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门阀制度为北魏带来了哪些影响?

门阀制度为北魏带来了哪些影响?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159 更新时间:2024/1/20 17:52:09

门阀制度为北魏带来了哪些影响?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和汉化改革,在中国历史上的评价非常开,被认为开了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融合的先河,解决了北方自五胡乱华以来的胡汉矛盾问题。因此他被认为是南北朝时代最伟大的帝王之一,受到后世史学家和汉学家的广泛推崇。可是从历史记载来看,这场改革也不是完美的。它虽然让北魏社会产生了巨大变革,重新走上了国力的巅峰,但也为北魏的亡国埋下了巨大隐患。根据北魏亡国的原因分析可以看到,正是因为拓跋宏在这场改革中矫枉过正,盲目的仿照汉族实行门阀制度,才使得北魏走上了灭亡的道路。

拓跋宏汉化改革的制度很多,可以说是全面的让包括鲜卑贵族在内的所有北方少数民族整体性的汉化。其中包括改游牧为农耕,学习汉话、改汉族姓氏,穿汉族衣衫,政治制度上全面实行汉族制度等等,都对北魏的发展变革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经过这一系列的改革,以鲜卑族为首的北方少数民族基本实现了向汉族文明融合,国家凝聚力加强,生产力水平飞速发展,国力也得到大幅度提升。由于这种改革,使得胡人与汉人的差别逐渐缩小,胡汉矛盾也逐渐被消弭,这也使得北魏从胡人政权正式成为中原王朝。

但是在此过程中,拓跋宏在一些制度建设方面矫枉过正,对国家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门阀政治制度。门阀政治制度是起于魏晋的汉族政治制度,在东晋时期发展到巅峰,贯穿了整个南北朝和隋朝,直到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才逐渐被瓦解。这个制度以家族姓氏作为政治标志,不同姓氏的家族子弟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有着不同的等级,和政治待遇。门阀士族通过这种政治待遇把持国家资源,压制占国家人口大部分的庶族和寒门子弟,以获得对超额的政治权利和国家资源的垄断。

这种政治制度出现的初期,的确对两晋的发展起到了促进的作用,使国家从战乱中快速恢复出来。但是随着国家进入和平状态,贪婪的门阀士族形成政治集团,把持朝政和国家资源,成为国家动荡的诱因。在这种政治环境下,所有的家族都想要做上等的门阀士族,而皇室只是门阀士族的代言人,这样的情况给国家埋下很大隐患。这些隐患可能导致门阀士族之间,或门阀士族和庶族、寒门等下阶层的家族之间发生争权夺利的冲突。这些冲突的爆发甚至会引发战乱,也成为魏晋南北朝短命王朝频繁出现的根本原因。

由于魏晋数百年的政治传统,使得门阀政治制度在汉族门阀士族之中深入人心。士族之人看不起庶族、寒门,不同位阶的门阀之间不能通婚,形成了深刻的社会裂痕。这个裂痕在北魏建立初期还不明显,因为当时汉族门阀集团还不能掌握国家政权,拓跋珪等皇帝采取的是汉族和鲜卑贵族平衡朝廷的政治格局。因为有外部政治势力的存在,所以汉族门阀之间存在内斗比较小,也容易互相妥协让步。可拓跋宏进行了汉化改制之后,整个北魏朝廷成为了门阀制度的角斗场,几乎所有官员

都来自于门阀士族,这就让门阀政治的缺陷彻底暴露出来。

拓跋宏在北魏的汉化改革中大力推动了门阀政治制度的建设,使得国家全面施行门阀政治化。他首先进行姓氏改革,将皇族的拓跋氏改为元氏,然后将鲜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贵族的姓氏进行了改革。比如将拔拔氏为长孙氏,达奚氏为奚氏,乙旃氏为叔孙氏,丘穆陵氏为穆氏,步六孤氏为陆氏,贺赖氏为贺氏,独孤氏为刘氏,贺楼氏为楼氏,勿忸于氏为于氏,尉迟氏为尉氏等等。然后他又将范阳卢氏、清河崔氏、荥阳郑氏和太原王氏定位汉族四大姓氏,并与鲜卑族穆、陆、贺、刘、楼、于、嵇、尉八姓定为贵族大姓。

