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唐僧西天取经没碰到孙悟空之前是带了两个侍从的 后来为什么不见踪影了?

唐僧西天取经没碰到孙悟空之前是带了两个侍从的 后来为什么不见踪影了?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039 更新时间:2024/1/24 1:03:33

说到唐僧刚开始离开大唐去西天取经,李世民给他配的两个侍从,不过有细心的朋友发现,为什么后来救孙悟空的时候这两个侍从都不见了踪影呢?

唐僧取经程的时候,唐太宗李世民为他配的两个侍从,做了弟子;令一匹雪白骏马,做为脚力。有人说,这两人我知道,是两个凡人,在双叉岭的时候就被特处士和熊山君撺掇魔王吃掉了。这剧情很正常啊,凡人被吃,唐僧金蝉子转世,被太白金星所救,很合理。

其实一点也不合理,不管是魔王,还是熊山君或者特处士,都是吃人不眨眼的妖魔。没有理由在抓到三个人的情况下,留下一个,三妖分食两人。干脆点一妖抱着啃一个多好,还能碰个杯啥的。而且唐僧明显细皮嫩肉,吃起来也比自幼操劳的两个侍从口感好多了。

而出现这种不合理的情况,只能说明,是三只妖怪有意要吃掉两个侍从,留下唐僧不敢伤害的。在原著中清楚的写着:熊山君道:“不可尽用,食其二,留其一可也”魔王领诺,即呼左左,将二从者剖腹剜心,剁碎其尸,将首级与心肝奉献二客,将四肢自食,其余骨肉,分给各妖。只听得——之声,真似虎啖羊羔,霎时食尽。把一个长老,几乎唬死。

是熊山君提出来的,这唐僧不能吃,俩侍从吃了得了。然后三妖在唐僧面前表演了刺激的节目“大吃活人”,差点把唐僧活活吓死。

其实,这不是巧合,而是设计好的一出戏,为了让唐僧知道身旁需要一些能降妖除魔的徒弟。而设计这出戏的,正是压在距离双叉岭不远处两界山的孙悟空

孙悟空得到菩萨点化是在唐僧之前的,所以他在唐僧到来之前进行了缜密的思考。如果唐僧到来,身旁跟的有不少随从怎么办,唐僧还会收这个看起来妖里妖气的猴子吗?所以,保证唐僧身旁干净是极其重要的。

镇山太保做为凡人,都听说过两界山下压着神猴,那此地的妖怪自然也知道。凭孙悟空的能力,点化或者胁迫这些妖怪为其搜寻取经人并不是难事。在找到唐僧之后,要迅速处理掉他旁边的人,最好让他知道这路上的妖魔有多恐怖,这样他才会毫不犹豫的选择本领高强的孙悟空。

这两个侍从,从一开始,就注定要死在路上。可笑这一群自称慈悲的满天神佛,眼睁睁看着这戏码,在二人死后,才派太白金星出来指引,当真是可悲可叹。所以说,读西游的时候得根据当时的时代背景来看,当时吴承恩没有考上科举,屡次不中,吴承恩的家境日以贫寒,而且也看清了官场各种黑暗。种种状况让他满心的愤怒,所以只能通过写书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辗转多年终于成就了这部旷世奇书《西游记》。

标签: 历史

更多文章

  • 你知道兔子不吃窝边草的下一句是什么吗?超级经典哦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

    众所周知,兔子不吃窝边草以前只是指一种自然现象,到现在衍变成了男女关系,用来形容比较亲密的异性不跟他们发生任何出格的关系,那么你们知道下一句是什么吗?超级经典!最开始讲“兔子不吃窝边草”的人大概会是打猎的猎户,也有可能是种粮耕地的农民,更有可能是读书写字的文人墨客,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定是来自日常的生

  • “爱屋及乌”源自于哪里?有什么典故?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

    很多人都想要一种爱屋及乌般的爱情,想要彼此包容,在爱情中舒舒服服做自己,可是爱屋及乌般的感情还真不是说的那么容易,说到“爱屋及乌”,这其中有何典故呢?传说,殷商末代的商纣王是个穷奢极欲、残暴无道的昏君(参看《助纣为虐》)。“西伯”(西部诸侯之长)姬昌,即后来的周文王,因为反对纣王曾被囚禁,想了很多办

