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马谡失守街亭以后,为他求情的李邈和蒋琬是什么结局?

马谡失守街亭以后,为他求情的李邈和蒋琬是什么结局?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940 更新时间:2024/2/12 3:37:25

街亭之战是三国时期诸葛亮北伐的其中一场战事,发生于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战争期间。公元228年,诸葛亮率军攻打曹魏,声称由斜谷道攻取郿县,并派赵云、邓芝为疑军,据箕谷,曹真前去防守郿县;诸葛亮则亲率诸军进攻祁山,发动第一次北伐。诸葛亮北伐令天水、南安和安定三郡叛魏响应,关中震动,魏明帝更亲身到长安督战,并派张郃抗击进攻祁山的诸葛亮。

诸葛亮攻祁山时,众人都建议用旧将魏延、吴懿等人任先锋,但诸葛亮不听,任命自己十分赏识的参军马谡镇守街亭。在街亭之战中,马谡在街亭违反诸葛亮之前的安排,举措烦扰,更加舍弃水源,选择登上南山据守而非占据山下的城镇;禆将军王平曾多番规劝,但马谡都不接纳。张郃到后,包围山上,又断绝山上马谡军的水源,并且大举进击,大破马谡军,士卒四散,溃不成军。马谡失守街亭后,诸葛亮失去重要据点,进退无据,无法再战,于是,迁西县一千多户撤回汉中。后马谡与将领李盛、张休等人被处死。那么,问题来了,马谡失守街亭后,有两个人为他求情,这两个人最终都是什么结局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首先,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街亭之战失败,令到第一次北伐功败垂成。日后蜀汉数次北伐亦未能获得比本次令三郡投降更大的影响,而且本次蜀军大败,对本来已因夷陵之战元气大伤的蜀汉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在马谡失守街亭后,蜀汉丞相诸葛亮可谓非常愤怒。尽管自己和马谡的情谊比较深厚,但是,诸葛亮依然要对马谡军法处置。当然,在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之前,有两个人为马谡求情,也即对诸葛亮进行了劝谏,这两个人分别是李邈和蒋琬

一方面,《华阳国志·卷十》中记载:久之,为犍为太守、丞相参军、安汉将军。建兴六年,亮西征,马谡在前,败绩,亮将杀之。邈谏以“秦赦孟明,用霸西戎;楚诛子玉,二世不竞。”失亮意,还蜀。

公元228年(蜀汉建兴六年),丞相诸葛亮西征曹魏,李邈随从。诸葛亮任命马谡统领各军,魏将张郃大败马谡,马谡逃亡。亮将要杀马谡,李邈劝告诸葛亮:“秦国赦免了孟明,才可以收服西戎二十余国而称伯;楚国诛杀子玉,不到两代就衰落了。”结果李邈因不符合诸葛亮的意愿,被遣还蜀地。由此,非常明显的是,李邈的劝谏不仅没有起到作用,反而导致自己被诸葛亮冷落和疏远。

公元234年(蜀汉建兴十二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去世,后主刘禅穿着白色衣服为诸葛亮举行三天的哀悼仪式。对于蜀汉上下来说,都因为诸葛亮的去世而十分悲伤。不过,在这个悲伤的时刻,李邈上疏说:“吕禄、霍禹未必怀有想要反叛国家,汉宣帝也并不想成为杀害大臣的君主。因为大臣惧怕君王逼迫,君主畏惧大臣的功勋威望,所以君主和大臣之间才会相互猜忌。诸葛亮独自一人依靠精锐的军队,如狼虎视物。如今,诸葛亮已经去世,所以宗族得以保全,边境的战事可以停止,人们也因此而庆祝。”

对此,在笔者看来,李邈的这一番言论,无疑是对蜀汉丞相诸葛亮的诋毁。换而言之,很可能是因为之前被诸葛亮贬官,李邈心怀不满,从而在诸葛亮去世后大放厥词。在此基础上,得知李邈的言论之后,蜀汉后主刘禅对此十分气愤,将李邈关进牢狱,并诛杀。因此,虽然李邈最终的结局比较悲惨,不过,这并不值得同情,如果李邈没有污蔑诸葛亮北伐的话,显然不会引起后主刘禅的震怒。所以,这一切只能说是李邈咎由自取了。

另一方面,就蒋琬来说。《资治通鉴》第七十一卷记载:蒋琬谓亮曰:“昔楚杀得臣,文公喜可知也。天下未定而戮智计之士,岂不惜乎!”