为了让汉族门阀和鲜卑族门阀之间不分彼此,具有同等的政治地位,拓跋宏带头将范阳卢敏、清河崔宗伯、荥阳郑羲、太原王琼、陇西李冲等汉族大士族官员的女儿纳入后宫。他还为六个弟弟迎娶王妃,命长弟咸阳王元禧聘故颍川太守陇西李辅之女,次弟河南王元干聘故中散大夫代郡穆明乐之女,次弟广阳王元羽聘骠骑谘议参军荥阳郑平城之女,次弟颍川王元雍聘故中书博士范阳卢神宝之女,次弟始平王元勰聘廷尉卿陇西李冲之女,季弟北海王元祥聘吏部郎中荥阳郑懿之女。这么一来汉族和鲜卑族贵族密切通婚,政治地位不相上下。

拓跋宏采用的手段都是以前崔浩提出的“大整流品,明辨姓族”的办法,在北魏建立起了自己的门阀政治制度,并在鲜卑和汉族贵族中分姓定族,根据姓族等级高低分别授以不同的官位、给予不同的特权。经过这一番改革,北魏的胡汉矛盾明显改善,国家凝聚力增强,在经济、文化、社会、政治、军事等方面大大的发展,史称“孝文帝中兴”。可这番改革也让北魏走上了东西两晋的老路,将门阀政治作为国家治理的根本制度,使得汉族和鲜卑族大姓成为朝廷和国家资源的垄断者,为北魏的灭亡埋下大患。

北魏建立初年,定都是在北方的平城,这里是中原王朝的北疆,是胡人和汉人活动区域的分界线上。为了抵抗来自北方草原的柔然人的南侵,从道武帝拓跋珪开始就在平城背面设置军镇以抵抗柔然人的军队。这里的军镇很多,最为著名的就是沃野、怀朔、武川、抚冥、柔玄、怀荒六镇。在拓跋宏迁都之前,六镇是抵挡北方进攻的第一道防线,所以北魏朝廷非常重视,不但投入大量资金和资源建设,还积极调动鲜卑族的贵族子弟到六镇的军队中服役。当时朝廷中很多大臣和军官都有在六镇服役的经历,六镇也称为北魏官宦子弟崛起的捷径。

可随着拓跋宏迁都洛阳以后,北魏首都时刻面临的柔然人危机被解除,这也使得六镇在国家政治和军事生活中的地位快速下降。本来到六镇服役不但在经济上有巨额的投资和收益,而且政治上占据先手,可迁都之后这些优势都逐渐失去了。北魏朝廷减少了对六镇防线的各种投资,六镇服役的鲜卑贵族子弟也不再有政治上的优越感,在选官和提拔时也不再有优势。而与之相对的是,这些资源和优势都被新崛起的汉族和鲜卑族大姓士族所把持。门阀贵族看不起六镇之人,各种政治和经济上打压歧视,使得双方矛盾越发严重。

随着门阀政治制度的推行,北魏的门阀士族们完全垄断了朝廷的资源,斩断了六镇军民进入朝廷的通道,使得双方积怨达到了制高点。而六镇以前之所以繁荣,就是因为国家的超额投入,和鲜卑贵族子弟的投靠。而这个地方本身是非常荒凉的,不但经济上无法自给自足,而且生活和战斗都非常艰苦,还需要时时面对来自北方柔然人的侵略。失去国家朝廷的支持后,六镇的军民过得非常艰难,而垄断朝廷的门阀士族则越发的富贵豪奢。这两种对立便引发了北魏内部矛盾的爆发,于是破六韩拔陵、胡琛、葛荣、万俟丑奴等六镇人先后起兵反叛。

这场战争最终席卷了整个北魏,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也为尔朱荣军事集团的形成创造了机会。虽然六镇的叛乱被镇压了,但门阀政治制度在国家内部形成的矛盾并没有解决。随着尔朱荣集团把持朝政,也就为北魏的灭亡敲响了丧钟。从这一点看,北魏灭亡的根源便是从拓跋宏在汉化后实行门阀政治制度开始的。从史书上看,拓跋宏改革的成就是不能否认的。他的确促进了胡汉的民族融合,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全盘接收汉族文化时,他也接收了门阀政治制度这种糟粕,最终为国家埋下大患,真是让人唏嘘不已。

