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古代弓箭既然射不穿盾牌 战场上为什么还出现弓箭手

古代弓箭既然射不穿盾牌 战场上为什么还出现弓箭手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357 更新时间:2024/2/2 3:12:59

还不了解:古代弓箭手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弓箭根本射不穿盾牌,为何打仗时弓箭手却很重要?

"弦木为弧,剡木为矢"——《易·系辞下》

甭管你看不看古装剧,看不看以古代为背景的小说,玩不玩以古代为背景的游戏,更熟悉东方文化还是西方文化,你都一定了解射箭乃是古代最为主要的攻击手段之一,是大型战役当中必不可缺的一个环节,对于非在平坦地区以及攻城守城战而言,弓箭手的作用甚至大于重骑兵。

在西方长弓从来都是战争的制胜法宝,英法百年战争成就了英国长弓之名,而在我国弓箭的地位就更为重要。上古时期"后羿射日"神话的诞生,可以证明在这个时候就已经有了弓箭,实际上在距今3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我国祖先就已经开始使用弓箭。

当时的弓箭主要是用于狩猎野兽的,工艺也比较简单,一般是将骨头、贝壳等物品一端磨尖后绑在矢杆的一端,这也就是我们所谓的、骨镞或贝镞的矢;到新石器时代,这个时候已经出现了三角形的箭头,同时还产生了倒刺等杀伤力更大的箭矢形制。

位于河南的二里头遗址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关于奴隶制朝的遗址,夏朝晚期以及商朝中前期的人类活动中心都在此处,而在这里出土的来自商朝的青铜镞告诉了我们随着青铜器的冶炼,箭矢的样式也在逐渐改善。

春秋时期有一本名为《考工记》的著作,这是先秦时期的手工艺专著,其中就专门有一篇"弓人为弓",详细介绍了制弓的工艺;而源于周朝的中国古代贵族的教育体系——君子六艺当中,也有射箭的身影,分别为"礼、乐、射、御、书、数"。

介绍了这么多大家应该了解了古代射箭这项技能有多重要,也了解弓箭手的地位,那么问题来了,弓箭手的弓箭真能射穿盾牌吗?正常来说射不穿。

哪怕是上面举例的英法百年战争当中几度让英军大获全胜的长弓,在碰到已经减去负担并非为锁子甲的轻甲时,除非角度、距离非常合适,不然根本射不穿,更别说厚重的盾牌了,可以说同期的盾牌在防御上是远远大于弓箭手箭矢的力度。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古代弓箭根本射不穿盾牌,为何打仗时弓箭手却很重要?原因很简单,因为火力压制。当然那个时候还没有"火力"这个概念,可以理解为一个大规模的攻击力压制范围。

大面积的箭雨铺设下去,一两支当然不痛不痒,但是很多支呢?要了解古代的铠甲很笨重,且如此笨重的铠甲能用得起的还是少数,只要敌人暴露在箭雨范围内,漫天箭雨射下去总能扎出只"刺猬"。

同时大规模的箭雨能够对敌人的速度起到很好的放缓作用,并且弓箭手毕竟是远程攻击,能够提前对敌人造成影响,尤其是在一些守城战中,箭矢从城墙上往下射,可以有效阻止敌军攻上城墙。

再加上必须得承认,古代有那么一些力气非常出众的勇士,他们能够拉开更强的弓,射出力道更大准头更足的箭矢,比如说西楚霸王项羽,再比如说"辕门射戟"退敌的吕布,在他们手中弓箭就成为了能够万军之中取敌将首级的重要武器。

所以综上所述,尽管古代弓箭根本射不穿厚重的盾牌,但弓箭手的作用却是不可小觑的。

标签: 历史古代弓箭手

更多文章

  • 古代打仗结束后 古人是怎么处理战场上面的尸体的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古代,尸体

    对古代打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战争结束后,留下的尸体该怎么处理?古代战争残酷至极,动辄死亡几万几十万人,那这么多尸体要怎么处理呢?古代的处理方式有很多种,但大都比较残酷,最后一种令人毛骨悚然!一将功成万骨枯,翻开数千年的历史,那些威名赫赫的名将,白起、王翦、韩信……

