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就在努尔哈赤战无不胜,宁远之战怎样终止了他的神话?

就在努尔哈赤战无不胜,宁远之战怎样终止了他的神话?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875 更新时间:2024/1/14 13:57:39

萨尔浒大捷之后,如果要用一个字来形容努尔哈赤的心情,那就是:爽。孟郊的诗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充分写出了努尔哈赤此时的心情。几家欢乐几家愁。明朝这边,换将领跟换衣服一样,一天一个样,但是也无法挽救败局。

就在努尔哈赤战无不胜,所向披靡的时候,一个人的出现终止了他的神话,让他的光彩瞬间黯淡。这个人就是袁崇焕。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在今天辽宁兴城,有一座宁远古城。悠悠岁月,青山依旧,一百多年前,这里曾战马嘶鸣,磨刀嚯嚯。在古代,宁远城是明朝在山海关以外修建的一个军事重镇,它位于锦州与山海关之间,三面环山,东临渤海。

山海关在古代是一个象征,跨过山海关,就意味着进入中原。因此,宁远城的战略意义相当重要,甚至有人说一座宁远城,半部明清战争史。

开始,明朝方面让孙承宗担任辽东经略使。孙承宗属于东林党,而东林党这群人是专门跟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对着干的。他的战略意图是积极部署宁锦防线,山海关外以宁远为重点,以锦州为前沿,慢慢收复失地,准备和后金打持久战。

然而当时明朝真正掌权的是大太监魏忠贤,人称九千岁。魏忠贤跟孙承宗所在的东林党人势不两立。如果不是朝廷无人可用,根本不会派一个东林党人去辽东驻防。

虽然孙承宗在担任辽东经略使时颇有建树,但终因得罪了魏忠贤而遭到阉党排挤,便借病辞官回乡。他的辽东经略使之位由高第替代。高第是魏忠贤的亲信,此人畏敌如虎,他命尽撤锦州、右屯、大凌河诸城守军,将器械、枪炮、弹药、粮饷移到关内,放弃关外土地四百里。

锦州、右屯、大凌河三城,是明军在辽东的前锋要塞,如果仓皇撤防,会使得已兴工修筑的城堡弃毁,布置戍守的兵卒撤退,安顿垦耕的辽民重迁。一些官员对高第的盲目撤退不满,纷纷上书抗争。

这其中以袁崇焕最积极,他站出来上书道:“兵不可撤,城不可弃,民不可移,田不可荒。”当时的袁崇焕只是一个“宁前道”小官,朝中又没有后台,居然敢违抗兵部尚书、辽东经略使高第的旨意,实属大胆。

明天六年(1626年)正月,冰冻三尺,北风呼啸。努尔哈赤率号称二十万的大军,向宁远城进军。袁崇焕只有一万兵力,驻守宁远城。努尔哈赤和袁崇焕对峙在宁远城,大战一触即发。

袁崇焕很善于鼓舞士气,他带领将士们喝血酒,写血书,表示一定要与宁远城共存亡。城内百姓也情绪高涨,纷纷到前线送水、送饭。

努尔哈赤率领后金的八旗士兵,势如破竹,砍杀过来。

袁崇焕分析敌我双方的实力根本不在一个等级上,就制定了一个固守的策略:不管怎么样,就是不出城。

努尔哈赤的八旗军队也不是孬种,士兵身穿两层铁甲,号称铁甲兵。他们攻城时不畏矢石,竖起梯子,奋勇上攀。再用铁皮车做掩护,挖掘城墙,城墙竟被挖出了许多缺口。

袁崇焕是一个读书人,善谋略。他弄来红夷大炮架在城墙上。八旗士兵的刀刀矛矛,哪能干得过大炮?后金军因此损失惨重。对付攻城时好不容易爬上来的敌人,袁崇焕的士兵也有办法。

他们躲在柜子里,出其不意地给敌人一刀或者一箭;甚至用棉絮沾上油脂和硫黄,点燃后扔下去。袁崇焕还要痛打落水狗。他挑选不怕死的士兵组成敢死队,等到敌人撤退的时候,乘胜追击。

这一役,后金军遭受了沉重打击,努尔哈赤真的遇上了硬茬。

胜利之后,袁崇焕还派人给努尔哈赤送了一封信,大意是说:你是一个老将,纵横几十年,今天败在我手上,这是天意!此役,努尔哈赤身受重伤,从此郁郁寡欢,最后一命呜呼,留下终生遗憾。而袁崇焕因为宁远大捷,一战成名,名垂千古。

宁远大捷,给日渐萎靡的明朝打了一针强心针。朝廷上下喜出望外,像打过鸡血一般,甚至有点得意忘形。因为明朝跟后金进行了将近十年的战争,一次也没有赢过,这是明朝对后金取得的第一次胜利,意义非同寻常。

