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古代将军造反士兵都会听教军的 士兵不是效忠皇帝吗

古代将军造反士兵都会听教军的 士兵不是效忠皇帝吗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868 更新时间:2024/1/24 10:29:04

古代造反时,为大多数士兵都会听将军的,而不是想着效忠皇帝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我们经看到电视上,一个将军要造反,然后就是呼呼啦啦带着一群人,开始了造反事业,为什么绝大多数士兵,都会听将军指挥,而不想着效忠皇帝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把中国漫长的历史从秦朝这里划上一刀,秦朝之前的,称为先秦,先秦时代,是分封建国的模式,所有的效忠都是逐级效忠。

逐级效忠的意思就是,主子的主子不是我的主子,仆人的仆人不是我的仆人,整个先秦时代,一个普通士兵,是不对最高统治者富有效忠义务的,他们从理论上讲究应当听从自己上级的话。

从秦朝开始,中国的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废除分封制,改行郡县制,在这种国家体制下,国家采取的政策是编户齐民,也就是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所有的人都直接归属于皇帝的直接统治之下。

普天之下莫非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秦之后理论上,所有人都应当直接听从皇帝的命令,这是那个时代每个人负有的义务。

理论上,皇帝可以直接管理每一个臣民,但这永远都是理论,实际上人类的社交上限是150人,这是著名的邓巴数。

但这只是个上限,绝大多数皇帝实际有效的社交更小,因为皇帝要保持神秘性,所以能够见到皇帝本人的,其实人数非常少。

面对如此广土众民的帝国,皇帝能够采取的统治策略只能是间接统治,尤其是大军这一块,除了开国皇帝之外,很少皇帝是真正懂军事的,所以皇帝对大军的统治,只能是委任将领管理,顶多就是再派个监军过来。

大军是高度组织化的,要想做到整齐划一,下级对上级的命令,就必须无条件地服从,古今中外莫不如此。

古代中国,大部分的底层士兵,其实就是为了混口饭吃,很少有特别高尚的情怀,基本上都是谁跟发钱听谁的。

而这个问题,最关键的地方,在于一个命令是如何到达普通士兵手里的,关于这个问题,在古代几乎是无解的,因为技术的落后,基层的士兵,根本接触不到皇帝的命令,他们接触到的,都是来自于上级的命令。

这种逐层传递命令的方式,导致了基层士兵,只能听他上一级的,古代的造反分为两种,一种是名义上不反皇帝,著名的借口就是清君侧。

另一种则是彻底的叛乱,这种情况下,底层士兵还是搞不清状况,长官让去打谁就打谁,而且真的要造反,面对的也是一个个具体的城池和对方的士兵。

打来打去,士兵们其实也不了解到底在打谁,只有听从命令,才是一个普通士兵最好的生存方式。

整体来说就是,古代的底层士兵,只能听从上级的命令,就算他们有效忠皇帝的意识,在高度组织化的大军里面,也是无法直接实现的。

标签: 历史古代造反

更多文章

  • 古代皇帝在下令诛九族的时候 家中亲属为何不逃跑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古代,诛九族

    还不了解:古代诛九族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皇帝下旨“株连九族”时,罪犯亲属为啥没有人逃跑?众所周知,古代皇帝的权威不可冒犯,这也应了那句“伴君如伴虎”,朝廷的官员要是说错了什么话而冒犯到了皇威,或者是谋反,后果必然是不堪设想的,罢免官职算是轻的,重则可能会牵连到整个家族

  • 从奴隶到开国皇帝,石勒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石勒,后赵

    中国历史上有一位奴隶出身,最终成为一国皇帝的人,他就是十六国时期后赵开国皇帝石勒。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石勒的一生南征北战,人生跌宕起伏,最后走上人生的巅峰,传奇的经历,开挂的人生,让后世无数想要建功立业的人仰慕不已。石勒出身胡族小部羯族,少年时曾被人掠卖为奴隶,饱尝了人生的

