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正史之中,奕世载美的十对父子名将

正史之中,奕世载美的十对父子名将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738 更新时间:2023/12/17 9:01:13

在演义小说之中,累世将家,如秦家将、罗家将、薛家将、杨家将、高家将、呼家将,层出不穷,不可胜数。而正史之中,父子名将,奕世载美,功在当代,名留青史,其实寥寥无几。以下十对名将,号称虑父虎子,受之无愧。

周勃周亚夫(西汉)

周勃是江苏徐州丰县人,奋起凡庸,感会风云,从汉高祖斩蛇起义,百战定天下,攀龙附翼,以功封绛侯,拜太尉。诛诸吕,立孝文,拨乱反正,为汉伊周,出将入相,以功名终,去世后谥号武。

周亚夫为周勃次子,持军严整,用兵持重,平定吴、楚七国之乱,出将入相。在朝守正不阿,因事触犯汉景帝刘,梁孝王刘武又数言其短,终致汉景帝刘启猜忌,后受其子牵连,召诣廷尉,不屈不挠,绝食呕血而死。

陆逊陆抗(三国)

陆逊是江苏苏州人,出谋定计,助吕蒙袭荆州、擒关羽。为大将,夷陵摧刘备,石亭破破曹休,出将入相,忠诚恳至,为吴国社稷之臣。享年六十三,谥号昭。

陆抗为陆逊之子,贞亮筹干,咸有父风,袭江陵侯,统领父亲陆逊部众。前后镇守柴桑、西陵,迁镇军将军,都督西陵、信陵、夷道、乐安、公安诸军事,驻乐乡。西陵督步阐举城降晋,陆抗指麾三军,败羊祜、破杨肇,克西陵,斩步阐,威震江汉,官至大司马,荆州牧,享年四十九。

3·薛仁贵薛讷(唐朝)

薛仁贵是山西河津人,骁悍壮猛,为一时之杰。应募从军,立功显名。一生戎马,征伐四方,伐高丽、夷铁勒、御吐蕃、讨契丹、镇平壤、击突厥。有“三箭定天山、脱帽退万敌”之典故脍炙人口。官至左领军卫将军,检校代州都督,封平阳郡公,享年七十,追赠左骁卫大将军,幽州都督。

薛讷是薛仁贵长子,治军严整,有周亚夫之风。性沉勇寡言,其用兵,临大敌益壮。去吐蕃、御突厥,亟立边功,中兴号为名将。官至左羽林大将军,封平阳郡公。享年七十二,追赠太常卿,谥号昭定。

4·李晟李愬(唐朝)

李晟是甘肃临潭人,为世虎臣,万人之敌。击吐蕃、讨河朔,屡立战功。泾原兵变,赴奉天勤王,提孤军,复京师、平朱泚。拜司徒兼中书令,领三镇节度使,行营副元帅,封西平郡王,迁太尉兼中书令。享年六十七,追赠太师,谥号忠武。

李愬是李晟第八子,多谋略,善骑射。讨伐淮西,雪夜入蔡州,生擒吴元济,封凉国公,拜武宁节度使,讨伐平卢,大败李师道。以诛蔡平齐之功,迁同平章事,魏博节度使、太子少保。享年四十九,追赠太尉,谥号武。

5·符存审符彦卿(北宋)

符存审是河南周口淮阳人,李克用养子,豪侠多智算,少在军中,识机知变,行军出师,法令分明,决策制胜,从无遗悔。屡破后梁,驱逐契丹,大小百战,未尝败衄。官至检校太师,中书令、幽州卢龙节度使。享年六十三,追赠尚书令、秦王。

符彦卿是符存审第四子,有谋善战,声振殊俗,奕世藩翰,累朝袭宠,历事五朝,官至太师、封魏王。与时进退,悠游终老。一门两后,近代贵盛,无以为比。享年七十八,谥号忠宣。

6·曹彬曹玮(北宋)

曹彬是河北灵寿人,为将持军齐整,总戎专征,伐二国,兵不血刃。位极将相,恭言逊色,不以等威自异,守法度,保功名,宋代良将,称为第一。功在当世,庆流后裔。享年六十九,累赠太师、尚书令、鲁王,谥号武惠。

