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黄巢起义的原因、经过、结果分别是什么?

黄巢起义的原因、经过、结果分别是什么?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胖次 访问量:4220 更新时间:2024/1/20 13:40:28

说到黄巢起义很多网友应该都知道的这个战役其实知道的人应该是知道他有多么的经典的,不知道的人对这个战役其实一点也没有感觉的,那么下面我们就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这个战役到底原因经过以及结果吧,感兴趣的网友也一定不要错过了!

唐朝自618年建国以来,一直在突厥、沙陀、吐蕃等少数民族的骚扰下生存,曾经有过一段强盛时期,但总体而言繁荣强盛只是一段传说。唐朝的皇帝曾三番五次地被驱逐出西安,去过凤翔,也跑到过洛阳,还一度到过成都避难。到唐朝末年,更是风雨飘摇。

除了外部原因,人的因素更重要。自唐高祖李渊以来,唐朝皇帝加上武则天全算上有25个,得风疾的据统计有7个,高祖、太宗、高宗、顺宗、穆宗、文宗、宣宗,这是一种遗传病。另外唐朝皇帝爱炼丹,死于炼丹的有5个,太宗、宪宗、穆宗、武宗、宣宗。遗传病加上炼仙丹,共有9个人,这其中很多人都是有能力的,最关键的武宗和宣宗之后,可以说一个不如一个,唐朝败落的大局已无可挽回。

历史来到874年,农民起义开始了。前文已说明唐朝末年的风雨飘摇,资治通鉴说起起义的原因,有一段话。

“上(唐僖宗,当时12岁)年少,政在臣下,南牙、北司互相矛盾。自懿宗以来,奢侈日甚,用兵不息,赋敛愈急。关东连年水旱,州县不以实闻,上下相蒙,百姓流殍,无所控诉,相聚为盗,所在蜂起。州中兵少,加以承平日久,人不习战,每与盗遇,官军多败。是岁,濮州人王仙芝始聚众数千,起于长垣。”这是当年的直接原因。

王仙芝(?-878年),濮州(今山东鄄城)人。黄巢(820年-884年),曹州冤句(今山东菏泽)人。他俩都是贩卖私盐的。资治通鉴记载,黄巢“善骑射,喜任侠,粗涉书传。”其实何止是粗涉,黄巢诗写的还非常有气概。

《题菊花》

飒飒西风满院栽,

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

报与桃花一处开。

《不第后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因为司马光等史学家的个人立场,对于黄巢的描写往往吝于笔墨,在资治通鉴中分的很散,而且有添油加醋的嫌疑,但大概还算客观。

黄巢于875年加入到王仙芝的农民起义浪潮中。黄巢农民起义可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自874年至878年,黄巢与王仙芝从山东打到河南、安徽、湖北。在黄河以南、长江以北绕了个大圈。期间因王仙芝想接受唐朝招安,黄巢还殴打了他。在打到湖北黄梅时王仙芝被曾元裕部所杀。

第二阶段自878年至879年,王仙芝余部与黄巢合兵,从攻击开封转而向东、向南过长江,绕道江西赣州、安徽宣城,自杭州开山路七百里,878年底攻下福州,879年农历九月攻下广州。呆了一个多月,军队得了瘴疫,大概是疟疾等急性传染病,损失三、四成兵力。没办法水土不服。

第三阶段自879年至881年,黄巢军从广州出发北伐,绕道桂州,“编大筏数十,乘暴水,沿湘江而下”,到达长沙、荆州。在攻襄阳时,刘巨容与曹全晸(zhěng)共守荆门,并伏兵大破黄巢军,俘斩什七八。黄巢沿长江向东逃散。有人劝刘巨容宜将剩勇追穷寇,可以一举全歼黄巢军。此时刘巨容说:“国家喜负人,有急则抚存将士,不爱官赏,事宁则弃之,或更得罪。不若留贼以为富贵之资。”所谓佣兵玩寇。

