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长平之战中,赵括做了些什么?他真的只会纸上谈兵吗

长平之战中,赵括做了些什么?他真的只会纸上谈兵吗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1708 更新时间:2024/2/2 2:47:43

长平之战,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长平之战,赵军面临的是七国最强军队,没有败绩(八年前小败赵国一次)的秦国军队。并且是主动招惹秦军,虎口夺食。

首先,从心理上,赵国肯定是很怂的,对面可是把韩魏打的妈都不认识的主儿,秦军公认当时最强军。假如赵国能调动的兵力超过四十万,肯定会全部调过来防守,为什么是秦军四十万,赵国也是四十万,秦国认为四十万足够灭你赵国了,赵国是因为我只有四十万,想多派没有。

其次,如果赵国撤十万回去,士兵的心里也是要考虑到的,那剩下的三十万士兵一个个都是人,和我们一样,会玩会浪的人,他们也会害怕,他们也会有私心,谁都不想死,谁都不想去打仗,谁都想着老婆孩子热炕头。没撤之前勉强和秦军势均力敌,少了四分之一的人,剩下的人,是不是会害怕,战争双方,一旦谁先怂,大概率会输。

再者,秦军会看着你撤走四分之一的人,而无动于衷,也许当你正在撤退的时候,秦军就趁乱杀过来了,(十万人撤退,阵地肯定会乱的)。秦军为了胜,为了面子,为了荣誉,还有一丝丝的担心(怕在自己撤退的时候,赵军突然杀出来),战场上,撤退是兵家大忌。秦军也不可能撤,双方只能僵持。

我认为赵母聪明,赵括有从军经验,但统全国之军尚少资历,若胜秦,立盖世之功,括之亡父老母亦可重奖,无需多虑,若括败绩,已劝说赵王不可用赵括,无损赵奢威名,自己也因先见之明而再无追究之理。就像现在一些领导们,会议上面对问题不思解决,只说反对,功成则会议决策自己只是善意提醒防范问题,失败则已表态反对,自己无责,赵括居高位不作为,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长平之战,赵国失败,根本原因还是赵王缺乏打持久战的准备,丢掉上党,就好比让敌人站在自家屋顶上,压力强的不可接受,上党一定要争的,但如何去争,争到什么程度,赵王心理没数,缺乏经验而又气浮气躁,面对的对手异乎寻常的强大,完全没想到败的这么彻底。不败在已,胜在敌。赵国作战目的不清晰,如果是守住地盘就不应该举国之兵投入战斗;如果是战略决战,那在国力不如对方外交孤立无援时,就更要用奇用险寻求破局,而不能一味防守打持久战。

小编认为:长平之战是秦国当时是秦昭襄王的中期,秦国经历了商鞅变法,秦国是军功爵制进行最彻底的国家,东方六国完全没有进行军功爵制,到了秦昭襄王中期粮食产量,比其他国家高出了很多。有四川天府之国的粮草作为大后方,是当时最肥沃的土地,赵国换赵括为主将是因为廉颇坚守不出,国力已经耗不住三年的战争。赵括只是为赵王实行意图的一个人,想结束战争,还有赵括是自家人,是贵族,赵括也是挺厉害的,只是没有作战经验而已。

标签: 历史长平之战赵括

更多文章

  • 明朝的经济不如宋朝,为何却能收复了燕云十六州?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宋朝,赵光义

    燕云十六州又称"幽蓟十六州","燕云"一名最早见于《宋史·地理志》。燕云十六州,即今北京、天津北部(海河以北),以及河北北部地区、山西北部地区。古人云:失岭北则必祸燕云,丢燕云则必祸中原,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公元936年,后晋开国皇帝石敬瑭(后唐河东节度使)反唐自立,向契丹求援。契丹

  • 廓尔喀之役时,清朝为何舍近求远从黑龙江发兵?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廓尔喀之役,清朝,尼泊尔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廓尔喀之役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尼泊尔与清朝的这场战争,尼泊尔称为尼泊尔-中国战争,清朝则把它称为廓尔喀之役,或者第一次廓藏战争。从双方的叫法上可以看出,尼泊尔是尽量往大了叫,把这场战争上升到国家层面的战争,而清朝则往小了叫,把

  • 清朝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清朝,林则徐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转折性事件,这场战争彻底将我国从封建社会天朝上国的迷梦之中打醒了。其中很有趣的一点就是,这场战争之中,英国人对我国的情况还是很了解的,但是清朝皇帝道光居然连英国具体在哪都不知道,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那么为何英国对清朝了如指掌,清朝对英国却几乎一无所知呢?

