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李世民兵变后为何将兄弟儿子杀掉,却留下他们的女儿,原因很简单

李世民兵变后为何将兄弟儿子杀掉,却留下他们的女儿,原因很简单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晴天 访问量:4746 更新时间:2023/12/11 8:32:10

我国封建世袭制度一直延续了2000多年,而其中的一些帝王为了夺取皇位更是不惜杀害自己的亲生兄弟。康熙的一生可以说是励精图治,使得自己的王朝不断的发展壮大,也留下了不少的美言。但是康熙在位期间废除太子,导致死后子孙为了权位相互残杀,极大的削弱了自己的势力。我国开创唐朝盛世的明君李世明也是经过玄武门事件,残害了自己的兄弟最终得到了权位。

在唐高祖李渊即位之后便把自己的长子封为太子,把自己有出息的儿子李世民封为秦王,他想着一边让太子处理宫廷事物,一边让让秦王负责率人讨伐征战。结果李世民因屡建功勋,在军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受到手底下大批人的拥护。而太子李建成也在朝堂之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但是李建成觉得自己的弟弟李世民将来会影响自己的帝位,便联合自己的另一个弟弟李元吉伙同多次陷害李世民。

根据有的史书记载,陷害李世民的太子和他的弟弟性情松缓,喜欢寻欢作乐,后期很不得李渊的待见。而李世民功勋日渐高涨,在军中的地位也很高,很想重新立李世民为太子,但是身为父亲的他又不能太过偏袒谁,所以面对两兄弟的计谋李渊也是对其多多劝导希望能兄弟和睦。但是当时的兄弟俩已经被权势蒙蔽,又怎么会听取他的意见。

最终逼不得已的李世民设计发动了玄武门政变,杀死了两位兄弟,并且他觉得兄弟俩的儿子也肯定是性子随父亲将来也不一定是什么好人,于是把李建成和李元吉的所有儿子都杀光,他俩儿子总共有十人。当时众人都说李世民为了斩草除根杀红了眼,连两个兄弟的女儿也都屠杀干净了。

事实上,李世民并没有杀害两个哥哥的女儿,反而收养善待了她们。在我国有关出土的古墓有明确的记载,她们当中有很多被唐太宗册封唐朝的为公主和县主。

李建成的女儿不仅被封为公主而且后来还被许配给了一位朝廷重臣的儿子,生活幸福美满一直活到唐高宗时期,而弟弟的女儿被封为县主,成年以后自己也找到了自己的中意之人,开始了幸福生活。

所以李世民在"无毒不丈夫"的玄武门事变之后并没有惨无人道的满门抄斩,我们并没有生活在那个时代,也读不懂身为太宗李世民的心,其中的波折恐怕这有他自己才知道。

更多文章

  • 秦朝灭亡时,一支50万的大军竟按兵不动,只因秦始皇下了道死命令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秦始皇,秦朝历史

    漫漫黄沙十里,战鼓声声壮人胆。秦军征战疆场,化六国分裂于一统,中国历史拉开了新的篇章。秦之所以所向披靡,征战无数沙场,皆归因于秦军的强大。然而,雄心壮志的秦始皇却做了一个出乎意料的决定派50万秦军置于一地谋发展,当秦国将灭国之时,这50万士兵却未挥师北上,力挽狂澜。秦一统六国,强练兵力。秦军所到之处

  • 淝水之战:符坚八十万大军败给谢安八万大军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淝水之战,符坚,谢安,南北朝

    昨天讲了一段关于五胡十六国的历史,唉,被评论骂成狗。好吧,我认。说到前秦覆灭是因为淝水之战,咱们今天就聊聊淝水之战的前因后果。我会尽量写细致一些的,看完了骂我的时候,稍微客气那么一点。在淝水之战爆发之前,前秦东晋双方己经打了很多次了。前秦的军事实力明显高于东晋,而那时候晋的防御态势大概是谢安任五州都

  • 中国历史上汉、唐、明三朝五虎将对比,唐朝全部善终,明朝仅1人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五虎将,名将

