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历史上汉献帝是如何失去亲政的机会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上汉献帝是如何失去亲政的机会的?真相是什么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630 更新时间:2024/3/4 3:46:54

汉献帝刘协,汉灵帝第三子,汉朝最后一任皇帝,公元189-220年在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君臣之间的关系十分微妙,倘若皇权过盛,国家容易陷入专制统治阶段,倘若臣子的权力过大,则皇帝容易被架空,成为傀儡。一般而言,到了一个朝代的末期之时,皇帝们都会成为权势滔天的大臣手中的一颗棋子,并且随时都有被丢弃的可能。因此,为了改变命运,也为了改变尴尬的局势,皇帝们都会有所行动,比如汉献帝便是这样的一个人。

东汉末年,曹操迎奉汉献帝迁都于许昌,此时的曹操其实是带着野心的,他并不是真心实意想要保护皇帝,只不过是为了“挟天子以令诸侯”,为自己获取正义之名罢了。因此,曹操将皇帝接回许都之后,不过是给了他一个皇帝的名义罢了,军国大事全部都掌控在曹操的手中。

汉献帝自然是不想要过这样的生活的,况且曹操对他还有奚落和不敬,甚至还管他的日常生活。于是乎,汉献帝便想要反击,获得亲政的机会。汉献帝一个人的力量自然是薄弱的,无法和曹操相抗衡,因此他便想要寻找帮手。于是乎,汉献帝想到了董承

董承是皇后的父亲,并且在参与护送汉献帝东归的安集将军董承在政权分配问题上与曹操产生了矛盾,这样的一个人自然是会站在皇帝这边的。为了能够更好的部署战局,也为了更好的表达自己的决心,汉献帝用鲜血写出诏书缝在衣带里,秘密传给董承。

董承接到了汉献帝的诏书之后,便对外宣称接受了汉献帝衣带中密诏,与种辑、吴硕、王子服刘备吴子兰等谋杀曹操。但是可惜的事,他们想的太美好了,董承根本不是曹操的对手,因此在建安五年(200)正月之时,董承事败被诛。而谁也没有想到的是,这场谋杀失败的原因与董承的下人有所关系。

原来,董承的府中有一个名为秦庆童之人,此人与董承的侍妾私通并被发现。董承自然是愤怒不已的,于是便将其杖责并且锁在冷房之中。秦庆童是一个不知廉耻之人,他为了此事而怨恨董承,并将董承的谋杀之事告诉了曹操,最终使得曹操提前知道此事,并且布下了天罗地网,就等着董承落网。

而这件事情之后,汉献帝彻底成为了曹操掌控的对象,他所有的亲信都被曹操拔除了,并且多了很多的监督之人,再无翻身机会。

标签: 历史汉献帝刘协汉朝

更多文章

  • 貂蝉作为一个美女 王允就没有将貂蝉占为己有吗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王允,貂蝉

    对貂蝉和王允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貂蝉那么美,王允为何不占为己有?王允占有貂蝉时还能让你看见了!貂蝉是演义种虚构的人物,在正史中不见记载。根据小说中的设定,她是当时天下第一美人,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美人虽柔弱似水,但运用得当,就是一把杀人的最佳利剑,很多时候能办

  • 安化擂茶文化非常浓郁,在现代的制作方法有怎样的讲究?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安化擂茶,现代

    安化擂茶是湖南省传统的地方名点,属于湘菜系。该小吃起于汉、盛于明清的地方擂茶至今在湖南中部以北的安化一带传袭。其色味、功效、制作方法,以及饮茶习俗等,无不让途经于此的人感受到山乡古朴浓郁的擂茶文化。俗话说,五里一音,十里一俗。安化县虽然和桃江县唇齿相依,也同样喜欢喝擂茶,但是,其擂茶的制作方法与味道

  • 于都客家擂茶世代相传,它在现代有什么特殊制作方法?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于都擂茶,现代

