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刘备发动夷陵之战的时机到底对吗?他还有哪些目的?

刘备发动夷陵之战的时机到底对吗?他还有哪些目的?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609 更新时间:2024/1/14 6:52:32

说起三国时期,刘备曹操之所以能够成就一番霸业,其实和他们本身的性格以及思维意识有一定的关系。虽然在很多方面也存在着不足,但是他们都勇于冒险,险中求富贵。

夷陵之战,刘备军营占据着地理优势,从长江上流居高临下,且经营了荆州约10多年,对于百姓这方面来说,也是有着不错的基础。而东吴则夺走荆州地区,对于这个地方的统治并没有那么的稳固。

很多的少数民族首领,都是支持刘备的,而刘备的团队约有8万人,东吴为了抵御北边的曹操,陆逊军团约有5万,当然了,刘备更是占据了人和。

假如延迟几年,东吴对于荆州的统治要是彻底的稳固了,那么蜀汉就彻底没有一丝丝的机会了。

而对于夷陵之战最大的赢家,那就是东吴的孙权了,然而,要是说最大的输家,其实并不是刘备,而是北方的曹丕,假如说曹操还活着的话,那么东吴是一定会灭亡的。三国鼎立的状态或许就会变成新的格局,也许会提前大一统!

而蜀国的刘备,在伐吴的时候,就已经做了很多的准备,趁着曹操去世,他还安排人前往吊唁。

曹操和刘备之间的矛盾,其实不过就是利益罢了,彼此间是没有私人恩怨的,那些所谓的不共戴天的仇恨,更是不复存在。他们之间不但可以争斗,同样也是可以合作的。

另外,刘备坚定信念一定要伐吴,并不仅仅是因为关羽的去世,也不仅仅是为了荆州地区,他心里很是清楚,以曹营的实力,是没有办法一下子击破的,而东吴就不一样了,假如和曹魏共同分东吴,刘备占据着西和南方,也就是说,可以形成当年刘邦项羽相争的局势。

在西面,有蜀道之艰险,而对于南面,可攻可守,能够形成一定的战略优势。

刘备最开始的时候,是想要借助曹操的去世,跟曹魏建立外交,一起联合把东吴给灭了,这个时候,东吴为了迎战刘备,却向曹丕称臣了。而曹魏的众多老臣都明白孙权是不可能真心称臣的,因此,就建议跟蜀国联手共同伐吴。

然而,对于曹丕来讲,他想要从中获利,并没有听从老臣们的建议。事情发生以后,又变得后悔不已,不但没有从东吴得到实惠,还和蜀汉彻底的结了仇。之后接连2次伐吴,愣是把一盘好局给做死了。当然了,也就这样把最好的机会给丧失了。

对于刘备这边,其最大的一个失误其实就是战术上的,事情发生之后陆逊曾说,他最担心的就是刘备的军队水陆并进,一下子直捣东吴的核心地带。然而,刘备不敢冒险,选择了从陆路攻城的做法,最后还是失败了!

刘备的生平中,有过很多的失败胜利,他也是屡败屡战的那种,他并不担心自己多一次的失败,奈何岁月不饶人,他不再年轻了,之后的事情也只能留给诸葛亮了。

刘备似乎,诸葛亮辅佐后主刘禅,对于蜀国来讲,不知道是好,还是不好?各位看官,您觉得呢?

标签: 战史风云

更多文章

  • 关于陶弘景的评价是怎样的?他的理论著作对后世有着怎样深远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陶弘景,南梁,历史解密

    陶氏为世医出身,祖父及父亲皆习医术,且有武功。他自幼聪慧,约十岁时即读葛洪《神仙传》,深受影响,三十六岁辞官隐居句容茅山,并遍历诸有名大山,访求仙药。当时,他深受梁武帝萧衍的信任,虽则他时梁武帝多次赠官不受,但梁武帝有关国家大事都要向他谘询,所以时人对他有“山中宰相”的称号。就医学而言,是我国本草学

  • 司马懿临终前留下一计,你知道是什么吗?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司马懿,三国,野史秘闻

    司马懿知道他的墓在死后必然会给盗墓贼关顾,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出现,他就死前把两个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叫了过来,并对他们进行了嘱咐;“死后不起坟头,不立碑,不烧纸,埋了后不要让人看到周围环境区别”。司马师和司马昭两人还是充满疑问,司马懿以曹操如何布置72疑冢,但实际并不埋葬在这里,真正埋葬地方只有曹操的儿

