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中国历朝历代首都变迁史

中国历朝历代首都变迁史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928 更新时间:2024/1/3 0:17:31

盘点中国历代首都的位置,快来看看你的老家在哪个时代辉煌过?

01

关于夏朝是否存在一直有争议,主要原因是没有相关文物的出土,也没有相关文字的记载,但从学术界普遍认知来说,夏朝肯定是存在的,我们就按照这个来。

夏朝的建立者是,相传定都阳城,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省登封市告成镇,启的儿子太康世袭王位后,定都阳翟,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省许昌市禹州市

太康天天外出玩耍,不理政事,被东夷族首领后羿夺权,定都穷石,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省洛阳市南部,与当地夏人通婚,形成了有穷氏。后羿喜好狩猎而荒废国事,被臣子寒浞谋逆夺权,这时期的首都在斟,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省巩义市

寒浞的儿子杀了斟鄩的相,后面又被相的儿子少康反杀,定都帝丘,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省濮阳市

少康的儿子予继承王位后,为了巩固在东方的势力,把都城迁到老丘,也就是现在的河南省开封市开封县陈留镇。

后面几代,首都全在西河,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省安阳市东南部,直到夏朝最后一位君主继位,定都斟,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省郑州市旧巩县西南部

02

末代帝王不是暴政就是无能,桀显然是前者,后被商汤覆灭,在毫建立了商朝,这个毫不是安徽亳州,而是河南商丘

自商王仲丁以后,嫡长子继承制被废弃,皇帝的兄弟为了夺权,爆发了九世之乱。期间多次迁都,仲丁从亳州迁往嚣,也就是今天的河南郑州,仲丁的弟弟河亶甲迁都于相,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安阳

后面40余年,商朝的首都全在西毫,也就是今天的河南洛阳,后面迁至奄,今山东曲阜

盘庚即位之初,计划渡黄河南下,先迁都于毫,后改迁于殷,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安阳。通过推行商汤政令,国势再次振兴,后世称之为殷商。

一直到纣王时期,帝都未曾再变,纣王喜好讨伐,将势力延伸到东海和长江流域,定都朝歌,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省鹤壁市淇县朝歌镇。由于殷商连年征战,国内矛盾日益被激化,周武王起兵讨伐,商王朝就此灭亡。

03

西周前,国家政治中心基本全在河南地界,武王一统后定都镐京,也就是后来的长安,今天的陕西西安

随着征服区的扩大,武王感觉目前的首都和新统治区相距太远,计划新建一座城邦,不料还未实现就病逝了。周成王继承了武王之志,定都成周,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省洛阳市西工区,此后近三百年未曾变动。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虽是司马迁开的玩笑,但侧面烘托出这位帝王的腐败朝政,亡国只是时间问题,周幽王死后,历史进入东周时期。

因为镐京残破,又处于犬戎威胁之下,周平王东迁至洛邑,也就是今天的河南洛阳。此后五百年未曾变动,期间庄公首霸,鲁桓自立,东周分为两个时期:春秋和战国,这是一个大分裂时期,不能以朝代而言。

秦王嬴政覆灭六国,建立首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商鞅从防御和进攻两个角度综合分析后,建议迁都咸阳,也就是今天的陕西咸阳

打江山易守江山难,秦二世而亡,共统治14年。刘邦入主关中后,因咸阳战损严重,暂定都栎阳,也就是今天的河南洛阳,并在咸阳以东的长安修建新城,也就是今天的陕西西安,随后210年未曾变动。

04

王莽篡汉后定都长安,并改称常安,老王本想挽救社会危机,不过不懂因地制宜,导致各种矛盾进一步激化,被刘邦的九氏孙刘玄灭掉,定都宛城,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南阳。玄汉共经历两次迁都,不过全在河南地界。

