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民国政府和国民政府有什么区别?

民国政府和国民政府有什么区别?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601 更新时间:2023/12/16 8:40:46

民国政府是个泛称,指1911年辛亥革命清政府垮台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三十八年间的外界公认的代表中国的合法政府。它包括孙中山政府,袁世凯政府,以及北洋军阀政府和蒋介石的国民政府。而国民政府特指国民革命北伐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和汪精卫等右派势力所成立的代表全中国的合法政府。

值的一提的是,民国三十八年间,任何分裂势力和汉奸势力成立的政府都是不合法的,都是遭全国人民所唾弃的,比如伪满政府,汪伪政府等。

对于民国政府和国民政府之间的关系,许多人或许会有一些误解,认为它们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实则不然。

民国政府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国民政府其实是民国政府的一个组成部分,或者说是一个统治阶段。

所谓民国政府,也就是中华民国政府。

1911年10月,随着武昌城中突如其来的一声炮响,无数仁人志士群起拉开了推翻腐朽清王朝的序幕。

1912年1月1日,革命党同仁在南京草创了中华民国,随即推选匆忙回国领导革命的孙中山先生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从孙先生宣誓就职的那一天开始,中华民国的历史也就拉开了序幕。

不过,孙先生这一次任职的时间并不长,到了1912年4月的时候就不得不辞职,转而由袁世凯接任辞职。

而从袁世凯宣布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一职的那一天开始,中华民国就进入了北洋政府时代。

从1912年袁世凯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到1928年张学良将军宣布易帜,北洋政府经历了16年。

这16年又可以大略分为四个时期,即袁世凯时期、段祺瑞时期、曹锟吴佩孚时期和张作霖时期。

袁世凯时期是从1912年到1916年,结束的标志性事件是他被迫宣布取消帝制。

段祺瑞时期是从1916年到1920年,结束的标志性事件是他在1920年直皖之役中输给了直系吴佩孚。

段祺瑞此人有大雄心大抱负,他应该说是袁世凯之后的各届北洋政府掌舵者中最有可能完成大一统的人。

只可惜,当时军阀心思各异,人人各扫门前雪,人人各保自家财,才导致了段祺瑞计划的破产。

曹吴时期则是从1920年到1924年,结束的标志性事件是他在1924年第二次直奉之役中输给了奉系张作霖。

北洋军阀吴佩孚的肖像出现在1924年9月8日美国《时代周刊》杂志的封面上。照片下面有两行说明:“GENERALWU”(吴将军)“BiggestmaninChina”(中国最强者)。

吴佩孚是第一个登上《时代周刊》杂志封面的中国人,也曾被誉为最强者。此时,他的威望与权力正处在巅峰,直奉军阀正在交战。

曹吴时期的结束实际上也还有一个标志性事件,也就是身为直系将领的冯玉祥临阵倒戈发动北京政变。

1926年底形势图

张作霖时期是从1924年到1928年,结束的标志性事件是他在1928年被北伐军逼得返回奉天。

张作霖亦是一个有雄才之人,只可惜正如小六子所言,他虽然身负雄才,却缺少了一定的大略。

张作霖真正掌舵北洋政府之前,实际上还经历了短暂的冯玉祥时期,只是后来老冯被迫把位置让给了他。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与世长辞。

1925年7月1日,汪、蒋等人在广州成立了广州国民政府。

这个国民政府当然也属于中华民国政府,只是实际上和北洋政府“一府各表”,或者说分庭抗礼。

不过,国民政府虽然早在1925年7月就已经成立了,但是并没有就此获得国际上的认可。

国际社会所认可的中华民国政府仍然还是北洋政府,用相对传统的说法就是北洋政府仍然还是“正统”。

这也就是说,此时的中华民国仍然处于北洋政府时代,并没有因为国民政府的成立而进入国民政府时代。

中华民国进入国民政府时代是在北伐之后,也就是张作霖在北伐军的步步紧逼之下不得不选择暂避锋芒而返回奉天之后。

北伐之所以能够如此顺利,说到底也是北洋军阀人心各异而不知合作。

但凡当时张作霖、吴佩孚和孙传芳三人能够放下各自的成见,1928年之后的历史就会因此改写。

张作霖也就不会遭遇1928年6月4日的那一难了。

当时还发生了一件极为巧合的事,张作霖遇难之后的前一天,也就是1928年6月3日,黎元洪病逝了。

黎、张二人的先后死去,真可谓是带走了一个时代。

而后张学良将军于1928年12月宣布易帜,也标志着中华民国自此真真正正地进入了国民政府时代。

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时代始于1928年,而终于1949年,延续了20年之久。