标签: 历史古代北魏

更多文章

  • 古代王朝为何对食盐严格把控 其实道理很简单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古代,盐

    对古代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的盐价格是今天的十倍有余,国家为何要控制盐?食盐是我们今天生活和美食都离不开的重要东西,虽然我们现在的食盐价格已经很低,让人经常忽略其重要性,可是它的作用依旧是不容小觑的,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食盐都是国家专门进行严格把控的东西,足以说明其

  • 李世民最信任的大将:张士贵是个怎样的人?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李世民最信任的大将:张士贵是个怎样的人?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其强盛程度是和汉朝并称的大一统王朝。在这个朝代出现了很多名臣将相,他们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很重要的影响力。以薛仁贵为代表的薛家将就是其典型,他们的故事不但被写在了史书上,而且在民间广为流传

  • 元恪的首辅顾命大臣:元禧结局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古代,南北朝

    元恪的首辅顾命大臣:元禧结局如何?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临终前,北魏开始了进行汉化后的第一次政权更迭。在这次政权更迭中,拓跋宏给自己的继任者皇太子元恪任命了六位顾命大臣,以保证他能顺利的接掌政权。可是在元恪即位后不久便于顾命大臣们发生冲突,不仅解除了顾命大

  • 刘知远留下的五位顾命大臣,结局分别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古代,五代

    刘知远留下的五位顾命大臣,结局分别如何?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后汉是五代的第四个朝代,也是沙陀人建立的第三个王朝。这虽然是个短命王朝,却成为了乱世的转折点。让人有些哭笑不得的是,这个转折点不在于政治清明和军队强盛,而是在于它亡国的时候捧上了一个足以改变历史周期律的人物。可

  • 高句丽荣留王与唐朝断交的原因是?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高句丽荣留王与唐朝断交的原因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在唐初与高句丽的战争前后,两国的关系是剪不断理还乱。既有和睦相处的十余年时间,也有不互相断交的十余年,使得整个辽东局势跌宕起伏。很多人认为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两国的领土之争,尤其是对辽东半岛的所有权问题,其实不然,之所以

  • 古代统治者就不怕外患吗 统治者为什么还要重文轻武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古代,重文轻武

    还不了解:古代重文轻武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为何中国古代统治者大多重文轻武?华夏自建立以来,存在着等级严密的官僚制度。提起官吏,无非就是文官和武官两种,文官和武官各司其职,只要品级相同就是平等的,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其实不然,历史上重文轻武的王朝不在少数,可是从古至今不

  • 古代禁止私自贩卖盐 古人要腌制咸鱼怎么办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古代,咸鱼

    还不了解:古代盐和咸鱼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禁止贩卖私盐,那腌咸鱼的盐怎么算?酸甜苦辣咸不仅仅是人生中的五味,也是餐桌上经常出现的味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口味,但是无论喜欢什么样的菜系,很多基础的调味品都必不可少。比如说油和盐,至少它们是炒菜中不可或缺的调料。虽说现在

  • 拓跋宏为什么坚持要将元恂处死?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古代,南北朝

    拓跋宏为什么坚持要将元恂处死?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是北魏史上最为伟大的帝王,他的汉化改革为中国历史做出了卓越贡献,受到后世史学家们的广泛好评。可是他在对待儿子元恂时的残酷却让人诟病不已,引起了很大的非议。由于对汉化政策的不理解,元恂与父亲发生了激烈的冲突

  • 敬嫔:13岁就参加选秀,最后为何凭空消失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古代,清朝

    敬嫔:13岁就参加选秀,最后为何凭空消失?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康熙后宫的噱头比较多,不仅有五对貌美如花的姐妹,还有两位神秘失踪的嫔妃,一个是安嫔,另一个是敬嫔,这两个女人,曾是大清后宫的风云人物,站立在紫禁舞台的中央,却没想到转眼间便跌入了万丈深渊,落得一个生不见人,死

  • 历朝历代的开国太子分别什么结局?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历朝历代的开国太子分别什么结局?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在我国封建社会中,似乎有一个魔咒,即开国太子不是被杀就是被废,几乎没有一个得到好的结局。能够成功继任者都寥寥无几,后世有好事者,称之为是所谓的“太子诅咒”。下面我们就来罗列以下几个正统王朝的开国太子的结局。第一、秦朝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