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灭亡是哪一年?大清亡了……

清朝灭亡是哪一年?大清亡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891 更新时间:2023/12/27 1:23:46

清朝是哪一年灭亡的?

1912年2月12日(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以隆裕太后、溥仪颁布的《退位诏书》为标志,标志着中国2132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封建帝制、君主制度)正式结束。从此,清朝在中国历史上的统治彻底终结,大清亡了。

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最后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从皇太极建立大清的国号开始,到溥仪退位,共传十一帝(算上努尔哈赤是十二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

清朝统治者为满洲爱新觉罗氏。从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建立后金起,总计296年。从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改国号为清朝起,国祚276年(明朝与清朝的国祚都是276年?国祚怎么算?)。从清兵入关,建立全国性政权算起为268年。

关于“大清”的含义,有诸种猜测:其一,从文义上释“清”为“扫清廓清”之义。其二,清,青也。青为北方信奉萨满教诸族所崇尚,满洲也是笃信萨满的,故取“大清”为号。也有以“五德说”的观点,明朝为火德,清为水德,以水克火,故名。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辛亥革命的兴致,旨在推翻在中国存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爆发之后,获得了各个阶层民主人士的纷纷响应。所以仅仅用了一年的时间,革命者们就瓦解了清王朝的统治。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于南京宣布立国,孙文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然而,早在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时,清朝就已经患上绝症。它的死亡已成定局,只分时间早迟而已。清朝是哪一年灭亡的清朝是1912年2月12日正式灭亡的。1911年辛亥革命胜利后,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正式宣告成立,2月12日清朝最后一个皇帝宣统(浦仪)正式下诏退位标志着统治了全国268年的清朝正式灭亡。同时标志着中国几干年的封建社会结束,正式进入民国时代。

清朝灭亡时间是哪年?清朝的诞生和毁灭

清朝是哪一年建立的?哪一年灭亡的?

清朝是公元1912年灭亡。1616年,建州女真部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女真人就开始了反抗明朝民族压迫的斗争,在这期间多次同明朝交战夺取了大片的土体。对待蒙古采取联姻政策,并且坚持了近100年。这使得满洲政权在外交上应在了明朝前面。

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以一个独立国家的身份开始了对明朝的作战。他开始了对后金政权的改革兴汉学,重用汉官,使得后金的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1644年大顺攻占明朝国都北京,驻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降清,一片石之战后,五月三日,摄政王多尔衮率领清军趁势入关,同年十月初一,顺治帝御皇极门,昭示天下,"定鼎燕京"。从此清朝取代明朝成为全国统治者。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政权。开了中国历史黑暗倒退的一代。

政治上推行首崇满洲、圈地投充、剃发易服、迁海令、文字狱等,军事上平定大顺、大西、南明等政权,20年间逐步掌控统一全国。清朝开创盛世康乾盛世是我国封建历史上最后一个他们自吹的盛世。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封建专制推向了最高峰。

在此期间,由于明末引进的番薯、玉米等高产作物在全国推广,人口增殖,土地增垦,物产盈丰,边境无事,但终归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社会,非要把这段时间称之为“盛世”,那就叫“番薯盛世”吧。乾隆年间,中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世界大国的格局最终确定。极盛时期的清朝,西抵葱岭和巴尔喀什湖,西北包括唐努乌梁海,北至漠北和西伯利亚,东到太平洋(包括库页岛),南达南沙群岛。包括50多个民族,国家空前统一。期间中国古代的专制主义也推向了最高峰。清朝前期农业和商业发达,江南出现了密集的商业城市,并在全国出现了大商帮。在此基础上,人口突破四亿大关,占世界总人口十亿的近一半。

清朝中期由于政治僵化、文化专制、闭关锁国、思想禁锢、科技停滞等因素逐步落后于西方。

清朝后期政治腐败,尤其是外国人对清朝的入侵,使得人民苦不堪言,鸦片战争后多遭列强入侵,主权和领土严重丧失。

清朝末期也开始了近代化的探索,开启了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得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清朝后期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随后各省相继爆发革命,宣布独立,巨大呼声下清政府被迫启用袁世凯去镇压革命军,实际上朝廷大权完全由袁世凯把握,整个清政府名存实亡。革命党方面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由于实力不足,不得不向袁世凯妥协。

