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夷陵之战刘备战败的原因到底在哪里?

夷陵之战刘备战败的原因到底在哪里?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861 更新时间:2023/12/24 8:38:27

三国时期的夷陵之战,可以说是刘备时代的结束,经过这一次失败的战役后,他的人生也走到了尽头,因此才有了白帝城托孤的事件。这一次的战役,刘备的对手不再是曹操,而算是自己的大舅哥孙权,可是最终还是失败了,那么到底是出于怎样的原因,刘备要攻打东吴,最终却又如此遗憾收场呢?

为雪弟恨,刘备兴兵东征,孙权节节败退,蜀兵连胜十多阵,一时间,刘备声威大震,江南之人尽皆胆裂,孙权害怕,多次派使者到蜀营求和,刘备严辞拒绝,发誓先灭东吴,然后伐魏。当时刘备认为吴国己被吓破了胆,没有能力与自己大军抗衡,灭吴只是时间问题,指挥大军长驱大进,不把吴国放在眼里,十分轻敌。

刘备兵到夷陵,正值大暑伏天,天气炎热,蜀兵都住扎树林荫凉处,连营六百里,吴兵在陆逊统帅下,只守不战,和蜀兵相持七,八个月,蜀兵慢慢懈怠,认为吴兵胆怯,再不认真提防。夜半三更时,刘备还在御营苦思破敌之计,陆逊发动进攻,趁东南风大起,火烧连营,蜀兵溃散,刘备被困,幸赵云赶来救出,按诸葛亮安排,败退白帝城,陆逊大获全胜,领兵追赶,在夔关前被诸葛亮布下的八阵图困住,刘备才有了白帝城托孤的机会。

刘备是三国枭雄,足智多谋,深通政治和识人用人之道,但不懂兵法,连营几百里,犯了兵家大忌,没有考虑自然条件会成为致败的因素,在诸葛亮未出山前,刘备打仗是屡战屡败,三顾茅庐后,军事上一直都是诸葛亮全盘指挥,夷陵之战,是刘备唯一亲自指挥的一场大仗,却以彻底的失败告终。

刘备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但不是一个优秀的军事人才。

对于他失败的原因,曹丕曾点评道:“备不晓兵,岂有七百里营可以拒敌者乎!‘苞原隰险阻而为军者为敌所禽’,此兵忌也。”意思是说刘备不懂军事,哪里有七百里连营可以抵御敌人的道理呢?在大片低洼和险要地区驻扎军队,很容易被敌人打败。刘备用兵一生,经验极为丰富,并非马谡那类只会纸上谈兵之人,他在地形复杂的地方,扎成连营,目的在于相互照应,曹丕虽然料到了刘备的失败,却没有分析到点子上。

此战的当事人之一陆逊,也曾对此战进行了分析,开战之前他曾对孙权说:“臣初嫌之,水陆俱进,今反舍船就步,处处结营,察其布置,必无他变。伏愿至尊高枕,不以为念也。”也就是说,在陆逊看来,刘备战败的最大原因,是没有水陆并进。然而水战是江东最擅长的战斗,彼时蜀汉的荆州地盘已失,士兵多为巴蜀人氏,外援武陵蛮人,最擅长的也是山地战,如果刘备水陆并进,估计会败得更快吧?

那么刘备战败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他如何做,才可能扭转战局呢?对于此事,小编是这样认为的。

原因一:无名将震慑

夷陵之战时,刘备手下的名将关羽已被东吴擒杀,马超黄忠、霍峻已经病逝,赵云在江州,魏延在汉中,他唯一能够倚仗的张飞,则在战争前夕被部下刺杀。因此这一战中,他用的将领,大多都是还未扬名之辈。这些人忠义有余,而勇武不足,威名不足,根无无法对东吴产生震慑作用。