在马谡失守街亭之后,琬对诸葛亮说:“古时候晋国同楚国交战楚国杀了领兵的得臣,晋文公喜形于色。现在天下没有平定,而杀了智谋之士,难道不惋惜吗?”对于蒋琬来说,希望诸葛亮可以放过马谡这样的人才,因为斩杀马谡的话,只会让蜀汉的对手曹魏高兴。不过,诸葛亮并没有被蒋琬劝住,还是执意斩杀了马谡。当然,和李邈结局截然不同的是,虽然为马谡求情,但是,蒋琬之后却是平步青云,成为诸葛亮的继承人。

建兴八年(230年),蒋琬接替张裔担任丞相长史,加抚军将军。诸葛亮每次征伐,蒋琬常筹集粮食,组织运输,补充兵源。诸葛亮常说:“蒋公琰忠心耿耿,雅量宽和,应该与我一起复兴汉室。”诸葛亮于是密表刘禅:“臣如果出了什么意外,朝廷大事可以全部交给蒋琬。”

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病逝,蒋琬被任命为尚书令,不久又加行都护、假节,领益州刺史,再升为大将军、录尚书事,封安阳亭侯。对于蒋琬来说,在公元234年开始执掌蜀汉大权,也即其地位已经非常接近之前的丞相诸葛亮了。当时诸葛亮刚刚去世,远近之人都感到危惧。蒋琬出类拔萃,位处百官之上,既没有忧伤的表情,又没有欢喜的脸色,言谈举止如同平常一样,于是众望渐服。

最后,公元238年,曹魏大臣司马懿率军讨伐辽东公孙渊,刘禅诏令蒋琬率兵进驻汉中,等待时机,与孙吴夹击魏国。六年之中,蒋琬率军屯驻汉中,魏军不敢来犯。此期间,蒋琬还多次命令姜维率偏师西进,采取一种进攻的姿态,但是收效不大。对此,在笔者看来,虽然在北伐中原上,蒋琬时期没能取得较大的成果。但是,蒋琬采取休养生息的策略,还是恢复了蜀汉的国力,毕竟,诸葛亮之前五次北伐中原,还是对蜀汉的国力造成了比较大的压力。

此外,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蒋琬认为,诸葛亮生前多次出兵秦川,道路艰险,来往不便,不如沿汉水、沔水东下,于是,蒋琬大造舟船,准备袭击魏国的魏兴、上庸二郡,但不料旧疾复发,未能成行。延熙七年(244年),蒋琬因病请求将益州刺史之职让与费祎,刘禅便任命费祎为益州刺史。延熙九年(246年),蒋琬病逝,获赐谥号为“恭”。在蒋琬病逝之后,费祎执掌蜀汉大权,继续休养生息,并对姜维北伐进行了限制。

标签: 历史李邈蒋琬

更多文章

  • 按照明朝的礼制,朱棣的太宗庙号为何却变成了太祖?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朱棣,太祖

    朱棣庙号之所以会从明太宗变成明成祖,其实是因为明世宗朱厚熜搞了一个大礼议事件的结果。在朱厚熜之前,朱棣的庙号其实还真的是明太宗。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大家都知道,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朱棣同志,是通过靖难之役,抢了自己侄子的皇位,才登基为帝。在夺得皇位之后,朱棣自己也知道自己夺得皇

  • 古代的士兵都是怎么来的?兵制经历了哪些变迁?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三国,兵制

    自古以来,能最直接体现一个国家的实力就是军事实力,毕竟王朝兴亡都是战争的胜负决定的。打仗自然需要士兵,现在一些人口少的国家经常有强制性服兵役,而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同时我们也都是自愿当兵的,非强制性的,可以说给了年轻人更多的选择。那么中国古代的兵都是怎么来的?有哪些征兵制度呢?人类的历史就是战

