唏嘘。

标签: 历史古代唐朝

更多文章

  • 秦朝和隋朝能力都很强 国祚为什么都那么短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秦朝,隋朝

    秦朝与隋朝都能力强大,可为何只能兴盛几十年,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知道,给大家一个参考。在中国历史上,秦朝和隋朝都是中国不能不能说是最强大,但是也至少能在中国历史中排得上名次的朝代。他们都有相同的特征,第一,他们存在于世上的时间很短,也不过几十年,第二他们前期都经历过

  • 清朝官员下跪前拍两下袖子是什么意思?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古代,清朝

    清朝官员下跪前拍两下袖子是什么意思?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结论一目了然:只能永远把艰辛的劳动看作是生命的必要。即使没有收获的指望,也心平气静地继续耕种—— 路遥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漫长的中华文化,五千年的历史传统,朝代更迭,跌宕起伏。不同朝代的不同文化异彩纷呈,每一段都拥有自

  • 在古代官员退休后为何会选择告老还乡?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告老还乡,明朝

    告老还乡是我国古代的一项退休制度。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中华上下几千年的历史传承当中,无数的能人异士曾经为我们的朝廷服务,为他们各自的皇帝立下了汗马功劳,也为我们的历史写下了浓墨重彩的华章,但是无论这些官员的官位有多大、能力有多强,避免不了的一个仕途结尾就是告老还乡,有

  • 明代的“因丧辍朝”怎么后来成了皇族特权?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古代,明朝

    明代的“因丧辍朝怎么后来成了皇族特权?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经常看古装剧的,尤其是讲述朝堂之事的古装剧,就肯定对一个场景不会陌生,那就是每当皇帝特别信任的臣子去世时,皇帝在得知消息后,都会痛心疾首的对众臣说道:“传旨,×××有大功于国,陪葬帝陵,文武百官一律服丧,辍朝×日,举国致哀”。

  • 古代太后和皇后谁的权力更大呢?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古代,清朝

    古代太后和皇后谁的权力更大呢?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在中国古代,皇后和太后,都是属于后宫的。一个是皇帝的老婆,一个是皇帝的母亲,那么她们之间,谁的权力更大呢?答案很明显,参考一下皇帝与太上皇的权利就行。皇后有一个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权利,就是皇宫内部的警戒部队司令的权利,相当于近卫军的权力

  • 历史上朱棣对徐皇后到底有多深情?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古代,明朝

    历史上朱棣对徐皇后到底有多深情?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说起历史上有名的贤后,明成祖朱棣的皇后徐氏,就不得不提,朱棣曾评价徐皇后“皇后仁明贤淑,汉马氏、唐长孙之伦也”。从这句话可见,朱棣将徐皇后与东汉的马皇后、唐朝的长孙皇后相提并论。朱棣既能对徐皇后有如此高的评价,可见皇后贤德。当然,他

  • 徐霞客一辈子不工作只旅游,他的旅游经费哪里来的?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古代,明朝

    徐霞客一辈子不工作只旅游,他的旅游经费哪里来的?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徐霞客,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大家第一次知道这位400多年前的“驴友”大都是在初中历史课本的《徐霞客游记》上。在一众政客文人中,这个中国最早的背包客格外引人注目。徐霞客号称“游圣”,自他22岁开始到55岁油尽灯枯,

  • 古代什么级别的官员才有资格参加早朝?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古代什么级别的官员才有资格参加早朝?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唐玄宗晚年逐渐怠政,尤其是杨贵妃进宫之后,更是沉溺于享乐。白居易《长恨歌》有诗云:“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在封建社会,臣子到朝廷觐见君王,奏事议政,被称为上朝。而早朝,更是一个很重要的处理国事的群臣集体性活动,尤其是

  • 清朝县衙门有多少官员?是怎样运转的?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古代,清朝

    清朝县衙门有多少官员?是怎样运转的?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古代中国的行政效率低下,通常有皇权不下县的说法,朝廷的统治力量只到县衙这一级,再往下走,这可就要靠着士绅来维持乡村的具体统治了。而且在古代,他不像现在这样,有专门的机构,所有事情都要有知县来解决,税收,司法,有时候甚至还要去剿匪

  • 古代妃子在下葬的时候 古人为何要堵上她们的肛门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古代,妃子

    对古代嫔妃陪葬为何要堵上肛门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导语:中国经历了上下五千多年的流传,才走到了今天。在时间的流逝下,中国以前很多的古文化都被历史冲刷走了。其实很多文化都是古时候的人们,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出来的。也许我们会说,那时候由于封建思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