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崖山之战究竟有多惨烈?探索崖山之战爆发的前因后果

崖山之战究竟有多惨烈?探索崖山之战爆发的前因后果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43 更新时间:2024/2/2 4:03:43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崖山之战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崖山之战”,是南宋政权在退无可退的情况下,被迫与元蒙进行的一场自卫性质的海战。这场海战,无论从规模和意义来讲,都应该被历史所大书特书。

崖山战役中,陆秀夫背着少帝赵昺投海殉国,而幸存的十万军民也纷纷自尽,南宋彻底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此战过后,不仅意味着传国三百一十九的两宋覆灭,元蒙最终完成对整个北中国和南中国的真正大一统,而且还意味着中原政权第一次被北方游牧民族所消灭,显现着华夏文明的衰败和陨落。难怪,史学界会有“崖山之后已无中华”的提法。

接下来,我们一起回顾和还原这段历史,深入了解崖山之战的惨烈程度和前因后果。

随着成吉思汗完成了对蒙古各部的统一,蒙古人开始不断扩张。作为落后的游牧民族,他们既不管农耕文明,也不管商业文明,只知道野蛮的攻伐。或许,在他们的字典中只有一个词就是“占领”,如果非要再加上一个词的话,那就是“占领、占领……”。至于说,占领之后该如何治理,那似乎不是他们所关心的问题。

就这样,蒙古帝国的地盘越来越大。首先,成吉思汗消灭了已经率落的西辽国,接着是西夏国。等到攻打金国时,成吉思汗过世了,但他留下遗言要联合南宋共同对付金国,到了1234年,蒙古和南宋终于联手消灭了金国。

蒙古人并没有停止自己攻伐的脚步,从唐朝前后就开始与中原政权屡屡为敌的吐蕃国终于被强大的蒙古骑兵吞并了,这个时间点是1247年。隔壁的边陲小国大理自然不在话下,蒙古人在1253年就将其纳入了自己的帝国版图。

于是,南宋政权就成了摆在蒙古人面前的唯一目标。若不把南宋灭国的话,就辜负了笔者上面对蒙古人的评价,完全不能准确体现出他们豪横的性格。

当时的南宋,已经经历了封建社会的充足发展,处于农耕文明的成熟时期,远超过了我们所耳熟的“强汉”或者“盛唐”。否则,也不会有“华夏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的高度评价。

不过,在经济社会空前发展的同时,两宋却形成了“重文抑武”和“守内虚外”的畸形发展模式,国家富裕的情况下军事实力却非常孱弱,以至于对外战争几乎没有胜绩,还由“北宋”变成了“南宋”,丧失半壁江山后偏安一隅。

面对蒙古军团的四面出击,南宋显得非常被动,只能依靠坚城壁垒处处设防。幸好,蒙古人虽善于骑兵作战,但对于攻城战和水战都不擅长,在南宋“江淮一线”和“襄樊一线”连续受阻,双方就此陷入了相持阶段。

1261年,忽必烈正对南宋的坚城和水军一筹莫展。由于吕文德的陷害,时任泸州知府的刘整竟举兵投降了蒙古人,听闻这则消息,忽必烈竟激动的手舞足蹈。 从此,蒙古人调整了自己的战争策略,开始推行“以汉制汉”的方法,不仅重用汉人,而且还利用他们充当先锋。

自此开始,刘整不仅成为南宋的第一个汉奸,更成为了这场战争的转折点。甚至于,他还提出了“欲灭南宋,先攻襄阳”的战略主张,一边帮助蒙古人训练水军,一边调整攻击方向,目标直指襄阳。

蒙古人通过水陆合围的方式长期围攻襄阳城,关于这段历史,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倒是进行了生动的演绎,大侠郭靖就是在死守襄阳的战役中身亡的。

