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清朝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清朝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362 更新时间:2024/1/18 18:42:25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转折性事件,这场战争彻底将我国从封建社会天朝上国的迷梦之中打醒了。其中很有趣的一点就是,这场战争之中,英国人对我国的情况还是很了解的,但是清朝皇帝道光居然连英国具体在哪都不知道,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

那么为何英国对清朝了如指掌,清朝对英国却几乎一无所知呢?

要说清朝对英国几乎一无所知,大家可能觉得冤枉了清朝,毕竟当年马戛尔尼使团就曾经出使清朝,见过乾隆皇帝。再有就是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销烟之前就曾经和英国人打过交道,对英国也有所了解,虎门销烟之后甚至在广州加固了炮台,按理来说对于英国清朝不应该显得无知,但是关键在于,清朝虽然知道有英国这么个玩意。

但是对于英国的具体情况却完全不了解,这背后有三条重要原因:

1. 傲慢狂妄

在鸦片战争之前,我国古代的世界观十分诡异,首先是极端重视北方的游牧力量,整个清朝一刻也没有放松过对于蒙古强权的打击,同时对内的农民起义或者传统的强臣骄兵等问题也有很好的处理,基本上达到了中国古代的巅峰。然而对于外部力量,尤其是海外则显得极端轻视。

毕竟在中国历史上来讲,从来没有任何一个朝是死于来自海上的侵略,同时也没有任何一个王朝对于海外表现出很强的兴趣,虽然元朝曾经远征爪哇,但是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穷兵黩武的表现,所以清朝根本不屑于了解英国人的情况。这种思维方式甚至到了鸦片战争被打的抱头鼠窜的时候还充分的体现出来,毕竟清朝最关心的问题是:“英国是否与回疆各部接壤”这类问题,还是以纯粹的陆权思维来看待。

2. 机构缺失

整个清廷对外的情报机构完全处于空白状态,这和邻国日本可完全不同,日本虽然“闭关锁国”,但是对外的“兰学”(日本版西学东渐)和“风语者”带回来的各国信息从未中断。

相比之下,清朝居然完全闭目塞听,对于西方的科技文化即便有了解也没有一个机构专门去研究,当年康熙皇帝虽然学了西方的几何数学,但是自己学会就结束了,也没有进一步研究,可以说和日本相比,清朝闭关的更加“纯粹”,也更加愚蠢。

3. 判断失误

清朝对于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分析判断可以说是极端错误,这一错误也和我国的古代军事理念直接相关。就“开眼看世界第一人”林则徐而言,他虽然对英国有所了解,但是对英国发动战争的能力也存在估计不足和局限性,他认为:“英国志在通商,通商不必衅”且英国远涉重洋开战“粮响军火安能持久?”以我国古代的军事思维来估计英国人。

然而相比之下,英国对于清朝的情报工作就显得非常具体强大了。

相比于清朝的无知,英国虽然已经是当时世界唯一一个工业强国,也是唯一一个海军超级大国(总吨位超过二三四名之和),但是对于清朝表现出了极大的情报重视,在搜集情报方面更是堪称跨时代的情报优势。

英国的情报来源十分广泛,当时各地的清人为英国提供了大量情报,比如英国在浙江的情报负责人郭士立就通过内奸陈秉均来收集情报,所谓“每日都有汉奸许多起,在夷人处报官兵信息,得受洋钱”,情报内容非常详细,包括清朝各地驻军的人数年龄姓名住址,还有清朝的明哨暗哨和炮台的编制配备等等。甚至连清朝士兵的具体姓名和体貌特征都有,可以说是非常的严谨。

同时,英国人还利用各地的传教士进行侦查,这些传教士们都充当英国东印度公司的特聘间谍,对整个清廷的情报进行搜集,利用职务之便以救治病人为借口到处搜集情报,建立了一个庞大的情报关系网,对于清朝的调查极为深入和细致。

其三,当时英国的军舰也日常进入广州等地进行探查。1832年2月26日直到9月5日,英国军舰阿美士德号对于广州进行了深入军事侦查,回去的报告令人不寒而栗:“南澳是广东第二个海军根据地,一半位在广东,一半位于福建,它是总兵官或提督的住所。在他的指挥下,共有军队5237人,其中4078名属广东,1159名属福建。”

同时,胡夏米(舰长)提出“这个根据地的防御,据我们所见,共有七八只战船。从外形看来,它们类似小型的福建商船;从各方面看来,比我们在广州看到的战船要差得多。海湾入口处有炮台两座,较高的一处有炮八尊,较低的一处有炮六尊。海湾内部另有小炮台一座,上面并未架炮。”

相比于清朝对于英国火力的极度无知,这种情报堪称是“知己知彼”,清朝安能不败?