1912年2月12日,北洋军阀袁世凯逼清末帝溥仪逊位,隆裕太后接受优待条件,清帝颁布了退位诏书,清朝从此结束。

清朝灭亡的原因

根本原因:封建王朝到了清朝已是后期了,疲态已现。虽有康乾盛世,却也只是回光返照罢了。此时的时代主潮流是资本主义,所以封建社会被取代是必然的历史事件。

政治原因:清政府的黑暗腐朽。其代表人物就是慈禧,她甚至为过生日,使得新军军费变成她的礼金。这也酿成甲午海战的时候,我军舰队连炮弹都没有的笑话。

经济原因: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限制社会发展进步。商品经济被打压。导致经济发展落后。当世界各国完成工业革命的时候,我国还是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文化原因:科举制,八股取士,限制人的思想。对国家民族来说,文化原因是所有原因中最重要的原因,文化元素是所有元素中最重要的元素。

清朝最终灭亡的根本离不开慈禧的大肆挥霍,封建王朝到了清朝已是后期了,疲态腐败已现,虽然有康乾盛世,但也已经是回光返照罢了,此时的时代潮流是资本主义,加上后期慈禧的私欲,清王朝才会加速灭亡(内容延伸)

清朝的第一个皇帝?不,清朝的奠基者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女真族,建州女真首领、后金第一位大汗、清朝奠基者,生于建州左卫(今辽宁新宾县西南)。

1605年努尔哈赤第一次称“建州国”,也第一次称“国王”;次年进号“昆都仑汗”(恭敬汗)。

1616年,努尔哈赤建国称汗,国号大金,史称后金。

天命十一年(1626)八月,努尔哈赤含恨病死,终年68岁。谥号“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武皇帝”,后累次加谥为“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葬于清福陵,传位太子爱新觉罗·皇太极。

努尔哈赤为清朝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了管理治下越来越多的人口,他在女真原始狩猎组织的基础上,创建了八旗制度。此外还借助蒙文,创制了满文。其子皇太极创立清朝后,追尊努尔哈赤为清太祖。

清朝最后一个皇帝爱新觉罗·溥仪

清逊帝爱新觉罗·溥仪,字曜之,号浩然。清朝末代皇帝,也称清废帝或宣统皇帝。是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的曾孙、醇贤亲王爱新觉罗·奕譞之孙、摄政王爱新觉罗·载沣长子,母亲苏完瓜尔佳·幼兰。光绪三十四年(1908),溥仪继承光绪帝皇位,次年改年号为“宣统”。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溥仪于1912年2月12日被迫退位。1917年7月1日,在张勋拥戴下复辟,但很快失败,并再次退位。1924年被军阀冯玉祥赶出紫禁城,因皇室优待条约被无视,溥仪对民国政府怀有不满。1928年孙殿英盗掘清陵事件,使得溥仪彻底与国民政府决裂,随后受到日本人的蛊惑。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扶持溥仪在东北建立了傀儡政权伪满洲国,年号康德,所以又称“康德皇帝”。

清朝皇帝列表

清朝历代君主(后金大汗+满清皇帝列表)

庙号

谥号

姓名

在位时间

年号

皇陵

人物关系

建州左卫指挥使,建州女真首领,后追尊为皇帝

肇祖

原皇帝

猛哥帖木儿(孟特穆)

-

-

永陵

-

兴祖

直皇帝

福满

-

-

永陵

-

景祖

翼皇帝

觉昌安

-

-

永陵

-

显祖

宣皇帝

塔克世

-

-

永陵

-

后金大汗

太祖

太祖广运圣德仁孝武皇帝(皇太极追谥)

太祖广运圣德定业高皇帝(康熙追谥)

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康熙追谥)

努尔哈赤

1616年1626年(在位10年)

天命

福陵

-

太宗

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

皇太极

1626年1636年(称汗10年)

天聪

昭陵

努尔哈赤第八子

清朝皇帝

太宗

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

皇太极

1636年1643年(称帝8年)

崇德

昭陵

努尔哈赤第八子

成宗(追尊)

懋德修道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顺治帝追尊)

多尔衮

追尊

-

-

努尔哈赤第十四子

睿忠亲王(乾隆帝追复)

世祖

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

福临

1644年1661年(在位18年)

顺治

孝陵

皇太极第九子

圣祖

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

玄烨

1661年1722年(在位61年)

