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淝水之战中,东晋是如何以少胜多打败前秦的?

淝水之战中,东晋是如何以少胜多打败前秦的?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765 更新时间:2023/12/18 3:53:37

淝水之战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公元四世纪初,中国当时短暂统一的中央集权政府西晋王朝土崩瓦解,产生了一南一北两个政权,南方的汉族政权东晋,控制了长江流域,国都为建康(今南京)。北方黄河流域州被氐族政权前秦控制,国都为长安(今西安)。

前秦皇帝苻坚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人,他重用汉族谋士王猛等人,整顿吏治,打击不法贵族,加强中央集权,实行开发水利、发展农业的经济政策,同时大力发展军事力量。前秦苻坚统一北方后,希望消灭东晋,重新统一中国。

公元383年八月,苻坚强征北方各族人民,组成97万大军,由他亲自统率,浩浩荡荡从长安出发。一个月后,苻坚主力到达项城(今河南沈丘南)。与此同时,益州的水军也沿江顺流东下,黄河北边的人马也到了彭城(今江苏徐州市),前秦的军队从东到西拉开一万多里长的战线,水陆并进,直扑江南。

消息传到建康,晋孝武帝和京城文武百官都乱了手脚。晋朝军民同仇敌忾,都不愿让江南陷落在前秦手里,大家盼望宰相谢安拿出对敌策略。

面对来势汹汹的苻坚百万大军,谢安决定自己在建康坐镇,派弟弟谢石担任征讨总指挥,侄子谢玄担任前锋都督,带领经过7年训练,有较强战斗力的“北府兵”8万沿淮河西上,迎击秦军主力。

十一月,前秦的先遣部队已到达离东晋国都建康不远的洛涧(即洛河,今安徽淮南东),截断了淮河交通,形势十分危急,谢玄派部将刘牢之率精兵5000夜渡洛涧,大破秦军前哨,斩梁成等秦将10名,歼敌1.5万。晋以劣势兵力首战告捷,士气大振,水陆并进直达淝水(淮水支流,在今安徽中部)东岸布阵。

苻坚得知先遣部队打了败仗,气急败坏,急忙赶来督战。苻坚登上寿阳城楼,观看淝水东岸的晋军,只见对岸营帐林立,旌旗簇拥,十分严整,又远望八公山(在今安徽淮南西)上的草本,以为也是晋军,始有惧色。

这时,谢石、谢玄经过研究,针对秦军上下离心,各族士兵厌战的情况,以及苻坚恃众轻敌又急于决战的心理。于是,派人到寿阳城里,送给苻坚一份战书,要求定期决战,条件是秦军把阵地后撤一些,腾出一块空地作为战场,让晋军渡过淝水决战。苻坚则打算待晋军半渡时用骑兵冲杀,就会大获全胜。于是下令秦军稍退。果然前秦士兵民族众多,都不愿作战,后面的部队听到后退的命令,以为是前方战败了,都争先恐后地逃跑,前秦军队顿时大乱。晋军乘机抢渡淝水,冲杀过来。四年前在襄阳和前秦作战时兵败被俘,被迫留在前秦的朱序见状,就在秦军阵后大喊:“秦军败了,秦军败了!”前秦士兵听了,更加混乱了,顷刻间,前秦几十万军队溃不成军,自相践踏,死者无数,苻坚自己也中箭负伤。晋军乘势追杀,苻坚见形势不妙,吓得丢下士兵,只顾自己逃命。到洛阳(今河南洛阳)时,苻坚收拾残兵,只剩下了十几万人了。从此前秦一蹶不振,两年后就灭亡了。

淝水之战中,八万晋军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完胜百万秦军,成为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

标签: 历史淝水之战

更多文章

  • 柏举之战为什么会爆发?是什么决定吴国和楚国的胜负的?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柏举之战

    很多人都不了解吴楚柏举之战,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著名的吴楚柏举之战,《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有:“(吴国)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这里所说的“西破强楚,入郢”一事,就是春秋末期周敬王十四年(公元前506年)爆发的著名的吴楚柏举之战。吴国是春秋晚期勃兴于南方地区的一个

