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西游里边的妖怪为什么总差那么一点点迟到唐僧肉呢?

西游里边的妖怪为什么总差那么一点点迟到唐僧肉呢?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584 更新时间:2024/2/9 9:03:15

看过西游记得朋友都知道,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而在这途中孙悟空被各大神仙菩萨的坐骑给虐的死去活来,而唐僧每次都被抓走,可为什么每次被抓走都没被吃掉呢?

西游记这个大家都非喜欢的经典名著,不管是原著小说还是各种翻拍的影视剧,相信小伙伴们每年都会刷它个几遍。但也有几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让大家百思不得其解,首先就是孙悟空凭借自身本领大闹天宫,打的天庭上所有的神仙都不敢出府了,可是在后面的西游取经路上,却总是被各路神仙身边的宠物坐骑虐的没有半点脾气。再有就是西游路上的各路妖怪把唐僧抓住后,为什么不第一时间把唐僧吃了,总是等到最后孙悟空搬来救兵后功败垂成。

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第二个疑问,曾在网上看到有的小伙伴们打侃说,妖怪们都是有素质的,唐僧肉这么珍贵的东西,能得到肯定是修了八辈子福分,所以吃之前肯定要有仪式感,清洗、刷锅、吃法等等一样都不能少,且不说这说法真假,光这脑洞大开的想法都叫我脑瓜痛。要是换了我是那些妖怪抓住了唐僧后,别的不干先朝唐僧咬上一口再说,毕竟长生不老才是最大的实实在在,不知道是我太聪明,还是妖怪们大都是畜生或者其他东西修炼而来的,智商本就低下不聪明呢?其实对于这个问题,真实的原因是各路妖魔都是被故意安排,都是用来给取经队伍制造麻烦,特意考验唐僧一行的。

举个例子取经团队在路过平顶山的时候,碰到了在这等后的金银角大,孙悟空使出浑身解数与这哥俩斗法,后来差点没把小命丢了。吃了大亏的猴子最后知道硬来不行,只能用歪脑筋骗出了金银角大王的宝贝才把他俩制服。正在这紧要的时候,压轴的大腕终于从幕后走到了前台。太上老君一出场便急着要回自己的法宝,猴子本就是小气的人,自己好不容易才得来这几个宝贝,凭什么你太上老君说要我就得给你呀,而且自己还没问你个管教门徒失职的罪名。此时太上老君只想着尽快要回自己的法宝,一不留神曝出一段让孙悟空都意想不到的话:“不干我事,不可错怪了人。此乃海上菩萨问我借了三次,送他们在此托化妖魔,看你师徒可有真心往西去也。”太上老君这样大佬的身份根本没必要说假话诓骗孙悟空,所以通过太上老君这样大BOSS说的话大家很明显的知道了,妖怪都是观音如来特意安排的,本就是一场戏,所以吃唐僧也只是演演而已哪会真吃。

西天路上路途遥远一路上多磨多难,各路妖魔鬼怪数不胜数,常人看来危险非常,一不留神就会成为众妖魔的口腹之物,落的个死无葬身之地。其实真实的情况是旁观的人瞎操心了,如来作为大局的掌控者,让自己的徒弟下界去镀个金,将来在灵山能有个好位置,再来个全套的逢场作戏的戏码,这样一来也更好的把佛教东扩的计划执行下去,至于那些妖怪抓住唐僧后非要搞什么仪式感才吃唐僧,不是为了别的,都是尽自己最大的气力在演戏讨好老板如来,哪有什么心思吃唐僧肉啊,毕竟自己以后的前程好不好,可就看自己的戏演的好不好了。

其实小编觉得吧,西游记主要讲述的是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取得真经。其实小时候看的时候,我也在想,为什么妖怪不快点把唐僧吃掉,如果孙悟空晚点来的话该多好,但是后来发现,其实作者想要表达的是,人们只要坚定信念就一定能战胜邪恶,至于那些妖怪就是一个衬托而已,就像《喜羊羊与灰太狼》一样,灰太狼只要抓到喜羊羊一口吞下去就好了,还煮什么啊,生活中哪只狼抓到了羊还煮熟,只能说有些时候确实就图个乐子吧。小伙伴们你们怎么看呢?