标签: 历史努尔哈赤宁远之战

更多文章

  • 为什么会爆发宁远之战?探索宁远之战的背景、经过与结果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宁远之战,明朝

    对宁远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宁远之战,是1626年(明天启六年、后金天命十一年)正月,后金与明朝在宁远(今辽宁兴城)进行的作战。明朝方面称之为“宁远大捷”。此战明军取得胜利,后金军战败,这也是首次明军打败后金军。更为关键的是,在宁远之战后,努尔哈赤悒郁疽发,于1626

  • 夷陵之战刘备时损失了五万人 蜀汉为何就此一蹶不振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刘备,夷陵之战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夷陵之战,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叁国里面的夷陵之战,作为最后一场较大的战役,也同样决定着历史的结局。虽然经过这次战争,蜀汉历经十几年的时间休养生息,但是对于历史的结局来说,依然逃不掉被历史淹没的答案。尽管蜀汉在后期依然奋力直追,甚至于说诸葛亮六次北伐,但是庞大的军费开支,

  • 崖山之战究竟有多惨烈?探索崖山之战爆发的前因后果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崖山之战,南宋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崖山之战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崖山之战”,是南宋政权在退无可退的情况下,被迫与元蒙进行的一场自卫性质的海战。这场海战,无论从规模和意义来讲,都应该被历史所大书特书。崖山战役中,陆秀夫背着少帝赵昺投海殉国,而幸存的十万军民也纷纷自尽,南宋彻底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此战过后,不仅

  • 蓝田之战的过程是怎样的?蓝田之战对秦国和楚国有何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蓝田之战,秦国

    蓝田之战的过程是怎样的?蓝田之战的结果是什么?楚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蓝田之战简介蓝田之战,又称秦楚丹阳、兰田之战,指公元前312年,秦国和楚国的一场战役。前312年,秦国张仪欺诈楚怀王,许割地六百里,楚怀王信以为真,与齐国绝交。张仪却说,他答应给楚国的只

  • 皇太极发动的大凌河之战,对明朝有什么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大凌河之战,明末

    对大凌河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大凌河之战,是公元1631年(明崇祯四年,后金天聪五年),由后金皇太极率领的五万军队进攻明朝辽西大凌河城的战争。在大凌河之战前,后金皇太极一方的进攻,遭到了袁崇焕的顽强阻击。比如在公元1627年的宁锦之战中,袁崇焕就重创了皇太极,让后金一

  • 官渡之战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官渡之战时曹操为什么能取胜?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官渡之战,曹操

    官渡之战简介:官渡之战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官渡之战曹操取胜原因是什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官渡之战简介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曹操奇袭袁

  • 睢阳之战:唐朝天下得以保全,全仗睢阳坚守10月之久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睢阳之战,唐朝

    唐朝睢阳之战经过是怎样的?唐朝睢阳之战有多重要?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唐朝睢阳之战简介睢阳之战是唐代安史之乱时期的一场著名战役,发生在唐肃宗李亨至德元年(公元756年),张巡撤出雍丘后,率众沿睢阳渠向南撤退,当时他只有马三百匹,兵三千人,退至素有江淮屏障之称的战略要地睢阳(今

  • 宁远之战中明朝的主要将领是谁?后世如何评价宁远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宁远之战,明朝

    宁远之战是1626年(明天启六年、后金天命十一年)正月,后金与明朝在宁远(今辽宁兴城)进行的作战。明朝方面称之为“宁远大捷”。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此战明军取得胜利,后金军战败,这也是首次明军打败后金军。宁远之战详解一、明军准备努尔哈赤乘辽东明军易帅和匆忙撤军之机,亲统八旗军

  • 东汉末年爆发的易京之战,对当时的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易京之战,东汉

    对易京之战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东汉末年,群雄逐鹿中原。其中,就公孙瓒和袁绍来说,是当时比较强大的两个诸侯。对于公孙瓒来说,地盘主要在幽州地区,而就袁绍来说,所在的冀州正好位于幽州的南部一带。因此,双方可谓唇齿相依,相对应的冲突和较量自然是在所难免了。在界桥之战后,公孙瓒和

  • 历史上真实的夷陵之战是怎样的?夷陵之战对三国有什么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夷陵之战,三国

    夷陵之战简介:夷陵之战的背景是什么?历史上真实的夷陵之战是怎样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夷陵之战简介夷陵之战,又称彝陵之战、猇亭之战(猇亭[Xiāotíng],古地名,在今湖北宜都北),是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对东吴发动的大规模战役,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