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顺境看林彪,逆境看粟裕,绝境看彭德怀”,三大军神有何区别?

“顺境看林彪,逆境看粟裕,绝境看彭德怀”,三大军神有何区别?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207 更新时间:2023/12/21 23:18:39

不是每个善于用兵打仗、懂得运筹帷幄的将领都能成为军神的,必须要在实战中经得起考验才行。

在我国近代战争史上,军中和坊间总有这么一种说法:“顺境看林彪,逆境看粟裕,绝境看彭德怀”。不了解的人以为这是在拉踩,其实只是对三位军事家不同作战方式的粗略概括。而将领的指挥风格,又与其性格、经历、处事习惯有关系。

那么林、粟、彭三位军神究竟有区别呢?

先说林彪。

林彪是军事上的天才,但在为人处世上却有所欠缺。他内孤僻,性格冷硬,很善谋算,指挥稳健又不失灵活,这与他的革命经历有很大的关系。

他18岁就进入黄埔军校学习,北伐时初入战场,参加过南昌起义,失败后又跟着湘南武装队伍去到井冈山,从此一直在主席、朱德的直接指挥下,参加中央红军的多次重大战役。

井冈山时期,林彪在红四军中从营长一路升至军团长,得到了不少锻炼。他习惯在战前考虑好一切,等基本有把握了,就点出几股部队猛打猛冲,此法屡屡奏效。

真正让他在军中扬名的是抗战时的平型关大捷。

1937年,他率八路军115师进驻平型关,在反复研究雁北地形和日军战备之后,林彪很快察觉出对方大意轻敌、戒备松散的弱点,让主力占据高地隐蔽设伏,又派出骑兵营和独立团在侧翼钳制,最终打了一场漂亮的歼灭战,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从此役就能看出林彪部署周密、指挥得当。在后来的解放战争中,他更是把“精打细算”发挥到了极致。

他每次作战前都会像强迫症一样,将后勤、运输、行军、敌我对比等问题都尽量考虑妥当,把战局中的细节都提前琢磨透之后,确定有胜算了才会出击。

林彪有两不打:没把握的仗不打、事先没准备的仗不打。

因此,总有好事者说林彪“只会打顺风仗”,放到逆风局里就成了软脚虾。其实不然,他只是长期肩负着保卫党中央的重任,不得不小心慎重。但其实多数经他指挥的战役都是以少胜多、敌我悬殊的。

尤其在战后,林彪还很善于总结反思。

比如攻打四平失利后,他熬了几个大夜,反复琢磨己方为何不能识破陈明仁的守城战术,然后总结出侦敌不仔细、发起总攻过于匆忙等教训,并研究出了独属于林彪自己的“四快一慢”、“一点两面”、“三猛”等战术。

粟裕和林彪则不相同。

林彪严谨周密、轻易不会涉险;粟裕更大胆、更灵活、更冒险。

林彪长期围绕着中央红军,由不得他不小心谨慎,但粟裕却长期远离中央孤军奋战,多次在险象环生时都要自己拿主意。对于粟裕来说,被敌军包围就像是家常便饭,不冒险奋力一搏的话几乎没法生存。

比如在孟良崮战役中,粟裕不仅要面临张灵甫的74师,还被几十万国军围成了夹心饼,他只能下令用最快的速度全力吃掉整编的74师,才可能有一线生机。事实证明,他的冒险赢了。

抓住稍纵即逝的一丝机会来摆脱险境、逆风翻盘,这就是粟裕!

他有着良好的大局观和高度的前瞻性,别人还在为眼前战局苦恼的时候,粟裕可能已经想到了几年后了。豫东、淮海战役,粟裕都是在这种情况下打赢了的。

总结来说就是,若是战局有5-6成以上的胜算,粟裕就敢打;而林彪如果没有7成以上的胜算是不会轻举妄动的。林彪还经常称粟裕打的都是“神仙仗”。

和林、粟比起来,彭德怀就更偏向于勇猛果敢!毛主席曾亲自赠诗给他:“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他性格刚烈,战法泼辣彪悍又极具爆发性,善打恶战硬仗,最苦最难的战局总是会让他来攻坚克险。因此,坊间才会有“绝境看彭德怀”的说法。

比如山城堡之战,彭将军就和当时最受老蒋信重的胡宗南对上了。胡率领号称“天下第一军”的国军主力,装备远比红军精良。他步步紧逼,红军不得已撤到靖远,若此地失守,红军就会陷入被南北夹击的绝境,再一次进行长征。

在极度恶劣的局势下,是彭德怀挺身而出,率红军用“诱敌”计划,在山城堡部署伏击,给了贪功冒进的胡宗南第一军78师一记迎头痛击。

在抗美援朝时期,也是彭德怀挂帅出征,在敌我极度悬殊的噩梦开局之下,和开着装甲车、驾着轰炸机、有着原子弹的美联合军硬碰硬,让老美遭受到了二战以来最大的伤亡与耻辱。

美军被打回了三八线,被迫签订了停战协议。后来,美国人民还把彭大将军列为“世界四大名帅”榜首,稳稳压过麦克阿瑟一头。

无论顺境、逆境还是绝境,不过都是后世划出的标签,只能粗略展现这三位“军神”的部分作战特点和风格,并不是真正的战力比较。

他们为新中国的成立立下了赫赫战功,为党和国家所做出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标签: 林彪粟裕彭德怀