标签: 历史

更多文章

  •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句成语是怎么来的?有何典故?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

    中国历史上鼎鼎大名的班超,出使西域,为开疆拓土立下不朽功勋,他智勇双全,留下了“投笔从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千古佳话,一生为国效忠,但他的“虎孙”一家却被皇上斩杀。在西汉明帝时,班超本是一介书生,常听说自己的哥哥班固出使西域的故事,十分羡慕哥哥在西域的英勇事迹。但是当时的匈奴却十分嚣张,经常杀

  • 地煞七十二变跟天罡三十六变到底有何区别?差距有多大?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

    不知道有没有小伙伴心里一直有个疑问,孙悟空的地煞七十二变跟猪八戒的天罡三十六变谁更强,肯定有人会回答,当然是孙悟空的七十二变了,其实则不然,为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在整部《西游记》当中,孙悟空作为绝对的主人公,因此在前期也被作者捧到了很高的地位上去,正因为要突出孙悟空的战斗力,才有了大闹天宫这

  • “楚河汉界”是指哪个地方 其中又有什么故事呢?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

    相信有不少小伙伴都喜爱下象棋,那么,你知道历史上的楚河交界在哪吗?其中又有何典故呢?在中国象棋的棋盘中间有两条横杠,上面写着“楚河交界”这四个字。其实“楚河交界”源自于楚汉战争时期的鸿沟之约,当时的项羽跟刘邦约定以鸿沟为界,鸿沟的东边属于项羽的楚国,西边属于刘邦的大汉,从此双方和平共存,一分天下。据

  • 汗流浃背的主人公是谁?有何典故?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

    夏天已至,又到了汗流浃背的季节了,一张躺椅一壶凉茶一把扇一个树荫绝对是悠闲的不二选择,说到汗流浃背,小伙伴们你们知道这个成语的主人公是谁吗?有何典故呢?《史记·陈丞相世家》:“勃又谢不知,汗出沾背,愧不能对。”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皇后纪下·献帝伏皇后》:“操出,顾左右,汗流浃背,自后不敢复朝请。

  • 《红楼梦》之中 林黛玉有多少嫁妆?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

    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那么在《红楼梦》之中林黛玉从小身体娇弱,而且父母双亡,而到谈婚论嫁的年纪的林黛玉,她的嫁妆有多少呢?很多人都关心林黛玉到底有多少嫁妆操心,林黛玉在父母双亡之后没有人给她准备嫁妆,其实这是不用担心的,就算林如海已经死了,但林黛玉在嫁妆方面也不是什么问题。有人说他的巨额遗产都

  • 你知道“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下一句是什么吗?这句诗是谁写的?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

    在现在这个社会,相信有很多恋人都经不起异地恋,有很多异地被劈腿的不胜枚举,这也许是被人家给近水楼台先得月了吧,说到这个近水楼台,你知道它的下一句是什么吗?其中有何典故?写这首诗的人又是谁?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指的是水边的楼台先得到月光。比喻由于接近某些人或事物而抢先得到某种利益或便利。具体到人际

  • “过河拆桥”的由来是什么?有什么典故吗?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

    说到过河拆桥,相信大家有会想到张飞长坂坡一战吧,吼退曹操百万大军后还把桥拆了,曹操得知真相后就派大军追赶了,不过有关这个成语的典故却还有好几个,小伙伴们你们知道有哪些吗?元朝的彻里帖木耳元朝的大臣彻里帖木耳,处理公务精明干练,善于决断。有一年他在浙江任职,正好逢上省城举行科举考试。他目睹了这场考试,

  • 《水浒传》中的石秀为何被称作拼命三郎?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

    在水浒传中有一个人的绰号被人们做成了成语,这个人就是石秀,他的外号叫做拼命三郎,石秀为何叫做拼命三郎呢?这个绰号又是怎么来的?拼命三郎,本来是形容石秀这个人喜欢打抱不平,一股侠义风范的。他从不怕死,做起事情来很拼命,一定要尽自己最大努力把事情做好。石秀的的确确是这个样子的个性,从来都不是贪生怕死的人

  • 你知道“不寒而栗”的典故从何而来吗?其中有什么故事呢?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

    不知道有没有小伙伴经历过一些地方,明明天气是比较热的,但是你就是觉得凉飕飕的,仿佛有凉风在抚摸你后背的毛孔一样,让人不寒而栗,说到“不寒而栗”,你可知道其中有什么故事吗?“不寒而栗”这个成语还得从汉武帝时期说起。西汉汉武帝时,有一个人名叫义纵,他姐姐义殉是个太医。她因医好了皇太后的病,得到了皇太后的

  • 王昌龄最经典的一首诗 情景交融美的让人心醉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

    说到王昌龄,他可是盛唐时期著名边塞诗人,我们所熟知脍炙人口的《边塞》《从军行》《闺怨》等等皆出自他的手,其中有这么一首非常经典的诗,美的让人心醉!王昌龄的诗绪密而思清,以七绝见长。有“诗家夫子王江宁”的美誉,后来因为王昌龄也是唐代较早并且大量写作七绝取得很高成就的诗人,还被冠有“七绝圣手”的美誉。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