2年后,赤眉军消灭玄汉政权,拥立刘氏宗族刘盆子为帝,定都长安。乱世群雄起,刘盆子称帝时,刘秀也在洛阳称帝,十一年的东征西讨,中国再次归于一统。

东汉立国194年,两次迁都,第一次从洛阳迁到长安,第二次从长安迁到许都,许都就是今天的河南许昌。

三国乱世,群雄并起,蜀汉定都成都,曹魏先在邺城,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安阳。曹丕称王后,迁往许都,派遣军队大破羌胡联军,恢复了中原王朝对西域的控制,随后迁都洛阳。

东吴前后迁都四次,都城只有三个,分别是公安,武昌和建业,公安是现在的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武昌是湖北鄂州,建业是江苏南京

司马家成为三国最后赢家,不仅夺了曹魏政权,把都城也直接复制,直至爆发五胡乱华,才从洛阳迁到长安。次年,司马睿在健康称帝,建立了东晋,此后100余年未曾变动。

05

南北朝时期实在太乱,我简单梳理了下,不再进行详细解说。

北周静帝禅让位于丞相杨坚,改国号为隋,定都大兴城,也就是今天的陕西西安。隋炀帝元年,为了掌控中原和江南的经济,派杨素于洛阳兴建东京,因此隋朝有两个都城。

李渊于晋阳起兵,仅用一年时间便把隋朝收入囊中,建立大唐,定都长安

60年后,武则天即皇帝位,改国号为周,定都洛阳,并改名神都,同时增设北都太原为陪都。

唐中宗恢复大唐国号,定都长安,并将神都改回东都,恢复两京并重的格局,此后两百年未曾变动。

朱温发兵攻陷长安,随后挟持昭宗迁都洛阳,三年后废帝夺位,建立后梁,自此刻起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五代按照时间先后,依次为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后梁16年两次迁都,从东都到西京然后再回东都,东都是今天的开封,西京是今天的洛阳。

后唐共存13年,定都东都,后晋至后周的首都全在东京,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开封,后汉时期出现了一个北汉,定都太原。

06

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黄袍加身,定都开封,随后的170年未曾变动。靖康之耻,徽钦二帝被金人掠到五国城,康王赵构趁机在南京应天府即位。

金军一路南进,赵构疯狂跑路,好在南宋百姓有骨气,硬是把金军阻挡于镇江之外,后南宋迁都临安,也就是今天的杭州市

45年后,忽必烈再次实现大一统,建立了最庞大的帝国,定都大都,也就是现在的北京

百年后,朱元璋击败陈友谅、张士诚,攻陷元朝首都元大都,元惠宗退回上都,也就是今天的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

朱元璋定都南京,朱棣即位后为了稳定北部边疆,迁都北京。明英宗这个奇葩帝王为了修建北京,又迁都南京,北京城修建完成后,英宗正式定北京为京师,此后200余年未曾变动。

南明基本全是短命帝王,实在没啥可说的,还是简单列一下吧,不再进行过多解释。

明郑灭亡后,清军基本占领了中国大陆,定都北京,296年未变动。总体来看,河南承载了半部中国史,南京、北京也满是故事。

更多文章

  • 宇文化及:隋末最大的奸臣?别逗了小瘪三而已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宇文化及,隋炀帝,隋朝

    公元618年,3月,江都。一场骇人听闻的谋杀案,毫无征兆地发生了。作为隋朝第二任皇帝的杨广,被自己麾下的禁军,发动叛乱杀死。杨广死后,隋朝彻底土崩瓦解,麾下的十多万禁军,全部被奸臣宇文化及所继承。在演义小说当中,宇文化及往往是以一个大奸臣的形象出现的。很多看过相关影视作品的朋友,应该对这个人物都不太

  • 为什么把三家分晋作为战国的开端?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三家分晋,春秋,战国

    众所周知,“三家分晋”被认为是战国历史的开始。但鲜为人知的是,主流观点认为春秋结束的时间是周元王元年(前476年),而“三家分晋”的最早时间是周贞定王十六年(前453年)。既然春秋结束与“三家分晋”不是同一年,后世为什么将&ld

