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浑河之战戚家军为何全军覆没

浑河之战戚家军为何全军覆没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315 更新时间:2023/12/24 9:17:25

说到浑河之战,确实是非常的惨烈,这场战役是后金和明朝之间在浑河发生的一场战斗。然而就是这场战斗,后金惨胜,但是明朝这边大名鼎鼎的戚家军竟然全军覆没,这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浑河之战中全军覆没的是浙兵,而不是戚家军,因为真正的戚家军被明朝清洗啦。

事情大致脉络是酱婶儿的,大名鼎鼎的戚继光因为居正的倒台而吃了瓜落,仅仅是因为戚继光是张居正的门下小厮,所以戚继光因此啥也没得到,穷困潦倒的回了老家。而戚家军作为客兵,可能是因为其以体制外混到体制内的原因,所以戚家军士兵被各种拖欠军饷,然后想要讨回军饷又被长官当刺儿头各种打压。

不过转机是丰臣秀吉发起的禄庆长之役,应昌作为浙江人,出于本乡本土情节,宋应昌答应戚家军出征不仅全额发放军饷,还有额外补助。

所以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朝鲜之役戚家军士兵打的非常英勇,立了头功。但是以明朝的军事体制,头功被如松抢了过去,因为他还有家丁要养,而且家丁都是只认钱的主,没钱谁给你卖命,所以李如松必须要抢功才能管朝廷要钱养家丁。

这还不算完,因为宋应昌得倒台导致戚家军不仅头功没了,就连之前答应的补助都打了水漂。至于军饷,以明朝得优良传统必须要克扣、拖欠的,不克扣的话军官怎么孝敬朝廷里的老爷。

所以戚家军士兵回国后就发起了讨薪运动,想要拿回被长官贪墨的军饷,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就是戚家军的讨薪运动被污蔑成了兵变,然后就被清洗。大量的士兵被杀,剩下的被赶回原籍,估计也是一子没有。这在《明实录》上被称为蓟州兵变。

话说,这样的朝廷也没有保他的必要,正如一个西班牙人所说,如果一个国家的军人处于不光彩和奴隶地位的情况下,这样的军队能有什么作为?成千上万这样的军队没什么可怕的。所以明清之战时,明军大量归顺满洲大汗,因为满洲大汗不仅补克扣军饷,干得好还有肉肉吃,还给单身狗找媳妇,话说谁还不卖命呢。

至于戚家军,从现有的资料来看,戚家军多是无甲或是仅有胸甲的轻步兵,其能取得辉煌的战绩主要在于戚继光能根据对手的战术特点及时调整战术。至于以这样一支轻步兵能否打得过轻重步兵、轻重骑兵具全的满洲八旗,我觉得是不可能的,毕竟战场上讲究各个兵种的配合,单一兵种无法取得决定性优势。

戚继光的战术,基本上事根据对手也基本无甲以及克制对手的优势制定的

而浑河之役全军覆没的浙兵,除了是浙江人之外并非戚家军,而且浑河之战川兵和浙兵相互拆台,失败是早晚的事。只不过浑河之役是明朝少有的败的不怎么丢脸的战役,改变不了满洲占据辽东战场战略优势的地位。

标签: 历史战争

更多文章

  • 二战后斯大林为何拒绝德国的黄金赔偿,为何选择一堆废铁作为赔偿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战争

    二战结束后,德国被一分为四,由苏联、美国、英国和法国占领。除此之外,德国还需要向战胜国赔偿巨额的经济损失,尤其是苏联,毕竟苏德战争是二战期间最为惨烈,最为血腥的战场,国内死伤人数超过了3000万,大量的资源以及工业设备都遭到了摧毁,急需一笔资金投入到国内的重建计划当中。经过最终协商后决定,德国要向苏

