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怛罗斯之战的历史地位是怎样的?战后阿拉伯人是如何看待唐朝的?

怛罗斯之战的历史地位是怎样的?战后阿拉伯人是如何看待唐朝的?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046 更新时间:2024/1/24 5:59:12

说到怛罗斯之战,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

中国与阿拉伯人的交往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一世纪,当时阿拉伯人将来自印度洋的中国货物,运抵埃及,然后转运到西方。

成书于一世纪的《印度洋航海指南》中提到,“在马六甲半岛(Chryse)之北,在海之极端,有一国家名秦(Thin),其中有一大城称秦尼 (Thinae)。棉花、生丝和丝绸都从此经大夏而抵婆罗羯车,另经恒河水道而抵麻离拔”。这本书是希腊文书写,为何希腊人会用“Thin”称呼中国?原因在于,在阿拉伯语中“Sin”代表中国,由于希腊语没有“S”音,所以就用了“Th”音。

到了唐朝时期,中国与阿拉伯人经贸往来更是频繁,还爆发过多次战争,那么阿拉伯人眼里的唐朝是一个怎样的国家?尤其怛罗斯之战后,阿拉伯人又如何看待唐朝?

1:阿拉伯人对唐初中国的认知

在唐玄宗之前,阿拉伯史料中的唐朝记载极为少见,其中最主要一则描述的是世界地理位置,夹带了描述中国。

埃及占领者阿姆尔之子阿卜杜勒,死于公元675年,他对世界地理有过一段论述,法基赫的《各国志》中收录了这一段记载:

世界景象分成五部分,犹如鸟首、两翼、胸部、尾部。世界之首为中国,背后是瓦瓦,瓦瓦之后的民族,只有真主知道。右翼是印度,印度背靠大海,大海之内无生物。左翼是可萨,可萨后面有两民族,其一是孟沙与摩沙,在他们后面是雅朱者和马朱者,胸部是麦加、西贾兹、叙利亚、埃及与伊拉克。尾部是从扎特一胡玛姆(亚历山大港附近)至马格里布。

从这一记载中,很难判断阿拉伯人对唐朝的态度,但阿拉伯人以自己的视角来观察,对中国的地理描述一定程度上的准确的。由此可以判断,阿拉伯人与中国交往较为频繁,对中国应该比较了解,否则很难做出这一判断。

值得一提的是,阿卜杜勒的这篇记载,应该就是最早称呼中国为“Sin”的阿拉伯文献。而阿拉伯之所以称中国为“Sin”,很可能是从古印度称中国“Cina”而来。

2:怛罗斯之战后,阿拉伯人如何看待中国?

唐玄宗晚期,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的两个国家,阿拉伯的黑衣大食与唐朝发生了多次战争,其中怛罗斯之战最为中国人熟知。我们都知道,怛罗斯之战中唐朝惨遭失败,黑衣大食俘虏了不少唐朝士兵,其中一个叫杜环的士兵后来还游历了非洲,成为第一个到过非洲并有著作的中国人。那么,怛罗斯之战后,作为胜利者的阿拉伯人,又如何看待唐朝呢?

对于怛罗斯之战的记载,当时阿拉伯史书上几乎一片空白,直到大约中国南宋时期,阿拉伯人伊本·艾西尔的《历史大全》中才有所记载:“(伊历133年——公元751年)中国国派遣十万名士兵.....双方在怛罗斯河相遇,穆斯林战胜了他们,对方大约有五万人被杀,大约有两万人被俘,剩下的人逃回了中国。”这一记载准确性无疑值得商榷,因为唐朝参战部队只有2万左右,更为重要的是,记载中只是简单描述了战争,并未评价唐朝与唐军,因此很难知道从阿拉伯人的史料中直接得知他们如何看待唐朝。

然而,虽然阿拉伯史书没有记载,但中国史书记载的阿拉伯人的一个举动,却显示出他们对唐朝的态度,证实唐朝果然强的可怕。

唐朝史料《册府元龟》中记载:“(天宝十一载,752年)十二月黑水大食谢多诃密遣使来朝”,天宝十二年(753年)来了四次,战后6年中每年均有黑衣大食使臣来朝。根据中国史书记载统计,怛罗斯之战后中的47年中,黑衣大食使臣来华一共有17次,最晚一次为公元798年,当时唐朝已经衰落,安西四镇之一的于阗已于790年被吐蕃占领。

