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夷陵之战时,曹丕为什么没有趁势攻打东吴?

夷陵之战时,曹丕为什么没有趁势攻打东吴?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058 更新时间:2024/2/2 5:12:23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夷陵之战,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夷陵之战,又称彝陵之战、猇亭之战(猇亭,古地名,在今湖北宜都北),是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对东吴发动的大规模战役,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也是三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之前两场战役分别是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章武元年(221年)七月,刘备挥兵攻打东吴孙权,气势强劲。孙权求和不成后,一面向曹魏称臣,一面任命陆逊为总指挥率军应战。陆逊与刘备相持七八个月后,最终于夷陵一带打败蜀汉军。

夷陵之战的惨败,是蜀汉继关羽失荆州后又一次实力大损。值得注意的是,在夷陵之战爆发时,实力最强大的曹丕选择了按兵不动的策略,也即曹魏既不帮助蜀汉,也不帮助东吴,从而坐山观虎斗。但是,在夷陵之战结束后,曹丕却发动了三路大军攻打东吴的战役。此战,东吴将士因为刚刚打赢了夷陵之战,可谓士气高昂,从而成功抵挡了来自曹魏的进攻。那么,问题来了,夷陵之战爆发时,为何曹丕没有趁势攻打东吴,他是怎么想的?

首先,魏黄初三年(公元222年),也就夷陵之战结束的同一年。正当徐盛、潘璋等议乘胜追击刘备之时,陆逊、朱然等却认为曹丕调兵遣将,名义上为相助,实则包藏祸心,所以不再追击。果然,曹丕选择征召孙权的太子登入朝为质,被孙权拒绝后,便于九月遣三路大军进攻东吴。对于曹丕来说,三路伐吴之战的规模和阵容,都是比较豪华的,东有曹休、张辽、臧霸出洞浦口;中有曹仁攻濡须坞;西有曹真、夏侯尚、张郃、徐晃围江陵。

因为当时已经结束了夷陵之战,孙权的应对就是遣吕范等督五军,以舟军拒曹休等;以朱桓为濡须督拒曹仁;诸葛瑾、潘璋、杨粲救朱然于南郡。东路一线曹休军略有斩获;中路和西路则延至明年三月才有结果:夏侯尚军围江陵半年而不破,最重要的是因曹仁军而被朱桓所破而被迫一同退兵。这个结果恰好正如战前贾诩、刘晔所料无功而还,此后蜀吴很快又和好,故此战可以看成自襄樊之役、夷陵之役后,魏蜀吴三家转为战略胶著状态的分水岭。因此,非常明显的是,在夷陵之战爆发,也即东吴主力和蜀汉交锋的时候,曹丕没有趁势攻打东吴。等到夷陵之战结束后,曹丕才征讨东吴,结果几乎是一无所获。

对此,在笔者看来,之所以夷陵之战爆发时,魏文帝曹丕没有趁势攻打东吴,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一方面,在夷陵之战前,孙权先是向曹操主动称臣,然后又向曹丕称臣,也即孙权故意讨好的举动,一定程度上迷惑了曹丕,导致其没有做出正确的判断。早在襄樊之战时,曹操上表任命孙权为骠骑将军、假节兼荆州牧,封南昌侯。孙权派校尉梁寓向朝廷进贡,又将原先俘虏的朱光等人送归北方,作出示好举动。于是,孙权和曹操联手击败了关羽。当然,斩杀关羽,夺取荆州,也让孙权彻底得罪了刘备。

黄初二年(221年),吴国孙权因之前袭杀关羽收荆襄之地,害怕刘备报复首尾难顾,乃假意与魏曹丕遣使修好奉章,并遣于禁等还。”曹丕遂遣“太常邢贞持节拜权为大将军,封吴王,加九锡。”孙权由是称臣于魏。因此,在夷陵之战爆发时,孙权所在的吴国,名义上是属于曹魏王朝的。也即此时吴国和曹魏之间的关系,可以类比魏国和东汉王朝之间的关系。既然孙权已经主动称臣,那么,对于曹丕来说,很可能找不出什么攻打东吴的借口。

