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如果官渡之战中袁绍胜利了,历史将会怎样发展呢?

如果官渡之战中袁绍胜利了,历史将会怎样发展呢?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005 更新时间:2023/12/6 23:29:45

官渡之战,是三国时期一个转折点,也是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一次战役,袁绍拥有数倍于曹操的兵力,然而最终却意料之外败给了曹操,使得曹操声名鹊起,也成为他统一北方的基础。然而,如果在这次战役中,袁绍并没有失败,而是打败了曹操,那么未来的历史又会如何发展呢?是不是就不会有三国了呢?

建安五年,曹操在官渡之战击败强大的袁绍统一中国,数年后,曹操灭袁氏,统一河北。曹操灭袁绍以后,发动了赤壁之战,但战败,随后中国迎来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三国分裂局面。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假如袁绍在官渡之战击败曹操,历史会有怎样的变化呢?

在官渡之战前,袁绍的实力是强于曹操的,当时曹操众将都认为“袁绍势大,不可敌”,只有曹氏宗族和荀彧郭嘉等人极力支持曹操。袁绍当时代表的是东汉最强大的势力,世家大族的力量,袁绍家族四世三公,他本人就是一个近似于门阀的贵族子弟。

而曹操虽然也出身官宦家庭,但他的家族背景与袁绍相比可谓小巫见大巫,曹操实施屯田招揽流民,抑制豪强,唯才是举,重法家刑名之学,所有这些都代表曹操代表的是新兴士族以及广大平民的利益。

这两种力量的交战,在官渡决出了胜负。

有一种观点认为袁绍在河北很得人心,这种观点很片面。袁绍所得的人心仅仅是那些家族背景优厚,走察举仕途的少数派的人心,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袁绍的统治其实很糟糕。刘备到河北的时候就发现袁绍治理下的冀州百姓凋敝,土地兼并严重。曹操灭袁绍后,在河北实行了“分贵族田地”的举措,立刻受到广大平民的支持。

曹操令曰:“河北罹袁氏之难,其令无出今年租赋。”并下令说:“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袁氏之治也,使豪强擅恣,亲戚兼并;下民贫弱,代出租赋,炫鬻家财,不足应命;......郡国守相明检察之,无令强民有所隐藏,而弱民兼赋也。”

从以上种种迹象可以看出来,假如官渡之战袁绍获胜,那么就是世家大族时代的提前到来。以河北和汝南(袁绍老家)的旧贵族为代表,一场新的土地兼并的狂潮就会到来。我们都知道,汉末黄巾起义的根源就是因为东汉豪强地主大肆兼并土地导致流民四起,如果袁绍再实施这种政策,国家局面便可想而知了。

至于汉朝皇帝汉献帝,则早就被废了,因为袁绍压根就不承认这位董卓所立的皇帝。袁绍承认的是前废帝,他期间甚至打算自己拥立一位汉室宗亲称帝,但因为没人响应而流产。假如袁绍战胜曹操,汉献帝的命运可想而知。当然,我们这样说并不是说曹操击败袁绍以后历史的大方向就被改变了。

并没有。曹操前期唯才是举,重法家,抑制豪强。

但后期,曹操做出了妥协,他杀荀彧就是一个明证。曹操后期不止一次说“我重法家是因为乱世用重典,和平时代还是要用儒家。”这种观点其实就表明,曹操并没有把握将几百年的世家大族政治瓦解。曹操死后,曹丕曹睿更是彻底倒向世家大族,通过联姻和封官,豪族势力抬头。结果,以寒门起家的曹氏向世家妥协,最终被世家所取代。

标签: 历史战争

更多文章

  • 赤壁之战后刘备占据江南四郡,诸葛亮是如何管理这也地方的?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战争

    说到赤壁之战这件事情还真的是对三国的局势有非常大的影响了,赤壁之战有多么的厉害我们也不说了,要说的就是赤壁之战之后刘备其实是有占据江南四郡的,而且这都是交给诸葛亮来管理的,那么诸葛亮是怎么做的呢?是严重的赋税,还是说有更好的举措,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分析揭秘看看吧!公元209年十二月刘琦病死,孙权推

  • 白登之围背后的你不知道的秘密,汉军突围之后仍险些全军覆灭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战争