此后黄巢军势复振,攻克鄂州,“转掠饶、信、池、宣、歙、杭十五州众至二十万”。在与高骈周旋之际,黄巢在采石(今马鞍山)渡过长江,围攻天长、六合(今南京北),攻泗州(今泗洪),大军直指洛阳而去。880年十一月攻下洛阳。马不停蹄连下陕州(今三门峡)、潼关、华县。黄巢十二月攻到长安时,唐僖宗早已仓皇跑到骆谷(今周至),凤翔节度使郑畋劝去凤翔,不听,往成都跑了,昼夜不停,沿路都是赶不上趟的随从,毫无抵抗。881年黄巢杀唐宗室在长安者无遣类,称帝,建国号大齐。

第四阶段881年至889年,郑畋传檄天下藩镇,合兵讨黄巢。此时黄巢派朱温扼守东渭桥,把持东方大门。881年四月黄巢受唐弘夫屯渭北、王重荣叛变屯沙苑、王处存屯渭桥、拓跋思恭屯武功、郑畋屯盩厔(zhōuzhì,今周至)三面包围,率众向东突围到霸上,见唐军不整,又杀了个回马枪,杀唐军什八九,因怒民助唐军,屠杀长安百姓。

黄巢此时没有稳住阵脚,东打一枪,西放一炮。形势慢慢发生了变化。882年,四处兵马集结,这时朱温见风使舵,背叛黄巢,投靠了刚投靠朝廷的王重荣。矬子里面选将军,唐僖宗可把朱温当了个宝贝。883年正月李克用在沙苑大败黄巢弟弟黄揆,并进逼华州(今华县)不时派兵到长安骚扰。黄巢开始考虑退路,“发兵三万扼蓝田道”。

四月李克用大败黄巢军于渭南,并帅军挺进长安。黄巢“焚宫室遁去”,“官军暴掠,无异于贼,长安室屋及民所存无几”。黄巢经蓝田入商山,攻蔡州(今驻马店汝南县),节度使秦宗权投降。攻陈州(今周口市淮阳县)时,刺史赵犨(chōu)严防死守,眼看围攻不下,黄巢怒,贼掠人为粮,碾人为食,号称“舂磨寨”。

黄巢围攻陈州近三百天,惨烈消耗战。884年四月因李克用调兵来解围,黄巢退军,路遇朱温,朱温逃跑。正好赶上五月下大雨,李克用在中牟大败黄巢,过黄河后一路追杀到封丘,大败黄巢军。黄巢屋漏偏逢连夜雨,偏偏又赶上了大雨,一路向东逃到兖州,李克用竟然又追他到老家冤句。六月黄巢到达泰山狼虎谷(今山东莱芜西南),为外甥所杀。

黄巢结束了戎马一生。黄巢死后,部下秦宗权886年在蔡州称帝,接替大齐国号。秦宗权混战三年后,于889年被斩于长安独柳之下。唐朝末年的黄巢农民起义最终失败。

标签: 历史战争

更多文章

  • 夷陵之战刘备战败的原因到底在哪里?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战争

    三国时期的夷陵之战,可以说是刘备时代的结束,经过这一次失败的战役后,他的人生也走到了尽头,因此才有了白帝城托孤的事件。这一次的战役,刘备的对手不再是曹操,而算是自己的大舅哥孙权,可是最终还是失败了,那么到底是出于怎样的原因,刘备要攻打东吴,最终却又如此遗憾收场呢?为雪弟恨,刘备兴兵东征,孙权节节败退

  • 如果官渡之战中袁绍胜利了,历史将会怎样发展呢?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战争

    官渡之战,是三国时期一个转折点,也是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一次战役,袁绍拥有数倍于曹操的兵力,然而最终却意料之外败给了曹操,使得曹操声名鹊起,也成为他统一北方的基础。然而,如果在这次战役中,袁绍并没有失败,而是打败了曹操,那么未来的历史又会如何发展呢?是不是就不会有三国了呢?建安五年,曹操在官渡之战击败强

  • 赤壁之战后刘备占据江南四郡,诸葛亮是如何管理这也地方的?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战争

