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了解:唐代藩镇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唐代的藩镇格局是怎样的?是如何产生的?
前言
唐太宗继位以来,向北攻灭东突厥,稳定住了大唐北部的边疆,向西又发动了一系列的战争,从而基本建立起了天山以南的防御体系。到了高宗的时候,大唐的势力范围进一步扩大,彻底灭亡高句丽之后,又彻底剿灭了西突厥,此时的大唐,除了西南的吐蕃外,几乎已经不存其他强大的敌手了。
在疆域的控制上,此时的唐王朝已经超越了过去的任何朝代。然而,看似风光的背后,唐王朝的问题也开始在这里出现。不同于现代社会,古代社会交通不便,对于如何控制大范围的疆域,是历朝历代的一大难题。
▲大唐疆域图
唐王朝对此问题的解决办法,即,设立节度使“以卫西境”,从此开始了节度使镇边的历史。到玄宗朝的时候,节度使制度,随着唐帝国的疆域达到极盛,亦跟着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节度使制度不仅把唐帝国的兴盛推向巅峰,也成为把唐王朝打落低谷的重要推手。缘起缘落皆源于一代明皇唐玄宗的勃勃雄心,和他的傲慢。在成就其伟业的同时,不仅给自己挖好了埋葬英明的深坑,也把唐王朝推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节度使制度的诞生
1、大唐武威极盛夏的隐忧
在经历了太宗朝的军事全盛之后,高宗皇帝竭力想要保持住这种强盛的态势。虽然从战绩上来看,确实也做出了辉煌的战绩,但唐王朝的军事实力,总体上已经出现了瓶颈,甚至衰退。这其中的原因,主要体现在将帅上的新人不继,和府兵制度的逐渐解体。
▲唐高宗
随着高宗去世,武后称帝,唐王朝的政局越发动荡。景龙四年,李旦之子李隆基联合太平公主发动政变,拥立李旦复位,而李隆基则被立为皇太子。在这段时期内,唐王朝的对外战争表现的不尽如人意,同时,边境压力越来越大,形势愈发恶化。
2、应势而降的节度使制度
西部边境的严峻形势,主要表现在唐王朝和吐蕃之间的对抗处落下风。大非川一战,唐军损失十余万精锐部队,仪凤三年的李敬玄带兵十八万,在青海被吐蕃击败。两次大战的失败,直接导致吐蕃势力突入到西域地区,安西都护府甚至曾被迫废除。
景云二年,唐王朝为防范吐蕃的不断进攻骚扰,睿宗以贺拔延嗣为凉州都督、河西节度使。节度使制度正式登上历史舞台,河西藩镇也成为唐代的首个藩镇,“自此而后,接乎开元,朔方、陇右、河东、河西诸镇,皆置节度使”
3、“安史之乱”前的藩镇格局
进入唐玄宗年间,大唐周边的吐蕃、突厥、奚、契丹、突骑施以及南诏频频叩关,使得边境狼烟不断。为应对严峻的边境威胁,玄宗皇帝相继在边境地区设立了十个节度使,三个经略守捉使,史称“开元九节度”。
▲玄宗朝设立的十大节度使藩镇
玄宗朝设立节度使遵循两个基本的原则,其一,是根据面对的边境威胁大小,其二是节度使所辖藩镇之间的相互制约。
河西、陇右节度使的设立,主要是为了防范西部强大的吐蕃;幽州、平卢节度使则是为了防范处于唐帝国东北部的契丹和奚;朔方、河东节度使是为了防御位于北方边境的突厥;安西和北庭二节度的设立,则是唐玄宗经略西北,同时为了防御吐蕃、突厥、突骑施势力,以及征讨大食而设立的。
位于大唐西南的剑南节度使的设立的目的,《旧唐书·地理志一》记载为“西抗吐蕃,南扶蛮獠”,即在抵抗吐蕃骚扰的同时,招抚西南地区各个少数部族。考虑到西南威胁相对较小,而且节度使职权不重,因而未再设立其他节度使加以制衡。
可以看到,在唐帝国自太宗朝武威达于全盛之后,玄宗皇帝在初期的执政期间,通过设立节度使制度,再一次把大唐国威远播四方。值此之际,不仅玄宗皇帝的功勋赶超了太宗,大唐的强盛也达于极盛,而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巅峰在这此时臻于巅峰。
在这一时期,大唐的节度使所在的藩镇,虽然辖域辽阔,但与后来的藩镇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此时的藩镇并未形成割据势力,而是由唐王朝中枢政权牢牢把控着。
激荡天下:藩镇的崛起
