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长平之战赵括被白起围困 赵国为何没有人派兵救援

长平之战赵括被白起围困 赵国为何没有人派兵救援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767 更新时间:2024/1/26 0:28:18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长平之战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赵国这个国家后人给的评价就是不作就不会死。原本的赵国经过赵灵的一系列改革以后,实力空前庞大,甚至已经能够和秦朝平分秋色了。不过可惜的是战国后期,赵王老眼昏花,而且受人蒙蔽,硬是把一个足以和秦国抗衡的国家玩坏了。

而最终导致赵国彻底毁灭的还要说长平之战。起初这场战争是势均力敌的较量,不过秦国略施小计,赵王的一个昏庸命令让秦国彻底占据优势。原本赵国的主将是廉颇,不过赵王一意孤行,让赵括代替廉颇,结果自己的军队被白起包了饺子。

长平之战,白起总共包围赵军两个月,而且这之间赵国的军队并不是说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多次的突围也给秦国带来了巨大损失,甚至动摇了秦国的元气,以至于秦国攻打完赵国以后不得不休养生息,这也导致后来赵国的再一次兴起。

那么疑惑的是为何赵括被围困的时候赵国的廉颇,李牧等人没有伸出援手呢?

无兵可用

长平之战是赵国的生死存亡之战,赵国失败意味着将永无翻身之地。为了打赢这场战斗赵国基本上动用了全国上下所有兵力。虽然说秦国的实力比赵国强,但是赵国出动了这么多部队,就算打不赢也不会惨败。而且秦国攻打赵国是远征,兵力不敢全部出动,粮草问题也需要时刻关注,所以秦国攻打赵国面临的压力显然更大。

不过秦国毕竟是秦国,既然敢攻打赵国就有万全之策,所以赵国全国上下人心惶惶。面对这种情况赵王没有派兵相救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自己已经没有可调用的兵力了,全国上下的四十万大军基本上已经被赵括给带走了,自己就算想派廉颇和李牧去相救也没兵力给他们,总不能让他们两个组一对去展开营救吧。

秦国的反间计

秦国在攻打赵国之前也是考虑很久的,他们深知赵国的廉颇李牧是将才,如果这两个人带兵秦国将很难打败赵国。为了打破被动局面,秦国使用了离间计。秦国的针对目标就是廉颇,但是为了让赵国误认为自己害怕的将领是赵括,所以派人散布谣言说秦军害怕赵括。正好昏庸的赵王上了秦国的离间计,再加上之前赵括的父亲曾经打败过秦军,所以赵王对赵括更是看中。

反而廉颇因为之前和秦军的战斗中久战不胜,而且迟迟没有攻击敌军,所以导致赵王对廉颇很是失望。果然,年轻的赵括怎么可能是奸诈的白起的对手,四十万大军被包围,甚至被坑杀。在被围困的两个月里,赵军不断想要突围出去,赵王因为各种谣言不相信廉颇,所以导致救援行动迟迟没有展开,一直到四十万大军被坑杀赵王才悔之莫及。

秦军设立防线

赵括带走的四十万大军是赵国的全部家当,赵国没有能力组织救援。更重要的是秦王派人拦截援兵。其实赵国也是有派兵救赵括的,但是兵力太少,根本无法突破秦军的防线。

而其他国家的援军虽然兵力足够但是秦军也派出了大将兵力阻击,一直到赵军士兵被坑杀完以后才罢休。赵国的兵败意味着各国都失去了和秦国抗衡的机会和实力,等待他们的只有灭亡二字。

其实深入了解长平之战就知道赵国的失败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同时也能突出秦国在战略上和实力上的空前强大。长平之战可以说是秦国横扫六国的重要一战,这一战彻底奠定了秦国的霸主地位。

标签: 历史长平之战赵国

更多文章

  • 长平之战赵括需要负主要责任吗 赵括是不是纸上谈兵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长平之战,赵括

    你真的了解长平之战吗?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赵括对于长平之战的失败,绝对要负主要的责任。诚然长平之战赵国的失败有多方面的原因,赵国一开始就准备不足,被韩国祸水东引拉入战团。而赵国的内部对于长平之战的意见也不统一,比如是联合其他国家与秦国决战,还是与秦国和谈都有争议。这样的意见也反应在是否用赵