那么刘备如何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早亡之人不可复活,留守他处的将领不能随意调动,那么他唯一能够做到的,便是设法保住张飞的性命。毕竟张飞的性格,他非常了解,张飞之死,他也早有预料。明知张飞敬君子而不恤小人,他完全可以早在张飞身边,安排一个德高望重之人,经常劝诫张飞,避免在战争之前出现这等状况,哪怕是在准备伐吴之前派去,或许都来得及。

原因二:放任陆逊在吴军中立威

与其说刘备此战败在了东吴手中,不如说他败在了陆逊手中。在对战过程中,他为求胜,多次设奇计,例如打算以武陵蛮人攻击陆逊侧冀,试图牵引吴军主力,例如命吴班于平地扎营诱敌等。吴军中大部分人都中计了,只有陆逊一人,识破了刘备之计。另外诱敌深入,火烧连营等,也全是陆逊的手笔。陆逊在败关羽之时,已经出过手,就算孙权和吕蒙等人,特意对其进行了保护,蜀汉不得而知,那么这次孙权放心派此人前来,刘备也该有所防备才是。可是刘备还是太过自负,并没有将陆逊放在眼中。

陆逊刚刚来到前线的时候,在军中并没有威望,这一点从,他选择固守的时候,“诸将不解,以为逊畏之,各怀愤恨”便可以看来。另外陆逊是孙策的女婿,孙权对孙策后人严防死守,对陆逊也不见得太过信任,如果刘备玩一出反间计,就算不能除掉陆逊,甚至不能让陆逊从前线回到后方,也一定能够限制他的发挥,这样刘备则又多了一丝赢夷陵之战的机会。

原因三:刘备太过保守,未能放手一搏

刘备出征之时,并未倾尽全力,被他留在后方的兵马和人才极多。这个时候,他的地盘只有益州和汉中,他的对手孙权不但据有江东,还拿下了荆州的大部分,曹丕则拥有整个江北,说白了刘备是以一己之力,与天下为敌。狮子搏兔,亦尽全力,何况刘备本是弱方呢?

如果他将所有的兵力,都投注在这个战场上,那么陆逊还能够如此从容吗?说到此处,也说有人会说,旁边还有一个曹丕虎视眈眈,后方必须有足够的人手留守。可是曹丕与孙权虽然暂时结为了同盟,但是他一直在打江东的主意,如果东吴与蜀汉全力开战,曹丕会放弃江东这块就是嘴边的肥肉,反而去攻找易守难攻的蜀汉吗?

通篇分析之后,我们不难得知,夷陵之战中,刘备不是没有赢的机会,只是他该防患于未然的时候,太过疏忽;该小心防备的时候,太过自负;该拼尽全力,放手一搏的时候,又太过谨慎罢了。如果他能够看透这些原因,或许历史又会是另一番模样吧?不过历史没有如果,刘备也没有机会重新来过了。

标签: 历史战争

更多文章

  • 如果官渡之战中袁绍胜利了,历史将会怎样发展呢?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战争

    官渡之战,是三国时期一个转折点,也是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一次战役,袁绍拥有数倍于曹操的兵力,然而最终却意料之外败给了曹操,使得曹操声名鹊起,也成为他统一北方的基础。然而,如果在这次战役中,袁绍并没有失败,而是打败了曹操,那么未来的历史又会如何发展呢?是不是就不会有三国了呢?建安五年,曹操在官渡之战击败强

  • 赤壁之战后刘备占据江南四郡,诸葛亮是如何管理这也地方的?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战争

    说到赤壁之战这件事情还真的是对三国的局势有非常大的影响了,赤壁之战有多么的厉害我们也不说了,要说的就是赤壁之战之后刘备其实是有占据江南四郡的,而且这都是交给诸葛亮来管理的,那么诸葛亮是怎么做的呢?是严重的赋税,还是说有更好的举措,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分析揭秘看看吧!公元209年十二月刘琦病死,孙权推

  • 白登之围背后的你不知道的秘密,汉军突围之后仍险些全军覆灭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战争