    中国历史上的名将非常之多,尤其是王朝建立之初。他们往往因为功绩突出,而被封为五虎将。我们节选了汉、唐、明三个王朝来看五虎将来对比。先说汉朝刘邦手下五虎将,他们是樊哙、周勃、灌婴、英布、彭越。樊哙。刘邦妹夫,刘邦手下第一猛将。樊哙造反前是一名屠夫,也就是宰猪杀狗的,这样的人力气大,而且经常杀猪杀狗,所

  • 淮海战役粟裕为何规定华野缴获一粒弹也不留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淮海战役,粟裕,华野,民国战争

    同时,为了弥补中野火力不足,粟裕还特别规定,华野参战部队缴获武器装备一支枪一粒弹也不留,一切缴获归中野。一切缴获归中野,始终顾全大局1947年8月7日,遵照党中央和毛主席指示,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12万余人在刘伯承、邓小平率领下,“决心不要后方”,兵分3路,千里跃进大别山,直插

  • 新四军将星陨落八里庄:彭雪枫被流弹击中牺牲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新四军,彭雪枫

    一1944年9月10日。夏邑县彭沟涯小学一间教室里,传出阵阵爽朗的笑声。新四军四师师长彭雪枫、参谋长张震和政治部主任吴芝圃正在听取九旅二十五团攻打八里庄李光明部作战计划的汇报。二十五团团长徐体山、政委刘坤奎、参谋长李挽伦、政治处主任周吉一及参谋李启栋等个个精神振奋,他们都为这次能担任主攻而流露出按捺

  • 彭德怀被罢官后只有哪一位元帅会去经常去看他?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彭德怀,朱德,元帅

    从庐山回来,朱德常去玉泉山居住。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离彭德怀居住的吴家花园近。朱德闲居在家,经常去吴家花园和彭德怀下棋。他们几乎不谈政治话题,一尺见方的棋盘成了他们的用武之地,棋盘能为他们增添一点生活色彩。庐山会议后,中央军委作了调整,以毛泽东为主席,以林彪、贺龙、聂荣臻为副主席,朱德降为常委,从

  • 官渡战前曹军中的“恐袁症”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官渡之战,三国战争

    曹军中弥漫着“恐袁症”。这可不是好兆头。曹操现在最需要的是做两件事:一是要让大家认识到袁绍是只纸老虎的英明论断;二是要来个首战必胜,初战立威。前件事,曹操早几个月就在做了,去年八月曹操初抵黎阳拒袁军时,将领们就提出过能否战胜袁绍的疑问,曹操详细地介绍了袁绍的为人与本领:&ld

  • 解析三国着名战役官渡之战的历史背景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官渡之战,三国战争

    东汉末年,轰轰烈烈的黄巾起义虽然被镇压下去了,但它却沉重地打击了汉朝地主阶级的统治,使早已腐朽不堪的东汉政权分崩离析,名存实亡。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各地州郡大吏独揽军政大权,地主豪强也纷纷组织“部曲”(私人武装),占据地盘,形成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转入争权夺利、互相兼并的

  • 解析三国着名战役官渡之战的战争过程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官渡之战,三国战争

    前期公元199年(建安四年)六月,袁绍挑选精兵十万,战马万匹,企图南下进攻许都,官渡之战的序幕由此拉开。官渡之战曹军的战略部署袁绍举兵南下的消息传到许都,曹操部将多认为袁军强大不可敌。但曹操却根据他对袁绍的了解,认为袁绍志大才疏,胆略不足,刻薄寡恩,刚愎自用,兵多而指挥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于是决定

  • 三国着名战役官渡之战历史评析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官渡之战,三国战争

    胜败原因官渡之战是袁曹双方力量转变,使当时中国北部由分裂走向统一的一次关键性战役,对于三国历史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此战曹军的胜利不是偶然的,袁曹间的兼并战争,虽属于封建割据势力之间的争斗,但它实现了地区统一,客观上符合人民的愿望。[18]官渡之战是汉末乃至中国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也是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