    说到赤壁之战这件事情还真的是对三国的局势有非常大的影响了,赤壁之战有多么的厉害我们也不说了,要说的就是赤壁之战之后刘备其实是有占据江南四郡的,而且这都是交给诸葛亮来管理的,那么诸葛亮是怎么做的呢?是严重的赋税,还是说有更好的举措,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分析揭秘看看吧!公元209年十二月刘琦病死,孙权推

  • 白登之围背后的你不知道的秘密,汉军突围之后仍险些全军覆灭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战争

    说到白登之围这次战役想必知道的人还是知道的,但是如果不知道的人对这场战役也是非常的陌生的,因为这场战役真的是很有历史意义的,而且也体现了汉军的不屈不挠打不夸的精神,但是其实大家也有不知道的地方,那就是白登之围汉军虽然突围了,但是其实背后还是有非常多的故事的,其实突围之后也险些全军覆没了,那么到底是什

  • 揭秘赤壁之战上不为人知的细节,这场战役可能改变历史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战争

    赤壁之战可以说是三国时期最重要的一场战役,而且是魏蜀吴三方都有参加。而且最后的结果直接造成三国鼎立的局面,蜀国分得荆州后立马壮大了起来。不过这场战役存在着很多变数和细节,可能一个地方不对就改变了整个战局的局势,这次我们就帮大家分析一下,赤壁之战到底是一场怎样的战役,赶快一起来看看吧。史书上记载的赤壁

  • 长平之战赵王为什么要把廉颇换走?廉颇用防守战能打赢秦国么?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战争

    长平之战是秦国能完成统一最重要的一场战役,最后赵国全军覆没,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歼灭战。不过急于求胜的赵王在这场战斗中把善于防守的廉颇换成了赵括,很多人把这个举动当做了一个转折点,但是就算没换人赵国就一定能取得胜利么?其实也是非常渺茫的,毕竟秦国的国力远强于赵国,打持久战对赵国更加不利。关于长平之

  • 夷陵之战蜀汉这么大损失,东吴为什么不乘胜追击吞并蜀汉?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战争

    说到夷陵之战很多网友也都知道这个战役也还是真的很可怕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这个战役让蜀汉机会损失了所有的主要兵力了,所以对蜀汉来说真的是太可怕了,其实有的人就要问了,这个时候如果东吴乘胜追击的话,那么东吴能不能吞并蜀汉呢?东吴当时又为什么不吞并蜀汉呢?下面就跟随小编来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一定别错过了!

  • 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分析,曹操用荆州瓦解吴蜀联盟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战争

    赤壁之战上,刘备和孙权组成的联盟首次正面击败了曹操,也是让曹操遭到了重创。当时正是曹操如日中天的时候,所以非常有信息击败刘备和孙劝,根本没想过自己会输,所以等到输的那一刻曹操才终于觉醒,不过三分天下的局面已经无法改变。如果曹操能更加谨慎一点,说不定就不会惨败了,但是曹操派兵到荆州驻守也是想瓦解吴蜀联

  • 淮海战役国共双方总共有多少伤亡?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战争

    抗战胜利之后,共产党与国民党进行了解放全中国的解放战争,虽然我们在书上读起来,可能只有几段话、几行概括性的字,但是从时间上来算,毕竟也是持续了近十年的时间,而在这其中,有很著名的三大战役,其中一个就是淮海战役。那么在这一场很多个“最”的战役中,国共双方兵力损失究竟是多少呢?淮

  • 淝水之战东晋为什么能以少胜多?东晋和前秦的兵力各有多少?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战争

    在淝水之战之前,中国历史上就已经有很多著名的以少胜多战役,例如巨鹿之战、官渡之战等。但是像淝水之战只用8万人就战胜兵力多余自己十倍的前秦还是非常少有的,所以说古代打仗人数多真的不能决定一场战役的走向,更多的还是要靠战略和人心。虽然前秦军有80万部队,但是凝聚力并不高,只要捅破一个口子其他人立马就会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