康熙

景陵

顺治帝第三子

世宗

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

胤禛

1722年1735年(在位13年)

雍正

泰陵

康熙帝第四子

高宗

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

弘历

1735年1795年(在位60年,实际执政63年)

乾隆

裕陵

雍正帝第四子

仁宗

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光裕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

颙琰

1796年1820年(在位25年)

嘉庆

昌陵

乾隆帝第十五子

宣宗

效天符运立中体正至文圣武智勇仁慈俭勤孝敏宽定成皇帝

旻宁

1820年1850年(在位30年)

道光

慕陵

嘉庆帝次子

文宗

协天翊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圣孝渊恭端仁宽敏庄俭显皇帝

奕詝

1850年1861年(在位11年)

咸丰

定陵

道光帝第四子

穆宗

继天开运受中居正保大定功圣智诚孝信敏恭宽明肃毅皇帝

载淳

1861年1874年(在位13年)

同治

惠陵

咸丰帝长子

德宗

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

载湉

1874年1908年(在位34年)

光绪

崇陵

道光帝第七子奕譞次子

溥仪

1908年1912年(在位3年,1917年、19341945年复辟)

宣统

西陵之华龙皇家陵园

奕譞第五子载沣长子

按照皇帝的庙号来看,清朝的第一位皇帝应为清太祖努尔哈赤,他于公元1616年建立后金政权,到1912年,隆裕太后宣布溥仪退位,清朝灭亡,共计296年历史。

但,如果按照清朝的建立到灭亡来计算,时间又不同!公元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建立大清王朝,直到清朝灭亡,共计276年历史。

从公元1616年到公元1636年这20年中,逐步强大的后金政权其实一直在为清朝的建立乃至后来的挥师入关、定鼎中原做准备、打基础。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一直攻打明朝在关外的军事城镇就能表明,两位后金大汗的野心并不局限于关外一隅。所以说,后金政权是清朝的前期准备阶段,个人认为应当算入清朝历史。

从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到1912年宣统帝下诏退位为止,共276年的历史,一共有11位君主。1635年,皇太极废除旧有族名“诸申”(女真),定族名为“满洲”。1636年,降服漠南蒙古。同年皇太极称帝且改国号“金”为“大清”,正式建立清朝,改年号为崇德。

清朝的灭亡

1、清朝的灭亡,根本原因闭关锁国,清王朝实行的是闭关锁国政策,认为自己是天国帝国,只有别国对自己有所求,而自己对外无所需。

2、思想意识落后,满清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面对灿烂的中国文化是既仰慕又忌妒,其前期兴起的文字狱,因为文字犯禁或书籍罗织罪名,清除异己的无聊政策,彻底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也对社会造成了恐怖,形成文化凋敝屈辱,思想保守落后,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3、清朝后期,国家已经疲惫不堪。1903年荣禄去世之后,庆亲王奕匡迅速上位,在当时腐朽的清王朝统治下,奕匡开始疯狂贪污,他的生财之道,除了贪污受贿之外,就是卖官明码标价,很多人花大价钱从他的手上买官,买卖还特别好,奕匡和袁世凯的勾结更是加快了清王朝的覆灭,然而清代末位皇帝溥仪却什么也做不了,最终成为了亡国之君。

4、统治者对军事发展不用心,统治者禁止一些武器的发明和使用。据说,当时清朝灭亡后,在其仓库里发现了许许多多的枪械,一直都没有用。纵观西方国家,枪械生产和使用发展都非常成熟了,而清政府还在用冷兵器。清朝的落后是全方位的,是彻底的倒退,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不值得称颂的朝代。

清朝的组织架构

1.内阁

清代中央最高行政机构是内阁。清沿明制,顺治十五年(1658年)农历七月,将原设之内三院改为内阁,为正二品衙门,设大学士为内阁长官,各兼尚书衔,并加殿阁衔。清代内阁在顺治康熙年间作为中枢机构,赞襄皇帝,掌理大政,是全国枢要总汇之所。

2.军机处

军机处指皇帝离京外出所在地方的军机大臣办事处所。清代军机处为中央枢要机构,为皇帝草拟谕旨、处理奏折、参决机务,故皇帝每日召见军机大臣无定时。

3.六部

清朝中央行政机构中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总称。

各部以贝勒一人总理,又置承政等官,分别管理国家各项行政事务。清入关统一全国之后,六部作为中央一级行政机构体制进一步得到加强和健全,直接对皇帝负责。

4.都察院

都察院负责纠劾各级衙门、官吏之奸贪劣迹,条陈政治民生之得失利弊,参加九卿议奏事议,会同刑部、大理寺审办钦交大案及朝审、秋审,检查注销文书案卷和封驳事宜,以及稽察京师地方治安等事。

