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如何评价秦灭赵之战?具体过程是怎样的?

如何评价秦灭赵之战?具体过程是怎样的?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晴天 访问量:2314 更新时间:2024/1/24 15:56:57

公元前236年(秦王政十一年)至公元前222年(秦王政二十五年),在秦灭六国的战争中,秦国攻灭了赵国,史称秦灭赵之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过程

第一阶段

公元前236年(秦王政十一年),秦国乘赵国与燕国大战,国内空虚之机,分兵两路进攻赵国。名将王翦率一军攻占阏与(今山西和顺)、撩阳(今山西左权),将军桓齮、杨端和率一军攻占邺(今河北临漳西南)、安阳(今河南安阳西南)等九座城邑。

公元前234年(秦王政十三年),桓齮又率军进攻平阳(今河北磁县东南)、武城(今河北磁县西南),杀死赵将扈辄,斩首10万,大败赵军,占领城池。

公元前233年(秦王政十四年),桓齮挥军越太行山,占领赤丽、宜安两邑(今河北石家庄东南),进攻赵国腹地。赵王急调在北方戍边抵御匈奴的名将李牧,带兵抗秦,在肥(今河北晋州西)大败秦军。桓齮奔还。

公元前232年(秦王政十五年),秦军又分两路进攻邺和狼孟(今山西阳曲)、番吾(今河北灵寿西南),亦被李牧军击败。但赵军也损失惨重,只得退守都城邯郸(今河北境内)。

第二阶段

此后秦军经过三年休整。公元前230年(秦王政十七年)正当秦军消灭韩国时,赵国遇到严重旱灾,国内缺粮,人心浮动。秦国在稳定占领区形势,将韩地改建为颍川郡后,立即转用兵力于赵国,于公元前229年(秦王政十八年)派军乘赵国大饥之机从两个方向对赵国发动进攻。王翦率上地(今陕西北部)兵,羌瘣率羌兵出井陉(今河北井陉西);杨端和率河内(今河南新乡一带)兵,分由南北夹击邯郸。赵王迁派李牧和司马尚率军抵抗。李牧仍采用筑垒固守,避免仓促决战的方针。秦军屡攻不胜,形成相持。

王翦利用赵王迁庸碌无知、其宠臣郭开贪财好利和嫉贤妒能的弱点,使用反间计。赵王迁听信谗言,遂命赵葱和颜聚代替李牧、司马尚为将。李牧拒不受命,被赵王迁杀死。李牧治军有方,爱护部属,在边防与官兵共同生活、战斗多年,颇得士心,被杀后军心涣散,部队解体。

公元前228年(秦王政十九年)三月,王翦军乘势猛攻,一举击败赵军,杀赵葱,占东阳(太行山以东)。颜聚惧逃。十月,王翦、羌瘣军攻破邯郸,俘虏赵王迁。赵公子嘉带领宗族数百人逃代(今河北蔚县四北),自立为王。但此时赵国已名存实亡,秦国在赵地设置邯郸郡。

代地赵军与燕军联合驻上谷易水(今河北怀来西北),企图阻止秦军继续北进。公元前227年(秦王政二十年),又为秦军击败。至公元前222年(秦王政二十五年),王翦之子王贲率军在攻灭燕赵残余势力后,破代,俘代王嘉。赵国彻底灭亡。

战争评价

赵国是战国后期实力仅次于秦国的国家:有一大批军事将领,如赵武灵王、廉颇、赵奢、李牧、庞煖等,尤以廉颇、李牧最为著名;军队也有数十万精锐之师;赵国因连年同秦国作战,百姓也十分熟悉军事。但其君主多为无能之辈,对奸佞之臣言听计从,长平之战战死四十五万,精锐尽失,即便再有千百个廉颇和李牧,最后也难逃灭亡。

标签: 历史秦灭赵之战

更多文章

  • 秦灭韩之战是怎么回事?具体过程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秦灭韩之战

    秦灭韩之战发生于秦王政十六年至十七年(公元前231—前230年),在秦灭六国之战的过程中,秦军攻灭韩国(今河南中部)的战争。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背景秦王嬴政在铲除了嫪毐、吕不韦两大集团势力之后,开始着手统一六国战争。首先从六国中最弱小的韩国开刀,恰巧此时韩国南阳假守腾献城投

