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打油诗”的称谓是怎么来的?为什么称之为打油诗?

“打油诗”的称谓是怎么来的?为什么称之为打油诗?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870 更新时间:2024/1/23 20:08:37

“打油诗”是一种把俚语俗话写入诗歌,不讲究平仄对仗的诗作,那么为什么叫它“打油诗”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据说这种难登大雅之堂的诗作,是古代一个叫张打油的诗人所首创的。

元代周德清《中原音韵·作词十法》里记载了张打油的故事,有人考证张打油是元代人;明代慎在《升庵外集》里说:唐代有个诗人名叫张打油,作诗多俚俗诙谐,或暗含讥讽,被称作“打油诗”;也有人说明朝正德年间,南阳有卖油为生的张家三兄弟,人称“张打油”。还有人认为,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张打油”,“张打油”也并非实指一人,而是对一些民间诗人的泛称。

当然,大多数人还是普遍认为“张打油”是唐代的一个诗人。关于他的故事,正史里没有记载,一些笔记小说和人诗话里有记述,大都大同小异。

据说有一年冬天,一位官员(不同版本里官职说法不同)去祭奠宗祠(也有说是在官衙看到的),刚进大殿,就看见粉刷雪白的照壁上面写了一首诗:

六出九天雪飘飘,恰似玉女下琼瑶。

有朝一日天晴了,使扫帚的使扫帚,使锹的使锹。

(在不同版本里,诗句略有差异,下一首也是)

官员非生气,这是谁的歪诗涂在墙上,立刻下命令,查清作者,重重治罪。有位师爷上前回禀道:“大人不用查了,作这类诗的不会是别人,一定是张打油。”这个官员立即下令把张打油抓来。

张打油听了训斥,上前作了一揖,不紧不慢地说道:“大人,我张打油确实爱诌几句诗,但本事再不济,也不会写出这类诗来嘛。不信,小的情愿面试。”大人一听,口气不小,决定试张打油一下。正好那时安禄山兵困南阳郡,于是就以此为题,要张打油作诗。张打油也不慌张,脱口吟道:“百万贼兵困南阳,”大人一听,不由称赞一声:“好气魄,起句很不平常!”张打油微微一笑,再吟道:“也无援救也无粮。”这位大人摸了摸胡子说:“ 差强人意吧,继续。”张打油一气呵成了后三句:“有朝一日城破了,哭爹的哭爹,哭娘的哭娘!”这几句,和“使扫帚的使扫帚,使锹的使锹”如出一辙。大家听了,哄堂大笑,连这位大官也忍不住笑了,最后饶了张打油。张打油从此远近扬名。“打油诗”的称谓也流传了开来。

张打油最有名的一首诗是《咏雪》:

江山一笼统,井上黑窟窿。

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这首诗描写雪景,有全貌也有特写,有颜色也有神态。虽然用语俚俗,却也别有风趣,格调诙谐幽默,轻松愉悦。通篇写雪,没用一个“雪”字,却给人深刻印象。

所以,这样的“打油诗”,虽然艺术成就并不高,但通俗易懂,诙谐幽默,有时还暗含讥讽,风趣逗人,所以也具有活跃的生命力。

标签: 历史打油诗唐朝

更多文章

  • “九锡”指的是什么?历史上有哪些人接受过“九锡”?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九锡

    古代历史中,常常出现皇帝给权臣加“九锡”的场景,而被加“九锡”的大臣最后也往往会篡权夺位,王莽、曹操、孙权等人都接受过加“九锡”,于是乎“九锡”成了篡逆的代名词。“九锡”到底是什么东西?有什么作用呢 ?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一、何为“九锡”“九锡”到底是什么?其实,“锡”是个

  • 汉朝时期,宴饮时有哪些娱乐活动?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汉朝,饮酒

    饮酒是两汉时期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活跃酒席间的气氛,一些用以助兴的娱乐活动随之产生。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如行酒令,主要有猜拳、赋诗、谜语、对联、射覆、投壶、射箭、六博等等,此外还常伴有歌舞。为了叙述方便,这里将猜拳、赋诗、谜语、对联、射覆等纳入行酒令一类,投壶、六博

