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按照明朝的礼制,朱棣的太宗庙号为何却变成了太祖?

按照明朝的礼制,朱棣的太宗庙号为何却变成了太祖?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77 更新时间:2024/2/12 6:28:45

朱棣庙号之所以会从明太宗变成明成祖,其实是因为明世宗朱厚熜搞了一个大礼议事件的结果。在朱厚熜之前,朱棣的庙号其实还真的是明太宗。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大家都知道,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朱棣同志,是通过靖难之役,抢了自己侄子的皇位,才登基为帝。在夺得皇位之后,朱棣自己也知道自己夺得皇位的方式,并不是太过光彩。尽管在位期间政绩不错,但他也并没敢抬高自己,也没敢让自己的儿子追封自己为祖。所以朱棣的庙号在明世宗朱厚熜之前,都是明太宗。

在中国古代,庙号是一个特别讲规矩的东西。祖和宗的区别,那是相当大的。正常来说,只有奠定一个王朝基础的君王,才能称之为祖。后世继位之君,都称之为宗。

比如汉朝,西汉就只有一个祖,那就是刘邦,其他都是宗;而东汉同样也只有开国皇帝刘秀一人敢称祖,其他人都只是宗。再比如唐朝,开国皇帝李渊敢称祖,唐朝开国后李渊他爹、他爷爷,因为奠定了唐朝的基业,所以也被追封为祖。但李渊之后,哪怕是像李世民这样雄才大略的皇帝,也只能称之为唐太宗而已。

所以,正常情况下,按照庙号的制度,朱棣是无论如何都不敢称祖的。哪怕他敢篡位当皇帝,也不敢下旨让大臣们在自己死后尊自己为祖。因为那意味着他不尊重他老爹,意味着明朝是他和他爹一起打下来的。

但是,当明朝的皇位,传到明世宗朱厚熜手里的时候,出了一点小意外。

朱厚熜的即位,同样十分传奇。原本朱厚熜只是一个藩王世子,根本不可能继承皇位。但在他之前的皇帝明武宗朱厚照,因为自己一系列骚操作导致自己英年早逝。而朱厚照死的时候,并没有子嗣。非但如此,朱厚照他爹朱佑樘,更是只有这么一个儿子。

所以,在朱厚照去世之后,大臣们想要再立一个皇帝,就得从朱佑樘的兄弟的儿子当中找。最终,当时的明朝首辅杨廷和,选中了兴王的儿子朱厚熜。

杨廷和是真正的老臣,为国家做事多年,在朝中权势极重。杨廷和选择朱厚熜的原因倒是很简单,因为朱厚熜当时十分年幼,再加上老爹已死,所以比较容易被控制。但杨廷和万万没想到的是,他选中的这个朱厚熜,却并非看起来那么简单。

在决定选择朱厚熜以后,朝廷派人拿着太后的诏书,前往安陆的兴王府邸,将当时已经继承兴王爵位的朱厚熜,接到京城,继任皇帝。但是,当朱厚熜和朝廷所派的人到达京城外的良乡时,朝廷前来迎接的礼仪大臣,就和兴王朱厚熜产生了第一轮的冲突。

冲突的中心点,在于礼仪大臣建议兴王朱厚熜,以皇太子的身份继承皇位。不过,这个提议却遭到了朱厚熜的坚决拒绝。在此之后,朱厚熜入宫的时候,双方更是因为走哪个门而再次产生了冲突。朱厚熜坚持要以继位之君的身份,进入皇城。而大臣们却希望他以藩王的身份,进入皇城。

这场冲突,当时闹得极为不愉快。朱厚熜甚至扬言,如果不尊重自己的决定,自己直接放弃继承皇位。最后还是张太后出面调停,才使得朱厚熜顺利的继位,史称明世宗。

不过,朱厚熜继位之后,朱厚熜和大臣们之间,在关于尊谁为皇考的问题上,又继续开始了拉锯战。所谓皇考,就是已经去世的父亲。朱厚熜坚持认为,自己应该尊生父兴王为父亲。而大臣们却认为,朱厚熜应该尊当年的朱佑樘为父亲。

这场关于‘认爹’的争论,听起来似乎很可笑。或许在很多人看来,反正你已经当了皇帝,认谁做爹不一样?但实际上,这场认爹的争论,其实是朱厚熜和老臣们之间,关于权力的争夺战争。如果朱厚熜放弃认自己的父亲,那就意味着他输给了那些老臣,以后就只能听从老臣们的摆布。

这场‘认爹’的争论,持续了足足三年多的时间,最后还是以明世宗朱厚熜的胜利而告终。而朱厚熜胜利后,也因此成功的将自己生身父亲朱祐杬,追封为明睿宗,母亲蒋氏追封为慈孝献皇后

不光如此,朱厚熜还将父亲朱祐杬的牌位,供奉到了太庙之中。要说这事其实也很正常,毕竟朱祐杬已经成了皇帝,牌位进入太庙自然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问题是,太庙之中的牌位的供奉是有讲究的,不是随便摆放就可以的。

在大臣们看来,一个对于朝廷没有做出任何贡献的人,只是因为自己的儿子后来当上了皇帝,就被追封为睿宗,而且还请进太庙之中进行供奉,这是他们很难接受的,所以,大臣们坚决反对此事。

而且,按照当时的礼制,太庙正殿当中,只能供奉九个牌位。如果朱厚熜强行将自己的父亲搬进太庙,就需要把这九个牌位当中,除太祖之外和自己关系最远的一个老祖宗搬出太庙正殿,请到偏殿去。