曹玮是曹彬第四子,平居意气舒暇,及行师多奇计,出入神速。为将四十年,未尝败衄。三都谷一战,威震四海,为羌戎畏服,有古名将之风。官至彰武节度使,封武威郡公。享年五十八,追赠侍中,谥号武穆。

7·高琼高继勋(北宋)

高琼是安徽蒙城人,奋起市井罪亡之余,练于军事,累从征伐,屡立军功。檀渊之役,协谋戮力,遂成莫大之勋,功显而身荣。享年七十二,累赠太师、卫王,谥号烈武。

高继勋是高琼长子,武节方严,详练边机,兵谋沉密。善抚士卒,战常有功,西川既平,北边震慑,有神将之名。享年七十八,累赠太尉、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康国王,谥号穆武。

8·张玉张辅(明朝)

张玉是河南开封人,庄重沉毅,从燕王朱棣起兵靖难,前后为先锋、中军主将,戮力行间,转斗无前,陨身不顾。东昌之战,为救朱埭,冲锋陷阵,力竭身死,时年五十九,累赠河间王,谥号忠武。

张辅是张玉长子,参加靖难之役,以功封新城侯。以右副将军从朱能南征安南,朱能病故,旋为主帅,灭胡朝,改安南为交趾,前后三次以总兵官讨平交趾叛乱。凡三擒伪王,威镇西南。后世多以张辅不得世守交趾为恨。历事四朝,连姻帝室。后从明英宗北征瓦刺,于土木堡之变阵亡,时年七十五,追赠定兴郡王,谥号忠烈。

9·李成梁李如松(明朝)

李成梁是辽宁铁岭人,有将帅之才,为辽东总兵二十二年,开疆守边,师出必捷,威惊绝域,边帅武功之盛,二百年来未有。然而晚年位望益隆,奢侈不法,又弃宽甸六堡,为时论所非。卒于北京,享年九十。

李如松为李成梁长子,历任总兵,平定宁夏哱拜之乱。援朝抗日,平壤大捷,威震三国。迁中军都督府左都督,加太子太保,授辽东总兵。鞑靼土蛮犯辽东,李如松率轻骑追亡逐北,欲捣巢擒渠,陷入重围,寡不敌众,阵亡于抚顺浑河。时年五十,追赠少保、宁远伯,谥号忠烈。

10·傅恒福康安(清朝)

富察.傅恒是满洲镶黄旗人,奋起戚里,入参机枢,出统军旅。毛遂自荐,平定金川,以功封一等忠勇公。克伊犁,平准部;征缅甸,受降还师。自以其谨慎,非徒藉贵戚功阀之重。享年四十九,累赠太傅、郡王衔,谥号文忠。

富察.福康安是傅恒第三子,才猷敏练,历职内外,征战四方,平金川、定安南、靖台湾、平西藏,功在社稷。生平所受恩宠,冠绝百僚。生封贝子,死赠郡王,有清一代,绝无仅有。享年四十三,追赠嘉勇郡王,谥号文襄。

标签: 名将

更多文章

  • 清朝和准噶尔的最后一战:准噶尔至此成为地名,哈萨克宣布臣服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准噶尔,哈萨克

    《甄嬛传》之中,除却最普遍的后宫女人之间的“撕头花”事情之外,还用非常多的情节去描述了前朝官员的盘踞以及边境战事的动乱。前朝和后宫,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些事都紧密地牵扯在了一起,成为了雍正无法根除的心里的一块疙瘩。而准噶尔就是剧中边疆战乱的罪魁祸首。因为准噶尔的屡次进犯,雍正才

  • 386旅也叫“四子”部队,这“四子”分别是谁?后来是什么军衔?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386旅,四子部队

    在我国近代漫长的抗战岁月中,我军曾涌现出许多十分勇猛的军队。这些军队由众多士兵组成,承担着保卫祖国的重任,在他们的身上,我们能看到独属于中国人的勇猛与善战,而也正是因为有他们的存在,我们才能够尽快取得战争的胜利,并走向建设新中国的道路。在这些勇猛无畏的军队之中,386旅可谓是一个十分突出的存在,有些

