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晋朝宋朝都都被外族入侵分两半 哪个最弱最怂

晋朝宋朝都都被外族入侵分两半 哪个最弱最怂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072 更新时间:2023/12/16 18:53:51

晋比宋强多了,没有可比性。

西晋VS比宋:

西晋是大一统王朝,绝对完整的统一了天下,在法理上没有任何瑕疵。西晋时期,少数民族对中央政权处于绝对的服从状态。天下没有能和晋抗衡的政权。而且这是挑好听的说,说直白点,当时的少数民族,五胡,匈奴、鲜卑、羯、氐、羌都处于被征服、被奴役的状态。很多少数民族都是奴隶,譬如石勒。怎样才能让这些少数民族服从于你,想抓就抓、想卖就卖、想杀就杀……背后的事咱也不用多说了。

晋的武力值是历来被低估了。相当能打。晋以前,秦汉的匈奴、商周的戎族羌族、西晋以后的各个时代的少数民族,都能和中原地区打一阵子,打赢的时候也不少。西晋对少数民族是绝对的优势。西晋太能打了,没有对手,于是开始自己和自己干:八王之乱。西晋的时候,五胡少数民族不在境外,是在西晋境内居住。然后晋人自己互相杀了十六年,这十六年得死多少人吧?西晋的王爷、名将、精兵连带着老百姓,死了近千万,占总人口三分之一。很多地区都是杀没人了。

之前是少数民族被西晋统治,晋人自相残杀起来,他们吓得瑟瑟发抖,等没啥动静了,起来一看,周围都杀没人了,这才有后来的五胡十六国。

北宋并没有完成国家的统一:幽云十六州。古代的华夏指的就是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那一圈,谁拥有这块地盘谁是正统。幽云十六州几乎占了华夏地区的一半。所以,幽云十六州的意义不仅仅是战略缓冲带,养马场。它是个法理问题,没能拿回幽云十六州,只有半个华夏,不能算真正的一统天下。只有半个华夏、中原地区,宋朝皇帝的含金量也就打了个对折。所以他才想收回来。

当时的局面是宋辽各占华夏地区的一半,澶渊之盟还是宋给辽岁币。北宋正统、大一统王朝的合法性成了问题。现在和稀泥讲宋和辽都是正统,偏心讲北宋是正统。

总之,北宋的正统王朝有争议,有瑕疵。西晋是真金白银,实打实的没半点争议大一统、正统。

北宋的战斗力,对辽、夏、金这些少数民族政权……不用细说了。和西晋没法比。西晋是太强,自己把自己祸害死了,五胡捡了个大便宜。北宋是很单纯的被金灭了。那么大个王朝,据说如何如何富裕,被新兴的少数民族很快就给灭了。

东晋VS南宋。

关于南宋,很重要的一件事一直被遮遮掩掩,以至于到现在还有很多人犯糊涂。南宋的皇帝是金朝册封的!

皇帝其实分两档,为什么要叫中国大皇帝,因为还有一档小皇帝。大皇帝是自己任命自己打下打名号,小皇帝是大皇帝册封、任命的二等皇帝。最典型的是石敬瑭的儿皇帝,张邦昌的伪楚皇帝。石敬瑭的皇帝是辽朝皇帝任命的,比辽朝皇帝低一级,他还管耶律德光叫爸爸,就成了儿皇帝。

南宋、赵构也是接受了金朝册封(),管金朝皇帝叫爸爸。也是典型的儿皇帝。当然,赵构总耍赖,躲着金朝使者,不叫爸爸,不磕头。赵构可以躲,可以耍赖,但按照法理规矩讲,他既然接受金的册封,他就该管金朝皇帝叫爸爸,见到金朝使者他得跪着迎。然后南宋和金也时不时打一架,俩家在这扯皮,南宋打赢了,升一辈,管金叫大哥。金打赢了,南宋管金叫叔,再打一下,叫大爷……不管叫什么,南宋接受金朝册封,比金矮半格到一格是不变的事实。

东晋可没有。

西晋灭亡,衣冠南渡,司马睿建立在建康称帝。他这个皇帝可不是别人册封的,是自己立的。东晋依然当自己是大皇帝,爸爸皇帝,其他人都是乱臣贼子。东晋作为正统王朝,在法理上还是没问题。南宋自己认个爹,谁也救不了他。只能装糊涂,尽量不提。