  • 秦昭襄王杀死白起之后 秦国的损失到底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风云人物

    对白起之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秦昭襄王杀了白起,真的是秦国的损失吗?秦昭襄王40年,秦昭襄王想立自己儿子安国君为储君,但是他们还有一个弟弟公子俚,是名正言顺的储君第二顺位继承人。此时魏冉是支持公子俚的,白起和魏冉是同穿一条裤子的,目的很明确。宣太后为了不让兄弟俩自相残杀

  • 宋仁宗与刘娥住在一个宫内,她是如何教育的宋仁宗的?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宋仁宗,刘娥,文史百科

    仁宗一出生,刘娥便将其从李氏手中夺走,与关系亲近的后妃杨氏一同抚养。仁宗至大婚前,都与刘娥住在一个宫内,受刘娥关照甚多。刘娥是如何教育的宋仁宗的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比如在吃的方面,为了保护仁宗饮食安全,刘娥禁止虾蟹海物“进御”;垂帘听政后,刘娥还令杨太妃与仁宗同饮食,“

  • 王昭远被委以重任,为何成了敌军的阶下囚?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战史风云

    王昭远是后蜀重臣,主管全国的军政大事,是皇帝孟昶最信任的宠臣,就好像刘备眼里的诸葛亮一样。可遗憾的是,王昭远只是夸夸其谈的赵括,后蜀基业至少有一半毁在他手上。这个害人不浅的家伙是成都人,自幼父母双亡,无依无靠。这种悲惨境遇反倒让他形成了聪明乖巧,善于察言观色,揣摩他人心理的特点。13岁那年,王昭远被

  • 此人高中进士,乾隆为何出俩上联刁难?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乾隆,清朝,乾隆,历史解密

    在人们的惯常印象里,探花郎虽然没有状元郎地位高,但做探花郎的人一定容貌俊美。这是一种误解,因为“探花”与科举扯上关系自唐朝始,当时进士们高中后会举办隆重庆典,皇帝选出两个最年轻英俊的进士,让他们做“探花使”遍游名园摘花,然后用鲜花迎接状元。至于探花郎被固定成进士第三名,已经是北宋晚期的事了。所以,后

  • 清朝后宫里的妃嫔为什么脖子上要围一块白条?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清朝,古代,野史秘闻

    清朝是个少数民族王朝,其衣着服饰与历朝历代均有不同,有着典型的少数民族特色。出于游猎的需要,为了保持脑袋转动的灵活性,清朝的衣服基本保持了无衣领的特色,或者说衣、领分离。因此,在部分影视剧中,清朝服饰上出现的立领是完全不正确的。这种竖领其实到清末才开始出现无衣领设计本是出于游猎生活所需,因此随着清军

  • 传说杨贵妃睡觉时有个坏习惯,让唐玄宗爱不释手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风云人物

    还不知道:杨贵妃睡觉时有什么坏习惯让唐玄宗非常喜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感兴趣的朋友就接着往下看吧~其实,杨玉环原本是皇帝的儿媳。当初入宫面见皇帝的时候,皇帝对她一见倾心,于是就想让她当自己的妃嫔。但是毕竟皇帝还是要顾及天下人的看法,不可能直接将她抢过来,所以皇帝先是让她和她的丈夫(寿王)

  • 同样是为帝王打天下的谋士,姚广孝的结局为何好于刘基?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史百科

    明太祖朱元璋的谋士.刘伯温在民间留下很大的名声,其阴阳术数很是有名,预测后世的《烧饼歌》名闻天下,不过刘伯温帮助朱元璋夺取天下,其结局并不好,被胡惟庸下毒害死,令人叹息,明成祖朱棣的谋士姚广孝则比刘伯温好多了,在帮助朱棣夺取天下后,朱棣对他依然高看,最后得以善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

  • 安史之乱为什么没让唐朝灭亡?原因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战史风云

    安史之乱为什么没让唐朝灭亡,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小编一起看下去。唐玄宗执政后期,是非常昏庸的,整天和杨贵妃嬉戏玩乐,荒于朝政,而且生活非常奢侈。因为唐玄宗后期的昏庸统治,导致了安史之乱的爆发,安史之乱是唐朝一次非常大的灾难,叛军一度势不可挡,攻破了大唐首都长安,迫使唐玄宗逃往蜀地。我们知道安史之乱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