黑衣大食打赢了怛罗斯之战,为何还会连年“遣使来朝”?原因很简单,这个举动充分说明唐朝太强太强太强,黑衣大食反而担忧唐朝会调集更强兵力与之作战,因而才会外交斡旋,以缓和两国关系。更何况,在怛罗斯之战中,唐朝实际上虽败犹荣,黑衣大食虽胜却恐。

3:怛罗斯之战的历史地位

在很多中国人眼里,怛罗斯之战是一场里程碑式的失败,但实际上只是一场微不足道的边境冲突,对唐朝而言历史地位并不高。

在中亚地区,阿拉伯与唐朝一共发生五次边境冲突,唐朝只输了怛罗斯之战,赢了其余四场。而且,当时安西都护府总兵力只有2.4万,抛出守备部队等,真正参与怛罗斯之战的军队数量不会超过2万,而黑衣大食总兵力二十余万,最终唐朝只损失了数千人。

怛罗斯之战后,唐朝与黑衣大食疆域都没有变化,唐朝仍然控制西域,并且继续扩张。二年之后,安西都护府的封常清,进攻吐蕃控制的大勃律,大破敌军,征服当地。754年,唐朝在中亚地区的势力到了极盛,唐玄宗也准备调兵再与黑衣大食打一场。

由于安史之乱爆发,唐朝中断了西扩,于是在很多人印象中,仿佛是怛罗斯之战失败,导致了唐朝中亚战略的衰败。

或许,也因为这些原因,阿拉伯人知道怛罗斯之战失败对唐朝不值一提,所以不仅没有夸耀怛罗斯之战,反而还在战后立即派出使者朝拜唐玄宗。

4:数十万胡商来唐的背后

阿拉伯人眼里的唐朝,除了强大之外,还非常富裕。讲述这点之前,先看一个历史背景。

客观地说,唐朝对待外国海商并不是太友好,我们可以透过三条法律来看。

1,贞观二年,李世民发布一条政令:“诸蕃使人娶得汉妇为妾者,并不得将还蕃”。李治继位之后,也发布过类似律令。简而言之,就是外国人娶汉妇为妾没问题,但不准将“汉妇”带回国,就是禁止“汉妇”外流。

2,海商在唐朝去世之后,财产如何处理?唐朝规定:“海商死者,官籍其货,满三月无妻子诣府,则没入”。妻子与儿子在三个月之内没来官府处理,那么唐朝就将没收其财产。但很多海商妻与子根本不可能在三个月之内到达唐朝,所以被后人批评为“故立苛例以归利”。

3,834年又出一条新规:“死波斯及诸蕃人资财货物等,伏请依诸商客例,如有父母、嫡妻、男女、亲女、亲兄弟元相随,并请给还,如无上件至亲,所有钱物等并请官收,更不牒本贯追勘亲族。”范围不仅仅是海商,还包括“波斯及诸蕃人等”。更狠的是,“元相随”的家人申请归还财货才行,而且还不发公文去寻找他的亲族。

即便如此,阿拉伯人还是趋之若鹜,争相来到唐朝定居经商。安史之乱时的将军田神功,在到达扬州之后,《旧唐书》记载“田神功至扬州,大掠居人资产,鞭笞发掘略尽。商胡大食、波斯等商旅死者数千人”。黄巢起义之后,在广州大掠胡商,传说杀死十余万胡商,其中很多是阿拉伯人。可见,即便在安史之乱与田神功大掠扬州胡商之后,唐朝局势比较混乱了,阿拉伯人还是川流不息的来到唐朝经商定居。

更夸张的是,历经田神功、黄巢之后,阿拉伯人还是愿意来华,十世纪的阿拉伯著作《黄金牧地》、《事类汇编》等书籍中,都记载了阿拉伯人来华经商。

综上而论,身为西亚文明的领袖,阿拉伯人尽管没有直接评价唐朝如何,但阿拉伯人“遣使来朝”与大量定居唐朝,充分证明了唐朝强的可怕、富的可怕,唐朝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强、还要富。

不仅如此,在很多中国人眼里,唐朝已经远去,只是中国历史上王朝之一,甚至不少学者贬唐捧清、贬唐褒元等,但在海外地区,唐朝又富又强的影响力却一直延续至今,如今海外华人聚集之地,为何不叫“宋人街”、“元人街”、“明人街”、“清人街”,往往都叫“唐人街”?