  • 古代造反到底是什么样的 将军有兵权就能造反吗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古代,造反

    对古代造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造反真的那么容易?将军手握兵权,说造反就能造反?我们在阅读历史文献或者是观赏影视剧的时候,尤其是影视剧中的表现,好像这在古时候,造反是一件特别容易的事情一样,手握兵权,说造反就可以造反,但其实在真正的历史中,造反可不是一件这么容易的事情

  • 古代打仗一般情况下都会放箭 弓箭的威力到底有多大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古代,打仗

    还不了解:古代打仗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为什么在古代战争中,被弓箭射中很难生还?在影视剧中,我们时常会看到这样的一个细节:那就是两军对垒的过程中,如果将士们被弓箭射中,往往很难有机会生还。按照现代医学角度来说,被弓箭射中,考虑到弓弩射程的因素,往往只是皮肉受伤,很少伤害

  • 古代打仗伤亡肯定很大 古人能够躺着装死吗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古代,打仗

    对古代打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打仗,士兵能不能通过装死来逃生?导言战争的场景都是十分悲凉,不计其数的士兵到了战场后陆续倒地牺牲,在战场上人命简直如同草芥啊!可是有一个难题,战斗冲锋的时候,士兵为什么不装死倒地,随后等战争结束再站起来呢,那样不就能防止牺牲了吗?在战场

  • 崔玄暐:唐朝时期宰相,曾发动神龙政变复辟李唐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

    崔玄暐(639年~706年),本名崔晔,字玄暐,博陵安平(今河北省衡水市安平县)人。唐朝宰相,前燕秘书监、博陵崔懿后裔,胡苏县令崔慎之子。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身博陵崔氏大房。早年历任库部员外郎、天官郎中、凤阁舍人、天官侍郎等职。武周长安三年(703年),拜相,授凤

  • 刘祎之:唐朝时期宰相,倍受武则天的信任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

    刘祎之(631~687年),字希美, 临淮阳乐(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唐代宰相,弘文馆学士刘子翼之子。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少以文藻知名,起家宋州参军。唐高宗上元年间,入选北门学士,同撰《列女传》、《乐书》等共千余卷,参决政事,坐罪流放。投靠武后,授中书舍人、相王司马。

  • 历史上《辩亡论》是谁创作的?陆机是什么人?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陆机,三国

    陆机:江东豪门走出来的青年才俊,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吧!贾谊有《过秦论》,回顾了秦国崛起至灭亡的过程,指出秦二世而亡的原因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四百多年后陆逊之孙陆机,也做了一篇《辩亡论》,回顾了吴国的崛起和灭亡,今天我们来赏析一下。回顾吴国立国过程

  • 李怀远:唐朝时期宰相,史籍中是如何记载的?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

    李怀远(?-706),字广德,河北道邢州柏仁县(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人。唐中宗时宰相。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自赵郡李氏西祖。应四科举擢第,累除司礼少卿,徙官同州刺史。治尚清简,累官至同中书门下三品,封赵郡公。虽久居荣位,而习而简朴。卒,谥曰成。史籍记载《旧唐书》少

  • 房融:唐朝时期宰相,爱好佛法,参与翻译《楞严经》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

    房融(?~705年),字号不详,河南缑氏(今河南省偃师市)人,唐朝时期大臣,宰相房琯父亲。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博识多闻,进士及第。武周时期,亲附宠臣张易之兄弟,累迁正谏大夫、同平章事。神龙初年,追究坐罪流放岭南钦州,病死于高州。平生爱好佛法,参与翻译《楞严经》。人物

  • 韦嗣立:唐朝时期宰相,深得武则天信任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

    韦嗣立(654~719年),字延构,郑州阳武(今河南省原阳县)人。唐朝时期宰相,纳言韦思谦之子,出身京兆韦氏小逍遥公房。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少举进士及第,出任双流县令,政有殊绩,迁莱芜县令。得到武则天赏识,入为中书舍人,历任凤阁侍郎、同平章事(宰相)、参知政事。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