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康熙皇帝对阵沙俄的雅克萨之战始末

康熙皇帝对阵沙俄的雅克萨之战始末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725 更新时间:2023/12/17 9:00:00

古往今来,战争总是一个帝国加强疆域拓展和维持统治的重要手段。清朝帝国绵延将近三百年也曾有多次的对外战争,雅克萨之战就是康熙皇帝在位时期经历的一次战争。

明朝时期,沙俄的版图不断西伯利亚开始扩张,到了满人入关、清军初年时候,沙俄已经开始将目光聚焦到了我国黑龙江领域,企图侵占我国东三省地区。但当时清军刚刚进入中原确立统治,还没有能力和精力在东三省地区布置军队,设立官府,这就使得沙俄一直在骚扰我国北方边疆。

为了能从根本上解决沙俄这个心腹大患,康熙皇帝对东北边界的防御作出了巨大的调整,这一调整作为导火索最终双方触发了雅克萨之战。

雅克萨之战爆发的背景始于当时沙俄正在积极进行对外扩张,他们以雅库斯克(古清朝疆域)为据点,不断地试探入侵中国的东三省。最先被他们踩点的是黑龙江地区,边疆清朝居民和其他少数民族受到外来势力的侵入,清朝派军队屡次清扫,最终沙俄殖民者没能将自己的国旗安插在黑龙江区域。

此后他们另辟蹊径,选择在贝加尔湖以东的地区建立据点,借此南望监视清朝的种种动向,作为侵略黑龙江、入主中原的跳板。当时的雅克萨位于黑龙江漠河市以东的黑龙江北岸,在今天来看,那里却是俄罗斯阿尔巴基诺地区,但历史上是中国东北地区的边疆古城。

从甚顺治末年到康熙初年,沙俄不断试探清朝帝国的国力,而当时康熙皇帝为了平定三藩和国家统一,一直忽视沙俄的实力,任由其坐大。

1643年,已经在雅克库茨建立据点的沙俄军队派遣了100人入侵了黑龙江流域,进入了中国领土,并且与生活在此的本土人发生了冲突。一直生活在那里的本土人是达斡尔人,属于和清朝有联系的少数民族中的一支。

1651年,俄军把长枪大炮对准了达斡尔人,借机挑事企图侵占中国领土。达斡尔人虽然并不完全属于清朝子民,但是和沙俄之间更是毫无关联,所以他们并没有听从沙俄军队的指使,结果最后被沙俄军队惨无人道地屠杀了。

生活在黑龙江下流的赫哲人发现此情之后马上向在宁古塔驻军的清军报警,随后,清军离开宁古塔前往沙俄军队活动处包围了俄军,两方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在此战斗之后,双方互相试探了彼此的实力,俄军被迫回到了黑龙江上流,雅克萨之战一触即发。

他们将雅克萨和尼布楚作为据点,大肆修建工事,加固城墙,不断出兵侵扰中国的领土。清政府在看到这一景象之后不断警告,要求俄军后退。结果对方变本加厉,肆意活动,严重威胁了清帝国的边疆安全和国土完整。

康熙皇帝看到这一战况之后下发战令,要求清军武力驱逐沙俄统治者。1682年,康熙帝私服出京,专门到松花江上游看望留守只有一千多人的八旗子弟,并且还于当时设立黑龙江将军,下辖一个军专门负责黑龙江流域的边境防务部队。康熙帝的重视让黑龙江流域的防线彻底建立起来,25个驿站负责军情向京师的传递。

同时,黑龙江水师也再次操练起来,清政府还专门拨款五百艘战船和运输船,船上储备了足够三年的粮食,足够几千人可用。面对清朝军队的加固,沙俄士兵不敢出兵,只在暗地里蠢蠢欲动。

1683年,按捺不住的一支沙俄军队从雅克萨出兵到黑龙江下游江口,中途突遇清军船队巡逻,最终将近30人的沙俄军队被清军俘虏。清军以“国土被犯”为借口,撑船而上击溃了黑龙江北岸的俄军。在附近少数民族的帮助下,清军肃清了黑龙江流域的沙俄侵略者。

沙俄部队的屡次挑衅激起了康熙皇帝的大怒,随着平三藩事务的结束,康熙皇帝开始将目光放在攻打沙俄的事情上。1685年4月,清政府派领都统彭春郎坦等人率领八旗子弟和福建藤牌兵组成的水陆联合部队共计3000人前往黑龙江与黑龙江水师会师。

在17世纪中叶,沙俄侵略者就已经抢占了尼布楚、雅克萨等地(这两处在当时属于清政府的管辖范围)。两方会师之后,5月23日,清军正式对雅克萨的沙俄侵略者用兵。双方展开了大规模的战斗,盘踞在雅克萨的侵略军遭到了黑龙江水师的猛攻,

