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三国时期打败仗那么多 合肥之战孙权为何遭人耻笑

三国时期打败仗那么多 合肥之战孙权为何遭人耻笑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767 更新时间:2024/3/4 3:04:10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合肥之战,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之时,诸侯割据。我们都知道在东汉末年的时候诸侯有很多,都想争夺天下,而最终的结局却是由曹操刘备孙权三个人天下三分。要说在这么多的诸侯里最舒服的、奋斗历程最短暂的当然是孙权了,接手了父兄的基业和许多老臣的辅佐,妥妥得一个富二代。可是在三国时期打败仗的人有很多,为什么很少有人提曹操有赤壁之战之败,刘备有夷陵之战的大败,为什么一直记得孙权的合肥之战的失败呢?孙十万败于张八百!这是为什么呢?

第一:孙权是以众敌寡占尽了优势。我们都知道合肥之战是仅此于东汉末年三大战役的,也算是规模比较大的战役,是曹魏五子良将张辽的成名巅峰之战,此战让张辽声名远扬,也是孙权及东吴所有将军的噩梦之战。孙权兴兵十万而且又有这么多名将在彼,张辽只有孤军七千在合肥,当时曹军大部队都在汉中,不可能有援军,孙权在拥有各种优势条件下,反而被张辽带着八百人在十万人中来回穿插,被打的大败而归,险些丧命。在如此优势下孙权大败怎么不会被人耻笑?

第二:孙权就此一生都没有踏入合肥。我们都知道东吴与曹魏之间关于合肥这个地方的争夺战役一共有六次,从公元208年——253年整整45年时间,可以说是六次合肥之战东吴没有一次获胜的!孙权也是一方之主,这对于他来说可谓是极大的一个耻辱,曹操赤壁之战失败只损失了一些新兵,刘备东征伐吴虽然夷陵之战大败但是深入东吴千里,也算是有一些收获,而孙权的合肥之战没有一点收获竟是败仗,连合肥都没有踏进去过,所以他才被世人所耻笑!

综合以上分析,孙权的军事能力一直被人耻笑并不是编撰而是真实,打了一辈子的合肥,却从来没有成功过,这也是他一生的耻辱!你们认为呢?

标签: 历史合肥之战张辽孙权

更多文章

  • 夷陵之战的失败,让鼎盛时期的蜀汉走向了什么局面?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夷陵之战,蜀汉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在开头便描述了整个中国古代史的开端和结局: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历朝历代政权交替,似乎都离不开这种“死局”。而三国时期的军事历史,离不开三场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这三场战役都是整个三国政权的转折点,其中夷陵之战是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更是蜀国由鼎盛转入衰败

  • 赵国在长平之战损失惨重,为何还能在鄗代之战大败燕国?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赵国,鄗代之战

    在古代,兵不在多在于精,秦国退兵是有条件的,作为代价,赵国必须割让六个城池给秦国,此时赵王深知这样的行为不过是以身饲虎,于是联络魏国齐国楚国共同抵抗秦国,全国人民同仇敌忾,士气旺盛,自然不是搂草打兔子的燕国可以对抗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鄗代之战是在长平之战九年后才开打的,

  • 春秋时期的晋楚城濮之战,为何是古代的典型战例之一?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春秋,城濮之战

    俗话说“先下手为强,后动手遭殃”。在军事上,“先发制人”也是一个重要的命题。早在《左传》中便有“先人有夺人之心”的提法,后人也多强调“兵贵先”、“宁我薄人,无人薄我”,意思都是主张争取作战中的先机之利。可是,事情并不是绝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后发制人”也是军事斗争的重要手段,它与“先发制人”之间存在

  • 谈起古代战争史,彭城之战为何却是无法忽略的?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彭城之战,古代

    谈起中国古代战争,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就是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如巨鹿之战,井陉之战,昆阳之战,官渡之战,淝水之战等等。楚汉时期另一场经典的以少胜多的战争却常常被大多人所忽略,以致研究者寥寥无几。个中原因只有仁者见仁。但是这场战争却是一个无法忽略,在中国战争史以致世界战争史都应该有一席之地的战争。它就是

  • 虎牢关之战李世民以少胜多 李世民的军事才能有多强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李世民,虎牢关之战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虎牢关之战,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虎牢关之战是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当年李世民率军讨伐王世充,从当时的军事实力来看,很明显可以看出王世充不是李世民的对手,经过长时间的对峙之后,王世充率领的军队节节败退。为了能够保住洛阳,王世充不得已只能向窦建德求助。根据相关历史资料记载

  • 对于北宋王朝而言,其在定川寨输给西夏的真相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北宋,定川寨

    北宋和西夏的在西北边境地区的相互厮杀,其实,对于北宋王朝而言,是始终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宋朝疆域在陕北一带的疆域广泛,尚无法对于边境据点进行全面的防御,这也意味着西夏的军团势力可以从任意一个方向上发起进攻。这也直接导致,北宋从来无法正确预估西夏军队从那个

  • 麻隧之战的起因是什么?对春秋格局有哪些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春秋,麻隧之战

    麻隧之战是公元前578年(周简王八年),在晋秦争霸战争的过程中,以晋国为首的诸侯联军在秦地麻隧(今陕西省泾阳县北)击败秦国的作战。在春秋时期,晋国、秦国、楚国、齐国是四个最强大的诸侯国。其中,就晋国来说,不仅和楚国展开了长达百年的战争,还和秦国多次交手。其中,就麻隧之战来说,可以说是秦国和晋国之间最

  • 探索番吾之战的过程,赵国为什么能取胜?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番吾之战,李牧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番吾之战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在对番吾之战简介之前,先来介绍一下当时秦、赵两国的形势。自从秦王嬴政即位之后,驱逐权臣吕不韦,平定嫪毐叛乱之后,大权在握,便开始实施其统一七国的政治军事目的。他先后对赵国三次用兵,都取得了重大的胜利,番吾之战是秦王第四次攻打赵国。

  • 彭城之战刘邦有56万大军 项羽三万人是怎么打败刘邦的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彭城之战,刘邦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彭城之战,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董公献重谋再说汉王从陈平之计,在修武聚兵准备伐楚。此时从汉王的诸侯已有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河南王申阳、韩王信、魏王豹、殷王司马卬,正要出发时,滕公夏侯婴又带来个没地盘的常山王张耳前来效命。这张耳也是个有名人物,只因为救赵之事与老友陈余闹翻

  • 五国联军劳师动众攻打秦国,那么有对秦国造成重创了吗?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五国联军,秦国

    五国这次结盟,显然也是最后一搏,秦王嬴政继位前后的几年,秦国对外扩张的态势也有所减弱,但秦国依然对六国保持这军事压力,公元前242年,秦军打穿魏国,置东郡,此时纵亲之腰的主要路线被切断。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魏国称霸失败之后,魏国国力日衰,在其他国家眼中,魏国也早已不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