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晋楚两国之间的邲之战是怎么回事?在怎样的背景下爆发的?

晋楚两国之间的邲之战是怎么回事?在怎样的背景下爆发的?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124 更新时间:2024/1/24 22:04:23

邲之战,又称两棠之役,是春秋中期的一次著名战役,是当时两个最强大的诸侯国——晋、楚争霸中原的第二次重大较量。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前627年崤之战后,秦立即将其在攻鄀之战中所俘楚将斗克释放,与楚结盟,共同抗晋。 晋国为保持霸主地位,也不得不在西、南二方对付秦、楚两大国的挑战。所以,楚国虽未参加崤之战,但却是崤之战的最大受益者。

公元前597年,楚庄王亲率楚军再次围攻郑国,晋国派荀林父率三军再次救郑,双方在邲地(今河南郑州北)展开争夺,在作战中,晋军内部分歧不断,将帅不和,缺乏统一指挥而各自为战,又顾忌秦军从背后偷袭。楚军利用晋军的弱点,适时出击,战胜对手,从而一洗城濮之战中失败的耻辱,在中原争霸斗争中暂时占了上风。楚庄王也由于此役的胜利而一举奠定了“春秋五霸”的地位。因为泌水入荥阳称“蒗荡渠”,可写作“两棠”,所以此战又可称为“两棠之役”。如《吕氏春秋·至忠》和贾谊《新书·先醒》都写作“战于两棠”。

背景

晋楚国势

春秋时期城濮之战后,晋借城濮之威,长期称霸北方,中原诸侯望风景从。

楚虽受挫于城濮,无力与晋争雄,但城濮之败毕竟属于偏师折衂,井未影响国力,仍然为南方大国。南北两强,虎视中原,势均力敌,不断在争夺和控制中间地带诸中小国家上展开拉锯斗争。

城濮之战后,楚北上受阻,转而向东发展。

前627年崤之战后,秦立即将其在攻鄀之战中所俘楚将斗克释放,与楚结盟,共同抗晋。晋国为保持霸主地位,也不得不在西、南二方对付秦、楚两大国的挑战。所以,楚国虽未参加崤之战,但却是崤之战的最大受益者。

王雄

晋文公以后,襄公继承父业,保持了霸权。但到灵公时,一则年幼,二则昏庸暴虐,晋国君臣不和;而楚成王也在公元前626年为太子商臣所杀,太子商臣即楚穆王。楚穆王乘晋国君臣不和,大力北进,先后灭江、六、蓼。楚大夫范山说:"晋君少,不在诸侯,北方可图也。"正是当时晋、楚两国斗争形势的特点。公元前613年,楚庄王又继穆王而立,他重用孙叔敖、伍奢等贤臣,国势更加强大,于是加快了北进与晋争夺中小国家的步伐,并于周定王元年(前606年),借伐陆浑戎之机,观兵于周王畿地区,向周王室问鼎大小轻重,流露出觊觎天下的野心。随后楚国与晋国反复争夺位于中原的郑国,虽楚庄王在前600年的柳棼之战和前599年的颖北之战中,先后败给晋国士会和郤缺率领的救郑晋军,但楚庄王励精图治,毫不气馁,继续亲率楚军伐郑。

服郑之争

争郑是晋、楚两国斗争的焦点。在城濮之战时,楚西有秦国的威胁,中有宋国的叛楚,所以服宋是当时的主要目标,宋服则可控制中原,而在邲之战之前的崤之战后,秦国已与晋国反目,不必再顾虑西方,宋也诚心事楚。惟有郑国受晋的威胁,对楚叛服不常。楚若能降服郑国,则能封锁晋国南下之路,进而控制中原。所以邲之战前,晋、楚双方围绕郑国展开了长久的争夺。

周匡王五年(公元前608年)到周定王元年(公元前606年)的三年中,晋国四次伐郑,郑服于晋。而从周定王元年(前606年)到周定王九年(前598年)的八年中,楚七次伐郑,郑又转而服于楚。晋楚两国为争夺郑国,先后爆发了北林之战,柳棼之战和颖北之战;楚国在前608年的北林之战中击败晋军,而晋军在前600年的柳棼之战和前599年的颖北之战中,击败楚军。郑国认为:“晋、楚无信,我焉得有信?”采取了“居大国之间而从于强令”的策略,楚强服楚,晋强服晋。这就引发了晋、楚为争郑而爆发的邲(bì,音币)之战。