在这短暂的20年时间当中,国民政府也有过一些称谓上的变化,而这个称谓上的变化则是由地理上的变化所引起。

汪氏于1926年12月将国民政府迁往武汉,也就因此有了武汉国民政府。

蒋氏不忿,则于1927年在南京成立了南京国民政府,史书称之为“宁汉分裂”。

后来汪氏向蒋氏妥协,随即又将武汉国民政府迁至南京,和南京国民政府合并为一,此为“宁汉合流”。

1937年之后国家再一次迎来板荡,南京也在12月失守,蒋氏因此不得不宣布国民政府迁至重庆。

也就是这时候开始,又有了重庆国民政府之称。

1945年之后,国民政府才迁回了南京。

不过,仅仅过了三四年,蒋氏政权逃到了孤悬海外的岛上。

民国政府总共历经了两个时期,分别是北洋政府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

北洋政府时期(1912年-1928年)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以红、黄、蓝、白、黑五色旗为国旗,象征着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

根据与袁世凯达成的协议,清帝退位后,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由国会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民国政府从此由北洋军阀势力控制,1913年袁世凯当选正式大总统,标志着中华民国正式进入北洋政府时期。

北洋政府时期共分为四个阶段

袁世凯统治阶段(1912年-1916年):这一时期袁世凯废除《临时约法》,实行总统制,并在1915年称帝,建立“中华帝国”,遭到孙中山等革命党人的一致反对,1915年12月25日,蔡锷将军在云南起义,护国战争爆发,举国响应,最终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恢复民国,并于1916年6月6日病死于北京。

皖系军阀统治阶段(1916年-1920年):袁世凯死后,派系林立的北洋军阀内部逐渐分裂为直系和皖系,同时东北的奉系军阀也开始崛起。皖系军阀段祺瑞以国务总理身份实际控制了中央政权,但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孙中山南下广州,发动了“护法运动”。1920年7月直皖战争爆发,皖系战败,皖系军阀统治宣告结束。

直系军阀统治阶段(1920年-1924年):直系军阀通过在直皖战争中与奉系军阀结盟,击败了皖系军阀,同时由于与奉系军阀的矛盾,在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中击败奉系军阀,从而夺取了北京中央政权,由曹锟、吴佩孚实际控制。在直系统治期间,民国国会被搞得乌烟瘴气,直系政府民心丧尽,而此时奉系、皖系以及南方的孙中山形成的反直同盟使直系腹背受敌。最终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直军战败,10月,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囚禁曹锟,而吴佩孚南下失败,直系军阀统治宣告结束。

奉系军阀统治阶段(1924年-1928年):在取得第二次直奉战争的胜利后,奉系先抬出段祺瑞为临时执政,在台前表演,自己则在背后控制;但根本无法制约各派军阀之间的争斗。1926年7月,北伐战争开始,北伐军一路击败吴佩孚和孙传芳,不到一年,就控制了半壁江山。1928年6月,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见大势已去,遂下令奉军退回东北,不料自己在回沈阳途中被日本关东军预埋的炸弹炸死于皇姑屯。1928年6月,国民革命军进入北京,标志着北洋政府的统治结束。

国民政府时期(1925年-1949年)

国民政府是中国国民党筹备成立的与北洋军阀政府对峙的南方政权,并且也是北伐胜利后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根据政府所在地不同,国民政府又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广州国民政府(1925年-1926年):1918年7月,为反对北洋军阀的统治,在孙中山的号召下,在广州成立了广州军政府,与北洋军阀形成南北对峙。其后为了完成中国统一,中国国民党于1925年7月1日正式成立国民政府,以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为国旗,以汪精卫为政府主席,开始着手准备北伐。