5.翰林院

翰林院掌管国史笔翰,备左右顾问。翰林院内设掌院学士满、汉各一人,以下设侍读学士、侍讲学士、侍读、侍讲、修撰、编修、检讨。翰林院属官有主事、典簿厅典簿、孔目、待诏厅待诏及笔帖式等。领庶常馆、起居注馆、国史馆。

清朝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消极影响

1.闭关锁国:清朝从乾隆开始闭关锁国,以“天朝上邦”自居,阻碍了国内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影响科学进步,导致技术落后,奠定了为后面挨打的基础。

2.文字狱:清朝文字狱主要是针对汉人的打压,手段十分残酷,文字狱堵塞了言路,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这是封建专制日趋腐朽、没落的表现。

3.丧权辱国:1842年、1860年、1895年、1901年列强的四次侵华战争,清政府割地赔款无数,特别是慈禧统治时期,丧权辱国的条约签得手都麻木了,让中国陷入了近代史上屈辱的一段历史。

积极影响

1.奠定中国版图:收复台湾,维护中国领土完整,清朝时中国版图东起渤海、西到葱岭、南跨曾母暗沙,北越外兴安岭,总共1300多万平方公里,清朝奠定了今天中国的基本版图。

2.促进民族融:合中国历朝历代都有团结民族的手段,而清朝是做得最好的,东北地区达斡尔、锡伯、鄂伦春、鄂温克、西部的西藏都很好的归顺了清朝,实现了多民族的统一。

3.传承历史文化:乾隆年间,纪晓岚修订《四库全书》,囊括了中国古代所有图书,为后世研究中国历史提供了依据,传承了中华多年文化,功在千秋。

清朝领土范围

1760年,平定准噶尔的清朝疆域达到极盛,东北与俄罗斯帝国分界额尔古纳河、格尔必齐河与外兴安岭,这条疆线直到鄂霍次克海与库页岛;正北与沙俄分界萨彦岭、沙毕纳依岭、恰克图与额尔古纳河;西北与哈萨克汗国等西北藩属国分界萨彦岭、斋桑泊、阿拉湖、伊塞克湖、巴尔喀什湖至帕米尔高原;西南与印度莫卧儿帝国、尼泊尔、不丹等国分界喜马拉雅山至野人山;正南大致上与现今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分界相近,包含南坎、江心坡及缅甸北部等地;东与日本、琉球分界日本海与东海,与朝鲜王朝沿图们江、鸭绿江分界;清朝还领有台湾、澎湖、海南及南海的南海诸岛(时称千里石塘、万里长沙、曾母暗沙)。

清朝的几个时间点

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后金天命元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建国称汗,国号大金,史称“后金”。

1636年(明崇祯九年,清崇德元年),清太宗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大清”。

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李自成的大顺军攻占北京,明朝灭亡;驻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降清,清摄政王多尔衮指挥清军入关,打败大顺农民军;同年清顺治帝迁都北京,清朝从此取代明朝成为全国的统治者。

灭亡时间:清朝灭亡的时间是1911年10月10日,也就是武昌起义那一天;1912年(中华民国元年)1月1日,中华民国宣告成立。但是清帝是1912年2月12日正式退位的,同时也是自创立制度以来的最后一位皇帝,这宣告了清王朝的灭亡和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的结束。

更多文章

  • 金国一天里死了俩皇帝 末代皇帝在位不足俩时辰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金朝,金国,金国皇帝,金哀宗,完颜守绪,完颜承麟,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

    12世纪是蒙古人的世纪,自从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高原到拔都和旭烈兀扫平东欧和西亚,蒙古帝国在这个世纪走向极盛。蒙古人之所以能够所想疲敝,首先是因为自身确实比较强大,其次是在同一时间内,亚欧大陆上居然没有一个可以与蒙古人匹敌的大帝国。当时的中亚东部的西辽已经衰落,中亚西部的花剌子模才刚刚崛起,西亚的阿拉伯

