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古代太监不能随意出宫 太监为什么还要拼命的赚钱

古代太监不能随意出宫 太监为什么还要拼命的赚钱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165 更新时间:2024/2/8 20:13:32

还不了解:太监赚钱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太监包吃包住,还不能随意出宫,他们为什么还要拼命搂银子。

中国封建社会时期,太监算是个最特殊的群里,他们不是平民百姓,也不是达官贵人,在宫中有些太监是低贱的,有些太监则是高贵的。在清代时期,太监的管理模式都相对比较规范,没有像赵高、曹化淳、魏忠贤这类太监出现了。

清代时期的太监有收入吗?答案肯定是有的,不然谁愿意挨一刀去当太监呢?根据清代史料记载,清代太监有很森严的等级制度,没有品级的太监每月工资是二两银子和一斗半米;四品太监是八两银子八斗米;以此类推,跟正品的官员比起来,太监的工资不算高,但工资并不是太监的主要收入。

太监都是在皇宫内院当差的,经常在皇帝身边,办事得力肯定会获得恩赐,而且离当权者较近,所以很多人想疏通关系,自然会找到太监,那么下面的人求他们办事,孝敬银子才是太监们“发家致富”的门径,为了银子,有些太监不惜铤而走险!

然而太监在宫中包吃包住,按理说钱也没多少地方可花的,而且太监不像一般的男人那样,类似于吃喝嫖赌抽之类的都没有,那么太监的钱都花到哪里去了呢?

其实,太监们的花钱的地方还是不少的,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贿赂上司,以谋取活命、晋升之机会

在古代皇宫之中,等级制度非常严格,如果没有特殊的机会,如:用身体给皇帝挡住刺客刺杀后不死,很多太监一辈子也熬不出头。

所以如果想要在较短时间内得到较快的升迁,那么就必须采用一些特殊的手段,贿赂上司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但上司资历老、工资高、见过世面多,一般的孝敬贿赂入不了他们的法眼。同样,抱着这种想法的人也不止一个。所以在孝敬贿赂上,太监通常需要花费很多心思和大批的银两。

另一方面,贿赂上司除了有升迁的机会外,在有些时候还能够救自己一命。

皇宫内的规矩是很繁杂严格的,太监的工作又十分繁多、繁重,在有些时候,难免会犯些小错误。犯错之后,轻则罚俸毒打,重则丢掉性命。如果此时自己关节打通得好,有位高权重的大太监替自己说上一两句好话,自己的性命就很可能会保住。

蝼蚁尚且偷生!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和官运富贵,太监们不得不疯狂敛财。

改善生活,用银子换些做人的乐趣

大多数太监是因为小时候活不下去了才选择的这条路,虽然在宫内工作能够管吃管住、让他们衣食无忧,但宫中极其严格的规矩和犯错误的严厉惩罚,足以让普通人崩溃。

在这个时候,太监们往往会暗地里进行一些娱乐活动来调节调节。比如说:邀上三五个太监一起赌赌博;弄些好酒好菜犒劳下自己;向主子告假一两天去城里放松放松。这些缓解压力的方法都十分有效,但是也都需要银子来支撑。

和正常男人一样,在女人身上花钱

太监的工资花得最多的,还是在女人身上,太监虽然不能娶妻,但在宫中许多宫女都得不到皇帝宠幸的,所以她们也爱找个太监过生活,虽然是无性婚姻,但聊胜于无,这种现象在古代叫做“对食”,也就是面对面的吃饭。

虽然不是真正的妻子,但太监也是有枕边人的,所以钱自然要花在这些女人身上了,这是太监工资花得最多的地方,毕竟男人要讨女人欢心,最简单快捷的方式,就是花钱了。

无后为大,买个儿子继承香火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在中国古代,对于宗法等级、子嗣传承看得比任何东西都重。一个人如果没有子女来延续香火,在生无颜面对乡亲父老,死后也是愧对列祖列宗的。

而大多数太监都是自幼净身进宫,失去了“命根子”的他们,没有生育能力,想亲自生下一男半女是不可能的。这时候,他们只好收一名养子,过立到自己的名下,来继承自己家族的香火。

人家好好的儿子不会平白无故地送给你,而且太监作为被阉割的人,在普通人的心里是不完整的人,是看不起他们的,所以极少有人愿意让孩子成为他们的养子。

有钱能使鬼推磨!如果用大笔的钱作为报酬,在孩子多的家庭里面,也有一些百姓是愿意的。所以太监们才会拼命攒钱,好认一个养子,延续本家的香火。

东汉时期的曹操,其父曹嵩就是汉朝著名宦官曹腾的养子。曹嵩本姓夏侯,认曹腾作养父后才改姓曹。这也是为什么三国中,曹家与夏侯家交好的一个重要原因!