    昔日的于都民间,家家户户都有个擂茶钵,吃擂茶之风极盛。无论贫家富户,不分男女老幼,每每工余课后,总要喝上几碗浓郁香醇的擂茶。要是亲朋登门,更少不了以擂茶殷勤相待。平日,你不论走到那里,几乎都可以闻到从庭院里飘滋出来的芬芳扑鼻的擂茶香和“吮恍”作响的擂茶声。民间有歌谣唱道:“家家擂茶声,户户茶飘香;擂

  • 揭西擂茶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它在现代是什么制作方法?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揭西擂茶,现代

    南关城就是后来的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河婆镇,擂茶至今都还是那一带的主食。揭西擂茶具有咸、香、甜、苦、甘等多种味道,喝之觉得喉咙清爽,荡气回肠,别有一番韵味。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揭西的客家人素有煮擂茶的习俗,夏秋季节,天气酷暑,人们劳作之后,经常不大想吃饭,往往以擂茶为午餐。中

  • 在春秋战国时期,第一个盐商是鲁国的哪位商人?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盐商,鲁国

    秦汉时河东郡地在今山西运城、临汾一带。因黄河流经山西省西南境,山西却在黄河以东,故这块地方古代称为河东。古人从河东盐池中引水至旁边的耕地,每当仲夏时节,遇到刮大南风时,一天一夜耕地中就长满了盐花,当地人把这叫“种盐”,盐的品质非常好。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吕氏春秋·本味篇》

  • 从春秋战国齐国开始,盐专卖制度在是如何发展的?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盐专卖制度,中国

    封建社会的盐专卖制度,使其成为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财政收入工具,为其封建统治掠取民众财富,赚取巨额利润。在盐专卖的实施过程中,统治阶级为其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一方面极大地增加了制度执行成本。降低了制度运行效率,减少了盐专卖净利润收入;另一方面,因为官吏的腐败,各级官吏贿赂已成风气,严重损害了统治集团在人

  • 在古代龙袍最早出现于何时?是如何清洗的?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龙袍,清朝

    龙袍是中国古代皇帝参加劳师、受俘、赐宴、祝寿等一般庆典活动时所穿的礼服,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无论是从电视还是电影中,只要是有皇帝这个角色的存在,那么就一定会有龙袍的出场,可以说龙袍就是皇帝尊贵身份的象征,而全国上下也只有皇帝一个人才能穿他,地位崇高可见一斑,而这龙袍皇帝每天都穿,这么

  • 按照明代“纲盐制”,持有盐引的商人按地区分为多少个纲?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明代,纲盐制

    按明代的“纲盐制”,持有盐引的商人按地区分为10个纲,每纲盐引为20万引,每引折盐300斤,或银六钱四厘,称为“窝本”,另税银三两,公使(运输)银三两。以“圣德超千古,皇风廓九围”命名,未入纲者,无权经营盐业。《明史·盐政议》指出,当时的盐业内资本非常集中,“在广陵者不啻三千万两,每年子息可生九百万

  • 高湜:北齐神武帝高欢第十一子,滑稽多智,不守礼法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

    高湜(538-560年),字须达,勃海蓨人也。北齐宗室大臣,神武帝高欢第十一子,文襄帝高澄异母弟,母为游娘。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天保元年,封为高阳王。天保十年,迁尚书令。滑稽多智,不守礼法,颇受宠信。乾明二年,文宣帝高洋病逝后,兼任司徒,负责送葬事宜,大违礼度。武明太后娄昭

  • 诸葛亮明知不可为,为何还要坚持五次北伐曹魏政权?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诸葛亮,北伐

    说到诸葛亮北伐,其实就是诸葛亮对曹魏发起的进攻,一共有五次。不得不说,诸葛亮对于北伐的这个事情可是非常的坚持啊。而且在最后一次北伐的过程中,病死在五丈原前线了。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诸葛亮对于北伐这么坚持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诸葛亮坚持北伐,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为小国蜀汉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