  • 白马之战爆发的经过是怎样的?关羽在此战中的表现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关羽,白马之战

    对关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汉末三国时期,关羽无疑是一位人气最高的武将了。关羽(?~220年),字云长,小字长生,河东郡解县(今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解州镇)人。早在东汉末年,关羽流落到涿郡,和刘备、张飞情同兄弟。参与平定黄巾起义,跟随刘备颠沛流离。雄壮威猛,号称“万人敌”

  • 怛罗斯之战的历史地位是怎样的?战后阿拉伯人是如何看待唐朝的?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怛罗斯,唐朝

    说到怛罗斯之战,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中国与阿拉伯人的交往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一世纪,当时阿拉伯人将来自印度洋的中国货物,运抵埃及,然后转运到西方。成书于一世纪的《印度洋航海指南》中提到,“在马六甲半岛(Chryse)之北,在海之极端,有一国家名秦(Thin)

  • 鄱阳湖之战,陈友谅率领着六十万精兵为何还会兵败?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鄱阳湖之战,朱元璋

    说到鄱阳湖大战,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刘基:“友谅包饶、信,跨荆、襄,几天下半。”“士诚自守虏,不足虑。友谅劫主胁下,名号不正,地据上流,其心无日忘我,宜先图之。陈氏灭,张氏势孤,一举可定。”陈友谅性格强势而疑神疑鬼,喜欢以权谋操纵属下。他已自称为皇上,并且尽占江

  • 官渡之战的失败为袁绍带来了哪些损失?他损失了哪些人才?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官渡之战

    对官渡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官渡之战是汉末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在官渡之战中,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今河南封丘西),继而击溃袁军主力

  • 松锦大战简介:明朝从此面对清朝的进攻再无力抵抗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松锦大战,明朝

    在介绍松锦大战之前,我们可以先看一看当时的局势。当时大明时期的历史舞台上,活跃着三支实力不同的势力:北边的蒙古、西北的农民军、东北的后金。皇太极在1636年改后金为清,三支势力中,以清的实力最强。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这次战争,由皇太极发起,明朝和清朝双方都投入了十几万人的兵

  • 萨尔浒之战简介:明朝与后金在辽东战争中的战略决战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萨尔浒之战,明朝

    后金和明朝共进行了两次大的决战,一次萨尔浒之战,一次松锦大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1619年,对明朝来说,是万历四十七年;对后金来讲,是天命四年。这一年,明朝与后金在萨尔浒以及萨尔浒附近地区进行了一场大战,这是明朝与后金辽东战争中的战略决战。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建

  • 宛城之战简介:汉末时期宛城之战的经过是怎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汉末,宛城之战

    宛城之战简介:宛城之战经过是怎样的?宛城之战有什么影响?如何评价宛城之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宛城之战简介宛城之战,又称“淯水之战”,是197年汉末三国之前军阀曹操和张绣之间的一场战斗。张绣取胜,曹操败逃。曹操损失惨重,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大将典韦等都被张绣所杀。“战宛城

  • 就在努尔哈赤战无不胜,宁远之战怎样终止了他的神话?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努尔哈赤,宁远之战

    萨尔浒大捷之后,如果要用一个字来形容努尔哈赤的心情,那就是:爽。孟郊的诗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充分写出了努尔哈赤此时的心情。几家欢乐几家愁。明朝这边,换将领跟换衣服一样,一天一个样,但是也无法挽救败局。就在努尔哈赤战无不胜,所向披靡的时候,一个人的出现终止了他的神话,让他的光彩瞬间黯淡

  • 为什么会爆发宁远之战?探索宁远之战的背景、经过与结果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宁远之战,明朝

    对宁远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宁远之战,是1626年(明天启六年、后金天命十一年)正月,后金与明朝在宁远(今辽宁兴城)进行的作战。明朝方面称之为“宁远大捷”。此战明军取得胜利,后金军战败,这也是首次明军打败后金军。更为关键的是,在宁远之战后,努尔哈赤悒郁疽发,于1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