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朝鲜战争麦克阿瑟申请了26颗原子弹,他想干嘛?

朝鲜战争麦克阿瑟申请了26颗原子弹,他想干嘛?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13 更新时间:2024/2/23 9:00:50

说起朝鲜战争,这是自新中国成立之后首次与外国势力进行的一起战争,这也被世界上很多人认定为是中国的立国之战。在这场战争当中,中国人民志愿军以顽强的战斗作风,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抗住了美国为首的,装备各种先进武器的联合国军,展现出极强的战斗力。

战争的后来,因为在战场上的失利,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曾气急败坏的宣称要对中国使用原子弹进行外科手术式的打击,而且当时的美国总统做出了申请,并详细的列出了原子弹的使用数量为26颗,那么这个26是怎么计算出来的,他准备怎么使用这些原子弹呢?

一、麦克阿瑟准备首先用原子弹攻击的,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的军队和军事基地

现代化的战争,很多都是在视距外作战,威力强大的各种火箭炮,高爆炸弹,在卫星导航系统的精确定位下,会让地面聚集的大量陆军,变成活靶子,这一点从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之间的战争中,就能够看出来。

但是二战刚刚结束后的50年代,美国人虽然武器装备先进,头顶上也有各种飞机大炮支援,可没有卫星导航配合,对于赴朝鲜作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实际上也只能采取一顿狂轰乱炸后,派陆军往前推进的办法。

但一来中国人民志愿军擅长运动战,快速行军,让联合国军指挥部总是摸不准他们的具体位置,二来各种强大的现代陆军装备,在朝鲜特殊的地形之下根本无法施展,这些因素促使了本来武器装备不如美国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不但正面抗住了联合国军,反而把他们打得节节败退。

而按照麦克阿瑟叫嚣的,要对中国人民志愿军施行外科手术打击的目标,首先就是在朝鲜的这些志愿军战士。整个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先后投入朝鲜战场的军队总数,超过100万,麦克阿瑟就在向美国总统杜鲁门申请的所谓“迟滞清单”上,计划用4枚原子弹攻击志愿军部队。

如果这个计划真的被批准的话,在原子弹强大的放射性尘埃下,我们真的是要吃大亏的。

除了直接攻击志愿军部队以外,麦克阿瑟还准备用4颗原子弹攻击中国志愿军在朝鲜的军事基地和空军基地。

这么算下来,实际上整个朝鲜战场只需要8颗原子弹就够了,为麦克阿瑟要申请26颗呢?

二、除了直接攻击志愿军在朝部队和军事基地外,麦克阿瑟还准备用原子弹爆炸形成的放射性尘埃,在中朝边境建一条“隔离带”

朝鲜战争开始的时候,前苏联实际上已经拥有了原子弹了。这样就与美国形成了两个拥核国家互相警惕,平衡的局面。而当时的朝鲜和中国,都是社会主义阵营的一份子,在前苏联的核保护之内。

同时,当时的美苏战之中,美国是处于进攻方,占优势的。而苏联是防守方,占劣势的。通情况下来讲,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正因为苏联处于守势,实际上它才更有使用原子弹的动机,所以一旦美国直接用原子弹攻击中国,那么就等于是放开了苏联使用原子弹的限制,那么估计欧洲就该全体解放了。

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所以麦克阿瑟尽管狂妄,但最开始并没有直接用原子弹攻击中国本土的意思,他是准备用剩下的原子弹,在中朝边境炸出来一条生化“隔离带”,因为核武器的污染效果,那么一旦这个隔离带真的形成,中国想要再支援困在朝鲜腹地的志愿军,就非常困难了。

所以在26颗原子弹之中,除了直接攻击在朝鲜的志愿军部队和军事基地以外,实际上大多数,都是准备用在这个用途上的。

但事实上,如果美国真的在中朝边境使用的原子弹,那么随着放射性尘埃的飘散,不仅中国东北要受到污染,就连苏联靠近中朝边境的地区,也要受到污染,这就与直接向苏联投下原子弹也没什么区别了,美国总统杜鲁门当然不能同意,所以在看到麦克阿瑟这份计划以后,直接决定换帅。

三、根据后来解密的美国档案,当时联合盟军在日本的总司令部,曾经还研究过对中国“心脏”投下原子弹,以及摧毁中国在东北的工业基地

战争真正恐怖的地方就在于,也许开始的时候,双方都觉得在掌控之内,可以控制战争的规模。最典型的比如二战之中,德国以一己之力对抗整个欧洲,他们也觉得自己能够通过闪电战迅速获胜,战争不会持续很久。

但结果却是,全世界都打成了一锅粥,规模越来越大,被卷入的人也越来越多。

实际上人类社会用核武器之后的战争,也是一样的。也许最开始的时候双方都觉得不会使用核武器,很快就能获胜。但随着战争局势的变化,死伤人数的增多,国内情绪的累积,很多时候战争就会朝着失控的方向去发展。

朝鲜战场上,最开始美国人是说不会动用原子弹的,后来因为战局不利,不管是麦克阿瑟,还是当时的美国总统,肯定都是动了使用原子弹的想法的,否则不会把原子弹运往日本。

而根据战后解密的原联合国军驻日本的司令部件记载,当时的美国将军们,是真的计划过把原子弹扔到中国的,其中就包括祖国的心脏,也就是首都北京,以及东北工业基地。

还可以佐证这一点的是,抗美援朝战争之中,蒋介石积极准备着反攻大陆。这两个消息对比之下,就更显美国人要用原子弹攻击中国本土的真实性。

从这个角度上来看,也许麦克阿瑟的那“26枚”原子弹里,还包含着准备投向中国本土的几颗。

四、结语

当年麦克阿瑟说要用原子弹,对中国实行外壳手术式打击的话,很多人觉得是他是唬人的,但“26”这个具体的数字,却在告诉我们,美国人当年是真这么准备过的,否则数值不会这么精确。

而如果这个计划真的实施,不管其后苏联会不会报复美国,最先受到伤害的,就是我们自己。所以说原子弹这东西,谁有都不如自己有来的保险。60年代那么困难,中国人还是举全国之力研究原子弹,只能说伟人的决定,太对了!