武汉国民政府(1926年-1928年):随着北伐战争的顺利进行,1926年10月,北伐军占领武汉。12月5日国民党中央和政府部门停止在广州办公,分批前往武汉,正式进入武汉国民政府阶段

南京国民政府(1927年-1949年):1927年,北伐军攻克上海、南京。蒋介石于4月18日宣布成立南京国民政府,与汪精卫领导的武汉国民政府分庭抗礼。经过多轮沟通和谈判,南京国民政府与武汉国民政府在1928年9月完成合并,定都南京,史称“宁汉合流”,成为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1928年12月29日,奉系军阀首领张学良通电宣布服从南京国民政府的领导,史称“东北易帜”,南京国民政府完成了中国在形式上的统一。

在抗日战争期间,国民政府首都南京被日寇占领,国民政府被迫迁往重庆,作为“陪都”,此时也被称作“重庆国民政府”时期(1938年-1946年);与之同一时期的,是由汪精卫等一批亲日派在日本帝国主义的扶持下,在南京成立的伪“国民政府”(1940年-1945年),俗称“汪伪政权”。

虽然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实际上1946年颁布《中华民国宪法》,改组为总统府,由蒋介石出任中华民国总统为标志结束,但通常我们也习惯性的称1946年-1949年的中华民国政府为“国民政府”。

中华民国历任大总统(含代理总统):

自1911年孙中山出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起,至1949年10月1日止,正式担任过中华民国总统职务的有:

孙中山(1911年12月29日---1913年10月10日政党或派系:中国同盟会)

袁世凯(1913年10月10日1916年3月22日;1915年12月12日1916年6月6日政党或派系:北洋军阀)

袁世凯(1915年12月12日称帝,改国号为中华帝国,年号洪宪。3月22日宣布取消帝制。)

黎元洪(1916年6月7日1917年7月1日;1922年6月12日1923年6月14日政党:进步党、研究系)

1917年张勋在7月1日至发动政变,宣布清朝复辟。7月12日黎元洪政权遭段祺瑞的“讨逆军”推翻。

1922年6月12日黎元洪复任大总统

冯国璋(1917年7月6日1918年10月10日政党或派系:直系军阀)

1917年7月6日冯国璋以副总统代理大总职

徐世昌(1918年10月10日1922年6月2日政党或派系:皖系军阀)

曹锟(1923年10月10日1924年11月2日政党或派系:直系军阀)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将其推翻,后无担当此职者。

蒋介石(就任时间:1948年5月20日1949年1月21日政党:中国国民党副总统:李宗仁)

1949年1月21日蒋发布“引退文告”,由副总统李宗仁任代理总统。

李宗仁(就任时间:1949年1月21日1949年10月1日政党:中国国民党副总统:无)为代行职权

国旗与国徽

民国初期采用铁血十八星旗,五色旗,后在全国推广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国徽有两款,北洋政府的十二章国徽和南京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国徽。国歌一般指的是北伐成功后的《三民主义歌》。但在升国旗的时候使用《中华民国国旗歌》。

标签: 国民政府民国政府

更多文章

  • 1938年“以水为兵”花园口决堤 间接造成了1942大饥荒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蒋介石,以水为兵,花园口

    常言道“三思而后行。”任何人在做出决定的时候都要经过缜密的分析跟思考之后才能付出行动。否则,盲目的自信和盲目的实验只会给自己带来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曾经轰动一时的1938年6月19日的花园口黄河决堤惨案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揭密决堤花园口真相黄泛区百姓究竟有多惨1938年6月4

  • 万历皇帝的金丝翼善冠真的是冥器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金丝翼善冠,明朝皇帝,万历皇帝

    明朝皇帝日常都戴什么帽子呢?是黑色的乌纱帽,还是金色的翼善冠,亦或者是其他帽子。帝王的生活总是能起人们的好奇心。这次,我们就来谈谈皇帝的帽子之谜吧。明朝皇帝日常所戴的帽子有几种呢?从早期万历皇帝定陵中所发掘的文物来看,有四种是已知的,分别是乌纱翼善冠、冕冠、皮弁冠和金翼善冠。明朝皇帝的常服冠戴是乌纱