明朝的老祖宗朱元璋,亲手打下了江山,自然是不能动的,而且要放在正中间祭拜。再往下,就是朱棣。也就是说,如果朱厚熜想要将自己老爹摆进去的话,就得把朱棣给请到偏殿。

要知道,如果没有朱棣发动靖难之役,那后来这一支朱家人,根本就当不了皇帝。

所以,朱厚熜就只能耍一个小花招,将朱棣的庙号改为了明成祖。被称之为祖的皇帝,是不用搬出去的。所以,朱棣被改称为明成祖之后,就不用被搬到偏殿。然后往下顺次移动一个,将朱棣的儿子朱高炽给移到偏殿。朱高炽在历史上只做了几个月的皇帝,贡献相对较小。就算把他给移出去,问题也不算太大。

在朱厚熜之后,朱棣的庙号,就由‘明太宗’变成了‘明成祖’。

标签: 历史朱棣太祖

更多文章

  • 古代的士兵都是怎么来的?兵制经历了哪些变迁?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三国,兵制

    自古以来,能最直接体现一个国家的实力就是军事实力,毕竟王朝兴亡都是战争的胜负决定的。打仗自然需要士兵,现在一些人口少的国家经常有强制性服兵役,而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同时我们也都是自愿当兵的,非强制性的,可以说给了年轻人更多的选择。那么中国古代的兵都是怎么来的?有哪些征兵制度呢?人类的历史就是战

  • 朱元璋作为在苦难中成长的帝王,他的亲戚还有着哪些人?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朱元璋,亲戚

    朱元璋是一个在苦难中成长的帝王, 至正四年(1344年)一场大旱灾和相继而来的瘟疫,夺走了父母和大哥的生命,也改变了一个种田娃的一生。朱元璋称帝,明朝建立后,朱元璋的亲人除了自己的老婆孩子外,还有一个大嫂,一个侄女,一个侄孙,一个堂侄女,一个姐夫和一个外甥活在人世间。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

  • 楼异是什么人?史书上为何没有他的记载?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楼异,汉朝

    楼异,东汉末年曹操属下的司马,曾在濮阳之战中协助曹操脱逃。让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英雄辈出,其中便包括了曹操,此人的父亲曹嵩是宦官曹腾的养子,因此有一定的威望。后来,曹操凭借自己突出的能力,在乱世之中闯下了一片天地。曹操还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

  • 秦末天下大乱之际,萧何为何对还没出名的韩信如此重视?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萧何,韩信

    秦末天下大乱之际,韩信仗剑投奔项梁,项梁死后归入项羽麾下,因不得重用而转投刘邦,仍然不受重视之下便想逃走,于是便有了“萧何月下追韩信”这个典故,那么萧何对于此前默默无闻的韩信为何如此重视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韩信本为平民,虽“志与众异”,但却没有谋生手段,因而家境贫困,常

  • 如果刘封改回寇姓,诸葛亮还会建议刘备将他赐死吗?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刘封,刘备

    公元219年,受封前将军的关羽率军北上攻打曹魏,当时关羽率军围攻了襄樊两城,并主攻樊城,虽然当时关羽几乎以一己之力打得曹仁抬不起头,同时还水淹七军,声势威震华夏,以至于让曹操都不得不迁都以避其锋芒,但对于关羽来说,当时的处境也是及其艰难的。毕竟在这个时候,关羽手中的兵力并不多,而此时后方江陵空虚,他

  • 明知面对曹魏要处于绝对下风,诸葛亮为何还要“穷兵黩武”?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曹魏,诸葛亮

    刘备死后,诸葛亮曾在数年内发动五次北伐,其后继者姜维也完全延续了这一路线。那么,为何明知面对曹魏时出于绝对下风,诸葛亮还要如此“穷兵黩武”?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小国寡民、穷兵黩武”,对于诸葛亮主政后疯狂北伐的行为,别说我们现代人,即使在当时蜀汉朝廷内部,反对声也从未消停过

  • 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朱元璋又是如何对待他的亲戚?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朱元璋,亲戚

    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朱元璋出生在八辈贫农的家庭,却通过努力,成为了一国之君。所以之前的穷亲戚看到朱元璋成了皇帝,当然是纷纷的来要官做了,朱元璋会怎么做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但是论功行赏,抛头颅洒热血为大明朝开国浴血奋战的将士们还没封赏明白呢,你们这些亲戚倒是来的挺快

  • 欧阳修在北宋文坛是领袖身份,但为何说他曾科举“落榜”了?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欧阳修,北宋

    宋朝古装大剧《清平乐》播出,让人眼前一亮,从目前的来看,这部剧充分展现了“仁宗盛世”初期的盛景。随着剧情的发展,在“太平宰相”晏殊、三朝宰相韩琦、北宋名士范仲淹陆续登场后,很多历史文学爱好者纷纷猜测,后面你会不会有欧阳修的戏份。果然不出众人所料,“六一居士”欧阳修终于在第四集出场,可谓千呼万唤始出来

  • 在我国古代糖最早出现在何时?占据什么地位?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糖,战国

    中国最初的糖出现在西周时期,叫做饴。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糖”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甜味剂,随着科技的发展,糖的种类也是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的就是它固有的“甜”味而成为人类最喜爱的食品之一。但在古代吃糖可没有现代这样容易,究竟奢侈到什么程度,说出来你

  • 传说“竹林七贤”的阮咸和猪一起喝酒是真的吗?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竹林七贤,魏晋

    众所周知“竹林七贤”的阮咸才华很高,但是纵情任性,传说他和猪一起喝酒是真的吗?确实是真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阮咸曝裈阮咸、阮籍居住在路南,其他阮姓人住在路北;住在路北的阮姓人都很富有,住在路南的都很贫穷。七月七日,路北的阮姓人大晒衣服,都是绫罗绸缎。阮咸就用竹竿在庭院中挂了一条粗布做的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