  • 古代吃饭一天只吃两顿吗 古人会饿着自己吗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古代,吃饭

    对古人吃饭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人一天只吃两顿饭?别太天真了,老祖宗从不会在吃饭上亏待自己。“早饭吃好,中饭吃饱,晚饭吃少。”是现如今我们常说的有关一日三餐的要求,不过在古时候,却只有“两餐制”的说法,早餐称“朝食”,即“饔”;晚餐称“食”,即“飧”。《孟子·滕文公》中

  • 古代藩王造反那么多 最后成功的人为何只有朱棣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古代,造反

    对古代造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造反的藩王这么多,为何只有朱棣能成功,还名垂千古?秦始皇一统六国之后,创建了很多新的制度,很多对后世影响都非常大。其中有一个就是在全国推行郡县制。秦朝之前,中央对地方的统治都是实行分封制,诸侯分封建国。秦始皇觉得这种制度不利于中央集权,

  • 张良和范增相比,谁的谋略更强一些呢?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汉朝,张良

    秦朝末年,涌现出了一大批有才之士。在这些人中,最著名的有项羽、刘邦、张良、韩信、范增、萧何。其中张良和范增都是当时最有能力的谋士,那张良和范增谁更厉害呢?范增是项羽的主要谋士,在七十岁的时候出山相助项羽,项羽称其为“亚父”,可以看出范增在项羽心中的地位还是很高的。范增七十岁出山帮助项羽,项羽在他的帮

  • 唐朝时期的藩镇制度是什么样的 这个制度是怎么产生的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唐朝,藩镇

    还不了解:唐代藩镇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唐代的藩镇格局是怎样的?是如何产生的?前言唐太宗继位以来,向北攻灭东突厥,稳定住了大唐北部的边疆,向西又发动了一系列的战争,从而基本建立起了天山以南的防御体系。到了高宗的时候,大唐的势力范围进一步扩大,彻底灭亡高句丽之后,又彻底剿

  • 清朝对于谋反的镇压有多残忍?1516刀割死一个孩子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清朝,洪秀全

    清朝对于谋反的镇压有多残忍?曾经1516刀割死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就是太平天国的领导人洪秀全的嫡长子,洪天福贵。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洪天福贵亲眼见证了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过程,他最后的结局也是有些悲惨。作为“皇帝”,洪天福贵被清军抓住,他的四肢钉在了牛车上,身体上也被割了15

  • 清朝格格出嫁之后为何不能生育 期间到底哪里出了什么问题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清朝,格格

    还不了解:清代格格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清代出嫁的格格不能生育?除了难以见到驸马,还有这些原因!出嫁的格格心里苦,但格格不能说。可别被琼瑶阿姨的还珠格格给误导了,格格出嫁后根本无法与丈夫儿女成群,这倒不是说格格有不孕不育的问题,而是人家晚上跟丈夫见个面都难,何来的儿女成

  • 历史上有哪些顾命大臣?他们的下场如何呢?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三国,诸葛亮

    中国历史上有一种特殊的职业,那就是顾命大臣,这可能是古代特有政治制度的一种产物。“顾命”一词出自尚书《顾命》篇,讲的是,周成王将死,恐怕太子钊不能胜任,命令大臣召公和毕公辅佐太子。古代权力交接,很多时候接班人并不是成年人,即便有的已经成年,但思想不成熟,缺乏历练。所以,老皇帝为了让帝国延续,处理政务

  • 历史上真的发生过“周瑜打黄盖”这个故事吗?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三国,周瑜

    周瑜打黄盖这个故事可以说是人尽皆知,即便不是很清楚故事情节,对于这句歇后语还是熟捻于心的,经常有人在类似的情景中,不由自主的说出这句歇后语。这句歇后语的来历其实就像两个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表演的一出戏。那么在真实的历史中,有没有这件事情发生呢?答案是:并没有!根据《三国志》记载,赤壁之战开始后,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