标签: 历史邲之战春秋

更多文章

  • 晋秦崤之战是怎么回事?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崤之战,秦晋争霸战

    崤之战是春秋时期发生在晋秦争霸战争中的一场决定性战役,以晋军全歼秦军,俘虏秦军三帅告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周襄王二十五年(公元前627年),秦穆公趁晋丧而派兵偷袭郑国,后因郑有备而退回。晋襄公率军在晋国崤山(今河南省洛宁县东宋乡王岭村交战沟)隘道设伏全歼回师的秦军,俘虏秦

  • 泓水之战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宋国与楚国采取了哪些行动?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泓水之战,春秋

    公元前638年,宋国与楚国为争夺霸权在泓水发生了一次争斗,以宋国失败告终, 史称泓水之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楚以优势的兵力、旺盛的士气、有利的地理条件,大败宋国,获得全胜。泓水之战后,楚国在中原的扩张已无阻力。在其后数年间,楚国势力一度达到黄河以北,直到晋楚城濮之战后,楚

  • 泓水之战是怎么回事?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爆发的?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泓水之战,春秋

    公元前638年,宋国与楚国为争夺霸权在泓水发生了一次争斗,以宋国失败告终, 史称泓水之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楚以优势的兵力、旺盛的士气、有利的地理条件,大败宋国,获得全胜。泓水之战后,楚国在中原的扩张已无阻力。在其后数年间,楚国势力一度达到黄河以北,直到晋楚城濮之战后,楚

  • 晋齐鞍之战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双方采取了哪些行动?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鞍之战

    鞌之战,又名鞍之战,发生于公元前589年,晋、鲁、卫、曹四国,发兵攻齐,以晋国胜利而告终,但此战也大大消耗了交战双方的实力。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前589年,齐顷公率齐军讨伐鲁国及卫国,鲁国及卫国派使者至晋国求援。郤克随即率晋军车八百乘,讨伐齐国以救鲁、卫。韩厥在出战前的那天

  • 鞍之战是怎么回事?史籍中是如何记载的?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鞍之战

    鞌之战,又名鞍之战,发生于公元前589年,晋、鲁、卫、曹四国,发兵攻齐,以晋国胜利而告终,但此战也大大消耗了交战双方的实力。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前589年,齐顷公率齐军讨伐鲁国及卫国,鲁国及卫国派使者至晋国求援。郤克随即率晋军车八百乘,讨伐齐国以救鲁、卫。韩厥在出战前的那天

  • 邲之战中晋楚双方的将领分别是谁?具体过程是怎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邲之战,春秋

    邲之战,又称两棠之役,是春秋中期的一次著名战役,是当时两个最强大的诸侯国——晋、楚争霸中原的第二次重大较量。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前627年崤之战后,秦立即将其在攻鄀之战中所俘楚将斗克释放,与楚结盟,共同抗晋。 晋国为保持霸主地位,也不得不在西、南二方对付秦、楚两大国的挑战。

  • 后世对邲之战的评价如何?邲之战爆发的导火索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邲之战,春秋

    邲之战,又称两棠之役,是春秋中期的一次著名战役,是当时两个最强大的诸侯国——晋、楚争霸中原的第二次重大较量。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前627年崤之战后,秦立即将其在攻鄀之战中所俘楚将斗克释放,与楚结盟,共同抗晋。 晋国为保持霸主地位,也不得不在西、南二方对付秦、楚两大国的挑战。

  • 探索晋秦崤之战的具体过程,双方采取了哪些行动?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崤之战,秦晋争霸战

    崤之战是春秋时期发生在晋秦争霸战争中的一场决定性战役,以晋军全歼秦军,俘虏秦军三帅告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周襄王二十五年(公元前627年),秦穆公趁晋丧而派兵偷袭郑国,后因郑有备而退回。晋襄公率军在晋国崤山(今河南省洛宁县东宋乡王岭村交战沟)隘道设伏全歼回师的秦军,俘虏秦

  • 泓水之战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后世对这场战争的评价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泓水之战,春秋

    公元前638年,宋国与楚国为争夺霸权在泓水发生了一次争斗,以宋国失败告终, 史称泓水之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楚以优势的兵力、旺盛的士气、有利的地理条件,大败宋国,获得全胜。泓水之战后,楚国在中原的扩张已无阻力。在其后数年间,楚国势力一度达到黄河以北,直到晋楚城濮之战后,楚

  • 长勺之战中,齐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后世如何评价此次战役?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长勺之战,战国

    公元前684年,齐国与鲁国在长勺爆发了一次战争,史称长勺之战,以鲁国获胜、齐国军队被逐出鲁国告终。此战是继干时之战后齐、鲁两国另一次重要战役。鲁国在此次战役中取得胜利,间接促成数年后齐鲁息兵言和。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评价胜败原因策略方面战争结束后,鲁庄公向曹刿询问是役取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