  • 唐朝卢龙镇发生军乱,最后是如何被平定的?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卢龙镇

    处置卢龙镇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会昌元年(841年)九月,卢龙军乱,陈行泰杀节度使史元忠,自主留后,遣监军傔以军中大将名义上表朝廷求节钺。李德裕不允,他对李炎说:“河朔事势,臣所熟谙。比宋朝廷遣使赐诏常太速,放军情遂固。若置之数月不问,必自生变。今请留监军傔,勿遣使以观之。&rd

  • 528万波斯大军远征希腊?你知道10万军队的行军队伍有多长吗?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波斯,希腊

    文明的发展和进步总是在战争中爆发,每次革新都能够给这片土地带来新的变化。纵观我国历史,也总是由战争的开始与结束来展现一个新的时代。公元前499年,古希腊与古波斯矛盾由来已久,而这一次却爆发出了史无前例的“希波战争”。三次对战中,根据记载,波斯派出了超过528万人出征希腊。如此

  • 历史上功高震主的3位大将(白起、王翦、郭子仪),可以轻松取代皇帝,你认识谁?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白起,王翦,郭子仪

    古代的帝王们,在刚上任时都有一个共同的梦想,那就是希望自己在位时,国家能够开疆扩土,国富民强。要想完成这个目标,自然是需要扶持一批能征善战的人来帮助自己,俗话说:“文臣治国安邦,武将开疆扩土。”历史上很多名臣武将都是在这一时期涌现出来的。他们跟随君王、出生入死、为国家立下了汗

  • 高梁河之战,汉官集团在辽政权中的带来了哪些贡献?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高梁河之战,汉官集团

    高梁河之战是发生在辽朝和宋朝之间的一次重要战役,具体发生在公元1018年的秋季。这场战役的背景可以追溯到宋朝初期,当时辽朝的皇帝耶律阿保机在北方的扩张势头非常猛烈,而宋朝的统治者赵匡胤也在南方积极地开展军事活动,试图在北方建立自己的势力范围。由于北方地区的资源丰富,双方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最终在公元

  • 李承晚使诈,毛主席:再送一个“羊”到朝鲜,美国就彻底认输了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承晚,毛主席

    “持义援朝满腔火,金城一战定江山。”这首诗歌是对抗美援朝战争结束的最好的概括和总结,而作为朝鲜战争的最后一战金城战役,不仅成为我国军事史上赫赫有名的战役之一,其中的将领杨勇也因此名震天下。但其实很少人知道,本来金城战役不一定会发动,由于南韩领导人李承晚的突然反悔,我军不得已才

  • 1948年,一老头塞给毛主席一张纸条:先武攻天津卫,后文取北平城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毛主席,天津卫,北平城

    1948年秋,中共中央由陕西延安迁往了河北平山的西柏坡,以更好指挥当前如火如荼的革命战争。辽沈战役在11月2日结束,我军第一次在兵力上对国军占取优势,随时可以入关来战。11月6日淮海战役拉开序幕,以徐州、蚌埠为中心的国民党大部被牵制,解放以北平、天津的华北地区成为了可能。若此战同样可以达成,预计在次

  • 1962年中印战争有多难?战前,毛主席问张国华:我们能不能打赢?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印战争,张国华

    新中国成立之后,印度方面就将我国视为敌人,想要在我国的领土上撕下一个口子,一直在我国边境地区挑衅。面对印度的挑衅,我国始终采取和平会谈的方式,希望能够以和平的方式解决两国之间的领土问题。面对我国求和的态度,印度方面更加肆无忌惮,甚至派遣兵力进驻我国境内。面对如此嚣张的印度,我国自然无法忍耐,因此毛主

  • 1950年,“国中哈士奇”土耳其旅出兵朝鲜,将韩国军队当做志愿军一顿猛打,俘虏了200人,美军差点气晕过去!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国中哈士奇,土耳其旅

    1950年,土耳其军队声称砍死数百“志愿军”,还俘虏了200人,闻讯赶来的美军差点气晕过去。当场就爆粗口,骂土耳其军队是“蠢猪”,其实这也不能全怪土耳其军人,谁叫人家亚洲人都长着黄皮肤,黑眼睛呢?让他们傻傻分不清楚。1950年6月,朝鲜内战全面爆发,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