  •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开始的时候连连胜利,为何后面却惨败呢?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三国,诸葛亮

    诸葛亮一生有过多次北伐曹魏的军事行动,而这些军事行动中,真正有意义的其实是第一次,而余下的几次,其实充其量不过是蜀汉政权的垂死挣扎。刘备去世后,留给了诸葛亮一个烂摊子:对内,刘备没能取得巴蜀士族的认可,这一点需要诸葛亮去完善,对外,刘备和吴国爆发大规模战争,导致蜀汉和吴国的和平同盟被破坏,并且,在讨

  • 范仲淹人生中的第一场败仗,揭秘历史上真实的好水川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好水川之战,宋朝,西夏

    好水川之战的故事大家了解吗?今天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韩琦是北宋名相,他刚及弱冠就取得了科举第二名的好成绩,为相十载、辅佐三朝,是北宋极其出色的政治家。就是这样一位优秀的北宋臣子,还不是带领北宋军队吃了败仗,而且那还是著名文学家范仲淹人生中的第一场败仗,即好水川之战。宋仁宗在位时期,李元昊自立为

  • 揭秘历史上的好水川之战,李元昊带西夏军大败宋军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李元昊,西夏,宋朝,好水川之战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李元昊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李元昊(1003年—1048年),党项族, 银州米脂寨(今陕西米脂县)人。1038年,35岁的李元昊正式称帝,建立西夏王朝,定都于兴庆(今宁夏银川市)。李元昊建立西夏后,为了能够掠夺更多的邻国财富,转移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并迫使宋朝

  • 被称为“三国第一猛将”的吕布都吃过哪些败仗呢?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三国,吕布

    若是要论谁是三国时期第一的武将,肯定很多都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吕布的名字。吕布之勇猛,在三国中少有人是他的敌手,曾经一个人就能和张飞关羽两人周旋,由此可见其武艺的高超。可是就是这样一个武艺高超的人,曾经却也吃过不少败仗。值得一提的是他曾经败在一个人的手下三次,这个人就是曹操,他三破吕布大军,最后擒杀吕布

  • 二战爆发后的西班牙,为何没有加入德意日轴心国阵营对同盟国作战?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二战,法西斯,西班牙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二战爆发后,法西斯统治下的西班牙为何选择中立,没加入轴心国?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法西斯统治下的西班牙为什么选择中立,没有加入德意日轴心国阵营对同盟国作战?这的确是一个值得二战历史爱好者讨论的话题。总体来看,结合西班牙自身的情况和当时的国际环境,

  • 本来能抵挡清军的“夷丁突骑”,为何没阻拦清军呢?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明朝,吴三桂

    军队的强弱自古至今都是一个国家整体国力强弱的重要标准之一,而其中能在军队称得上精锐二字的部队,那更是一个国家军事实力高度最为突出的代表。而今天小编要给大家介绍的这支名叫“夷丁突骑”的部队,便是明末时期仅存的精锐部队了。那么这支“夷丁突骑”的战力究竟有多强呢?接下来小编就来给大家仔细的剖析一下。首先,

  • 汉中之战曹魏这边夏侯渊战死 刘备对此损失了多少人才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汉中之战,刘备

    你真的了解汉中之战刘备伤亡吗?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中国历史上天下纷争最多的时代当属三国时期了,自从董卓扰乱朝纲后,天下诸侯都纷纷打起了自立为王的想法。后来董卓被推翻,天下陷入了短暂的混乱。乱战结束,天下形势明朗,魏蜀吴三足鼎立。而曹操一直都将刘备当成了自己眼中钉,为了除去刘备,曹操多次交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