标签: 历史战争

更多文章

  • 苏朝鲜战争苏联做了些什么事?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战争

    20实际中页,美国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和国际地位,公开干涉朝鲜战争,对中国的边境安全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和威胁。此时新中国刚成立不久,对于美国来说,武器是非常落后的,而且老百姓此时也有着非常强烈的厌战情绪。即便如此,我们还是挺身而出,对抗美国等国际联军。那么,在我们的志愿军去前线浴血奋战时,苏联做了什

  • 朝鲜战争为什么国民党不参加?其中有什么原因?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战争

    说起朝鲜战争,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了,也是多年来很多历史爱好者们喜欢探讨的话题。关于朝鲜战争,其中有一个问题经常被提起,那就是为何当年蒋介石国民党没有参与进来呢?1950年爆发的朝鲜战争,对于已经失去整个大陆、惶惶不可终日的蒋介石而言,无疑是救命稻草。因为,当时蒋介石的800万美械大军不但已经被解放军

  • 美国为何与伊朗结仇?为何发生冲突?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战争

    2020年新年刚过,美国跟伊朗之间的关系优势剑拔弩张的状态了。美国刺杀了伊朗名将苏莱曼尼,伊朗誓言要进行报复行动,并随即向美国驻守在伊拉克的军营发射了导弹。很多人都以为,美伊之间的战争即将打响,但让人没想到的是,特朗普随即放话,释放出缓和意味。但美伊仇恨并没有解开。很多人不明白,美国和伊朗究竟有多大

  • 两伊战争中国赚了多少?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战争

    如今中国已经强大起来了,很多国家都在惊叹中国所创造的伟大成就。如今中国已经像世界展示了很多非常先进的军工武器,不得不说让国人真是新潮澎湃,所有人都在为中国的军国取得如此大的进步而感到自豪,但是你知道中国军工曾经的艰难岁月吗?要知道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军工都遇到了哪些困难?上世纪80年代,中国正值改

  • 两伊战争是哪两个国家?谁赢了?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战争

    说起两伊战争,相信大家不会很陌生了,但对于两伊战争的结果却是颇为争议的。两伊战争的参战双方分别是伊拉克与伊朗,最终这场战争在联合国的调解下介绍了长达8年的持久战。但是这场战争的结局谁都没有认输,反而双方都认为赢得了这场战争。而且伊朗方面还专门每年庆祝两伊战争的胜利,搞大型阅兵。伊朗和伊拉克从地理位置

  • 红衣大炮什么时候出现的?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战争

    说起红衣大炮,其实指的就是17实际欧洲国家所制造的前装式滑膛炮,我国最初称之为“红夷大炮”,这个“夷”其实是指当时我国人对于外族的一种蔑称,当时将穿着红色军服的荷兰军队称之为“红夷”,这类火炮也就被称作“红夷大炮&r

  • 法国龙骑兵是什么存在?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战争

    自古以来,骑兵是战争中一种重要的战斗力量,以人员马屁、武器装备、战术可以由"轻"到"重"分为许多类型,具体划分又在不同时代有所演变和差异。相信法国历史上拿破仑时代的龙骑兵应该是给不少军迷和历史爱好者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今天小编就来讲解一下拿破仑时代的龙骑兵。龙骑兵起源于17世纪,其得名起源有许多

  • 罗马军团vs马其顿方阵,罗马军团凭什么吊打马其顿方阵?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战争

    在欧洲古代地中海沿岸地区出现了两种非常著名的方阵,第一就是马其顿方阵,第二就是罗马军团方阵。不太了解的朋友们可能会将其混淆一谈,但是这纯粹是两种文明的产物。不过这两者之间确实有着一些很相似的地方,但同时也拥有了很多根本性的不同。那么两者的区别在哪里呢,到底孰优孰劣?马其顿方阵与罗马方阵都脱胎于古典的

  • 纳尼爱惨案是怎么回事?一起发生在立陶宛的“卡廷惨案”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战争

    说起波罗地沿海国家立陶宛,知道2017年的时候人口也没有超过300万,孤悬在几个野心极大的大国之间似乎决定了这个国家的命运。在1941年6月25入波兰的卡廷惨案之后的一年一个月,立陶宛境内也发生了类似卡廷惨案的屠杀事件。不过这起屠杀事件并没有像卡廷惨案那么的集中,而是分布在了全国的各个地区,遇难人数

  • 奥尔沙会战经过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战争

    说道奥尔沙会战,这是在1514年9月立陶宛与波兰联合军在立陶宛大公奥斯特罗格斯基的指挥下率领着不到3万兵力的军队与莫斯科大公瓦西里三世派出的数万罗斯军为了争夺基辅地区以及白俄罗斯的控制权而展架的一些列战斗。其战争的结局是立陶宛波兰联军大胜,莫斯科军主帅伊凡被俘。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这场战役的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