换而言之,在古代战争中,非常讲究名正言顺的道理,比如刘备攻打东吴,就是打着为关羽报仇,夺回荆州的旗号。再比如诸葛亮北伐中原,则是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号。现在,曹丕想要讨伐隶属于曹魏的吴国,自然也需要一个理由,或者可以说是发兵的借口。而在夷陵之战爆发时,曹丕确实没有找出合适的理由。等到夷陵之战结束后,曹丕选择征召孙权的太子登入朝为质,被孙权拒绝后,便于九月遣三路大军进攻东吴。也即在夷陵之战结束后,曹丕找到了出兵讨伐东吴的借口,可惜,这已经错过了进攻东吴的最佳时机了。

另一方面,不得不说的是,相对于他的父亲曹操,曹丕显然缺乏抓住机会的能力。比如在官渡之战爆发的时候,曹操就抓住了偷袭袁绍粮草的机会,从而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而就曹丕来说,刚刚登上皇帝的宝座,加上之前缺乏战场上的历练,所以没有在夷陵之战爆发之际做出及时且正确的选择。如果当时曹操没有去世的话,那么,曹操很可能会抓住机会攻打东吴,让东吴陷入到两线作战的问题中,从而获得更大的利益。

最后,除此之外,曹丕因为刚刚完成篡汉称帝这一重要的工作,所以需要花费时间巩固自己的位置。而这,也是曹丕错过进攻东吴最佳时机的原因之一。延康元年十月初一(220年11月13日,癸卯日),魏王曹丕下诏收敛、祭奠阵亡将士。十三日(11月25日,乙卯日),汉献帝正式禅让帝位,曹丕三次上书辞让。二十九日(12月11日,辛未日),曹丕登受禅台称帝,改元黄初,改雒阳为洛阳,大赦天下。在汉献帝刘协退位之后,曹丕登基称帝,是为魏文帝。黄初三年(222年)二月,鄯善、龟兹、于阗王各遣使奉献。之后西域复通,设立戊己校尉。三月,封皇长子曹叡为平原王,弟弟曹彰等十一人皆为王。四月,封曹植为鄄城王。九月,立贵人郭女王为皇后。

并且,曹丕即位初期,还假借征吴之名,平定了青州、徐州一带的地方割据势力,最终真正一统北方中原地区。汉末以来,青、徐一带存在着以臧霸、孙观等为首的割据势力,他们虽归顺曹操,却拥有自己的地盘和兵力,曹操不得不对他们采取羁縻的策略。对此,曹丕即位之后,就在谋划如何清除以臧霸、孙观等为首的割据势力。黄初三年(222年),曹休督领张辽、臧霸等人,在洞口一带征讨吴将吕范。后来,臧霸被征为执金吾,从而事实上被曹丕夺取了兵权。综上,在即位之初,曹丕需要处理的事务相对较多,这也是他等到夷陵之战结束,才发兵讨伐东吴的原因之一。对此,你怎么看呢?

标签: 历史夷陵之战刘备陆逊

更多文章

  • 吴楚柏举之战简介 柏举之战有哪些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吴楚,柏举之战

    柏举之战胜利的原因是什么?柏举之战影响有哪些?趣历史这就为你介绍:吴楚柏举之战简介柏举之战是公元前506年(周敬王十四年),由吴王阖闾率领的3万吴国军队深入楚国,在柏举(今湖北省麻城市境内,一说湖北汉川北)击败楚军20万主力、继而占领楚都的远程进攻战。在战争中,吴军灵活机动,因敌用兵,以迂回奔袭、后

  • 万历三大征巩固了中华疆土 三大征为什么还引发争议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明朝,万历三大征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万历三大征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喜欢明朝历史的朋友们,应该对万历三大征非常熟悉,即李如松平定蒙古的宁夏之役,李如松抗击日本丰田秀吉的朝鲜之役以及李化龙的播州之役;这就是,万历皇帝在位时期对外的三次重大军事活动。虽然万历三大征,在整个古代历史战争中的知名度并不高,但其对历史