    说到白登之围这次战役想必知道的人还是知道的,但是如果不知道的人对这场战役也是非常的陌生的,因为这场战役真的是很有历史意义的,而且也体现了汉军的不屈不挠打不夸的精神,但是其实大家也有不知道的地方,那就是白登之围汉军虽然突围了,但是其实背后还是有非常多的故事的,其实突围之后也险些全军覆没了,那么到底是什

  • 揭秘赤壁之战上不为人知的细节,这场战役可能改变历史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战争

    赤壁之战可以说是三国时期最重要的一场战役,而且是魏蜀吴三方都有参加。而且最后的结果直接造成三国鼎立的局面,蜀国分得荆州后立马壮大了起来。不过这场战役存在着很多变数和细节,可能一个地方不对就改变了整个战局的局势,这次我们就帮大家分析一下,赤壁之战到底是一场怎样的战役,赶快一起来看看吧。史书上记载的赤壁

  • 长平之战赵王为什么要把廉颇换走?廉颇用防守战能打赢秦国么?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战争

    长平之战是秦国能完成统一最重要的一场战役,最后赵国全军覆没,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歼灭战。不过急于求胜的赵王在这场战斗中把善于防守的廉颇换成了赵括,很多人把这个举动当做了一个转折点,但是就算没换人赵国就一定能取得胜利么?其实也是非常渺茫的,毕竟秦国的国力远强于赵国,打持久战对赵国更加不利。关于长平之

  • 夷陵之战蜀汉这么大损失,东吴为什么不乘胜追击吞并蜀汉?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战争

    说到夷陵之战很多网友也都知道这个战役也还是真的很可怕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这个战役让蜀汉机会损失了所有的主要兵力了,所以对蜀汉来说真的是太可怕了,其实有的人就要问了,这个时候如果东吴乘胜追击的话,那么东吴能不能吞并蜀汉呢?东吴当时又为什么不吞并蜀汉呢?下面就跟随小编来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一定别错过了!

  • 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分析,曹操用荆州瓦解吴蜀联盟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战争

    赤壁之战上,刘备和孙权组成的联盟首次正面击败了曹操,也是让曹操遭到了重创。当时正是曹操如日中天的时候,所以非常有信息击败刘备和孙劝,根本没想过自己会输,所以等到输的那一刻曹操才终于觉醒,不过三分天下的局面已经无法改变。如果曹操能更加谨慎一点,说不定就不会惨败了,但是曹操派兵到荆州驻守也是想瓦解吴蜀联

  • 淮海战役国共双方总共有多少伤亡?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战争

    抗战胜利之后,共产党与国民党进行了解放全中国的解放战争,虽然我们在书上读起来,可能只有几段话、几行概括性的字,但是从时间上来算,毕竟也是持续了近十年的时间,而在这其中,有很著名的三大战役,其中一个就是淮海战役。那么在这一场很多个“最”的战役中,国共双方兵力损失究竟是多少呢?淮

  • 淝水之战东晋为什么能以少胜多?东晋和前秦的兵力各有多少?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战争

    在淝水之战之前,中国历史上就已经有很多著名的以少胜多战役,例如巨鹿之战、官渡之战等。但是像淝水之战只用8万人就战胜兵力多余自己十倍的前秦还是非常少有的,所以说古代打仗人数多真的不能决定一场战役的走向,更多的还是要靠战略和人心。虽然前秦军有80万部队,但是凝聚力并不高,只要捅破一个口子其他人立马就会瓦

  • 古代抗日战争中日本投降的签字仪式为何选在一艘军舰上?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战争

    说到中国古代的战争史,其实,小编觉得中国古代的战争史就是一部惨不忍睹的故事,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当时的中国特别是清朝非常的落后,所以外国侵略者总是向中国发起侵略,不仅如此,侵略后总是中国倒霉,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那么,算得上扬眉吐气的一次战争肯定要数抗日战争了。那么,小编也是看到有不少的人在

  • 淞沪会战持续了三个月,是有什么目的吗?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战争

    七七事变之后,蒋介石在上海采取了主动反击的策略,发动了淞沪会战,在这场战役中,中国和日本两方投入了非常大的兵力,共计约有一百万人,死伤人数也非常多,成为整个战争时段最惨烈的战役。这场战役前后持续了三个月的时间,这个时间也并不是什么巧合,那么,持续三个月是有什么样的目的呢?之所以选在淞沪另辟战场,是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