更多文章

  • 浅析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比利时和德国之间的博弈。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第一次世界大战,比利时,德国

    8月20日,比利时人被迫撤回鲁汶,比利时政府将首都从布鲁塞尔迁至安特卫普,德国东道主进入撤离后的布鲁塞尔。在默兹军团前进的过程中,强大的法军分遣队入侵德国领土,通过贝尔福山口涌入阿尔萨斯。这次大胆的行动获得了短暂的成功。穆尔豪森被俘,梅茨-斯特拉斯堡铁路在几处被切断。在阿尔萨斯和洛林,法国分遣队与摩

  •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法军的战斗实力怎么样?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第一次世界大战,法军

    星期天,23日下午3点左右,开始有报告说,敌人开始向蒙斯防线进攻,显然有一定的力量,但蒙斯和布雷的阵地受到了特别的威胁。第一兵团的团长已经把他的侧翼推到布雷以南的高地上,第五骑兵旅稍稍向南移动,从班什撤退;于是敌人占领了班什。汉密尔顿将军指挥的第三师的右翼部队在蒙斯,那里形成了一个有点危险的突出阵地

  • 浅析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索莱姆斯战役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第一次世界大战,索莱姆斯战役

    第四师于23日星期日开始在勒卡图撤退,到25日上午,已有11个营和一个旅的炮兵和师级人员可以投入使用。我命令斯诺将军出征,在索莱姆斯以南占领他的右路,左路在拉查皮里以南的康布雷-勒卡托路。在这个阵地上,该师为第二和第一兵团有效地撤退到新阵地上提供了很大的帮助。虽然军队被下令占领城堡位置,并且在25日

  • 霍去病与卫青是否有资格进入武庙名将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霍去病,卫青,武庙名将

    在我国历史上,仅有六位君主泰山封禅,其中,便有汉武帝。他外震匈奴,内抚经济。使我华夏民族立于东方之巅,接受万国来朝。汉武帝伟大的功绩,离不开霍去病和卫青。可以这么说,如果汉朝没有降生霍去病和卫青,那么汉武帝也无法达到如此宏伟的成就。卫青与霍去病,被封为武庙七十二将之一,但是他们有什么资格可以成为武庙

  • 康熙皇帝对阵沙俄的雅克萨之战始末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雅克萨之战,康熙皇帝

    古往今来,战争总是一个帝国加强疆域拓展和维持统治的重要手段。清朝帝国绵延将近三百年也曾有多次的对外战争,雅克萨之战就是康熙皇帝在位时期经历的一次战争。明朝时期,沙俄的版图不断向西伯利亚开始扩张,到了满人入关、清军初年时候,沙俄已经开始将目光聚焦到了我国黑龙江领域,企图侵占我国东三省地区。但当时清军刚

  • 美国为什么会对利比亚发动大规模的战争呢?这期中又有着怎样的隐情呢?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利比亚,卡扎菲

    240架战机3艘航母,11分钟解决战斗,这场战争美国露出獠牙,那么,这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呢?美国又为何会对利比亚发动大规模的战争呢?这期中又有着怎样的隐情呢?利比亚,是北非的一个小国家,位于地中海南岸,多面环沙漠。刚开始,利比亚和非州的大部份国家一样,都非常贫穷。人民仅靠贩卖战争时的废铁过活。虽然利

  • 蠕葛之战:敢把天子射下车?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蠕葛之战,周幽王

    蠕葛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战役,发生在公元前632年,当时,周朝的国君周幽王出巡时被叛乱的蠡人射下车,这一事件引发了蠡人与周朝的战争。这场战争是周朝后期的一次重大危机,直接导致了周朝政治、经济、军事的进一步衰落,也为后来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埋下了伏笔。蠡人是谁?他们为什么要反抗周朝?蠡人是当时周

  • 鸦片战争时,清军为什么不集中所有的火枪火炮送前线打英军?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鸦片战争,火枪火炮

    在大家印象当中,鸦片战争乃至于八国联军时期的清朝军队是不是都是一副穿着棉甲,使用大刀长矛与手持火枪的欧洲人作战的面貌?但其实这种刻板印象是错误的,事实上八国联军侵华时,清军是清一色的欧式装备,而即使是在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清军中的火器化程度也不低,当时的很多清军部队都已抛弃了传统弓箭,而使用

  • 正史之中,奕世载美的十对父子名将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名将

    在演义小说之中,累世将家,如秦家将、罗家将、薛家将、杨家将、高家将、呼家将,层出不穷,不可胜数。而正史之中,父子名将,奕世载美,功在当代,名留青史,其实寥寥无几。以下十对名将,号称虑父虎子,受之无愧。1·周勃周亚夫(西汉)周勃是江苏徐州丰县人,奋起凡庸,感会风云,从汉高祖斩蛇起义,百战

  • 清朝和准噶尔的最后一战:准噶尔至此成为地名,哈萨克宣布臣服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准噶尔,哈萨克

    《甄嬛传》之中,除却最普遍的后宫女人之间的“撕头花”事情之外,还用非常多的情节去描述了前朝官员的盘踞以及边境战事的动乱。前朝和后宫,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些事都紧密地牵扯在了一起,成为了雍正无法根除的心里的一块疙瘩。而准噶尔就是剧中边疆战乱的罪魁祸首。因为准噶尔的屡次进犯,雍正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