  • 历史上真实的“雍熙北伐”,把燕云十六州拱手让给了辽国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雍熙北伐,宋朝,辽朝

    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雍熙北伐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有“儿皇帝”之称的石敬塘,将燕云十六州拱手让给了辽国。北宋雍熙三年,宋太宗为了将割地夺回,便派遣二十万大军,分三路向辽国发起进攻,这次讨伐被称作“雍熙北伐”。然而,这次声势浩大的北伐之旅,最终,却以北宋十万大军的覆没,以

  • 美国南北双方都不想用战争解决矛盾,为何战争还是爆发了?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美国,林肯

    南北战争(即美国内战),是美国历史上唯一一次内战,参战双方为北方美利坚合众国和南方的美利坚联盟国。战争以南方联盟炮击萨姆特要塞为起点 ,最终以北方联邦胜利告终。战争之初,北方为了维护国家统一而战,后来演变为一场消灭奴隶制的革命战争,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其实,当时的经济因素和社会变革并

  • 骑兵时如何兴起的,为何后来慢慢的消亡了呢?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清朝,僧格林沁

    「骑兵」作为战争史上称霸时间最长的兵种,横扫世界长达几个世纪。无论是十字军东征,还是席卷半个地球的蒙古铁骑,作为战斗主力的骑兵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甚至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走向。然而,威震一时的骑兵又是怎样走向没落的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在中国,早在商朝就有数量较少的骑士,而后来推翻商

  • 秦魏阴晋之战简介 阴晋之战的结果是怎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秦国,阴晋之战

    阴晋之战的故事是怎样的?阴晋之战的结局如何?趣历史这就为你介绍:阴晋之战简介阴晋之战发生于前389年,秦国起兵50万讨伐魏国西河郡,被郡守吴起以少胜多击败秦军的著名战争。然而,阴晋之战却没有被《史记》及诸多史料所记载,仅在《吴子》一书中所出现,故真实性有争论。魏国与秦国为争夺关中河西(今山西、陕西两

  • 三国演义中打仗动辄几十万大军,到底是夸张还是真实数量?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三国,曹操

    曹操在平定北方之后,于建安十三年(208年)正月回到邺城后,立即开始了向南用兵的军事上和政治上的准备。同年七月,曹操挥军南下,八月,荆州刘表病死,蔡瑁、张允等就拥立刘琮继任荆州牧。曹操接受了荀彧的意见,先抄捷径轻装前进,疾趋至宛、叶。九月,曹操到达新野县,刘琮就以荆州投降曹操,派人用朝廷过去颁发的符

  • 揭秘:蓝田之战楚国为什么会败给秦国?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蓝田之战,楚国,秦国

    楚国由胜转衰的开始是什么?接下来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公元前312年,楚怀王因愤恨张仪以六百里土地欺诈楚国,使楚国与齐国绝交,而后反悔以6里之地搪塞。楚怀王大怒,不顾大夫昭阳等人的劝阻,以老将屈匄为统帅,柱国景翠为副统帅率领70余名将领倾全国之力进攻秦国,并攻陷汉中。同时,楚国的盟国

  • 清军明明很多为何面对列强选择不抵抗政策呢?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清朝,慈禧

    清光绪26年(1900年)6月11日大英帝国、美利坚合众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德意志帝国、俄罗斯帝国、日本帝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王国等国派遣的2,000多人组成的联合远征军,由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强占火车由天津驶往北京。8月14日,联军抵达京城,是为八国联军侵华。这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件大事,在此之

  • 长平之战中,赵括做了些什么?他真的只会纸上谈兵吗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长平之战,赵括

    长平之战,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长平之战,赵军面临的是七国最强军队,没有败绩(八年前小败赵国一次)的秦国军队。并且是主动招惹秦军,虎口夺食。首先,从心理上,赵国肯定是很怂的,对面可是把韩魏打的妈都不认识的主儿,秦军公认当时最强军。假如赵国能调动的兵力超过四十万,肯定会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