  • 汉代社会饮酒有什么特色?饮酒阶层有多广泛?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汉朝,宴饮

    汉朝时期,因为酿酒技术的提高,酿酒的发展十分迅猛,饮酒也成为了社会个阶层普遍参与的活动。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酒成为宫廷皇室、民间百姓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品,君臣、朋友、亲戚、家人之间,经常举酒宴饮。节日、婚嫁、生诞、丧葬、祭祀等饮酒习俗姿态万千,正所谓“百礼之会,非酒不行

  • 历史上真实的龙袍是怎样的?都有哪些讲究呢?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清朝,龙袍

    皇帝是历史上非常特殊的存在,他拥有无上的权利,他的吃穿住行都非常有讲究,其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自然是那一身华丽的龙袍,那么真实的龙袍是怎样的?都有哪些讲究呢?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说起龙袍,很多人的印象中往往是那种明黄色的龙袍,其实这只是后世的样子,其实早期的龙袍并不是这个颜色。我们熟知的秦始

  • 自隋朝建立以来,秀才在古代科举考试中扮演着什么角色?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秀才,科举

    科举制度自隋朝建立以来,经过不断地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取仕制度,分别有童生、秀才、举人、贡士、进士、探花、榜眼、状元八个等级,而且还要经过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等六个阶段。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秀才在古代科举考试中扮演着什么角色?秀才原本指称才能秀异之士,不过在东汉时期,为了避讳

  • 《苏孝慈墓志》书法欣赏,刻于大隋仁寿三年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苏孝慈墓志》,隋朝

    《苏孝慈墓志》,全称《大隋使持节大将军工兵二部尚书司农太府卿太子左右卫率右庶子洪吉江虔饶袁抚七州诸军事洪州总管安平安公故苏使君之墓志铭》,又称《苏慈墓志》、《苏使君墓志》等。下面跟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苏孝慈墓志》刻于隋仁寿三年(603年),墓志正方形,边长八十三厘米,三十七行,行三十七字。清光绪十

  • 历史科普:古代著名典籍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古代,唐朝,宋朝

    如果谈起古代名著典籍,大家应该对《诗经》《论语》接触得最多。那么除此之外,中国古代著名典籍还有哪些?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形式以四言为主,手法多用”赋”、”比”、”兴”。

  • 古装剧常有女子长裙拖地,历史上真的是这样的吗?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唐朝,长裙

    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裙子一直都是非常受女性欢迎的服饰。飘逸的裙子总能把女子温柔似水的一面表现出来。不过,我们经常能在很多的古装剧中看到很多女子穿着非常长的裙子,以至于裙子的大部分都拖在地上。那么他们不会担心弄脏弄坏自己的长裙吗?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首先,裙子出现的非常早,最早可以追

  • 从盛开到枯萎,荷花的一生是怎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荷花

    莲花,又名荷花、水芙蓉,具有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为世人所称颂,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莲花的一生,和大家一起分享。荷花盛于夏日,而荷的生命,却始于春天。荷莲在季节里穿梭,在流光里成长,终于长成亭亭模样,惊艳了世人。而它的一生,有荣有枯,从平淡走向繁华,又终至枯萎,恰如人的一生。而始终不变的,是它那淡然从容

  • 司马光为何会评价汉武帝:“有亡秦之失,而无亡秦之祸”?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司马迁,汉武帝

    西汉王朝的汉武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著名的皇帝之一,而且在他的统治期间,西汉的领土疆域扩大了将近一倍,完全不输于唐朝时期万国来朝的气势。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司马光为何会评价汉武帝:“有亡秦之失,而无亡秦之祸”?司马光曾在自己的《资治通鉴》中这样评价汉武帝:“有亡秦之失,而无亡秦之祸。”,他认为汉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