  • 秦灭六国之战:首次完成了统一,此战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爆发的?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秦灭六国之战,秦始皇

    秦灭六国之战,又称秦国统一战争,指的是战国末期七大诸侯国中实力最强大的秦国进行消灭其他六个诸侯国,完成中国统一的战争。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公元前238年秦王嬴政铲除了丞相吕不韦和长信侯嫪毐集团,开始亲政。秦王政在李斯、尉缭等人的协助下制定了“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的策

  • 合纵攻秦之战是怎么回事?具体过程是怎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合纵攻秦之战,秦国

    合纵攻秦之战,又称五国攻秦之战,发生于周慎靓王三年至秦王政六年(公元前318—前241年),楚、赵、魏、韩、燕、齐等国先后组成各种联军,对秦国发起进攻。大致有五次。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过程首次攻秦著名连横鼓吹者张仪入秦后,受惠文王重用。秦派张仪至魏,游说魏惠王(即子罃)连横

  • 合纵攻秦之战在怎样的背景下爆发的?如何评价此战?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合纵攻秦之战,秦国

    合纵攻秦之战,又称五国攻秦之战,发生于周慎靓王三年至秦王政六年(公元前318—前241年),楚、赵、魏、韩、燕、齐等国先后组成各种联军,对秦国发起进攻。大致有五次。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背景战国中期,秦、齐两强东西对峙,秦军实力最强。惠文王称王改元时(公元前325年),秦已完

  • 如何评价第三次河西之战?具体经过是怎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河西之战,秦国

    战国时期,秦国与魏国为争夺关中河西地区爆发了大规模战争,前后反复交战数次,秦经过商鞅变法国力大增,恰逢魏国精锐丧失殆尽国力大损,最终秦收复河西,史称河西之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第三次河西之战背景公元前384年,秦献公即位,在秦国国内进行改革,其中包括废止人殉、迁都栎阳、扩

  • 第一次河西之战是怎么回事?具体经过是怎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河西之战,秦国

    战国时期,秦国与魏国为争夺关中河西地区爆发了大规模战争,前后反复交战数次,秦经过商鞅变法国力大增,恰逢魏国精锐丧失殆尽国力大损,最终秦收复河西,史称河西之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第一次河西之战背景东部及河南中部北部地区,是三家分晋后建立的诸侯国,建都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

  • 即墨之战:一场以弱胜强的典型战役,燕国是如何获胜的?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即墨之战,乐毅

    公元前284年至前279年,战国时代燕国名将乐毅统率燕军与齐国在即墨城开启一场攻防战争,史称即墨之战。齐国坚守防御转入反攻,一举击败燕军,收复国土的一次著名作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即墨之战成为中国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例。齐国虽然凭借此仗复国,但是其实力已江河日下。而燕

  • 伊阙之战具体过程是怎样的?最终结果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伊阙之战,白起

    周赧王二十二年(前293年),石窟开凿前的洛阳龙门,秦国为打开东进中原通道,由大将白起率秦军在伊阙龙门大破魏韩24万联军,彻底扫平秦军东进之路,史称伊阙之战,这也是白起的成名之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战争中,秦将白起针对韩、魏两军互相观望,不愿率先出击的弱点,以少量兵力钳制

  • 伊阙之战:战神白起的成名战,是在怎样的背景下爆发的?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伊阙之战,白起

    周赧王二十二年(前293年),石窟开凿前的洛阳龙门,秦国为打开东进中原通道,由大将白起率秦军在伊阙龙门大破魏韩24万联军,彻底扫平秦军东进之路,史称伊阙之战,这也是白起的成名之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战争中,秦将白起针对韩、魏两军互相观望,不愿率先出击的弱点,以少量兵力钳制

  • 垂沙之战造成了哪些后续影响?楚国的后续发展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垂沙之战,楚国

    公元前301年,秦国、齐国、韩国、魏国联军与楚国之间爆发了一场战争,史称垂沙之战,以联军获胜,楚国大败告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影响垂沙之役的第二年,公元前300年,楚攻韩之庸氏,秦即遣庶长奂(非华阳君芈戎,宣太后同父弟)攻楚,大破楚军,斩首三万,杀其将景缺,攻占了襄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