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清朝格格出嫁之后为何不能生育 期间到底哪里出了什么问题

清朝格格出嫁之后为何不能生育 期间到底哪里出了什么问题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387 更新时间:2024/1/24 14:33:52

还不了解:清代格格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清代出嫁的格格不能生育?除了难以见到驸马,还有这些原因!

出嫁的格格心里苦,但格格不能说。

可别被琼瑶阿姨的还珠格格给误导了,格格出嫁后根本无法与丈夫儿女成群,这倒不是说格格有不孕不育的问题,而是人家晚上跟丈夫见个面都难,来的儿女成群呢?

结婚这件事,格格其实不快乐。

在清代,皇帝的女儿称为公主。

格格这个群体,其实属于而皇亲国戚的女娃。譬如说爷,贝勒,贝子,镇国公和辅国公,他们家的女儿,都可以称作“格格”。

这些身份高贵的格格,她们从一出生就被特殊“照顾”。

格格们一出生,就不能享受寻人家的母爱亲情。由专门的奶娘抚育孩子长大。

稍大一些,便要开始学规矩礼数,待字闺中的格格们,依旧踏不出这四四方方的一片天。

好不容易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就要听从上级的指示,按部就班地出嫁了。

想当年,小燕子和紫薇那段爱得死去活来的爱情充斥着荧屏。如果那些真正的格格泉下有知的话,估计也想跳进电视剧潇洒爱一回了!

因为,格格的字典里,可没有“自由恋爱”这四个字。

格格们的包办婚姻,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政治联婚。到了婚嫁年龄,宫中的皇帝以及皇后定会为她们的人生大事“着想”。

通常情况下,格格们会被皇帝“赐婚”,为国家作贡献,通过婚姻来巩固国家社稷。

在清代,作为开国皇帝的皇太极,他亲自带头示范,将自己的女儿们远嫁到了蒙古部落,通过实行满蒙联姻,来巩固江山安定。

这些远嫁的女儿们,没有娘家的谕旨,十年都不能回家。

远嫁的漂泊孤苦,那么近嫁的呢?

那些嫁得离娘家近的,也有自己说不出的烦恼。

她们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无法过普通人的婚姻生活,还得背上“不孕不育”这口黑锅。

不能生孩子?格格其实心里苦。

在神话故事里,牛郎织女为何一年只有七夕见一次面,那是因为中间隔着银河。

在现实婚姻里,格格为何与夫君没有生育,那是因为中间隔着一个管家婆!

清代的皇室规矩,格格出嫁,都会带上陪嫁的奶娘一同前往夫家,美其名曰照顾格格的生活,俗称“管家婆”。

古人讲究尊卑有序,格格即便出嫁,也并非“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格格身份高贵,所以夫家人不仅不能怠慢,而且还必须恭恭敬敬。公婆与儿媳妇见面,还得先儿媳妇行跪拜大礼。

简直心累。

但这还不是最主要的,最“丧心病狂”的是,人家夫妻之间见个面,还得过管家婆这道大关。

格格嫁入夫家,不能和丈夫住同一所房子。而是住在被皇室恩赐的宅子里。丈夫住前院,格格住后院。

您以为这就完了吗?

到了夜晚,没有格格的宣见,驸马还不能踏入自家老婆房间半步。这样一来,夫妻二人见面都难,更别提同床共枕了。

格格的宣见,还得通过管家婆的批准。也就是说,格格想申请跟丈夫同睡,管家婆若是不同意,那俩人也无法一起睡觉的。

新婚女子本就害羞。而且夫妻之间那点事儿,本来就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经管家婆这么横插一脚,咱也不得不打开窗户说亮话了,格格们要鼓足勇气,厚起脸皮去告诉管家婆:今晚想和夫君同房。

说这句话,不仅要勇气,还得拿出实力打点,管家婆一高兴,就可以多出一个美妙的夜晚。

管家婆的目的很明确也很“单纯”,就是赚钱!

夫妻两人想见面,就得贡献出钱财交给管家婆,方可获得通行证。然而人心不足,管家婆心中的价格也水涨船高。长此以往地打点,那也是消耗不起的大额支出了。

付不起钱?那就对不起咯,各睡各屋吧!

相思成疾,公主其实很抑郁。

为何管家婆的权力如此大?格格要任其宰割呢?

说白了还是封建礼仪的锅。

管家婆本来是为了掌管格格在夫家的生活,后来风气渐渐就给带偏了,这些管家婆拿着鸡当令箭,耍起了威风。

因是皇室派来的,面子还是得顾着的,格格也没法将她们开除。

而且这种事,也不好与娘家的长辈诉苦。也正是因为这一点,管家婆才间接成为了格格府的“计划生育委员长”。

所以,格格们婚后都只能守着空荡荡的房间,心情哀怨地看着屋外那个“视死如归”的管家婆!

而格格与夫君呢,也只能隔着庭院,遥遥相望。就像那首歌词“我站在你左侧,却像隔着银河……”

她们长期不能丈夫见面,一起生活。婚后的日子,没有快乐,没有交流,更别提生小孩了!