唐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初九,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携兵20万之众,以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安史之乱”就此爆发,这一历时8年的战争,给唐王朝以沉重的打击。虽然在肃宗李亨的带领下,最后得以成功平叛,但再也回不去那个曾经的大唐了,而“藩镇割据”的历史大幕在就此拉开。
1、“安史之乱”后的藩镇格局
藩镇割据和藩镇林立,是唐王朝中后期整体政治形势的突出特点。不过此时的藩镇割据,还有着不同于寻常人理解的地方。首先,藩镇割据不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凝固词汇,它是既有藩镇,又有割据。通俗的说,就是指不是所有的藩镇都是割据的,此时割据的藩镇只是所有藩镇中的一小部分,数量上仅约占六分之一。
▲安史之乱
类型上大体分为四类,其一,是以河北三镇为代表的“河朔割据型”,此三镇主要由原安史旧将控制,具有非常强的独立性,是割据型的典型代表;其二,称为“中原防遏型”,以宣武、武宁、忠武、泽璐、河阳和义成六镇为典型,他们主要的任务是防御第一种类型的藩镇,护卫唐廷的安全,同时也承担保护东南漕运的责任。
第三种是“边疆御边型”,分为西北边疆和西南边疆两部分,包括凤翔、邠宁、山南西、西川等十七镇,此类藩镇主要是为了防御吐蕃和西南少数族群而设立的。
第四种叫“东南财源型”,包括浙东、浙西、淮南以及荆南等九镇,它们是唐王朝的财富来源,是维系唐王朝生存的关键藩镇。
正是因为存在不同类型的藩镇,才能很好的解释,为什么大唐在安史之乱后,依然能够延续一百五十多年的缘故。但不可否认的是,相比于安史之乱前的藩镇,这一阶段藩镇的相对独立性要强的多。
2、“黄巢起义”后的藩镇格局
大唐乾符五年,出生盐商的黄巢发动叛变,史称“黄巢起义”。黄巢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是维持唐王朝三方势力,即中央朝廷、宫廷宦官与地方藩镇之间的平衡被彻底打破,朝臣、宦官势力极速衰退,地方藩镇势力彻底实现一家独大。
▲黄巢起义
此时的藩镇大体分为五大类型,一是“河南型”,即以河南道藩镇为主体,在相互不断兼并的过程中逐渐被纳入朱温的势力范围,后来成为五代后梁政权的核心区域;二是“西部型”,它包括以长安为中心的西北、西南各藩镇,虽与唐廷关系密切,但在哀帝被挟持到洛阳后,即分化为凤翔、西川两大阵营,最后成为五代的秦岐和前蜀政权;三是“河东型”,此类藩镇脱胎于“中原长期防遏型”藩镇,在李克用的控制下,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五代后唐政权;四是“河朔型”,这类藩镇没有遭受起义战火的波及,相互之间的发展此消彼长,有的成长为更强藩镇,有的则逐步被其他藩镇吞并;五是“南方型”,由于此类藩镇距离唐代权力中心最远,地方独立化程度最深,后来逐渐厂长为五代时期的南方各政权。
在“黄巢起义”的巨大冲击下,晚唐藩镇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唐末朝廷对藩镇的控制力急速下降,各藩镇的权力开始极速扩张,涌现出了一大批类似朱温、李克用这样的,足以开邦建国的强藩。这也成为压垮大唐脊梁的最后一颗稻草。
大唐陨落:历史不可逆的奔向五代十国
天佑四年(907年),靠镇压起义军崭露头角直至封王拜相的朱全忠,通过“禅让”的方式,夺取了唐哀帝的帝位,正式代唐称帝,建国大梁。
绵延289年的大唐王朝正式结束了自己的使命。这个由玄宗皇帝一手缔造的藩镇制度,在助力大唐雄踞世界之后,也彻底把大唐拉下了神坛,最终消弭在历史的烟尘里。
总结
藩镇制度本身无所谓好坏,它不过是一种经世治国的手段而已。错,就错在用它的人身上。唐玄宗在执政的前半段时期,不愧为一代明君。然而,看着自己创造了前无古人的全盛极世,骄傲自满的他,开始懒政,开始惰政,节度使的监察制度亦开始蚁溃,以致给了胡将安禄山以千载难逢的叛唐良机。
中唐以后的各位唐皇,已然失去了重镇山河的勃勃雄心,一心只想苟安,以致大唐天下万劫不复,终究在藩镇割据的浪潮里,被扫入历史的垃圾桶。留给后人的,只剩下了耳熟能详的“盛唐”抑或是“藩镇割据”这样的字词。历史开始不可逆转地由藩镇格局经五代十国走向了北宋的重新一统。
参考文献
《黄巢起义对晚唐藩镇割据的影响》
《中央权力与地域集团》
《藩镇研究的新成果——《唐代藩镇研究》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