攒钱赎回自己的“命根子”

古代,一般当太监的都是穷人家的孩子,而要当太监就需要经过阉割,要割下来的东西称为“宝贝”而阉割下来的东西一般是会被留在阉割师傅手里的。

等太监飞黄腾达之后就会花银子把宝贝赎回来,太监死后家人为他入殓都会将宝贝缝回来,并且将当初签订的阉割自愿书焚烧,当做没有当过太监,好让死者在阴间有面目见列祖列宗。

所以太监为了赎回宝贝就会努力地攒银子,为的就是死后可以埋进祖坟里。

小结:其实,太监作为畸形人,肯定心理不会完全健康。在所有欲望中,只有花钱和正常人没什么分别,更有的,是为了安全感,拼命捞钱,在那个年代,恐怕也成了一种必然需求。

标签: 历史古代太监

更多文章

  • 同样是”挟天子以令诸侯“,董卓的结局为何却与曹操不同?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董卓,曹操

    192年5月22日,董卓被自己信任的“干儿子”吕布和司徒王允合谋杀死。董卓是东汉末年实力最为强大的军阀。他曾趁着朝廷内乱,率领军队占领京城,提前曹操一步实现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目标,从此以后,各路野心家以讨伐董卓为名,开始互相攻伐割据,抢占地盘,导致了天下大乱。东汉王朝从此名存实亡,三国乱世也

  • 古代太监和宦官有什么区别 所有宦官都是太监吗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古代,太监

    对古代太监和宦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历史上的宦官和太监,很多人容易混为一谈。我对于太监最初的印象,是小时候看电视剧,一旦皇上下了圣旨,就会有太监去传旨。镜头再一转,开始出现我们耳熟能详的场景:太监打开圣旨说:“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想必大家读起这些词来也都是朗朗上口

  • 李贞:唐太宗李世民第八子,曾起兵反对武则天当政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

    李贞(627年-688年10月12日),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唐太宗第八子,母为燕德妃。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擅长骑射,爱好文史。贞观年间,先后任安州、徐州、扬州、相州和绛州刺史,封为越王。唐高宗即位后, 历任左卫大将军、绵、相、蔡州刺史。唐中宗李显即

  • 李恽:唐太宗李世民第七子,他为何在家中自杀?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

    李恽(?~ 674年),字号不详,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唐太宗李世民第七子,母为王氏。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贞观五年(631年),册封郯王。贞观八年(634年),出任洺州刺史。贞观十年(636年),改封蒋王,出任安州都督,多造器用服玩,虚耗民力。唐高宗即

  • 李愔:唐太宗李世民第六子,常无故殴打官员,打猎不知收敛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

    李愔(?—667年),唐朝宗室,唐太宗李世民第六子,母隋炀帝女杨妃。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初封梁王,授襄州刺史。广制封建时,改封蜀王,转益州都督。贞观十三年(639年),赐实封八百户,授岐州刺史。李愔时常无故殴打官员,打猎不知收敛,多次非法,在太宗朝与高宗朝数度被贬官作为惩罚

  • 李嚣:唐太宗李世民第十一子,生母为燕德妃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

    李嚣(?~632年),祖籍陇西成纪,唐太宗李世民第十一子,唐高宗李治异母弟,生母燕德妃。631年进封江王,翌年去世,谥号殇。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人物生平李嚣,祖籍陇西成纪,生年不详,唐太宗李世民第十一子,唐高宗李治异母弟,生母燕德妃。631年,李嚣进封江王,632年去世,谥

  • 李祐:唐太宗李世民第五子,谋反失败后被废为庶人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

    李祐(?—643年),字为辅,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唐太宗李世民第五子 ,母为阴妃。武德八年,封为宜阳王。玄武门之变后,封为楚王。贞观二年,授幽州都督、燕王。贞观十年,封齐州都督、齐王。贞观十七年(643年),举兵谋反,事败被擒,废为庶人,赐死于内侍省,以国公之礼入葬。下面小编

  • 李续:纪王李慎长子,他的一生有哪些事迹?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

    李续(?~689年),字号不详,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唐太宗李世民之孙,纪王李慎长子。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人物生平父亲李慎七子,李续与李秀最知名。李续为东平郡王,历和州刺史,迁徐州刺史,早薨,赠银青光禄大夫,宗正少卿,弟弟多为武后所杀。师从大儒王元感,

  • 曹操已然决定处决吕布,为何还多此一举问了身旁的刘备?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曹操,刘备

    吕布,作为三国时期第一武将,其武力超群,骁勇善战,更是有一夫当关万夫莫敌之勇。当然,也正是因为吕布如此勇武,三国时期诸多诸侯王储纷纷想将吕布招致麾下为自己效力,然而当吕布不听陈宫之言在下沛落入曹操之手时,曹操当时决心除掉这位三国第一猛将,以绝后患,这里面的个中缘由相信大部分人都知道,下面小编就为大家

  • 俗话说“成王败寇”,后人为什么更喜欢刘备而不是曹操?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刘备,曹操

    人们常说的东汉末年的三国鼎立,其实并不是说势均力敌,其中曹操统一了北方大片的土地,占据了中原腹地,名副其实的中原霸主,而刘备仅有的不过是四川及周边的少数地区,刘备在政治上是远远比不上曹操的,俗话说“成王败寇”那为什么后人更喜欢刘备而不是曹操呢?甚至后人唾骂曹操为窃国贼,奸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