  • 朱元璋作为在苦难中成长的帝王,他的亲戚还有着哪些人?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朱元璋,亲戚

    朱元璋是一个在苦难中成长的帝王, 至正四年(1344年)一场大旱灾和相继而来的瘟疫,夺走了父母和大哥的生命,也改变了一个种田娃的一生。朱元璋称帝,明朝建立后,朱元璋的亲人除了自己的老婆孩子外,还有一个大嫂,一个侄女,一个侄孙,一个堂侄女,一个姐夫和一个外甥活在人世间。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

  • 楼异是什么人?史书上为何没有他的记载?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楼异,汉朝

    楼异,东汉末年曹操属下的司马,曾在濮阳之战中协助曹操脱逃。让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英雄辈出,其中便包括了曹操,此人的父亲曹嵩是宦官曹腾的养子,因此有一定的威望。后来,曹操凭借自己突出的能力,在乱世之中闯下了一片天地。曹操还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

  • 秦末天下大乱之际,萧何为何对还没出名的韩信如此重视?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萧何,韩信

    秦末天下大乱之际,韩信仗剑投奔项梁,项梁死后归入项羽麾下,因不得重用而转投刘邦,仍然不受重视之下便想逃走,于是便有了“萧何月下追韩信”这个典故,那么萧何对于此前默默无闻的韩信为何如此重视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韩信本为平民,虽“志与众异”,但却没有谋生手段,因而家境贫困,常

  • 如果刘封改回寇姓,诸葛亮还会建议刘备将他赐死吗?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刘封,刘备

    公元219年,受封前将军的关羽率军北上攻打曹魏,当时关羽率军围攻了襄樊两城,并主攻樊城,虽然当时关羽几乎以一己之力打得曹仁抬不起头,同时还水淹七军,声势威震华夏,以至于让曹操都不得不迁都以避其锋芒,但对于关羽来说,当时的处境也是及其艰难的。毕竟在这个时候,关羽手中的兵力并不多,而此时后方江陵空虚,他

  • 明知面对曹魏要处于绝对下风,诸葛亮为何还要“穷兵黩武”?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曹魏,诸葛亮

    刘备死后,诸葛亮曾在数年内发动五次北伐,其后继者姜维也完全延续了这一路线。那么,为何明知面对曹魏时出于绝对下风,诸葛亮还要如此“穷兵黩武”?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小国寡民、穷兵黩武”,对于诸葛亮主政后疯狂北伐的行为,别说我们现代人,即使在当时蜀汉朝廷内部,反对声也从未消停过

  • 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朱元璋又是如何对待他的亲戚?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朱元璋,亲戚

    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朱元璋出生在八辈贫农的家庭,却通过努力,成为了一国之君。所以之前的穷亲戚看到朱元璋成了皇帝,当然是纷纷的来要官做了,朱元璋会怎么做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但是论功行赏,抛头颅洒热血为大明朝开国浴血奋战的将士们还没封赏明白呢,你们这些亲戚倒是来的挺快

  • 欧阳修在北宋文坛是领袖身份,但为何说他曾科举“落榜”了?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欧阳修,北宋

    宋朝古装大剧《清平乐》播出,让人眼前一亮,从目前的来看,这部剧充分展现了“仁宗盛世”初期的盛景。随着剧情的发展,在“太平宰相”晏殊、三朝宰相韩琦、北宋名士范仲淹陆续登场后,很多历史文学爱好者纷纷猜测,后面你会不会有欧阳修的戏份。果然不出众人所料,“六一居士”欧阳修终于在第四集出场,可谓千呼万唤始出来

  • 在我国古代糖最早出现在何时?占据什么地位?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糖,战国

    中国最初的糖出现在西周时期,叫做饴。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糖”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甜味剂,随着科技的发展,糖的种类也是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的就是它固有的“甜”味而成为人类最喜爱的食品之一。但在古代吃糖可没有现代这样容易,究竟奢侈到什么程度,说出来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