  • 淝水之战前秦拥有二十万军队 前秦是怎么败给东晋的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淝水之战,东晋

    对淝水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做很多事情的时候,好多人都觉得人多,就比较有安全感,特别是在两军交战的时候,哪一方人多,就会在气势上压倒对方,在战场上,两军兵力的多少,是人们预判战争结果的重要依据,战场上兵力并不是,决定战争成败的唯一因素,但是在气势上就能压过对方一筹,

  • 唐朝建立后的第一场战争,揭秘浅水原之战的经过与结果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浅水原之战,发生于唐武德元年(618年)六月至十一月,唐朝秦王李世民率军在浅水原(今陕西长武东北)对陇西割据势力薛举、薛仁杲父子所部的作战。对于浅水原之战来说,是唐朝建立后的第一场大战,所以,这场战役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唐朝的发展。此役,唐朝一方一举击败薛仁杲,夺取陇西,除去关中西面的一大威胁势力。在

  • 建文帝朱允炆因夹河之败,再次罢免了朝中哪三位大臣?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朱允炆,夹河之败

    建文三年(1401)二月十六日,朱棣率燕师南下。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二十日,燕军进抵保定,朱棣向诸将分析形势,认为野战容易,攻城艰难,如今盛庸合诸军二十万驻在德州,吴杰、平安驻在真定,我军若屯兵城下,他们必然合力援攻。坚城在前,强敌在后,此为危道。真定与德州相距二百余里,我

  • 官渡之战对曹操的影响有多大?其实被演义夸大了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三国,官渡

    提起官渡之战,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曹操以弱胜强击败袁绍,奠定了其统一北方的基础。这种说法不能说完全不对,但还是有些夸大了官渡之战的价值。在官渡之战结束以后,曹操并没有获得多大优势,其劣势依然没有得到缓解,袁绍随时都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我之所以这样说,主要是基于两个客观事实来判断的。第一、官渡之战结

  • 宁平城之战有多重要?对西晋王朝与汉民族有什么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宁平城之战,西晋

    说到宁平城之战,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说起中国古代历史上的著名战役,大家可能如数家珍,牧野之战、长平之战、巨鹿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等等,但若问及宁平城之战,很多人可能就懵了:宁平城在哪?谁和谁打的?此战在中国古代战史上很重要吗?对,很重要!宁平城之战从小的方面

  • 夷陵之战刘备如果获胜的话 三国历史会不会改变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蜀汉,夷陵之战

    很多人都不了解夷陵之战,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如果刘备打赢了夷陵之战?这个假设看起来想象空间很大,其实很有限,为什么?因为夷陵之战的目的,除了给关公报仇外,最重要的是刘备要夺回失去的荆州之地。而且荆州争夺战的焦点,就是江陵。因为江陵地处荆州的中部,北接襄樊,南控荆南四郡,东出长江的上游。所以,占领

  • 汉中之战曹真可谓是精心准备 双方没有交战为何就撤军了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汉中之战,曹魏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汉中之战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曹魏太和二年(230)秋天,曹真精心策划的汉中之战开始了。这已经是曹魏第3次征汉中了,前两次都是曹操亲自带的队,这次曹真志在必得,共集合了约20万大军,分三路大军同时出击:第1路由他亲自率领,由长安以南入子午道,出子午谷后直取汉中的南郑;

  • 官渡之战中曹操为何能以少胜多?多亏了这位谋士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三国,许攸

    说起三国,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层出不穷的英雄人物,大小不一的战争和不择手段的计谋让人是眼花缭乱,一场战争的胜败不仅取决于统帅的能力,有时候一些小人物也可以左右战局。官渡之战中,许攸阵前倒戈投奔曹操,献计与曹操,这才让曹操火烧乌巢,赢得先机,最终以少胜多打败袁绍。可以看出许攸在这场战争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 古代战场瞬息万变,那么战况信息都是怎么传递的?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唐朝,岑参

    古时候并没有现在这种发达的通讯系统,现在信息能够在瞬间传遍全球每个角落,但是古时候就只能用快马来跑,那么对于紧急信息的传递过程,古人具体是如何实施的呢?古时候的文件传输靠的是驿站,一般每隔20里有一个驿站,一旦需要传递的公文上注明“马上飞递”字样,按规定要求每天300里,如遇紧急情况,可每天400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