即便是自己把自己祸害成这样,东晋依然是很能打,也不仅仅是淝水之战的一次高光。东晋10次北伐,长安、洛阳都打下来过,5次收复首都,虽然后来又都丢了。和南宋一直在江南混吃等死不是一回事。东晋的部队一直不服北方少数民族,精神上占优势,毕竟以前统治过这些人。打起来,东晋也不吃亏。但东晋还是老问题:内斗。如果东晋不内斗,上上下下不怀私心,重新统一北方的概率最低要超过80%。长安、洛阳都打下来了,离统一根本没差多少。北方的后秦是东晋灭的,东晋打下了长安,灭秦。南宋能比吗?

南宋那是白扯,根本没勇气北伐。他最大的愿望是金能管他叫弟弟,别叫儿子、侄子。南宋一直蜗居在长江南岸,东晋是控制了淮河,经常打到黄河流域。

少数民族对东晋和南宋的态度也不一样。

鲜卑是五胡之一,大族,他们在北方长期奉东晋为主。苻坚是氐族人,他虽然打东晋失败,但一直也把东晋当正统。淝水战败以后,前秦走向没落,羌族姚苌造反,逼苻坚交出传国玉玺。苻坚说我派人给晋送去了,你们羌人算老几。苻坚打东晋是为了完成统一,但在个人情感上,他很高看东晋,本身他自己汉化非常深,崇尚儒学。他骂鲜卑:白虏……五胡对东晋的情感挺逗,他们崛起的时候,觉得自己是老大,然后都是默认晋是老二,其他四个胡是野蛮人。

北方的少数民族把东晋看的还是很高。毕竟才翻身没几年,老主。而且东晋北伐的时候,他们也都很紧张。

两宋,在辽、金、夏、蒙眼里……

两晋是被后世文人严重抹黑了的朝代,两宋也是被后世文人严重抬高了的朝代。有些人会喊晋朝八王之乱,把胡人引进中原,险些灭亡了我们种族……按这么讲,北宋也把女真人引进来了,南宋也把蒙古引进来了,两宋都没能挡住异族的入侵。明朝也没能起到阻档清朝入主中原的作用。大唐引来了土蕃、回纥、沙陀、突厥。再往前,周幽王引来了犬戎。匈奴这些人也不是晋朝引进来的,西汉的时候南匈奴就归化了,鲜卑东汉的时候开始进入中原。抱怨晋朝的人是不懂历史,从原始社会到现在,少数民族、异族和中华民族一直是黏在一起的,不断的往里进,从来就没停过。少数民族进来,建立新政权,根本不是晋朝独有,包括这中间的屠杀,其他朝代都一样。然后大家你方唱罢我登场,你运气过了,衰败了,我崛起。我运气过了,衰败了,你崛起,都是天道轮回。很正常的事。

这个朝代拖累你了,那个朝代影响你了,都是底层失败者(读书人)的甩锅。对两宋的吹捧也是这些人的幻想、矫情。

两晋相当能打,文化方面也根本不比两宋弱。魏晋风骨了得吗?风骨,到了两宋就没骨了。

标签: 晋朝西晋东晋宋朝北宋南宋

更多文章

  • 为什么文官集团坐视明朝灭亡?不过是打工换个老板有啥?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明朝文官集团,明朝

    公元1644年,农历三月十九日。李自成攻破城门,崇祯皇帝在无尽的遗恨中,走完自己十七年的天子生涯。崇祯皇帝的一生,太难了。绝非亡国之君,却行亡国之运,祖宗作孽报应在他身上。虽是亡国皇帝,但历史给予他很高的评价。在封建社会四百多位帝王中,能够做到君王死社稷的,只有后唐末帝李从珂和明朝崇祯朱由检。大明王

  • 魏得风骨而晋得风度,晋朝人只有风度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魏晋南北朝,南北朝

    后世对魏晋士林的印象基本限定于“风度”与“风骨”这两个词,主流观点以为,细致区分的话,则魏得风骨而晋得风度。自竹林七贤以降,率性、放诞、疏简、厚自奉养,逐渐占据晋朝士林风气的主流,即使西晋开国元勋中最具德望才器的羊祜,其在镇守荆州与东吴对阵的前线,也是