    说到白登之围这次战役想必知道的人还是知道的,但是如果不知道的人对这场战役也是非常的陌生的,因为这场战役真的是很有历史意义的,而且也体现了汉军的不屈不挠打不夸的精神,但是其实大家也有不知道的地方,那就是白登之围汉军虽然突围了,但是其实背后还是有非常多的故事的,其实突围之后也险些全军覆没了,那么到底是什

  • 揭秘赤壁之战上不为人知的细节,这场战役可能改变历史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战争

    赤壁之战可以说是三国时期最重要的一场战役,而且是魏蜀吴三方都有参加。而且最后的结果直接造成三国鼎立的局面,蜀国分得荆州后立马壮大了起来。不过这场战役存在着很多变数和细节,可能一个地方不对就改变了整个战局的局势,这次我们就帮大家分析一下,赤壁之战到底是一场怎样的战役,赶快一起来看看吧。史书上记载的赤壁

  • 长平之战赵王为什么要把廉颇换走?廉颇用防守战能打赢秦国么?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战争

    长平之战是秦国能完成统一最重要的一场战役,最后赵国全军覆没,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歼灭战。不过急于求胜的赵王在这场战斗中把善于防守的廉颇换成了赵括,很多人把这个举动当做了一个转折点,但是就算没换人赵国就一定能取得胜利么?其实也是非常渺茫的,毕竟秦国的国力远强于赵国,打持久战对赵国更加不利。关于长平之

  • 夷陵之战蜀汉这么大损失,东吴为什么不乘胜追击吞并蜀汉?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战争

    说到夷陵之战很多网友也都知道这个战役也还是真的很可怕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这个战役让蜀汉机会损失了所有的主要兵力了,所以对蜀汉来说真的是太可怕了,其实有的人就要问了,这个时候如果东吴乘胜追击的话,那么东吴能不能吞并蜀汉呢?东吴当时又为什么不吞并蜀汉呢?下面就跟随小编来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一定别错过了!

  • 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分析,曹操用荆州瓦解吴蜀联盟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战争

    赤壁之战上,刘备和孙权组成的联盟首次正面击败了曹操,也是让曹操遭到了重创。当时正是曹操如日中天的时候,所以非常有信息击败刘备和孙劝,根本没想过自己会输,所以等到输的那一刻曹操才终于觉醒,不过三分天下的局面已经无法改变。如果曹操能更加谨慎一点,说不定就不会惨败了,但是曹操派兵到荆州驻守也是想瓦解吴蜀联

  • 淮海战役国共双方总共有多少伤亡?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战争

    抗战胜利之后,共产党与国民党进行了解放全中国的解放战争,虽然我们在书上读起来,可能只有几段话、几行概括性的字,但是从时间上来算,毕竟也是持续了近十年的时间,而在这其中,有很著名的三大战役,其中一个就是淮海战役。那么在这一场很多个“最”的战役中,国共双方兵力损失究竟是多少呢?淮

  • 淝水之战东晋为什么能以少胜多?东晋和前秦的兵力各有多少?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战争

    在淝水之战之前,中国历史上就已经有很多著名的以少胜多战役,例如巨鹿之战、官渡之战等。但是像淝水之战只用8万人就战胜兵力多余自己十倍的前秦还是非常少有的,所以说古代打仗人数多真的不能决定一场战役的走向,更多的还是要靠战略和人心。虽然前秦军有80万部队,但是凝聚力并不高,只要捅破一个口子其他人立马就会瓦

  • 古代抗日战争中日本投降的签字仪式为何选在一艘军舰上?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战争

    说到中国古代的战争史,其实,小编觉得中国古代的战争史就是一部惨不忍睹的故事,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当时的中国特别是清朝非常的落后,所以外国侵略者总是向中国发起侵略,不仅如此,侵略后总是中国倒霉,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那么,算得上扬眉吐气的一次战争肯定要数抗日战争了。那么,小编也是看到有不少的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