  • 萨尔浒之战明军为什么会惨败于后金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战争

    萨尔浒之战是决定明清未来走向的关键一战,在这场战役中,明军总兵力高达20万,而后金只有6万,明军占据3倍多的优势,结果却是吞下惨败。相信各位小伙伴也很好奇,为什么明军会输给后金呢?其实与其说输给敌人,不如说是输给了自己。双方虽然兵力差距大,但在作战心态上完全不一样,下面就给大家分析下明朝战败的三大关

  • 二战时期德国的上校军衔是什么级别的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战争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二战时期的德国的一些事情,很多人也都说了,这个二战时期德军中经常性见到一些上校级别的军官了,那么很多人要问了,这个上校军衔到底是什么级别的呢?厉害不厉害呢?下面我们一起简单的来分析说说,感兴趣的不要错过了。据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德国盖世太保在日本的主要负责人,梅辛格上校来上海

  • 希特勒为何会让邓尼茨当接班人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战争

    二战进入末期,曾经不可一世,猖獗一时的纳粹德国已经是摇摇欲坠。1945年4月30日,在苏联红军包围下的德国首都柏林的总理府地下室中,二战的元凶之一阿道夫·希特勒见自己的败局已定,一是不可逆转的结局,遂开枪自杀。而就在这之前,希特勒留下了政治遗嘱,制定了自己的接班人。而这个接班人似乎超出了很多人的意料

  • 民国时期军阀为何大量采购驳壳手枪,为何不是鲁格手枪呢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战争

    为啥驳壳枪比“撸子”好用,就是因为射程远、威力大的原因,枪对于军人包括民团…等武装来说一看:射程、二看:威力而不是看它的外观是不是漂亮,驳壳枪是战斗手枪,而所谓的“撸子”(北方方言,管手枪都叫撸子,因为上膛的时候要往后撸一下外套筒)都是自卫型手枪,两者

  • 如果二战日本将所有兵力用于攻打苏联会怎样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战争

    如果当年在苏德战争期间,也就是苏联被德国打得“找不着北”的时候,日本举全国之力进攻苏联的话。我认为苏联很悬、不是一般的悬,而是非常悬。很多人说二战的时候,日本根本不是苏联军队的对手。其实我觉得这种说法有点绝对化了,日军在二战中的战斗力还是不错的。这一点也可以从太平洋战争中感觉

  • 第三次中东战争以色列是怎么在六天时间里战胜三个国家的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战争

    在第三次中东战争期间,以色列所面对的是三个国家的军事压力,在兵力上远远处于劣势,但是毅然决然的选择了主动出击,愣是在短短的6天时间里将敌方的451架战机和500多辆坦克击毁。这让人意想不到的出击不仅消除了隐患,同时还将本国的领土扩大了近六倍,可以说酣畅淋漓的一战,是闪击战的又一次重现。那么战争的起因

  • 赤壁之战后,孙权借荆州给刘备是赚了还是亏了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战争

    荆州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赤壁之战后,荆州是被刘曹孙三方瓜分。其中刘备占据长沙、零陵、桂阳、武陵四郡,还有长江以南的南郡,曹操占据南阳郡和长江以北的江夏郡,孙权占据大部分南郡还有长江以南的江夏郡。周瑜去世后,鲁肃建议把南群借给刘备,大家都不太理解鲁肃为何要这样做。那刘备肯定是赚了,不过孙权也没亏

  • 二战期间德国为什么不给日本提供武器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战争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二战期间,德国和日本作为同盟国,自然是会互相交流战术或者是武器提供,资源互换等等。但是在此期间,德国并没有给日本提供过武器,这是为什么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这东西得说到日本人当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的工业生产模式。很明显,德国人曾经尝试性的将某些武器交给日本,但是日本人

  • 二战德军为什么一定要打莫斯科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战争

    希特勒发动二战目地不仅仅为了向英、法、波兰等国复仇,而是要拓展德国的生存空间,一劳永逸的解决德国人的生存危机。一战后德国的土地从54万平方公里削减为47万平方公里,除了经受向英法等国支付巨额战争赔款痛苦,还经历了1929年世界经济大萧条的痛苦折磨,这让希特勒意识到了德国没有足够的土地等自然资源养活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