标签: 历史怛罗斯唐朝

更多文章

  • 鄱阳湖之战,陈友谅率领着六十万精兵为何还会兵败?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鄱阳湖之战,朱元璋

    说到鄱阳湖大战,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刘基:“友谅包饶、信,跨荆、襄,几天下半。”“士诚自守虏,不足虑。友谅劫主胁下,名号不正,地据上流,其心无日忘我,宜先图之。陈氏灭,张氏势孤,一举可定。”陈友谅性格强势而疑神疑鬼,喜欢以权谋操纵属下。他已自称为皇上,并且尽占江

  • 官渡之战的失败为袁绍带来了哪些损失?他损失了哪些人才?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官渡之战

    对官渡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官渡之战是汉末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在官渡之战中,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今河南封丘西),继而击溃袁军主力

  • 松锦大战简介:明朝从此面对清朝的进攻再无力抵抗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松锦大战,明朝

    在介绍松锦大战之前,我们可以先看一看当时的局势。当时大明时期的历史舞台上,活跃着三支实力不同的势力:北边的蒙古、西北的农民军、东北的后金。皇太极在1636年改后金为清,三支势力中,以清的实力最强。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这次战争,由皇太极发起,明朝和清朝双方都投入了十几万人的兵

  • 萨尔浒之战简介:明朝与后金在辽东战争中的战略决战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萨尔浒之战,明朝

    后金和明朝共进行了两次大的决战,一次萨尔浒之战,一次松锦大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1619年,对明朝来说,是万历四十七年;对后金来讲,是天命四年。这一年,明朝与后金在萨尔浒以及萨尔浒附近地区进行了一场大战,这是明朝与后金辽东战争中的战略决战。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建

  • 宛城之战简介:汉末时期宛城之战的经过是怎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汉末,宛城之战

    宛城之战简介:宛城之战经过是怎样的?宛城之战有什么影响?如何评价宛城之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宛城之战简介宛城之战,又称“淯水之战”,是197年汉末三国之前军阀曹操和张绣之间的一场战斗。张绣取胜,曹操败逃。曹操损失惨重,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大将典韦等都被张绣所杀。“战宛城

  • 就在努尔哈赤战无不胜,宁远之战怎样终止了他的神话?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努尔哈赤,宁远之战

    萨尔浒大捷之后,如果要用一个字来形容努尔哈赤的心情,那就是:爽。孟郊的诗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充分写出了努尔哈赤此时的心情。几家欢乐几家愁。明朝这边,换将领跟换衣服一样,一天一个样,但是也无法挽救败局。就在努尔哈赤战无不胜,所向披靡的时候,一个人的出现终止了他的神话,让他的光彩瞬间黯淡

  • 为什么会爆发宁远之战?探索宁远之战的背景、经过与结果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宁远之战,明朝

    对宁远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宁远之战,是1626年(明天启六年、后金天命十一年)正月,后金与明朝在宁远(今辽宁兴城)进行的作战。明朝方面称之为“宁远大捷”。此战明军取得胜利,后金军战败,这也是首次明军打败后金军。更为关键的是,在宁远之战后,努尔哈赤悒郁疽发,于1626

  • 夷陵之战刘备时损失了五万人 蜀汉为何就此一蹶不振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刘备,夷陵之战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夷陵之战,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叁国里面的夷陵之战,作为最后一场较大的战役,也同样决定着历史的结局。虽然经过这次战争,蜀汉历经十几年的时间休养生息,但是对于历史的结局来说,依然逃不掉被历史淹没的答案。尽管蜀汉在后期依然奋力直追,甚至于说诸葛亮六次北伐,但是庞大的军费开支,

  • 崖山之战究竟有多惨烈?探索崖山之战爆发的前因后果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崖山之战,南宋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崖山之战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崖山之战”,是南宋政权在退无可退的情况下,被迫与元蒙进行的一场自卫性质的海战。这场海战,无论从规模和意义来讲,都应该被历史所大书特书。崖山战役中,陆秀夫背着少帝赵昺投海殉国,而幸存的十万军民也纷纷自尽,南宋彻底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此战过后,不仅

  • 蓝田之战的过程是怎样的?蓝田之战对秦国和楚国有何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蓝田之战,秦国

    蓝田之战的过程是怎样的?蓝田之战的结果是什么?楚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蓝田之战简介蓝田之战,又称秦楚丹阳、兰田之战,指公元前312年,秦国和楚国的一场战役。前312年,秦国张仪欺诈楚怀王,许割地六百里,楚怀王信以为真,与齐国绝交。张仪却说,他答应给楚国的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