  • 龟缩三百年的明朝才是中国历史上最不堪的朝代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明朝疆域,明朝

    说起中国历史上最为不堪入目的朝代是哪个?相信很多人会说清朝和晋朝。但是相比明朝,清朝和晋朝无疑要优秀太多。以清朝为例,清朝靠着辽河流域巴掌大地盘,扫平明朝的两京十三省,而且还在之后百余年时间里,收青藏,复西域,在内外蒙古确立统治。这一点,在中国历史上都前无古人毕竟唐朝没能在青藏建立统治,元朝版图没有

  • 13岁金城公主和亲7岁吐蕃赞普 割让九曲之地成大唐噩梦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金城公主,吐蕃,赞普,黄河九曲,黄河河西九曲之地

    710年2月21日中宗颁布的婚姻诏令中也直接称金城公主(本名李奴奴)为“朕之少女”,将对金城公主的喜爱用诏令的形式反映了出来。公元709年12月或710年1月,吐蕃派了一个使节团到唐朝迎亲;710年3月2日--6日,中宗皇帝亲排銮驾一直陪送她到达长安西部的始平县。中宗皇帝在这

  • 士族门阀“五姓七望”,连古代皇族都没资格高攀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贵族,五姓七望,士族,门阀

    在隋唐时期,全国最尊贵的几个大族被总结为“五姓七望”,所谓“五姓”自然是指五个大的、有影响力的姓氏;而“七望”则是指七个最有影响力的郡望,因为古时候经常以郡望指代某个地方很著名的大姓。为什么“五姓”会有&

  • 薛绍:《大明宫词》污蔑我有前妻 我和太平公主是真爱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太平公主,薛绍

    很多人对太平公主和薛绍的印象,可能还停留在《大明宫词》中,由周迅扮演的太平公主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电视剧中的情节毕竟是经过改编的,太平公主与薛绍这对唐初最著名的金童玉女,他们的感情经历比《大明宫词》中更加坎坷,也更富有戏剧性,也是古代皇室婚姻的一个缩影。在电视剧《大明宫词》中,年幼的太平公主在

  • 搜山检海捉赵构:宋高宗登基头年颠沛流离的生活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赵构,逃跑皇帝,南宋,搜山检海捉赵构

    北宋灭亡南宋建立的风云际会之间,发生的历史事件非常多,由此流传的故事也是数不胜数,当历史的钟声敲到了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金军一路南下入侵北宋京城东京汴梁,在此次战斗中,金军可以说是不费吹灰之力就将宋军打的大败,同时俘走了徽钦二帝和皇室宗亲及文官大臣,自此北宋灭亡。当第一次金军包围汴京的时候,

  • 清朝灭亡是哪一年?大清亡了……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清朝灭亡时间,清朝灭亡是哪一年

    清朝是哪一年灭亡的?1912年2月12日(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以隆裕太后、溥仪颁布的《退位诏书》为标志,标志着中国2132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封建帝制、君主制度)正式结束。从此,清朝在中国历史上的统治彻底终结,大清亡了。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最后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从皇太极建立大清的

  • 金国一天里死了俩皇帝 末代皇帝在位不足俩时辰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金朝,金国,金国皇帝,金哀宗,完颜守绪,完颜承麟,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

    12世纪是蒙古人的世纪,自从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高原到拔都和旭烈兀扫平东欧和西亚,蒙古帝国在这个世纪走向极盛。蒙古人之所以能够所想疲敝,首先是因为自身确实比较强大,其次是在同一时间内,亚欧大陆上居然没有一个可以与蒙古人匹敌的大帝国。当时的中亚东部的西辽已经衰落,中亚西部的花剌子模才刚刚崛起,西亚的阿拉伯

  • 崇祯皇帝薄情寡义,如此用人明朝怎能不亡?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崇祯皇帝,明朝灭亡,明朝

    朱由检于公元1627年接替天启皇帝朱由校成为明朝皇帝,改年号为“崇祯”,朱由检是明光宗朱常洛第五子,明熹宗朱由校异母;朱由检最终成为了明朝的亡国之君。朝代更替普遍有个规律,历朝历代的末世皇帝,不是荒淫残暴的昏君就是被架空的傀儡皇帝,比如隋朝的杨广和东汉的刘协,而16岁即位的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