  • 谥号那些事儿 有趣真的很有趣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谥号,恶谥

    先吐槽一下。《康熙王朝》是部被过誉的剧,首先剧情就拖沓,许多历史关口都被莫名其妙的胡编一通,原本精彩的史实反遭抛弃,而作为历史剧,《康熙王朝》还原历史细节时有太多硬伤,最著名的就是:谥号是人死后对其盖棺论定的评价,皇后大臣的谥号皇上给,皇上的谥号大臣给。“孝庄文皇后”便是布木

  • 明朝宗藩和清朝宗室对比 朱元璋真是养猪达人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明朝宗藩,明朝藩王,清朝宗室,清朝亲王

    中原自古就有封建传统,就是开国后对本家族和其他家族的开国功臣予以封爵封地,因为秦始皇之前国君只称王,所以封的爵位不同,秦始皇没有实行封建制度,但自汉朝开始就实行封王封地的政策,有很多朝代是遵循这制度,也有的如唐宋封王而不封地,但封为王的属于优先提拔要职的后备力量。臭乞丐朱元璋建立明朝,他说要吸取以前

  • 从满清开始,俄国究竟侵占了我国多少领土?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俄国掠夺中国多少土地,俄国,沙俄,中国领土,尼布楚条约

    包括清朝在内,中国一直是一个传统的封建国家,一直没有形成现代意义上的国家观念和主权意识。在传统的“中华朝贡体系”下,其疆域基本上是“有边无界”。封建王朝始终认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出自《诗经·

  • 谁说明朝从不和亲,朱元璋和朱棣都提出过,只不过被拒绝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明朝从不和亲,明朝和亲,明朝,和亲

    很多人喜欢明朝,是因为看中明朝“不和亲、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国君死社稷”,这一句也成为明粉们的口头禅。但是不和亲并不代表,明朝就没有提出过和亲,只能说最终没成罢了。其实谁说明朝从不和亲,当初朱元璋和朱棣,就都曾提出过。具体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朱元璋推翻元朝,建

  • 大将陈赓受命创建哈军工,曾与清华北大齐名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哈军工,陈赓

    东海路、西海路、郑和路、奥列霍夫路、世昌路……独特的道路名称将这所学校为船为海为国防的使命与担当书写得淋漓尽致……67年前,陈赓大将以军事家和教育家的胸襟气魄在这里建成了新中国第一所高等军事技术学府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因校址在哈尔滨,所

  • 《皇明祖训》写了啥?明朝皇帝有遵循祖制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皇明祖训,朱元璋,明朝皇帝

    朱元璋这个人论出身是所有皇帝中最低的,正是因为他的这种出身,决定了他所建立的大明帝国,跟宋朝的气质完全不一样无比的小农思想,无比的low。尽管当年起兵的时候,朱元璋喊出的口号是驱除胡虏,恢复中华,但是朱元璋恢复的却并不是原来的那个宋朝,而是大量的继承了元朝的制度,而且从一个农民的视野和角度,来统筹和

  • 为什么宋代百姓不喜欢“交子”?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交子,纸币

    说一说北宋的纸币“交子”。“交子”的出现,与四川的铜产量不足有直接关系。因为缺铜,北宋初期的四川曾通行铁钱,这种钱的特点是币值小份量重,使用起来很不方便当时流通的铁钱有大小两种。大铁钱每贯百个,重量超过十二斤;小铁钱每贯千个,重量超过二十五斤。换算也很

  • “举人”相当于今天什么学历,研究生能考上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举人,学历,研究生

    金榜上一小步,就是人生一大步。历史提问“举人”相当于今天什么学历,研究生能考上吗?答:在中国古代的社会各阶层里,“举人”常常是小老百姓眼里“惹不起”的存在。比如鲁迅小说里,那位因为一本书就打断孔乙己腿的“丁举人&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