襄樊之战后,蒙古军队终于得以长驱直入。从此,前方已经一马平川,极其有利于骑兵进行作战,很快就威逼到南宋的国都临安。

1276年,眼见抵抗无望,南宋的谢太皇太后决定投降。竖日,她抱着五岁的娃娃皇帝宋恭帝和满朝文武出城投降,结束了赵家三百多年的统治。

益王赵昰和广王赵昺尽管也是乳臭未干的娃娃,但还是被抵抗派们带出了临安,并作为一面旗帜在浙江金华一带继续抗元。为了整合所有的势力,也为了继续以华夏正统的形象自居,赵昰被拥立称帝,史称宋端宗

端宗登基后,为了稳定局势而设置了一套战时机构,任命陈宜中为丞相,任命张世杰为大将军,任命陆秀夫为枢密院掌事,任命文天祥为少保。但是,这套人马一直都居无定所,不断被元军赶着跑。

到了1277年时,随着元军的继续南下,就连福州也被攻占了,流亡小朝廷被迫转移到了泉州一带维持。之后,又被赶到了广东,还在渡海途中遭遇了台风,端宗小皇帝差点儿就落水身亡,抵达广东不久就在惊恐之下病死了。

于是,端宗的弟弟卫王赵昺又被拥立登基,成为了南宋真正的末代皇帝。1279年,张弘范率领元军攻至广东崖山一带,并对南宋小朝廷以及随行军民形成了三面包围之势。

大将军张世杰本想先行攻占海湾的出海口,以保证撤退的路线。但为了鼓舞士气,也为了防止士兵逃亡,他还是决定尽数焚烧所有的房屋,造成了破釜沉舟一战的气势。之后,又将所有的战船都用铁索相连,将赵昺的“龙舟”护在中心。

元军使用了火攻的战术,但张世杰早有防备,提前将战船都涂抹了淤泥,并在每条船上放置长木以防备元军贴近。眼见火攻不成,元军只得封锁海湾,又断绝了宋军的粮食和饮水。在此期间,元军还安排张世杰的外甥韩某多次招降他,均遭到了严词拒绝。

不得以,元军只得展开正面的强攻,利用漫天矢雨逐渐逼近宋军的水营。成功抵近后,元军的作战优势就体现出来了,他们一路冲进了宋军中心地带。

陆秀夫眼见突围无望,只好带着小皇帝赵昺且战且退,在山崖处投海殉国。在他身背幼主自尽后,幸存的南宋军民都大为悲恸感伤,十多万的士兵、宫女、太监、百姓也都纷纷跳海,誓死不做元军的俘虏,非常的悲壮和惨烈。

虽然,崖山之战的失败与张世杰等人制定的不恰当作战方案有关。但是,他们在绝境中所表现出的气节和勇气,都让人肃然起敬。

崖山战役后,元将张弘范还命人在山壁上刻下了“镇国大将军张弘范灭宋于此”的十二个大字,以炫耀自己的功绩。从此以后,南宋朝彻底灭亡,南中国第一次完全沦陷于外族之手,结束了自己独立发展的道路。

既落后又野蛮的蒙古人,从此开始肆意蹂躏整个中国,实行了保守和反动的统治。而且,蒙古人还开始攻击中亚、西亚和欧洲地区,对全世界都造成了巨大的灾难。

1368年,在汉人的南宋政权灭亡将近百年后,朱元璋成功在南京复国,建立了大明王朝。但是,不能否认的一点,虽然华夏文明源远流长,但中原的汉人政权的确遭遇过灭国之祸。难怪,明朝末期东林党的领袖钱谦益曾在《后秋兴之十三》中提到过:

海角崖山一线斜,从今也不属中华。

此后的历代封建统治者,再也没有采取过像两宋那样宽松和开明的国策,而是在封建专制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君主专权也越来越严重,成为中国在近代落后挨打的重要原因。

标签: 历史崖山之战南宋

更多文章

  • 蓝田之战的过程是怎样的?蓝田之战对秦国和楚国有何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蓝田之战,秦国

    蓝田之战的过程是怎样的?蓝田之战的结果是什么?楚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蓝田之战简介蓝田之战,又称秦楚丹阳、兰田之战,指公元前312年,秦国和楚国的一场战役。前312年,秦国张仪欺诈楚怀王,许割地六百里,楚怀王信以为真,与齐国绝交。张仪却说,他答应给楚国的只