时间一久,心中憋满的苦闷和委屈无处宣泄,身心健康便大打折扣。

这也是很多格格婚后年纪轻轻就去世的主要原因。

生命都不保,更何来的生育呢?

清代格格实乃悲哉!苦哉!

标签: 历史清朝格格

更多文章

  • 历史上有哪些顾命大臣?他们的下场如何呢?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三国,诸葛亮

    中国历史上有一种特殊的职业,那就是顾命大臣,这可能是古代特有政治制度的一种产物。“顾命”一词出自尚书《顾命》篇,讲的是,周成王将死,恐怕太子钊不能胜任,命令大臣召公和毕公辅佐太子。古代权力交接,很多时候接班人并不是成年人,即便有的已经成年,但思想不成熟,缺乏历练。所以,老皇帝为了让帝国延续,处理政务

  • 历史上真的发生过“周瑜打黄盖”这个故事吗?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三国,周瑜

    周瑜打黄盖这个故事可以说是人尽皆知,即便不是很清楚故事情节,对于这句歇后语还是熟捻于心的,经常有人在类似的情景中,不由自主的说出这句歇后语。这句歇后语的来历其实就像两个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表演的一出戏。那么在真实的历史中,有没有这件事情发生呢?答案是:并没有!根据《三国志》记载,赤壁之战开始后,经

  • 古代太子太保,太子少保是什么官职 换做现在是什么级别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古代,官职

    很多人都不知道古代官职,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清代的太子太保、太子少保,放现在是个什么官?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古代有不少让现代人大跌眼镜的官职名,比如“行走”,是清代年间调充某项职务但还没有给正式官衔的人;“太子洗马”则是辅佐太子,教太子政事、文理的官职,可不是一般人能够胜任的;“牛人”却是养牛的官

  • 盘点:历史上反腐做的最严格的三位皇帝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清朝,雍正

    第三位就是清世宗雍正皇帝,做为清朝时期的皇帝,雍正皇帝被人们所熟知的大概就是九子夺嫡之事了,但是却没有人知道雍正还是一个很能反腐的皇帝。清朝时期的朝廷是很富有的,这也就难免会有一些朝廷命官会打国库公饷的主意了,对于这样的贪官吏,雍正皇帝只用一招就让当时的贪官后悔起了贪念,那就是一人贪腐,全家遭殃。对

  • 古代圣旨那么多 现在为什么很少能看到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古代,圣旨

    对古代圣旨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皇帝都下圣旨,那么多圣旨,如今都到哪里去了呢?圣旨是指代封建社会皇帝下达的命令或者发表的言论,是权力的展示和象征,圣旨的材料十分考究,一般都是上好蚕丝或者绫锦织品,团案多为祥云瑞鹤,富丽堂皇。封建王朝更迭,产生的圣旨肯定不计其数,但是在

  • 古代官员的真实薪水如何?和古装剧中完全不同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清朝,康熙

    说到这,有的小伙伴可能会说,古代的那些大臣们只要做了官,什么府邸呀、豪宅呀,什么都有,那薪水待遇就更不用说了,哪像现在的那些公务员,工资简直低的要命,一个月下来,什么也没有存到。不过有这样的想法,也并不怪我们,主要是一些古装剧演的太过于夸张了,实际上并不像演的那样。其实古代大多数官员的薪资非常低,甚

  • 古代盐的售卖为什么会被朝廷垄断呢?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汉朝,盐业

    古装电视剧里经常会提到,在封建时期盐并不是市面上流通的商品,只能由官府或者指定的商贾盐行销售,如果私下贩卖食盐要处以严重得刑法,为什么在古代盐的售卖会被朝廷垄断,有何深意呢?首先,我们要知道食盐的作用,盐是维持人体正常新陈代谢的重要物质之一,人体如果连续几天不摄入盐就会感到浑身无力,抵抗力、免疫力降

  • 清朝同时存在多个兵部尚书 其中真正掌权的人是谁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清朝,兵部尚书

    还不了解:清代兵部尚书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清代为什么同时存在多个兵部尚书,到底谁才是真正掌权的?兵部,作为封建王朝设置的中央“六部”之一,其起源可以追溯到三国曹魏时期的“五兵制”,当时曹魏军制设中兵、外兵、骑兵、都兵、别兵等五兵,长官称五兵尚书。到隋朝,兵部正式成为朝

  • 古代没有现代交通工具 古人从广州到北京需要多久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古代,广州,北京

    还不了解:古代路程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古代,从广州到北京需要多长时间呢?在如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压力是每个年轻人必可少的,它不仅促使着年轻人的成长,也磨练着他们的意志。随着公司间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很多人在工作上都抽不开身,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仿佛成了天方夜谭。旅

  • 为何在古代,商人这个职业一直没什么存在感呢?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汉朝,商人

    古代中国主要以农耕文化为主,那么在经济制度上的表现就是以小农经济为主,这种经济的特征就是自给自足,统治者只需要定期按时的找百姓收取租税(农业税和土地税)以及人头税,无论是历史上的井田制,青苗法,一条鞭法等等土地所有权改良,本质上都是围绕这一根本特征来进行调整的。而其他重要的战略物资,比如盐铁等,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