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共和国的国防部长迟浩田曾在平壤翻看烈士名册时,指着一位烈士的名字说道:“他是67军军长,也是我志愿军牺牲的最高将领之一”。
李湘军长牺牲时只有三十八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实际上,在当年的志愿军中,许多军长都是三十来岁的年纪,相当的年轻,但就是这样的年轻阵容却创造了战争奇迹,打败了工业第一强国的美国,惊艳了全世界。
先看一下我们年轻的志愿军军长们。第一批入朝四个军的是原四野的主力军,主要是38军、39军、40军和42军组成的第十三兵团,后来第五十军和第六十六军也归到十三兵团,入朝作战。
38军是有名的万岁军,其“万岁”称号正是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实打实挣来的。军长梁兴初出生于1913年,入朝时只有三十七岁。
39军的军长吴信泉在云山打响了与美军作战的第一枪,一战打蒙了美军骑一师,也震惊了世界,甚至还被日本作为典型战例写入了军事教材。
一战成名的吴信泉出生于1912年,入朝时也不过才三十八岁。
40军军长则指挥部队打响了抗美援朝第一枪。朝鲜战争爆发后,温玉成被任命为40军军长,他于1950年10月19日率部渡过鸭绿江。作为最早一批入朝部队,志司总司令彭老总对其明确要求出国第一仗要打出威风,打掉敌人气焰。
当年10月25日,温玉成部与南朝鲜军队发生战斗,首战告捷。这名出生于1915年10月的志愿军军长仅仅只有三十五岁,可谓是相当的年轻。
42军军长吴瑞林同样出生于1915年,入朝时也只有三十五岁。
实际上,整个十三兵团六个军的军长入朝时的平均年龄不超过四十岁,这还是在算上四十八岁的50军军长曾泽生和四十三岁的66军军长萧新槐之后。50军是国民党起义部队改编而来,军长曾泽生也是少数能够继续带兵打仗的原国民党将领,较为特殊。
除了首批入朝部队的军长较为年轻外,第二批入朝的第九兵团副司令员陶勇时年三十七岁,其麾下20军军长兼政委张翼翔只有三十六岁。第九兵团三个军军长入朝时的平均年龄是三十九岁,同样十分年轻。
值得一提的是,彭老总作为志愿军司令员,入朝时虽然已经五十二岁了,但作为高级指挥官来说还是一个相当年轻的年龄,对手麦克阿瑟都已经是七十岁的老人了。
即使是彭老总仅仅只有五十来岁的年纪,在猛将如云的志愿军将领们中也几乎算是最大的了,许多军长和政委们都要年轻的多的多。
之所以志愿军的军长们年龄都不算特别大,因为绝大多数军长乃至上层的指挥官们都是从战争年代很早就参加革命,跟随人民军队一步步在血与火的战场上共同成长起来的。
战争本就是一个残酷的事情,在大浪淘沙中,是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用热血与激情铸就了我们伟大的党和军队。
根据不完全的统计,在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人领导的武装力量,其高级指挥官的年龄也是三十岁左右,是一个非常年轻的革命队伍。甚至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牺牲时才三十七岁,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兼政委彭雪枫牺牲时也只有三十七岁。
用毛主席的话说,就是从战争中学习战争,坚定人民必胜的信念,才造就了一大批年轻而又卓越的人民军队将领,他们虽然年轻,但作战顽强,有勇有谋,不怕牺牲,是人民的守护神和共和国的缔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