  • 皇太极发动的大凌河之战,对明朝有什么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大凌河之战,明末

    对大凌河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大凌河之战,是公元1631年(明崇祯四年,后金天聪五年),由后金皇太极率领的五万军队进攻明朝辽西大凌河城的战争。在大凌河之战前,后金皇太极一方的进攻,遭到了袁崇焕的顽强阻击。比如在公元1627年的宁锦之战中,袁崇焕就重创了皇太极,让后金一

  • 官渡之战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官渡之战时曹操为什么能取胜?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官渡之战,曹操

    官渡之战简介:官渡之战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官渡之战曹操取胜原因是什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官渡之战简介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曹操奇袭袁

  • 睢阳之战:唐朝天下得以保全,全仗睢阳坚守10月之久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睢阳之战,唐朝

    唐朝睢阳之战经过是怎样的?唐朝睢阳之战有多重要?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唐朝睢阳之战简介睢阳之战是唐代安史之乱时期的一场著名战役,发生在唐肃宗李亨至德元年(公元756年),张巡撤出雍丘后,率众沿睢阳渠向南撤退,当时他只有马三百匹,兵三千人,退至素有江淮屏障之称的战略要地睢阳(今

  • 宁远之战中明朝的主要将领是谁?后世如何评价宁远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宁远之战,明朝

    宁远之战是1626年(明天启六年、后金天命十一年)正月,后金与明朝在宁远(今辽宁兴城)进行的作战。明朝方面称之为“宁远大捷”。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此战明军取得胜利,后金军战败,这也是首次明军打败后金军。宁远之战详解一、明军准备努尔哈赤乘辽东明军易帅和匆忙撤军之机,亲统八旗军

  • 东汉末年爆发的易京之战,对当时的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易京之战,东汉

    对易京之战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东汉末年,群雄逐鹿中原。其中,就公孙瓒和袁绍来说,是当时比较强大的两个诸侯。对于公孙瓒来说,地盘主要在幽州地区,而就袁绍来说,所在的冀州正好位于幽州的南部一带。因此,双方可谓唇齿相依,相对应的冲突和较量自然是在所难免了。在界桥之战后,公孙瓒和

  • 历史上真实的夷陵之战是怎样的?夷陵之战对三国有什么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夷陵之战,三国

    夷陵之战简介:夷陵之战的背景是什么?历史上真实的夷陵之战是怎样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夷陵之战简介夷陵之战,又称彝陵之战、猇亭之战(猇亭[Xiāotíng],古地名,在今湖北宜都北),是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对东吴发动的大规模战役,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

  • 东汉与羌人的赤亭之战结果如何?战争的过程又是怎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东汉,赤亭之战

    赤亭之战的背景是什么?赤亭之战的过程是怎样的?赤亭之战的结果如何?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赤亭之战简介赤亭之战是元初二年(115年),在东汉与羌人的战争中,武都(郡治下辨,今甘肃成县西)太守虞诩击败西羌于赤亭(今甘肃成县西南)的著名作战,使羌人惨败。赤亭之战的背景东汉元初二年(

  • 播州之役:明朝万历三大征之一,背后竟是劳民伤财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播州之役,明朝

    播州之役是明朝万历年间打败播州土司杨应龙叛乱的一场战争,是明神宗万历三大征之一。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播州介于川、贵、湖之间,远于王化,山川深阻,地势险要,方圆二千里,为西南夷中之最大者,民悍而财富。唐朝末年杨端设计打败南诏的穆星天,继而受唐朝册封播州,世袭官位,历经两宋与元

  • 赤壁之战双方的实力差距那么多 东吴联盟为何会选择背水一战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赤壁之战,曹操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XXX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一看到滚滚流水,就想起那场令无数人至今仍在探讨推演的战役——东吴与蜀汉联手迎战曹军。这场战争对于曹孟德来讲此,若胜,便能扫除阻碍,一统天下。若败,称霸天下的伟业便要徐徐图之。反观孙仲谋,此战若胜,可保全父兄辛苦建立的东吴政权凭借天,隔江而治。若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