  • 菩提祖师为何急着赶孙悟空下山呢?真相原来是这样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

    西游记里,孙悟空海上漂流十几年最终拜入菩提祖师门下,但是菩提老祖却仅仅教了他几年便突然给他赶下山,为何如此的唐突,前一刻还是晴天,随后便阴云密布?其中有何隐秘呢?我们一起来看看。看过《西游记》都知道孙悟空的师父有两个,一个是唐僧,孙悟空跟着唐僧从两界山到灵山大雷音寺。虽然路上艰难险阻,遇到的妖怪也不

  • “东床”为何指女婿?东床快婿的成语典故的来历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

    东床快婿可以说东床之选、东床娇客、东床娇婿等等,出自于刘庆义的《世说新语》,说的是郗鉴择婿的故事,你们知道当中有个什么样的美妙故事吗?郗鉴有个女儿,年方二八,名叫郗璿,字子房。生得人有人才,貌有貌相,郗鉴爱如掌上明珠。郗鉴要为女择婿,郗鉴觉得丞相王导家子弟甚多,听说个个都才貌俱佳,于是郗鉴希望能在王

  •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中说萧何是个怎么样的人?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

    “成也萧何”是指韩信成为大将军是萧何推荐的;“败也萧何”是指韩信被杀是萧何出的计谋,萧何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很多人都听过一个成语,那就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现在经常用这句话来形容一件事情的成败都是由一个人造成的,这也说明了人性的善变。那么萧何名头这么大,能流传千古,后人还专门用他的名字作成语,

  • 被孙悟空吓到桌子底下的玉帝到底有何能耐?玉帝的实力究竟有多强呢?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

    在西游记大闹天宫中,孙悟空大闹凌霄宝殿,众神仙四散而逃,玉皇大帝被吓得躲到桌子下面去了,玉帝就给了别人一个共同的观点就是很弱,可是真实情况真的如此吗?我们不妨一起来看看。在《西游记》当中,其中一直是给人一种抑道扬佛的感觉,因此在此当中就会出现一个非常矛盾的事情,那就是佛教的领袖如来佛祖被过分的抬高了

  • 西游里边的妖怪为什么总差那么一点点迟到唐僧肉呢?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

    看过西游记得朋友都知道,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而在这途中孙悟空被各大神仙菩萨的坐骑给虐的死去活来,而唐僧每次都被抓走,可为什么每次被抓走都没被吃掉呢?西游记这个大家都非常喜欢的经典名著,不管是原著小说还是各种翻拍的影视剧,相信小伙伴们每年都会刷它个几遍。但也有几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让大家百思不得

  •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句成语是怎么来的?有何典故?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

    中国历史上鼎鼎大名的班超,出使西域,为开疆拓土立下不朽功勋,他智勇双全,留下了“投笔从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千古佳话,一生为国效忠,但他的“虎孙”一家却被皇上斩杀。在西汉明帝时,班超本是一介书生,常听说自己的哥哥班固出使西域的故事,十分羡慕哥哥在西域的英勇事迹。但是当时的匈奴却十分嚣张,经常杀

  • 地煞七十二变跟天罡三十六变到底有何区别?差距有多大?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

    不知道有没有小伙伴心里一直有个疑问,孙悟空的地煞七十二变跟猪八戒的天罡三十六变谁更强,肯定有人会回答,当然是孙悟空的七十二变了,其实则不然,为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在整部《西游记》当中,孙悟空作为绝对的主人公,因此在前期也被作者捧到了很高的地位上去,正因为要突出孙悟空的战斗力,才有了大闹天宫这

  • “楚河汉界”是指哪个地方 其中又有什么故事呢?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

    相信有不少小伙伴都喜爱下象棋,那么,你知道历史上的楚河交界在哪吗?其中又有何典故呢?在中国象棋的棋盘中间有两条横杠,上面写着“楚河交界”这四个字。其实“楚河交界”源自于楚汉战争时期的鸿沟之约,当时的项羽跟刘邦约定以鸿沟为界,鸿沟的东边属于项羽的楚国,西边属于刘邦的大汉,从此双方和平共存,一分天下。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