与此同时,黑龙江沿岸的人民也投到了反侵略的卫国战争当中,比如说达斡尔族,将近有500人参与到军队作战。在清军到达雅克萨、尼布楚城下的时候先发召令:要求沙俄侵略者撤走、退兵,而清军得到的回应则是蛮横无理的拒绝。在得知这一结果之后,清军开始发炮攻击,重点打击俄军的军事装备。

在进行了一番精准打击之后,俄军的势力开始渐渐地消退,他们举白旗意图和清军进行谈判。都统彭春得到上级命令,允许俄沙俄部队请降,经过多轮的会议和谈判,清军部队允许沙俄军队退往尼布楚城池以后的区域。除此之外,彭春带领军队毁掉了沙俄建立在黑龙江附近沿岸的据点,然后带兵回朝述职。

但是清军取得了这一份胜利之后并没有选择在雅克萨驻军,这一漏洞就相当于给沙俄部队提供了卷土重来之机。在当年的9月份,沙俄军队经过一番谋划之后再次来势汹汹。首领托尔布津带领670名殖民者占领了雅克萨,继续在此地修建城堡,设立据点,以图来犯清朝帝国。

1686年春天,康熙再次得知沙俄重现雅克萨之后决定发动第二次战斗。但当时黑龙江流域的各项河流尚未解冻,出兵只能等待夏季冰河消融。康熙皇帝派遣清军2000余人在黑龙江排兵布阵,面对清朝军队大军,雅克萨的俄军竟然只有不足千人,这不足千人的部队却配备了十分精良的装备。

由于俄军弹药粮草充足,清军携带北上的大炮有限,因此僵持了半个月之久,清军未能功成。

没有及时的粮草补给,也没有精良的武器,清军开始转换战略战术。他们在雅克萨城外的各个平坦处挖掘堡垒和壕沟,切断了雅克萨沙俄军队的对外联系路线,企图困死沙俄士兵。在这个过程中,对方曾经试图和请求国内派援军来援里应外合,但是盘踞在雅克萨的沙俄士兵已经被清军全面包围,甚至吃饭、喝水都已成问题。

尤其到了冬天来,城内的俄军已经因为气候寒而大量的病死、饿死,他们城中的火药铅弹最后只剩下不足500公斤,甚至坏血病的横行让数百人死于非命。最终竟然只剩下了150人。这150自知不敌清军,于是再次请求投降。

与此同时,城外围堵雅克萨的清军也处于崩溃边境。从夏天围堵到冬天,士兵战死者无法及时进行救治使得瘟疫横行,折损了清军将近半数的人马。于是,外交官便开始派上战场,他们成了解决最后战争的重要推手。

雅克萨地区的战况被他们传递给了康熙帝,看到这种情况,康熙帝要求沙俄派使者来谈判,目的是划分两国的边境线。俄军听说清军有意谈判后便派遣使者表态:可以同中国进行谈判,并且进行两岸国境线的划分。

在进行谈判时候,清军已经停止进攻,并且撤军到了瑷珲地区,战事正式告捷。第二次雅克萨之战是清军的一次完全胜利,最后沙俄只有150人生存下来,清军的战略目的完全达到。

经过谈判,清朝和沙俄签订了《尼布楚条约》。这个条约的主要内容是划分了中俄的边界线,条约规定:外兴安岭至格尔必齐河和额尔古纳河为中俄两国东段边界。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以南和乌苏里江以东地区均属清朝领土,清朝同意把额尔古纳河以西(原属中国的地区)让给俄国。

在划分范围之前,雅克萨这片地区归属不明,因此才引得沙俄军队屡屡来犯,当时清朝在国家、地区上没有国界的概念,同时满洲八旗人又极少来这里生活,甚至所以那里的大部分领土经有其他外族人占据。

这片土地从无主之地变成了有主之地是经历了两次雅克萨之战的结果,但是即使这里划分到了清朝的领土范围内却并不利于发展。从基础上来看,这里已经属于外兴安岭地区,所属是亚寒带地区,十分不擅长汉人耕种和满人游牧。

自从《尼布楚条约》签订之后,双方各退一步,沙俄占据了大部分贝加尔湖以东,黑龙江以西的大片土地,东北边境稳定了170年间的光景。

只是到了晚清时期,八国联军侵入北京。俄罗斯帝国再次入侵中国东三省地区,晚清政权在再次无力管束中国北方疆域,因此《尼布楚条约》实际上已经作废雅克萨城已经在俄罗斯境内,时至今日仍然在俄罗斯的管辖范围之内。

标签: 雅克萨之战康熙皇帝

更多文章

  • 美国为什么会对利比亚发动大规模的战争呢?这期中又有着怎样的隐情呢?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利比亚,卡扎菲