  • 崇祯皇帝薄情寡义,如此用人明朝怎能不亡?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崇祯皇帝,明朝灭亡,明朝

    朱由检于公元1627年接替天启皇帝朱由校成为明朝皇帝,改年号为“崇祯”,朱由检是明光宗朱常洛第五子,明熹宗朱由校异母;朱由检最终成为了明朝的亡国之君。朝代更替普遍有个规律,历朝历代的末世皇帝,不是荒淫残暴的昏君就是被架空的傀儡皇帝,比如隋朝的杨广和东汉的刘协,而16岁即位的明

  • 史上难逃厄运太子,死的死废的废为他人做嫁衣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太子,皇太子,嫡长子,皇位传承,皇帝

    太子也称储君,是中国古代帝王的法定继承人。太子作为国家储君,论地位仅次于皇帝,论权力仅次于皇帝和丞相。一旦皇帝驾崩,那太子就可以顺理成章的权掌天下,成为新皇帝。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世事变化无常,没有谁能够保证自己永远不会发生意外,连皇帝也不能。可是国不可一日无君,如果皇帝突然发生意外,自然是

  • “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不是誓死不改名改姓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改名,改姓,姓名,赐姓

    所谓姓氏,其实是一个人家族的符号,具有图腾意义,通过对姓氏的追溯,可以找到一个家族的根在哪里。所以一般来说,姓氏是世代相传的,不会随着一个人的贫富、职位高低而改变。但在民间,一直有姓氏的“大小”之说,人口众多、很有名望的姓氏被称为大姓,反之被叫做小姓。北宋年间,我国出现了一部

  • 第一次大规模“卖官鬻爵”不是其他昏君 是汉武帝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卖官鬻爵,卖官,汉武帝

    有人说,卖官鬻爵之风起始于晚清,说是因为晚清废除了科举取仕制度,堵塞了人才入仕发展之路,把知识分子逼急了,才导致晚清上下卖官鬻爵之风盛行。其实,历史的本质并不是那么一回事。朝廷卖官这种事,古来有之。中国古代的卖官鬻爵最早始于秦始皇。公元前243年,国内发生蝗灾,于是秦始皇发布命令,准许百姓交够千石粟

  • 全国岳庙祭祀民族英雄岳飞 ?四个岳飞庙最有名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岳飞,岳庙,民族英雄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宋.岳飞《满江红》岳飞(1103~1142年),字鹏举,河北西路相州汤

  • 古代状元为什么都不愿娶公主?当驸马亏大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状元,公主,驸马

    古有四大喜事,最后两件喜事便是: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生在贫苦之家的读书人,对金榜题名是最为看重的一件喜事了。在很多民间的传说和故事里,或者在电视剧里,许多家境贫寒的学子,因为金榜题名高中状元后,得到皇帝赏识,为了拉拢状元,于是将自己的掌上明珠许配给了状元,状元凭借着自己的才学,一跃成为了当朝驸马

  • 铜臭的由来:父亲花钱买官后询问儿子感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铜臭,铜臭的由来

    皇帝一直被认为是全天下最有权势的人,很多人都理所当然地以为皇帝必定也是最有钱的人,事实上绝非如此。皇帝虽然坐拥天下,但是他的言行举止都会受到非常多的限制,银钱方面也不例外。虽然国库内的银钱数量非常可观,但是皇帝却不可轻动。如果是富庶的朝代,由于国库充足,皇帝本人的花销限制自然不那么大;但若是个比较贫

  • 清朝8位获谥“文正”的大臣 “中兴四臣”唯有曾国藩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清朝,谥号,文正,中兴四臣,曾国藩

    “谥号”,指人死后,后人按照其生平事迹予以的“或褒或贬或中性”的评价文字,乃系对死者一生的高度概括。在中国古代,谥号制度拥有非常超然的地位,哪怕是皇帝也不能因为自己的喜好去随意更改一个人的谥号,这是社会根据一个人一生的贡献做出评价;谥号总计有上百种之多

  • 被权欲毁掉的母子之情:武则天与她的四个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武则天儿子,武则天

    一代女皇武则天和她四个儿子的争帝大战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的正统女皇帝,她还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及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82岁)。武则天,荆州都督武士彟的次女。十四岁进入宫,被唐太宗李世民封为才人,获赐号“武媚”,后人称之为武媚娘。武才人伺候李世民13年,没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