情报战悬殊的结果就是双方的判断产生了天壤之别,英国意识到拥有庞大疆域的清朝其实是不堪一击,清朝却一而再再而三的产生各种智障者判断,比如清朝两江总督豫堃上奏声称:

“(英国人)身体僵硬,双腿笔直。腿上穿着衣服,几乎无法自由伸曲。一旦跌倒,无法站起。对于陆地作战来讲,这是致命的”

然而事实上英国人陆战乃至于肉搏战都将清朝的八旗绿营军队彻底击垮。而且清朝错误的认为英国人不会沿着长江进入内地,结果再度被打脸,只能推脱说是内奸过多造成清军一败再败“所有各处失陷之由,皆系汉奸作为内应”。

可以说,清朝的战败早在战前情报战就已经决定了,而情报战的胜败因素,不仅值得我们深思,更值得我们警惕。

标签: 历史清朝林则徐

更多文章

  •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开始的时候连连胜利,为何后面却惨败呢?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三国,诸葛亮

    诸葛亮一生有过多次北伐曹魏的军事行动,而这些军事行动中,真正有意义的其实是第一次,而余下的几次,其实充其量不过是蜀汉政权的垂死挣扎。刘备去世后,留给了诸葛亮一个烂摊子:对内,刘备没能取得巴蜀士族的认可,这一点需要诸葛亮去完善,对外,刘备和吴国爆发大规模战争,导致蜀汉和吴国的和平同盟被破坏,并且,在讨

  • 范仲淹人生中的第一场败仗,揭秘历史上真实的好水川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好水川之战,宋朝,西夏

    好水川之战的故事大家了解吗?今天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韩琦是北宋名相,他刚及弱冠就取得了科举第二名的好成绩,为相十载、辅佐三朝,是北宋极其出色的政治家。就是这样一位优秀的北宋臣子,还不是带领北宋军队吃了败仗,而且那还是著名文学家范仲淹人生中的第一场败仗,即好水川之战。宋仁宗在位时期,李元昊自立为

  • 揭秘历史上的好水川之战,李元昊带西夏军大败宋军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李元昊,西夏,宋朝,好水川之战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李元昊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李元昊(1003年—1048年),党项族, 银州米脂寨(今陕西米脂县)人。1038年,35岁的李元昊正式称帝,建立西夏王朝,定都于兴庆(今宁夏银川市)。李元昊建立西夏后,为了能够掠夺更多的邻国财富,转移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并迫使宋朝

  • 被称为“三国第一猛将”的吕布都吃过哪些败仗呢?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三国,吕布

    若是要论谁是三国时期第一的武将,肯定很多都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吕布的名字。吕布之勇猛,在三国中少有人是他的敌手,曾经一个人就能和张飞关羽两人周旋,由此可见其武艺的高超。可是就是这样一个武艺高超的人,曾经却也吃过不少败仗。值得一提的是他曾经败在一个人的手下三次,这个人就是曹操,他三破吕布大军,最后擒杀吕布

  • 二战爆发后的西班牙,为何没有加入德意日轴心国阵营对同盟国作战?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二战,法西斯,西班牙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二战爆发后,法西斯统治下的西班牙为何选择中立,没加入轴心国?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法西斯统治下的西班牙为什么选择中立,没有加入德意日轴心国阵营对同盟国作战?这的确是一个值得二战历史爱好者讨论的话题。总体来看,结合西班牙自身的情况和当时的国际环境,

  • 本来能抵挡清军的“夷丁突骑”,为何没阻拦清军呢?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明朝,吴三桂

    军队的强弱自古至今都是一个国家整体国力强弱的重要标准之一,而其中能在军队称得上精锐二字的部队,那更是一个国家军事实力高度最为突出的代表。而今天小编要给大家介绍的这支名叫“夷丁突骑”的部队,便是明末时期仅存的精锐部队了。那么这支“夷丁突骑”的战力究竟有多强呢?接下来小编就来给大家仔细的剖析一下。首先,

  • 汉中之战曹魏这边夏侯渊战死 刘备对此损失了多少人才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汉中之战,刘备

    你真的了解汉中之战刘备伤亡吗?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中国历史上天下纷争最多的时代当属三国时期了,自从董卓扰乱朝纲后,天下诸侯都纷纷打起了自立为王的想法。后来董卓被推翻,天下陷入了短暂的混乱。乱战结束,天下形势明朗,魏蜀吴三足鼎立。而曹操一直都将刘备当成了自己眼中钉,为了除去刘备,曹操多次交战

  • 著名的“王敦之乱”最后为何是以和平收尾呢?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晋朝,王敦

    可能是史上最莫名其妙的叛乱:不篡位不换皇帝,最后还主动投降?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王敦起先对司马睿的成功登基有着绝对的功劳,然而司马睿的一系列操作却让他逐渐对这个皇帝失望。而就在此时,司马睿的一项人事安排终于将王敦逼上了反路。这项安排,就是派戴渊、刘隗统领扬州奴(南渡来的贫民,无以为计只好卖

  • 演义中一身是胆的赵云,历史上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三国,赵云

    东汉末年群雄并立,很多诸侯都纷纷选择自立山头从而趁机夺取天下。而众多武将谋士也纷纷出世跟随名主,建立自己的丰功伟业。赵云在三国中是一个具有争议的人物,很多人都认为赵云在三国演义中武力值被夸大了,那么到底正史中赵云是否真的如此厉害?《三国志》虽然是正史,但它在人物记载非常的模糊,而三国演义又太过于不切

  • 三国时期诞生了无数的英雄豪杰,典韦能排第几?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三国,典韦

    三国时期群雄并起,逐鹿中原,诞生了无数的英雄豪杰。各各身怀绝技,上演了一场场热血肝照的故事,今天就和大家聊聊三国里的十大猛将。1.典韦:典韦力大无穷,使一对大铁戟,杀入敌群,犹如坦克一般,令敌人望风披靡。在短暂的一生中,四次凭借勇猛,救了曹操的性命。临死前一战,典韦疯狂到手提两名军人奋勇迎敌,身中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