    240架战机3艘航母,11分钟解决战斗,这场战争美国露出獠牙,那么,这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呢?美国又为何会对利比亚发动大规模的战争呢?这期中又有着怎样的隐情呢?利比亚,是北非的一个小国家,位于地中海南岸,多面环沙漠。刚开始,利比亚和非州的大部份国家一样,都非常贫穷。人民仅靠贩卖战争时的废铁过活。虽然利

  • 蠕葛之战:敢把天子射下车?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蠕葛之战,周幽王

    蠕葛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战役,发生在公元前632年,当时,周朝的国君周幽王出巡时被叛乱的蠡人射下车,这一事件引发了蠡人与周朝的战争。这场战争是周朝后期的一次重大危机,直接导致了周朝政治、经济、军事的进一步衰落,也为后来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埋下了伏笔。蠡人是谁?他们为什么要反抗周朝?蠡人是当时周

  • 鸦片战争时,清军为什么不集中所有的火枪火炮送前线打英军?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鸦片战争,火枪火炮

    在大家印象当中,鸦片战争乃至于八国联军时期的清朝军队是不是都是一副穿着棉甲,使用大刀长矛与手持火枪的欧洲人作战的面貌?但其实这种刻板印象是错误的,事实上八国联军侵华时,清军是清一色的欧式装备,而即使是在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清军中的火器化程度也不低,当时的很多清军部队都已抛弃了传统弓箭,而使用

  • 正史之中,奕世载美的十对父子名将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名将

    在演义小说之中,累世将家,如秦家将、罗家将、薛家将、杨家将、高家将、呼家将,层出不穷,不可胜数。而正史之中,父子名将,奕世载美,功在当代,名留青史,其实寥寥无几。以下十对名将,号称虑父虎子,受之无愧。1·周勃周亚夫(西汉)周勃是江苏徐州丰县人,奋起凡庸,感会风云,从汉高祖斩蛇起义,百战

  • 清朝和准噶尔的最后一战:准噶尔至此成为地名,哈萨克宣布臣服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准噶尔,哈萨克

    《甄嬛传》之中,除却最普遍的后宫女人之间的“撕头花”事情之外,还用非常多的情节去描述了前朝官员的盘踞以及边境战事的动乱。前朝和后宫,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些事都紧密地牵扯在了一起,成为了雍正无法根除的心里的一块疙瘩。而准噶尔就是剧中边疆战乱的罪魁祸首。因为准噶尔的屡次进犯,雍正才

  • 386旅也叫“四子”部队,这“四子”分别是谁?后来是什么军衔?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386旅,四子部队

    在我国近代漫长的抗战岁月中,我军曾涌现出许多十分勇猛的军队。这些军队由众多士兵组成,承担着保卫祖国的重任,在他们的身上,我们能看到独属于中国人的勇猛与善战,而也正是因为有他们的存在,我们才能够尽快取得战争的胜利,并走向建设新中国的道路。在这些勇猛无畏的军队之中,386旅可谓是一个十分突出的存在,有些

  • 唐朝卢龙镇发生军乱,最后是如何被平定的?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卢龙镇

    处置卢龙镇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会昌元年(841年)九月,卢龙军乱,陈行泰杀节度使史元忠,自主留后,遣监军傔以军中大将名义上表朝廷求节钺。李德裕不允,他对李炎说:“河朔事势,臣所熟谙。比宋朝廷遣使赐诏常太速,放军情遂固。若置之数月不问,必自生变。今请留监军傔,勿遣使以观之。&rd

  • 528万波斯大军远征希腊?你知道10万军队的行军队伍有多长吗?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波斯,希腊

    文明的发展和进步总是在战争中爆发,每次革新都能够给这片土地带来新的变化。纵观我国历史,也总是由战争的开始与结束来展现一个新的时代。公元前499年,古希腊与古波斯矛盾由来已久,而这一次却爆发出了史无前例的“希波战争”。三次对战中,根据记载,波斯派出了超过528万人出征希腊。如此

  • 历史上功高震主的3位大将(白起、王翦、郭子仪),可以轻松取代皇帝,你认识谁?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白起,王翦,郭子仪

    古代的帝王们,在刚上任时都有一个共同的梦想,那就是希望自己在位时,国家能够开疆扩土,国富民强。要想完成这个目标,自然是需要扶持一批能征善战的人来帮助自己,俗话说:“文臣治国安邦,武将开疆扩土。”历史上很多名臣武将都是在这一时期涌现出来的。他们跟随君王、出生入死、为国家立下了汗

  • 高梁河之战,汉官集团在辽政权中的带来了哪些贡献?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高梁河之战,汉官集团

    高梁河之战是发生在辽朝和宋朝之间的一次重要战役,具体发生在公元1018年的秋季。这场战役的背景可以追溯到宋朝初期,当时辽朝的皇帝耶律阿保机在北方的扩张势头非常猛烈,而宋朝的统治者赵匡胤也在南方积极地开展军事活动,试图在北方建立自己的势力范围。由于北方地区的资源丰富,双方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最终在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