  • 朱棣为什么要违背祖训重用宦官?属实迫不得已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朱棣,宦官,太监,明朝

    说说永乐大帝朱棣为何抗父命而重用太监??朱棣的帝王形象,在有些人眼中,比起他老子朱元璋还更胜一筹,于是给他戴上了一顶永乐大帝的高帽。查考史实,这位大帝北征蒙古,南灭越南,万国来朝,威风八面,武功确实不输老爹。而在阴险毒辣、多疑嗜杀、羞辱文人等方面,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诸

  • 乾隆皇帝有多少印章?绝对让你大开眼界!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乾隆皇帝印章,乾隆皇帝,玉玺

    自明代以后,历朝帝王或附庸风雅,或出于嗜好,似乎都对印章很感兴趣。处理政事之余,把玩品味,不失为一种高雅的享受。而清朝的各代皇帝的印玺均有印谱,《乾隆宝薮》中记录了乾隆皇帝的印玺竟有1000余方之多!说到乾隆皇帝有多少印章,很多人可能会想起一张广为流传的《乾隆印迹》图。上面这张图上的印全吗?其实还差

  • 为何定都南京的朝代都是短命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六朝古都,六朝古都南京,南京,定都南京,短命王朝

    为什么历史上定都南京的王朝都短命南京为何叫“六朝古都”1920年代起中国学术界开始出现将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古都并列的说法,当时的提法是四大古都分别是西安、洛阳、南京和北京,稍后不久又将开封加入,于是形成了五大古都的说法。1930年代开始把杭州纳入古都之列并且影响很大。1988年

  • 别总说伴君如伴虎 也可以把皇帝逗着玩到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伴君如伴虎,皇帝,隋炀帝

    自古帝王们对诗词、琴棋书画等副业,一直是非常上心的。可搞出名堂来的,还真不多,宋徽宗是一个,李煜是一个,但都亡了国。曹操是最成功的,可惜是被儿子追封的皇上。只能把乾隆帝抬出来,皇帝是货真价实的,而且号称中国历史上最高产的诗人。在古代,皇帝对大臣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

  • 明朝皇帝姓“朱”与“猪”同音,明朝人怎么避讳?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避讳,明朝

    封建社会要避讳,比如宋朝宋徽宗因为属相是狗,于是就有了禁狗令,也就是禁止杀狗;明朝“朱”于“猪”同音,也同样有了禁猪令嘛?中国古代皇帝名字冷僻多怪异你能认识几个?吕后名雉,凡遇到“雉”字,就用“野鸡”二字

  • “武昌起义时孙中山在美国刷盘子”是一桩谣言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孙中山,武昌起义,辛亥革命

    坊间流传,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当天,孙中山在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市餐馆洗盘子/打工。此说似源自唐德刚先生的《晚清七十年》。唐德刚是胡适先生的高徒唐德刚先生,他也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中文图书馆馆长、纽约市立大学教授兼系主任、著名史学家。他的书《晚清七十年》中很多跑火车的内容,都是民间谣

  • 宋朝开国宰相赵普仅靠“半部论语治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宋朝宰相

    《论语》这本书,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其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在中国,“半部论语治天下&r

  • 皇帝任命不了宰相?那个相权与皇权比肩的时代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宰相,皇帝,相权,赵匡胤,宋太祖,宋朝

    后周显德七年(公元960年)正月初五,借口契丹入侵然后领兵出征的赵匡胤发动了陈桥兵变,从小皇帝柴宗训手中受禅(夺过)了皇位,成为了大宋的开国皇帝。为了稳定人心和政局,赵匡胤将后周的三位宰相范质、王溥、魏仁浦都原职留用了,礼待有加。留用后周旧臣执政,有利于将政变产生的政治动荡降到最低限度:&ldquo